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晨诵内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52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鸥晨诵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鸥晨诵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鸥晨诵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鸥晨诵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鸥晨诵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鸥晨诵内容.docx

《海鸥晨诵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鸥晨诵内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鸥晨诵内容.docx

海鸥晨诵内容

1、《海鸥之歌》

晨曦中你吃力地拍打翅膀

踏上了新的征程

你渴望用一颗心来书写童年

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你开始了四海为家的漂泊

开始了天涯单飞的宿命

童梦就像一盏不灭的烛光

陪伴着你风雨兼程

任斗转星移,任世事沧桑

几许坎坷,几许孤寂

还夹杂着几许精彩

在岁月的洗礼中

你少了几分困惑

多了一份沉稳

你学会了在冰雪中顽强搏击

也学会了在阳光下尽情翱翔

你懂得了品味每一次花开

也懂得了珍惜每一次花落

当年的小海鸥

终于在无数磨难中慢慢长大了

飞吧,执著的海鸥

云雾里你从未迷航

风雨中你更加坚强

梦中的香格里拉

就在不远的前方

2、《学弈》《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曰:

非然也。

【译文】弈(yì)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的不如前一个。

能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弈秋回答说:

不是这样的。

【注释】学弈(下棋)弈秋(人名,原名秋,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全国)之(的)善弈者(擅长下棋的人)也。

使(让)弈秋诲(教导)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惟(只听)弈秋之(的)为听(教导);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一心以为有鸿鹄(天鹅)将至,思援(拉,引)弓缴(箭)而射之(天鹅)。

虽与之(前者)俱(一起)学,弗(不)若(比)之(前者)矣(好)。

为(因为)是其(后者)智(智力)弗若(不如)与(吗)?

曰(答):

非(不是)然(这样)也(的)。

弈:

下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

全国。

之:

的。

善:

善于,擅长。

使:

让。

诲:

教导。

其:

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

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

虽然。

之:

指弈秋的教导。

以为:

认为,觉得鸿鹄:

天鹅。

援:

引,拉。

缴:

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

(读音:

zhuó)之:

天鹅。

之:

前者。

俱:

一起。

弗若:

不如。

矣:

了。

为:

因为。

与:

吗。

曰:

说。

非:

不是。

其:

后者。

然:

这样。

思:

想。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邹城)。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这段古文共有4句,有三层意思。

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定是高手如云。

第二层(第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现象:

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

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

第三层(最后两句)是自问自答:

是不是后一个比不上前一个聪明呢?

我可以说:

完全不是。

联系第二层可知,后一个只因为他不肯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落后的啊!

只有四句话,却层次分明地讲明白了不专心致志便学不好本领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文言文的简洁精炼由此可见一斑。

3、《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4、《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5、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注释】

①复:

又。

②何其:

多么。

这句说:

明日是何等的多啊。

③待:

等待。

④蹉跎(搓驼):

光阴虚度。

以上两句说:

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⑤累(lěi):

带累,使受害。

这句说:

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

⑥无穷:

无穷尽。

⑦悠悠:

漫长。

⑧几何:

多少。

⑨请君:

请诸位。

【译文】

(1)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一切事情都会错过机会。

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春去秋来衰老将到。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

人一生有多少个明天,请诸位听我的明日歌。

作品简析

这两首诗七次提到“明日”,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

诗歌的意思浅显,语言明白如话,说理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

这两首《明日歌》给人的启示是: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

  

6、《手》

把手张开

是一朵鲜花

人的一生

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

是一枚果实

含辛茹苦

收藏天地精华

7、《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鞭炮响转眼间一年已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

 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人人把新桃符换旧桃符。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

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

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

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

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

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这两句是说:

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桃符:

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

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意思是:

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

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8、《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作者:

皮日休唐体裁:

七绝天朝代: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

晶莹如玉洁白的桂花,珊珊落在月光下,殿前拾起落地的桂花,还带着露水更觉滋润,到今天也不明白这是天上谁干的这件事,想来当是嫦娥撒给人间。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

字袭美,一字逸少。

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

湖北襄阳人。

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

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

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

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

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

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

他的死,说法不一。

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著有《皮子文薮》,为皮氏所自编。

《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

《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

9、《清明》

作者:

王禹偁  体裁:

七绝朝代: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释]

(1)兴味:

兴趣、趣味。

(2)萧然:

清净冷落。

(3)新火:

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译文]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10、《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11、《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①持:

用来。

②羹(gēng):

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如:

蛋花羹,玉米羹...)

③漉(lù):

过滤。

④菽:

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菽一作豉。

[1]​

⑤萁:

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⑥釜:

锅。

⑦本:

原本,本来。

⑧相煎: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

⑨何太急:

为什么过分紧急。

⑩燃:

燃烧。

燃一作然。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你我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何必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不满与厌恶。

12、鸟鸣涧

【唐】王维

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

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涧:

夹在两山之间的流水。

闲:

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

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花瓣晒干可以食用。

空:

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

月亮出来。

惊:

惊动,惊扰。

时:

时而,偶尔。

时鸣:

不时地啼叫.

译文:

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在里,桂花(四季桂)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1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1.芙蓉楼:

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

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3.寒雨:

秋冬时节的冷雨。

4.连江:

满江。

5.吴:

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

天亮的时候。

7.客:

指辛渐。

8.楚山:

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

独自,孤单一人。

10.洛阳:

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1.冰心:

比喻心的纯洁。

12.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译文:

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

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14、《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独步寻花:

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2)黄四娘:

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

小路。

(4)留连:

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5)时时:

时常。

(6)自在:

自由,无拘无束地。

(7)娇:

可爱的。

(8)恰恰:

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9)啼:

(某些鸟兽)叫声。

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彩蝶在花间恋恋不舍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发出恰恰的啼叫声。

15、《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注释】

(1)石灰吟:

赞颂石灰。

吟:

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

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

好像、好似;等闲:

平常,轻松。

(4)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

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1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⑵,初闻涕泪满衣裳⑶。

却看妻子愁何在⑷,漫卷诗书喜欲狂⑸。

白日放歌须纵酒⑹,青春作伴好还乡⑺。

即从巴峡穿巫峡⑻,便下襄阳向洛阳⑼。

[

注释

⑴闻:

听见,看见。

官军:

指唐王朝的军队。

⑵“剑外”句:

这几个字里面便包含着眼泪。

人是远在剑南,消息是来得这样出人意外,而这消息又正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事,哪能不惊喜掉泪?

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习惯语。

剑外:

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

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也做剑南。

蓟北:

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⑶“初闻”句:

这是痛定思痛、喜极而悲的眼泪。

涕:

眼泪。

⑷“却看”句:

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

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见妻子无恙(时已迎家来梓州),故有“愁何在”的快感。

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

”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

”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

却看:

再看,还看。

妻子:

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

哪还有一点的忧伤?

愁已无影无踪。

⑸漫卷:

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

⑹白日:

表现时光美好。

放歌:

放声高歌。

须:

应当。

纵酒:

开怀痛饮。

⑺“青春”句:

春日还乡,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

指明丽的春天。

作伴也作:

与妻儿一同。

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

刘希夷《出塞》诗: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

⑻“即从”二句:

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

即,是即刻。

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

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

杜甫自注:

“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

”——浦注:

“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

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按《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

“阎、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

”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杜诗巴峡,盖指此。

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从巴峡穿巫峡”,注解多误。

巫峡:

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⑼便:

就的意思。

襄阳:

今属湖北。

洛阳:

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

译文: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16、已亥杂诗(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九州:

中国。

2.生气:

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

依靠。

4.喑(yīn):

哑。

万马齐喑:

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

终究、毕竟。

5.天公:

造物主。

重:

重新。

抖擞:

振作精神。

6.降:

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