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062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2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棚户区改造项目423住宅楼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1

第一节编制目的1

第二节编制依据1

第三节工程概况3

第二章施工管理目标及管理职责4

第一节组织机构管理职责4

1.项目部组成4

2.组建项目部质量体系4

第二节管理目标7

1.质量目标7

2.工期目标8

3.现场管理目标8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及顺序9

第一节施工顺序9

第二节主要工序项目施工方法9

第四章现场平面布置图及施工部署82

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0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91

第二节质量管理目标92

第三节质量管理措施92

第六章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95

第一节安全施工措施96

第二节临时用电安全96

第三节机械安全97

第四节施工现场管理98

第五节施工现场的料具98

第六节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99

第七节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99

第八节施工现场的消防保卫措施100

第七章各种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07

第八章创优工程主要措施109

第九章工期保证措施112

第十章主要机械设备配备及劳动力调配计划115

第十一章冬雨季施工措施120

第十二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合理化建议129

第十三章工程质量回访、保修与服务133

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我公司对甘州区新墩镇人民政府白塔馨园A区棚户区改造项目4#住宅楼建设项目的投标文件之一:

是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若有幸中标,我们将遵照我公司技术管理程序,在图纸会审之后,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原则,来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地建成。

第二节编制依据

1.甘州区新墩镇人民政府白塔馨园A区棚户区改造项目4#住宅楼建设项目的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

3.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和相关工种、工序的工法。

4.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主要目录如下):

(1)测量规范(GBJ50026-93);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及条款说明》(GB50204-2002)

(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20203-2002)

(7)《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8)《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90-2002)

(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国家现行的其它各种规范、工程建设标准。

6.我公司制定的施工工艺要求和有关作业指导书。

 

第三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甘州区新墩镇人民政府白塔馨园A区棚户区改造项目4#住宅楼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甘州区新墩镇人民政府

项目地理位置:

西二环路西、原化肥厂南侧。

本工程位于张掖市甘州区西二环路西、原化肥厂南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具备开工条件。

白塔馨园A区棚户区改造工程4#住宅楼,框剪结构十三层(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8232.7平方米。

施工管理目标及管理职责

组织机构管理职责

1.项目部组成

2.组建项目部质量体系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目标管理,做到组织落实,建立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实现总的质量目标。

3.项目管理措施

一.组建精明强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实施合同项目内的施工组织和总承包施工管理。

二.根据对业主的承诺制定总体方针目标,如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等。

将按照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来运作和管理项目,形成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及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

三.与业主的协调

1.及时与业主联系,办理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相关手续。

2.尊重业主,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

施工期间,按单位工程形象进度分阶段±0.00以下、主体封顶、装修施工、交竣工前20天)征求业主和施工监理人员对工程建设中的意见。

3.工程交竣工过程中,除按规定向业主有关部门提交检验、验收资料。

4.交工后做好工程回访保修,定期不定期的征求业主和用户的意见,为业主和用户提供满意服务。

四.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1.严格按照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验收。

2.分部分项以及工序质量检验,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经常与监理工程师勾通,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3.进入施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和建筑材料及安装设备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出厂合格证、产品试验证明。

使所有材料和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教育全体管理人员和职工,尊重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服从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和监督。

五.与设计部门的协调

1.与设计部门加强工作联系,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内容、领会设计意图以及对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

2.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如发现图纸出现的轴线、标高、几何尺寸以及设计不明确等问题,须及时向设计部门提出,待设计部门明确确认后方可施工。

六.与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协调

1.及时给予分包单位配合,积极提供堆料场地,垂直运输,设施料使用等各种方便。

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工程进度。

2.协调好同分包单位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工序交叉,工种配合问题,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七.施工管理中的协调

1.每天定时召开现场协调会,解决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工种配合、工序衔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2.每周定时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施工中的各种矛盾。

3.项目经理部以旬为单位,编制施工简报,向业主监理部门和公司总部报告工程进度状况及需解决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八.与其它部门的协调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主动配合建设单位依照当地相关部门管理要求办妥有关手续,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氛围。

2.自觉遵守各项法规、规定、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抽查监督。

3.进驻施工现场后,与施工现场四周单位和住户搞好关系,安排专人协调和解决各类问题。

第四节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为实现施工管理目标,建立下列管理制度和办法:

一.《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制度》二.《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四.《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五.《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六.《施工项目劳动工资、奖金管理办法》七.《施工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八.《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九.《施工项目消防管理制度》

管理目标

3.质量目标

本工程已被我公司列为重点工程,我们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成立过硬的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甲方的承诺,保证工程质量达“合格”。

4.工期目标

本工程正式开工至竣工,按照建设方要求的时间如期完工。

本着信守合同的原则,按土建、给排水、电气工程三个阶段控制住工期,周密安排月计划和周计划,与甲方和监理密切配合,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竣工。

详见施工网络计划。

5.现场管理目标

施工现场按市文明安全工地标准进行布置和管理。

主要施工方法及顺序

施工顺序

本工程按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水暖电安装穿插作业的基本顺序组织施工。

装修工程项目多,工序多,立体作业,一旦工序颠倒,就会出现返工或成品严重污染。

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返工损失。

水电专业的暗装管线和预埋件应走在其它项目前面,饰面等项目在后。

所有湿工作均尽可能向前安排,干工作工程向后排。

1.本工程的分部工程划分及施工程序:

屋面及内外装饰→水电暖电器管线敷设及安装。

各分部工程施工顺序如下图所示:

2.施工段划分与施工流向:

屋面工程:

不分段,整体一次施工,卷材防水施工后期做。

外装修,自上而下,一层一段,以墙面腰线和面砖种类分为界线,从左侧面开始,每层顺时针进行。

⑤内装饰:

每层楼分向两段,由上而下进行流水施工。

主要工序项目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特点及现场具体情况,本着有效、实用、经济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模板工程

工程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根据设计特点结合多年施工经验,采用清水模板,并按模板需用量配置。

该模板体系均具有刚度好,整体性强,易安装,混凝土成型表面平整,几何尺寸准确等优点。

模板的配制应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剪力墙的开间尺寸及高度预先设计,绘制模板配板平面图与制作组拼图,编制相应的编码,在模组装时,对号入座,防止安装模板时出现混乱现象。

2.钢筋工程

钢筋的加工与制作均安排施工现场进行;

基础梁纵向、筏板网片、框架柱及剪力墙直径大于20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小于20的钢筋采用搭接绑扎连接。

3.混凝土工程

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泵(HBT60A型)送混凝土,布料机(BZJ24)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

混凝土振捣采用机械振捣,配置ZX50插入式振动器10台,B15(ZWT)平板振动器4台。

4.脚手架工程

⑴为确保施工安全,做好文明施工,保证主体质量,采用电动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施工,由厂家指导安装合格后投入使用。

⑵整体升降式外脚手架是一个重要分项工程,也是保证清水大模板顺利施工的必要前提。

为了提高效率,适应建筑业新的形势。

⑶外爬架是展现形象的另一个最佳窗口,因此搭设要规范整齐、美观大方。

临建面要随架悬挂巨幢钢质企业标志及质量安全宣传口号,展示现代建筑人的精神风貌。

5.安装工程

安装工程施工共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配合主体施工阶段,第二阶段为安装施工阶段,第三阶段为调试收尾、竣(交)工阶段。

安装工程的专业多,工艺复杂,施工中必须与密切土建配合,相互协作,确保安装各专业的施工质量。

第三节施工测量

一、施工测量

1、测量准备

⑴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检定周期的审定;

⑵校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

⑶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⑷编制测控布置;

⑸建立测量数据库。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⑴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操作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轴线关系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⑵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点进行复测。

复测利用高精度全站仪,测角中误差±2ˊ,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进行角度、距离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⑴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至少提供二个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验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联测场区高层竖向控制点(通常是建筑物±0.000),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4.±0.000以下施工测量

⑴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A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进行复测一次。

b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层控制进行校测。

⑵轴线投测方法

a±0.000以下基础和地下室结构施工时,根据施工控制网,在基坑边上埋设主轴线的控制桩位,用经纬仪向施工面投测放线。

b±0.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汇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的误差不应超过±2mm。

c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每当柱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物50cm线或结构50cm线(50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的),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d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5.±0.000以上施工测量

⑴平面控制测量

a±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施工至地下室顶板面后(即首层地面处),用激光准直仪在建筑物首层内侧设轴线控制点,在各控制点上做出明显标记并加以保护,做为主体结构采用“内控法”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平放线内控点平面图轴线标准层。

b采用测量精度为2″级、测距精度为2mm+2ppm的全站仪,根据首层控制点进行校测。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建筑物内作内控制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点),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³10cm钢板,钢针刻画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内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0200mm俯视孔。

c竖向投测放线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d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投测;在楼板开口处用接受靶接受,利用对讲机观测人员调校可见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做出标记。

e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⑵高程的传递

a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竖向控制采用“外控”和“内控”两种方法并用,相互校核,以保证测量准确无误。

b随主体结构楼层施工,用经纬仪将建筑物大角处的主轴线投测到外墙上,并弹出墨线用红漆标注。

每层放线时,由此向楼层投点控制。

c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e每段建筑物至少由三个标高点分别向上传递。

二.沉降观测

本工程主楼高度较高,因此建筑物的沉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应按施工图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1.观测点的设置:

⑴沉降观测点设置按设计施工图要求设置在建筑物的若干个点处。

⑵观测点在底层墙体施工完毕后开始设置,其标高为+0.50m。

观测点用20园钢弯成L型,弯钩长40mm,露出端头锉成球面,埋入端开成燕尾并进行防锈处理,然后埋入墙内,埋入深度≥200mm。

2.观测高程的确定:

以绝对高程为基准

点,在现场内选择6~8个永久固定点,测出固定点对建筑物0.000的相对标高组成水准网,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

3.观测次数:

⑴施工期间,第一次测出沉降值为零的高程,每施工完三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主体封顶时测一次,内外抹灰及楼面施工完成时测一次,最后交付前测一次,则完成全部观测工作(此项工作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3.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1.测量人员组织

根据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测放组长由项目经理部的总工程师兼任,负责测量工作安排、设备管理。

测量责任师负责工作质量、工作进度,技术方案编制与实施。

测量放线工负责具体现场放线操作。

第四节±0.000以下结构施工

±0.000以下施工内容有混凝土垫层、地下室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地下室墙体和钢筋混凝土现浇顶板等项目。

一.混凝土垫层施工1.施工工艺

基层土处理→混凝土垫层。

2.施工要点

⑴混凝土垫层施工前,对基底标高进行测量,标出标高控制线,低于垫层底标高的部位,用砂石铺垫平至设计标高。

⑵垫层混凝土浇筑时,安排5~8名抹灰工,紧跟混凝土浇筑施工负责用木抹子将垫层拍实,抹平,并用铁抹收面。

二.地下室基础施工

地下室基础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基础筏板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内外墙体以及钢筋混凝土顶板三部分。

1.施工工艺

基础筏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板底层钢筋网片绑扎→暗梁钢筋绑扎→上层网片钢筋绑扎→墙、柱插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

钢筋混凝土内外墙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校正插筋→柱钢筋→暗柱及墙钢筋绑扎→墙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

地下室顶板施工工艺:

顶板模板安装→顶板底层钢筋绑扎→电管安装→上层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底板钢筋施工要点

⑴底板筏板上、下层的筋网片之间用φ25钢筋马凳架起,其纵横间距均为800mm,呈梅花

型布置,底板筏片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自检”和“专检”,按程序认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⑵墙、柱预留插筋绑扎后进行加固,防止混凝土浇筑中位移,加固方法是在距筏板梁上层钢筋5㎝处开始加横向通长筋并用扎丝扎牢。

并用临时附加支撑钢筋与预留墙柱钢筋焊牢。

⑶地梁钢筋有二排受力钢筋时

利用Φ25钢筋支垫,延梁纵向@800设置,长度=梁宽,防侧倾措施如图。

3.地下室底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要点

本工程地下室的外墙、底板采用防水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基础承台底板厚度较大,外墙墙板厚度350mm。

故地下室的混凝土施工时,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根据此工程底板混凝土量大,要求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即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一台混凝土地泵和一台混凝土泵车同时浇筑,用振动棒插入方式机械振捣,人工二次原浆收光的方法施工。

6模板工程

根据工程结构情况,所有剪力墙、柱和楼面梁板结构用钢管夹条及钢管支撑体系,采用多层大模板,楼板模板拼缝加贴胶带纸,梁模拼缝局部可用油腻括缝后再扎筋,防止漏浆。

6.1基础模板支模

基础梁、承台及外壁板施工缝高出底板300-500mm外采用吊模,模板用木模。

1、ø12对拉螺杆,竖向、横向@400L=地梁宽+200×2

2、“3”形卡

3、背楞ø48钢管

4、楞木,横向@150

5、模板垫脚Φ25钢筋延梁纵向@600、L=梁宽+80×26、胶合板10mm厚

7、Φ22钢筋撑,长度砼梁宽,间距竖向横向@4008、ø12对拉螺杆,延梁纵向@800

6.2墙板支模

构筑物砼墙板与顶板均采用组合式木模板,室内承重架为φ48x3.0钢管满堂架子,室外基坑搭施工架配合墙模施工,并用对止水对拉螺栓进行墙模加固。

a.木模均需按施工图进行配模制作,多层板制作时要直边统角,保证模板组合拼装平直缝密,外墙水平施工缝安装δ=2止水钢板,加强外墙防水效果。

b.立模前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清除浮浆和松动石子,必要时锤子凿毛。

c.在底板施工缝交接处,除模板底部有方木靠边外,应再在其下方装一道方木,以使模板和已浇部分底板结合密实不漏浆。

d.砼对模板的侧压力较大,故需在模板内外用对拉螺杆和模板连接使其固定,节能防水对拉螺杆纵横间距φ400,短钢筋根据墙板厚度焊于螺杆上(以保证墙板厚度),对拉螺丝头脱模后与砼表面割平,油漆涂螺杆头防止锈蚀。

e.底板上满堂脚手架作为四周墙模支撑,既用于上层梁板承重架,也作为砼柱浇捣的操作架(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为800,大梁下立杆加密为@450,模板支架立杆间距表。

竖向每层(步距)一般为1500~1800,用φ48x3.5钢管在柱间纵横向设剪刀撑。

f.配墙模板时,应在顶板下面1.2m模板和下部墙模板为各自独立二块,下部拆模,上部1.2m仍保留固结在砼墙上,待顶板、梁一起浇捣后再拆除,这样既可提高模板周转率,同时也为消除新老砼处明显接槎不良现象。

6.3楼面梁板模板工程

a.结构层梁、板承重架,有专项方案(另祥)。

b.平台多层板采用散铺方式,在φ48x3.0。

钢管架上铺50x80方木,间距约200,多层板厚14mm用铁钉和木楞相连接,要避免“挑头板”现象,多层板制作时要直边统角,保证模板组合拼装平直缝密。

c.每步距均设置纵横方向的水平杆及扫地杆,水平杆及扫地杆应用扣件与立杆连接,并与柱子箍式拉结。

d.设置纵横向垂直剪刀撑,间距为每隔一轴线双向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钢管应用扣件与相交的拉杆连接。

e.其它模板支架构造措施按相关的规范施工。

f.楼梯支模

楼梯底板采取多层板,踏步侧板及底模板采用50厚木板。

由于浇混凝土时将产生顶部模板的升力,在施工时拟采用附加12对拉螺栓@150,将踏步侧模板与模横板拉结,使其变形得到控制。

6.5模板拆除施工

a.底模及其支架拆除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以《施工规范》相关规定施工。

b.侧模拆除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为度。

c.拆模的其它要求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6.6预埋件、预留洞

a.预埋件、预留洞数量较多,在施工前应和安装图样细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

b.在模板或钢筋骨架上画出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标高、几何尺寸和位置。

c.预埋件四角留小洞用钉子固定在模板上。

预留洞采用带角撑的内在模板上,如预留在钢筋上则要短钢筋电焊固定在钢筋网架上,确保在施工中不会移动。

d.施工完毕的预留洞、预埋件要请监理和有关单位进行复核和验收,减少和避免将来对结构的开凿和破坏。

e.砼浇捣时,要派专人对预埋件、预留洞进行检查和校正。

f.安装预埋件、预留孔待钢筋绑扎后由安装部门定位留洞,洞口及埋件处须钢筋加固的,由钢筋工负责加强筋绑扎。

剪力墙上有较多的预留洞口,洞口的模板及其可调支撑由现场实际尺寸制作。

对于少数异型洞口,其模板由现场锯板拼装而成。

7混凝土工程

7.1泵送操作工艺

a.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1:

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b.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c.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在缸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

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d.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

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e.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min)、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7.2混凝土浇捣方法

浇捣方法:

底板厚度为800mm,采用斜面分层式一次性连续浇注振捣方法。

在砼浇捣过程中,现场有专人指挥把砼输送到指定的浇筑点,浇捣时先用0.5m3同标号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每台泵车配备4~6台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点间距小于400mm,振捣器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

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长短,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不再下沉为止。

为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易产生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