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902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2013年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

40,分数:

40.00)

1.孔子的《论语》提出的“有教无类”体现了______。

(分数:

1.00)

 A.教育均衡思想

 B.教育公平思想 √

 C.启发性教学思想

 D.以身立教思想

解析:

[解析]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提出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______。

(分数:

1.00)

 A.循序渐进思想

 B.教学中心地位思想

 C.教学相长思想

 D.教育战略地位思想 √

解析:

[解析]“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意为将教育作为立国之本,体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

3.一般认为,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

(分数:

1.00)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

 B.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卢梭的《爱弥儿》

解析:

4.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______。

(分数:

1.00)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解析:

[解析]神话起源说是第一个起源说,但并非正式的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5.我国教育史上,学校起源于______。

(分数:

1.00)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解析]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起源于夏商时期的“庠、序、校”,此时是奴隶社会早期。

6.世界上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著作是______。

(分数:

1.00)

 A.《学记》 √

 B.《雄辩术原理》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解析:

7.提出“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名言的教育学家是______。

(分数:

1.00)

 A.裴斯泰洛奇

 B.福禄贝尔

 C.第斯多惠 √

 D.爱尔维修

解析:

8.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的______。

(分数:

1.00)

 A.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B.教学能力

 C.崇高的职业道德 √

 D.身心健康

解析:

[解析]“爱满天下”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9.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般要经历______。

(分数:

1.00)

 A.成长、成熟、适应、专业化阶段

 B.成熟、成长、适应、专业化阶段

 C.成长、适应、成熟、专业化阶段

 D.适应、成长、成熟、专业化阶段 √

解析:

10.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______。

(分数:

1.00)

 A.课程计划

 B.课程内容

 C.课程实施 √

 D.课程方法

解析:

[解析]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1.新课程改革改倡导______。

(分数:

1.00)

 A.建构性学习 √

 B.认知结构

 C.发现学习

 D.人本主义

解析:

[解析]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是新课改的两大理论支柱。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学形成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等。

12.综合课的结构的主要环节是______。

(分数:

1.00)

 A.组织教学、复习检查

 B.讲授新课 √

 C.巩固新课

 D.检查知识、技能技巧

解析:

13.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是______。

(分数:

1.00)

 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内容设计 √

 C.教学时间、措施设计

 D.教学评价设计

解析:

[解析]不同知识的教学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处理、加工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即事件的过程。

它是教学设计的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

14.学校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______。

(分数:

1.00)

 A.基础和保障 √

 B.条件

 C.重要条件

 D.保证

解析:

15.德育的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澄清的完整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为______。

(分数:

1.00)

 A.准备

 B.选择 √

 C.赞赏

 D.行动

解析:

[解析]价值澄清理论主张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的。

完整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步骤:

第一阶段是选择,包括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第二阶段是珍视,包括珍视、爱护与确认;第三阶段是行动,包括依据选择行动和反复地行动。

1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______。

(分数:

1.00)

 A.提高道德认识

 B.陶冶道德情感

 C.培养道德行为

 D.组织活动和交往 √

解析:

17.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

(分数:

1.00)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班主任工作

 C.班级团、队、会

 D.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解析:

18.良好班级形成的标志是______。

(分数:

1.00)

 A.确立了班级发展目标

 B.建立了班级的核心队伍

 C.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D.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

解析: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分数:

1.00)

 A.个别教育工作

 B.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D.了解和研究学生

解析:

20.班主任教师的领导方式中,最佳的领导方式是______。

(分数:

1.00)

 A.权威型

 B.民主型 √

 C.放任型

 D.师友型

解析:

21.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该书的作者是______。

(分数:

1.00)

 A.桑代克 √

 B.苛勒

 C.巴甫洛夫

 D.斯金纳

解析:

22.提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分数:

1.00)

 A.马斯洛

 B.赞科夫

 C.布鲁纳 √

 D.奥苏贝尔

解析:

23.某学生背一段课文读了6遍刚好成诵,若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连续再读______。

(分数:

1.00)

 A.6遍

 B.5遍

 C.4遍

 D.3遍 √

解析:

[解析]根据过度学习原理,150%的学习具有最好的学习效果。

24.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的心理发展阶段是______。

(分数:

1.00)

 A.主动感对内疚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D.亲密感对孤独感

解析:

25.最早对遗忘进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分数:

1.00)

 A.桑代克

 B.维果茨基

 C.艾宾浩斯 √

 D.奥苏贝尔

解析:

26.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符合感知的______。

(分数:

1.00)

 A.强度律

 B.差异律 √

 C.活动律

 D.组合律

解析:

[解析]抑扬顿挫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强调的是声音高低的对比差异,符合感知的差异律。

27.依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在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原有认知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同化模式是______。

(分数:

1.00)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

 D.接受学习

解析:

28.组块为单位来计算,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______。

(分数:

1.00)

 A.4±2

 B.5±2

 C.6±2

 D.7±2 √

解析:

29.学生在学习一篇议论文时,边读边勾画出论点依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这种学习方法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

 D.语文笔记策略

解析:

[解析]勾画突出知识点之间联系的逻辑结构图属于组织策略。

30.认为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的人际关系,并提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分数:

1.00)

 A.维果茨基

 B.杜威

 C.罗杰斯 √

 D.奥苏贝尔

解析:

[解析]这是罗杰斯非指导性学习的观点。

31.根据技能的定义,下列属于技能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蜘蛛结网

 B.吃酸东西时皱眉

 C.儿童去几趟医院看见穿白大褂的就哭

 D.走路 √

解析:

[解析]技能是后天习得的系统化的行为方式。

A项和B项都是先天获得的行为方式;C项不是一种活动方式的技能,而是一种学习。

32.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形容词+后缀“ly”变成副词这种方法后轻松学会了将形容词“bad”+“ly”变成副词“badly”,这一学习过程迁移方法是______。

(分数:

1.00)

 A.一般迁移 √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解析:

[解析]这是语法原理向具体教学内容的迁移,属于一般迁移。

33.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中,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此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______。

(分数:

1.00)

 A.惩罚服从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解析:

[解析]习俗水平的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

顺从传统的要求,谋求他人的赞赏。

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即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

此阶段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34.在问题解决的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______。

(分数:

1.00)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

 D.检验假设

解析:

35.依据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不包括______。

(分数:

1.00)

 A.人际关系和谐

 B.正确的自我观

 C.身体发展正常 √

 D.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解析:

[解析]身体健康不属于心理健康。

36.我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在______中。

(分数:

1.00)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解析:

[解析]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

37.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是______。

(分数:

1.00)

 A.教育主体

 B.客体

 C.对象

 D.权利与义务 √

解析:

38.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应______。

(分数:

1.00)

 A.及时告知家长、及时救助学生、及时报告上级

 B.及时报告上级、及时告知家长、及时救助学生

 C.及时处理事故、及时救助学生、及时报告上级

 D.及时救助学生、及时告知家长、及时报告上级 √

解析:

[解析]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应当立即救助受伤害学生,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损害扩大。

39.归责的构成要件和归责的最终要件是______。

(分数:

1.00)

 A.过错 √

 B.过错推定

 C.公平责任

 D.无过错

解析:

40.体现“可”“可以”等要求的教育法律规范是______。

(分数:

1.00)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

 D.强制性规范

解析:

[解析]义务性规范指其行为模式中规定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其中关于“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又称之为禁止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在文字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必须”“应当”“义务”“禁止”“不准”“不得”等字样。

授权性规范指其“行为模式”中规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授权性规范在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可以”‘有权”“不受……干涉”“有……的自由”等术语。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10,分数:

20.00)

41.教育两条基本规律的关系是______。

(分数:

2.00)

 A.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受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制约

 B.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受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制约 √

 C.教育内部关系规律通过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来实现

 D.教育外部关系规律通过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来实现 √

解析:

[解析]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二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二者的关系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作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只能通过教育内部规律来实现。

4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知识与技能 √

 B.知识与能力

 C.过程与方法 √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解析:

43.教师在课堂上的问答策略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发问策略 √

 B.候答策略 √

 C.叫答策略 √

 D.理答策略 √

解析:

[解析]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与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候)、叫答(教师叫某个学生或学生小组回答下面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前后衔接的四个环节。

44.课程组织涉及______。

(分数:

2.00)

 A.课程目标 √

 B.课程内容 √

 C.课程实施 √

 D.课程评价 √

解析:

[解析]课程的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

45.“印度狼孩”的故事说明了______。

(分数:

2.00)

 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关键期 √

 B.人的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 √

 C.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的心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

解析:

46.教师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这种学习策略培养的方法,旨在教给学生的策略是______。

(分数:

2.00)

 A.预测 √

 B.析疑 √

 C.提问 √

 D.总结 √

解析:

[解析]交互式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并掌握这样四种策略:

第一,总结,总结段落内容。

第二,提问,提出与要点有关的问题。

第三,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

第四,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47.学生学习的特点有______。

(分数:

2.00)

 A.学生学习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的过程 √

 B.学生学习受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的影响 √

 C.学生学习遵循人类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

 D.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 √

解析:

[解析]学生学习是按预定的教学计划系统地、连续地进行的,因而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的过程。

故A项当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受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影响。

故B项当选。

学生的学习是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故D项当选。

学生学习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即学生的学习不是从实践开始的,而是从认识开始的,是从掌握间接知识开始的,不同于人类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

故C项不选。

48.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知识的获得 √

 B.知识的概括

 C.知识的保持 √

 D.知识的提取 √

解析:

4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______。

(分数:

2.00)

 A.出现了逻辑思维,但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 √

 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已经获得了对守恒的认识 √

 D.能进行命题运算

解析:

[解析]B项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点;D项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点。

50.认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要件主要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有伤害事实 √

 B.有违法行为 √

 C.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

 D.违法行为与伤害事实之间有一定关系 √

解析:

[解析]认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要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有伤害事实;②有违法行为;③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④违法行为与伤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故本题选ABCD。

三、判断题(总题数:

20,分数:

20.00)

51.教育具有永恒性,所以教师职业和人类社会共始终。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对的,但是教师职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出现的。

52.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632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

53.杜威的教育观点主要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杜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的教育观点。

54.新课改实行课程三级管理,突出校本课程,所以新课程应以校本课程为主。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55.新课改倡导的新教学方式有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探究式教学,自主选择教学方法。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56.教育的目的是由人提出来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主观的。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教育目的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完全是主观的,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57.备课就是做好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5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国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关爱学生。

59.心理健康与否仅反映个体某一段时间的特定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60.时间上接近、内容上相似、要求上相同的学习之间容易产生干扰。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解析]根据遗忘的干扰理论,时间上接近、内容上相似、要求上相同的学习之间容易产生干扰,所以学校的课程、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相互间发生干扰。

61.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因此有好坏之分。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6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是一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策略。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63.在所有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中,智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64.惩罚和负强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65.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优于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66.我国的义务教育指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儿童、青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6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和发布的,所以,它是一种教育法规。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教育政策而非教育法规。

68.“双基”是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义务教育的“两基”目标是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双基”是指教学目标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69.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解析]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7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终身学习以及为人师表。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

2,分数:

10.00)

[案例]

某教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教“笔”。

她首先拿出一支毛笔,问学生:

“笔杆是用什么做的?

”学生齐声回答:

“竹子做的。

”于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竹”字头。

老师又问:

“笔头是用什么做的?

”学生齐声回答:

“毛做的。

”于是,老师在“竹”字头下面写下“毛”字。

这时,学生发现“竹”字不对,老师说,这是为了给“毛”腾出地方来,写出的字才好看,所以“竹”字写成了“?

”字头。

接着,老师教学生“笔”字的读法。

然后,老师又教学生“笔”字的写法,并领着学生书写。

最后,老师讲了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并问学生,生活、学习中除了毛笔,还有哪些笔?

学生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并争先恐后回答:

“铅笔”“画笔”“钢笔”“蜡笔”“圆珠笔”“签字笔”……这时,老师举起手中书写板书的笔,学生齐声回答:

“还有粉笔。

”就这样,“笔”字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

(分数:

4.00)

(1).案例中,该教师主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有______。

(分数:

2.00)

 A.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解析:

(2).案例中,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______。

(分数:

2.00)

 A.对话策略 √

 B.讲授策略

 C.启发策略 √

 D.指导策略 √

解析:

[案例]

小强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特别喜欢数学,因此他上数学课时思维敏捷,反应积极,但他一上其他课就无精打采,甚至打瞌睡。

用小强的话说就是除了数学,其他学科都不喜欢,所以不想学。

这次数学考试,小强取得了全班最好的成绩,他认为这是因为他数学学习能力强。

(分数:

6.00)

(1).案例中,小强把数学考试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强,根据归因理论,能力高低属于______。

(分数:

2.00)

 A.内部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