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361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docx

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检测试卷(三)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

“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话话难。

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呀)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呦)手。

”据此完成1~2题。

1.该歌曲所描述的地貌景观是下列哪个地形区的景观(  )

A.横断山区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江南丘陵

2.有关该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①该地貌景观完全由人类的不合理垦殖造成 ②目前加强宜农荒地垦殖可以缓解该区人地矛盾 ③该区宜退耕还林还草,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④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是造成该地区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从民歌内容可知该地区沟壑纵横,应为黄土高原。

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宜农荒地垦殖并不能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相反会使水土流失加剧。

(2017·山西大同月考)下图为“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图中甲、乙对应的是(  )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4.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退耕还林 ③治沙治水 ④节约用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大水漫灌、蒸发旺盛容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故甲为土壤次生盐碱化;蒸发旺盛、降水总量小、农业用水量大等都会造成水资源短缺,乙为水资源短缺,故选D。

第4题,解决水资源短缺,①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④节约用水可以节约水资源。

①④对,选择D。

(2017·宁夏石嘴山月考)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据此完成5~7题。

类型

程度

省区

广东

++

++

++++

四川

+++

+++

新疆

++

++++

山西

++++

+++

5.甲和丙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

A.寒潮 酸雨

B.酸雨 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 寒潮

6.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B.地形

C.降水丰沛D.纬度位置

7.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答案 5.C 6.C 7.B

解析 第5题,四省区中山西省属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所以甲是水土流失;新疆位于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所以丙是土地荒漠化。

故选C。

第6题,丙是土地荒漠化,广东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土地荒漠化问题不严重,故选C。

第7题,丁类环境问题是酸雨,治理措施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广东省可采取优化燃料消费结构的措施,B对。

(2017·新疆石河子期末)甘肃玉门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基地,但近年来资源趋于枯竭。

目前甘肃省正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陆上三峡”,玉门是其主战场。

下图为“河西走廊”简图。

读图回答8~9题。

8.河西走廊能够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电能源丰富B.油—电能源丰富

C.水—电能源丰富D.煤—电能源丰富

9.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主战场的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风力D.太阳辐射

答案 8.A 9.A

解析 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晴天多,温差大,风力大,风能丰富,其南北两侧高大的山地地形形成狭管效应,加剧风速,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

(2017·郑州模拟)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风光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  )

A.贵阳B.成都

C.呼和浩特D.济南

11.为降低成本,将路灯上风力发电扇叶的朝向固定,如果在哈尔滨则风力发电机扇叶应朝向(  )

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

答案 10.C 11.A

解析 第10题,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风力持续稳定、光照充足的地区。

选项中贵阳多阴雨天气;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云雾多;济南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季风不稳定;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降水少,晴天多,风力稳定,最适宜。

第11题,哈尔滨属温带季风气候,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力发电机扇叶应固定朝向西北方向。

夏季东南季风受山地阻挡,势力较弱,且影响时间短。

其他风向频率小。

(2017·石家庄一中质检)山东海阳核电厂厂址距烟台市93km,距青岛市107km。

据此回答12~14题。

12.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①核能资源丰富 ②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3.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

A.核能是清洁能源

B.投资成本低廉

C.技术先进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14.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我国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

A.地热B.天然气

C.潮汐能D.太阳能

答案 12.B 13.A 14.C

解析 第12题,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且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第13题,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14题,沿海地区风力大,还可以开发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2017·山西应县月考)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提到,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

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线路图”。

完成15~17题。

15.天然气相对于煤炭、石油(  )

A.开采更容易

B.成本更高

C.更利于管道运输,管道建设周期长、运输费用高

D.清洁,对环境影响小

16.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相对西线的优势为(  )

A.天然气开发成本较低

B.地形平坦,管线建设成本低

C.天然气气源相对充足

D.劳动力充足,管线建设成本低

17.有关中俄天然气合同的签订对我国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

B.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C.将彻底改变我国能源结构

D.拉动天然气管道沿线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答案 15.D 16.C 17.C

解析 第15题,煤炭属于固体,而天然气为气体,容易与其他气体掺杂,不易分离,开采难度大,A错。

天然气开采时一般采用自喷方式,成本小,B错。

管道建成后,运输费用较低,C错。

天然气相对于煤炭和石油产生的污染物少,对环境影响小,D对。

第16题,东线与西线相比,开采成本差别不大,A错。

东线沿线要经过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高原山地区,经过我国的大兴安岭等地形区,地势起伏大,管线建设成本高,B错。

东线年供气可达380亿立方米,天然气气源相对充足,C对。

俄罗斯东部与我国东北人口稀少,劳动力数量少,D错。

第17题,中俄天然气合同的签订有利于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A对。

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B对。

不会彻底改变我国能源结构,C错。

拉动天然气管道沿线的就业和经济发展,D对。

故本题选C。

(2017·厦门期中)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优势是(  )

A.工程量小

B.可调水量大

C.水质较好

D.移民数量少

19.中线调水源地的典型植被是(  )

A.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中线工程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提升汉江中下游的通航能力

B.调入区回补地下水,有效缓解地面沉降

C.导致沿线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盐碱化加剧

D.提升黄河下游水位,缓解泥沙淤积现象

答案 18.C 19.D 20.B

解析 第18题,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调水,水质更好。

第19题,中线调水源地在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20题,中线工程的受水区为华北平原,通过调水,可以回补地下水,有效缓解地面沉降。

 

二、综合题(共50分)

21.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

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答案 

(1)地理位置:

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天津、西安等)工业城市,输煤、电距离近。

市场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交通方面:

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线通过)。

(2)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可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

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但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生态问题:

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山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

治理对策:

回填采空区;保护好地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22.(2017·河南洛阳期末)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

(2)简述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开采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 

(1)接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靠近鄂尔多斯煤田,能源丰富;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

(2)大量开采煤炭引起地面塌陷;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造成环境污染等。

解析 

(1)工业区位的分析一般可以从原料、燃料、交通、劳动力、市场、农业基础等方面加以分析。

稀土产业的冶炼,耗能多,耗水多,交通运输量大。

据图可知:

包头北面靠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南面靠近鄂尔多斯煤田,可以提供火电,能源丰富;包头有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南面距黄河近,水源充足。

(2)据图可知:

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面与黄土高原相接,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大量开采煤炭首先会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地下采煤留下的坑道,如不回填,会引起地面塌陷;煤炭工业的发展,还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23.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材料二 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

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

退耕后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3)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这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从左到右、由上至下依次为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3)持续性原则。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解析 

(1)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这是两个最主要的外力。

由此可以推知,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不稳定,湿润地区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等。

(3)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久努力,因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24.读“我国煤炭及西气东输工程主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简要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2)长三角地区需要调入大量能源的原因有哪些?

(3)西气东输工程还不能彻底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请你从开源方面提出两条缓解该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

(4)山西省除了通过公路、铁路运输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以何种形式向外输出能源?

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答案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不足。

(3)从国外进口油气资源;充分利用近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核电、风能、海洋能等其他替代能源等。

(4)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

 减轻对交通运输的压力;减轻对电能输入区的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效益高。

解析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资源赋存和资源需求的空间分布不一致,二是大多数资源不可自行流动。

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既与我国资源东少西多、资源需求东多西少的现状有关,也是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且今后我国油气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

(2)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的需求量大,但从资源地区分布来看,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

(3)开源指寻找新的能源,包括多元化油气的来源,如从国外进口油气资源;还包括开发附近地(海)区的油气资源;还可以从开发其他类型资源入手进行分析。

(4)除煤炭外运外,山西省煤炭的输出还采用了变输煤为输电的方式,即在山西省建设火力发电站,然后将电力资源向我国东部电力需求较大的地区输送。

这种方式减少了煤炭的运输量,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同时还减轻了电力输入区的环境污染,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考点题点细目表

考点

题点

题目序号

水土流失的防治

1.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1~2,5~7

2.红漠化、石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防治

1.沙漠化的防治

5~7,23

2.次生盐渍化的防治

3~4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1.能源资源的开发

8~14,21

2.矿产资源的开发

3.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

22

资源跨区域调配

1.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8~20

2.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5~17,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