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896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docx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

  小编为大家推荐以下的这篇文章《综治副校长讲话稿》,希望各位读者不要错过阅读,觉得赞的朋友,可以转发或继续关注本网站。

综治副校长讲话稿:

  “毒品猛于虎”,为了不让毒品进入校园,让青少年远离毒品,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能力,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法制教育报告会”,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毒品;二是吸毒的危害性;三是青少年如何抵制和远离毒品。

  一、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什么是毒品?

可能很多青少年朋友还不够了解。

关于毒品的概念,我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这些东西原本是药物,医生、化学家研究开发它的本意是为人类治病,解除病人的痛苦。

然而,它一旦超越医疗目的之外被滥用,就成了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的毒品。

因此,国际禁毒公约将其列入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

毒品“家族”很大,卫生部于1996年1月颁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分别有118种和119种。

我国常见的毒品有:

(1)鸦片类。

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

鸦片的原植物叫罂粟,株一般高约米,四五月开花,花色艳丽。

果实成熟后,其白色浆汁是加工鸦片的原料,割过浆的罂粟壳也是麻醉药品。

国家法律严禁私自种植罂粟。

海洛因,俗称白粉、白面、四号等。

是由美国化学家首次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品。

是鸦片类毒品中危害最大的品种,被世界各国列入头号毒品予以禁止。

吗啡,首先由德国化学家从鸦片中提取而成。

(2)大麻类。

大麻亦称印度大麻。

是一年生植物,经加工提取制得的毒品有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

(3)可卡因类。

是从生长在美洲的一种常绿灌木古柯树的叶子中提取的。

(4)苯内胺类。

为化学合成,包括冰毒(形似冰块)、摇头丸(又称狂欢丸、狂喜丸等)。

摇头丸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新型毒品之一,有丸剂、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

  (三)毒品的特征

  毒品有四个基本特征。

  1、依赖性。

能使吸食毒品者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产生对毒品的依赖性。

据研究发现,鸦片类毒品所产生的生理依赖性最为强烈。

甚至从第一次吸食后就会出现。

心理依赖虽然表面上不如生理依赖那么明显和强烈,但一旦形成后就非常顽固,它是吸毒者在生理脱瘾后复吸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的原因。

  2、耐受性。

吸毒者不断使用一种或同类毒品,其效果会逐渐退化。

所以,多数吸毒者都会经历逐步增大吸毒量、缩短吸毒间隔时间以及改吸食为静脉注射等来解毒瘾,形成毒害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

  3、非法性。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吸食贩卖毒品等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处罚。

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行为而予以严惩的。

  4、危害性。

科学研究表明,无论吸食哪种毒品,都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严重摧残,对家庭、社会产生许多可怕的恶果。

二、吸毒的危害性

  吸毒不仅对吸毒者身体和精神有双重摧残,而且是引发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吸毒耗资巨大,绝大多数人在经济上是无法承受的,何况在经济上不独立的未成年人。

而吸毒者一旦毒瘾上来,就完全丧失理智,变得六亲不认,毫无廉耻。

为了满足一时无法抑制的毒瘾,筹集毒资,可以用尽人间一切最卑鄙、最凶残的手段,欺骗、偷窃、抢劫、谋杀、卖淫、无所不为,甚至直接参与毒品的生产、运输、制造、贩卖。

近几年来,吸、贩毒现象已经开始侵入中学,在校中学生吸毒成瘾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这些因吸毒成瘾的中学生,人格、心灵严重扭曲,多数已经放弃了学业,成群结伙地流散在社会上。

为了筹集毒资,男生有偷、骗等违法行为,女生则有“坐台”、卖淫等违法行为,未成年人吸毒已日益成为其他越轨行为的直接动因。

长期吸食毒品不仅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更使得他们产生变态扭曲的价值观、社会态度以及混乱的行为模式。

  吸毒的危害性可以概括为六个字:

害已、毁家、损国。

  

(一)害已。

  一是严重摧残人的身体。

滥用鸦片类毒品,会对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危害,造成中枢神经麻痹,使脑、心脏、肝脏、肾脏发生病变,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多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二是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大多不顾廉耻,丧失自尊,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即使是很有才华的人,一旦吸上毒,就等于掉进了死神和魔鬼的陷阱,不可避免地走向堕落的深渊。

这方面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

某省艺术学校一名16岁的女生,曾以孔雀舞跳得好而被誉为“美丽的小孔雀”。

她因胃疼,听人说吸毒就不疼了,她就试吸了。

之后她还想找感觉,又吸了第二次、第三次,上瘾了,她什么都不顾了,甚至觉得吃饭、穿衣都成了额外负担。

早晨不练功,晚上不演出。

有一天在排练场上毒瘾大发,不可收拾。

是毒品海洛因断送了这只“小孔雀”,埋葬了她的艺术青春,使她遗恨终生。

三是引发自伤、自残和自杀等严重后果。

吸毒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心理、生理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毒瘾发作时,会出现一系列非常痛苦的反应,失去理智和自控能力,用自伤、自残、自杀来解决痛苦。

年轻女子韩某,因受不了毒瘾的折磨,在一个初夏的深夜,站在马路中央,用金属片猛割头部,顷刻鲜血直流,并把金属片吞咽下肚。

她痛苦地叫道:

“死掉算了!

”赶到现场的民警打120急救电话。

在等救护车的过程中,韩某先是捂着肚子呼疼,要去医院;继而倒在路边吐血。

当救护车到后,她又不肯去医院了,躺在地上打滚叫骂;最后被两民警强制送往医院,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四是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

如前所述,吸毒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肝炎、皮肤病等多种传染病。

特别是共同使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极易导致艾滋病的交叉感染。

据统计,截止XX年底,我国累计报告的4万余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中,静脉注射毒品者高达%。

  

(二)毁家。

  吸毒不仅消耗大量的资财,还是毁灭家庭的祸首。

谁家只要有一个人吸毒,这个家庭就会失去往日的宁静、和谐、幸福和快乐。

吸毒者假如每天吸食克海洛因,每克按500元黑市中等价计算,一年就耗资万元人民币。

一方面,昂贵的毒资是填不满的无底洞。

另一方面,吸毒者本人身体虚弱,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为家庭创造财富。

大家想一想,如此坐吃山空,再富有的家庭也会败光。

丈夫吸毒则导致夫妻不和、矛盾激化;妻子吸毒则加速婚姻破裂;父母吸毒,则子女遭殃;子女吸毒父母则担惊受怕。

为了筹集毒资,先是偷家里的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折腾光了,就到社会上进行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甚至卖淫活动。

  吸毒不仅会造成家破人亡,还会贻害后代。

一方面,父母吸毒对胎儿发育和儿童成长会造成严重损害。

许多先天性呆傻、残疾等就是由父母吸毒造成的;另一方面,父或母吸毒,不仅使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教育,而且还会受到虐待、遗弃,给孩子造成深重的灾难。

有一幅对联形象地刻画了吸毒者对家庭造成的危害:

  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响打得妻离子散

  锡纸半张,不见烟火冲天烧尽田地房屋

  (三)损国。

  吸毒不仅是危害个人和家庭的祸首,而且是危害社会、损害国家的元凶。

  1、吸毒诱发犯罪,危害社会稳定。

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

吸毒者在耗尽钱财之后,为了维持吸毒,往往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据调查,在一些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与吸毒有关的达60--70%,已成为诱发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吸毒人员中,女性90%有卖淫行为,男性70%以上有坑,蒙、拐、骗、抢等犯罪行为。

前些年,广西某县破获一起吸毒青少年团伙抢劫案。

四名成员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12岁。

他们由好奇而吸毒成瘾,最后辍学。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作案70余起,抢得的万元赃款全部用于吸毒。

又如某地7个年龄在16-20岁之间的少女,有书不读,有家不回,有工不做,结成所谓“女子飞虎队”,在某城市租了一套住房,白天大门不出,晚上集体抢劫作案,原来他们全是吸毒者。

为了购买毒品,她们手持凶器,连续作案7起,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2、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造成国家财产流失和经济衰退。

据调查,每个青少年吸毒年耗资平均数万元,全国将耗资上百亿元。

吸毒、贩毒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

XX年全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达到100万,据有关专家估算,如果按每个吸毒者年消耗海洛因100克(日吸量克)计算,全国每年消耗约100吨以上,以最保守的价格计算,每年消费就高达200亿人民币。

目前,大量滥用“摇头丸”及其他麻醉品、精神药品的交易尚无法统计,更不用说毒品问题引发违法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其他严重影响。

  3、吸毒严重影响国民素质,危害中华复兴大业。

  翻开我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列强以鸦片作炮舰,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残中国人民的身体,抢财掠地。

腐败的清朝政府被迫割地赔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使中华民族受尽了屈辱和奴役。

这段历史的悲剧,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彻底荡涤了吸毒等污泥浊水,在国际禁毒史上创造了奇迹。

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毒品在我国死灰复燃。

在短短的20多年内,我国吸毒人数持续上升,截至XX年底,全国涉毒地区达2148个县(市)。

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100万(实际比这数字还多)。

其中35岁以下人数达%。

我们江苏再也不是一块净土,吸毒者最小年龄仅14岁,有的还是在校学生。

据我市最新统计显示,仅在XX年中,就查获各类涉毒人员1189人,破获各类涉毒案件622起,其中特大贩毒案件21起,缴获毒品海洛因4020克,冰毒50克,摇头丸6278粒和毒资53万余元。

禁毒斗争的形势十分严峻。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如果任毒品滥泛,毒害我们的下一代,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为了让大家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我这里将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概括地讲一下,以引起同学们的警惕。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客观方面的,更有主观方面的。

这里着重讲一下主观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好奇心驱使。

好奇心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

在许多情况下,好奇心能激励同学们发现和思考问题。

但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好奇心,一旦与罪恶的事物结缘,以好奇心去尝试毒品,结果不仅是误入歧途,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少年张某是个独生子,聪明好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在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发现两个高年级同学躲在一间破房子抽烟,令他对其神秘兮兮的样子产生了好奇,便前去观看。

其中一个对他说:

“我们吸的这种烟很好玩,你要不要试试?

”他经不起诱惑,就吸了一支掺有海洛因的烟。

结果一发而不可收,很快上了瘾。

开始旷课,成绩一落千丈。

为了购买海洛因,他向父母要钱,向同学借钱,后发展到偷同学的钱。

他每天买海洛因要花掉100多元,父母每月的工资,仅够他吸几天,后到社会上行窃。

最终被送进了强制戒毒所。

多可惜又多可悲啊!

  二是受人诱惑。

青少年重感情,讲义气,有时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受人诱惑而被毒品击中。

小雅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但她厌学。

羡慕那些辍学而游荡在社会上的“混混”,经常旷课,学校和父母没少批评教育。

但她由无动于衷到干脆自动退学到歌舞厅做伴舞小姐。

在“舞友”的诱惑下,她开始服用摇头丸,还做向舞客推销摇头丸的生意。

小雅的行为已构成了贩卖毒品犯罪,被送进少年犯管教所。

  三是对毒品无知。

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差。

一旦遇到变故或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情绪低落,精神恍惚,意志消沉。

为了摆脱心理压力,有的竟相信“毒品可以消愁、解闷和减轻压力”等害人的鬼话,成为吸毒者。

林某在初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为全班之冠,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可是,在一次考试中,有一位同学成绩超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