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866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5第五单元教师用书

第五单元思维方法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3篇课文。

本单元的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坐井观天》凸显看问题要全面;《寒号鸟》凸显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

《我要的是葫芦》凸显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坐井观天》可以围绕课后题“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理解课文内容,在开展“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的讨论中明理;《寒号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只顾眼前,不想将来带来的不良后果,指导现实行为;《我要的是葫芦》可利用课后题,思考种葫芦的人一个葫芦都没得到的原因,促进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生活的一些基本道理,获得初步的思考问题的一些方法。

“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

例如,《寒号鸟》一课,借助课后第二题,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要的是葫芦》一课,通过课后第二题句子的对比朗读,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感叹句或陈述句、反问句或陈述句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通过仿说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坐井观天

2

1.认识3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2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3.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4.结合课后题,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寒号鸟

2

我要的

是葫芦

2

口语交际

商量

1

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语文园地

识字加油站

 

3

1.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认识9个生字。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意思。

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4.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阊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背诵积累古诗《江雪》。

6.阅读《刻舟求剑》,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合计

10

 

12坐井观天

教材解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

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

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

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

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

寓言揭示了一个道理:

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课文有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为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第二至七自然段运用了3轮对话来展现故事的内容。

第一轮对话交代了小鸟从哪里来,来干什么。

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使得青蛙对于小鸟的说法产生了质疑。

第二轮对话是青蛙和小鸟发生了争论。

青蛙的一叹一问,小鸟的反驳,都鲜明并且情感强烈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第三轮对话中,青蛙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十分无奈,只好叫这只青蛙自己跳出井来看看天到底有多大。

文章的插图设计很巧妙,既写实,又写意。

小鸟和青蛙一高一低,似乎在暗示我们它们分歧的原因:

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读好小乌和青蛙的对话;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9个生字,字音方面,“哪”是多音字,在课文里两种读音都出现过。

教学时建议让学生对比朗读,发现规律:

“哪”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从字形、字义看,“渴、喝”比较容易混淆。

教学时可以形象地引导学生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口渴”是一种状态,需要水,因而偏旁是“氵”;“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偏旁是“口”。

可以让学生借助顺口溜“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区别这两个字。

“答、话、哪、抬”的构字部件学生都很熟悉,建议联系偏旁、熟字,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式,展开认读、理解。

教学“际”字时,可通过查字典,选择“无边无际”中“际”的字义,还可拓展其他带有“际”字的词语,如“一望无际、漫无边际”。

“错”字可结合生活实际,在语境中识记,比如,“作业写错了”“有错要改正”。

本课识字教学要紧扣文本。

如“沿、际”的学习,理解“井沿、无边无际”时要结合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

又如,生词“弄错”共出现3次,学习时可关注小鸟和青蛙争论时的语气。

2.写字。

本课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中,有6个是左右结构,且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指导书写时,建议“观”字放在课题中先写,注意右边“见”字而不是“贝”字,学生通过书写理解课题中“观天”即为“看天”。

“渴、喝”可放在课文句子电进行对比,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里面先写“人”字,再写“竖折”。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字时,注意“瞄”是两笔完成的,要写得高而窄。

本课8个字书写要点:

井4画,上下结构。

观6画,左右结构。

沿8画,左右结构。

答12画,上下结构。

上窄下宽,竹字头要写得紧凑,“合”的撇捺要舒展。

渴12画,左右结构。

喝12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边“口”要写得小、偏上。

话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舌,,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

际7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阝”的横撇弯钩要写得小,“示”第四笔是点。

二、课文学习

本课除了第一自然段,全部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朗读指导。

教学本课,可以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发展思维。

(1)读正确、读流利。

课文语句简短、口语化,比较容易达到读正确的要求。

可以创设互学互促的情境,鼓励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流利、读得好,同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第一组对话要读好问句。

其中“哪儿”是儿化音,也是问句的核心词,可以先单独练习,然后再放回到句子中,练习读出问句上扬的语调。

第二组对话情感很强烈。

青蛙的一叹一问,小鸟的一叹,不同角色的情感通过小小的标点符号可见一斑。

要指导学生读好带有感叹号和问号的句子,为揭示寓意打好基础。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朗读感叹句时,要强调“别”字的劝谏意味;朗读第二句时要强调“井口、那么远”等词语,语调上扬,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教学时,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语气语调的不同。

如,改成陈述句“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比较朗读中,明显地感受到原文的感叹句和反问句在语气表达上更为强烈,突出了井底之蛙的自以为是。

第三组对话中,人物的对话前增加了提示语“笑了”。

提示语相同,却有着不同的心情。

可以引导学生交流,“青蛙笑了”和“小鸟笑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它们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青蛙对自己的看法非常自信,所以在朗读青蛙的话的时候,要适当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表现出青蛙是在非常自信地强调自己的理由。

小鸟说的话中,“你是弄错了”中的“是”要重读,表示强调,加强语气。

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点拨,使学生在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中逐步读好人物的对话。

2.理解运用。

在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让学生找出课文一共有几组对话,大概说了什么内容(具体分析见“教材解析”),然后在分角色朗读中逐步理解课文内容(详见“朗读指导”)。

依据寓言的体裁特点,教学时要充分感受人物对话时的语气和想法,在理解语言、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寓意。

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体会想法,感受寓意。

一是关注青蛙说的话:

“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结合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学生边读边想:

青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学生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

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目光狭小,所见有限。

二是关注青蛙的神态和表情。

一个“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点儿也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正确。

通过对“笑”字的揣摩(猜猜青蛙这时候会想什么?

)引导学生领悟:

不听劝告、自以为正确是导致青蛙弄错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白故事的寓意。

(2)续编故事,各抒己见。

课文的结尾写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亲自来看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假如你是那只青蛙,当你跳出井口后,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

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学生可以谈自己的独特看法,不必拘泥于寓意,不必统一说法。

比如:

跳出井口青蛙会遇到什么情况,遇到谁,有什么启示?

在学生换角色代入的过程中,就会进一步揭示寓意。

(3)联系实际,指导实践。

寓言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将人物的问题和缺点放大,让人读后能受到触动。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实现对寓意的领悟。

如,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

你会怎么去面对他?

3。

课后练习。

第一题:

建议结合课文学习,完成第一题。

第二题:

教学时建议分3步走。

第一步,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找出3组对话,初步感知青蛙和小鸟争论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步,在学习理解第二组和第三组对话时,作好铺垫;第三步,在第二课时理解寓意时,回答该题。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词语“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学写“观、喝、渴”3个字。

2.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3组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寓意。

教学过程:

一、补写课题,引人新课

1.教师出示课题《坐井一天》,让学生填空。

2.学生观察“观”字,发现左右部件笔画穿插。

教师补写课题。

小结:

见字旁的“观”,就是看,观天就是看天。

字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识记生字。

3.教师介绍寓言特点。

学生齐读课题。

小结: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里往往藏着道理,也就是寓意。

《坐井观天》会藏着什么道理呢?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教师讲故事,创设故事情境。

(1)教师读第一自然段,走进故事。

(2)结合插图,观察青蛙和小鸟所处位置。

随文认读“井沿”。

①描一描插图中的“井沿”。

②识记“沿”。

③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还知道哪些“沿”。

④观察图画,同桌说一说青蛙和小鸟的相遇。

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联系字形,正确使用生字:

同时,学生在学习之初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这一环节重在创设情境,比如,同桌两人认领角色,以青蛙或小乌的身份走进故事。

此外,串读时还可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增强生字识记的准确性。

建议:

一个站着,一个蹲着,手做圆圈状。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七自然段,感知3组对话。

要求:

课文读正确,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3.师生合作,串读课文。

(1)教师读旁白,指名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

识记生字“答”;比较生字“渴、喝”的部首区别;读准多音字“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