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672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

《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环保主题.docx

三年级环保主题

三年级环保主题:

水,生命之源

〈〈嘀嗒嘀嗒下雨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水是一种十分有限的重要资源,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方法。

2、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应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地球上水的分布、淡水比例图、《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图解、录像等。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地球将会怎样?

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今天学习《保护水资源》。

(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讨论地球上如果缺乏淡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组织讨论:

为什么说水是一种资源, 小结: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地球上到处都是水,但绝大部分是海水。

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百分之三,而这很少一部分淡水又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变成冰川,南极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能直接利用的淡水更少。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江苏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为污染严重,如果水资源得不到保护,结果将会怎样?

  师生小结: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如果人为污染不加以控制,居民向水中倾倒垃圾,工厂向水中排放有害废水,船只航得泄漏油污,农民使用的农药渗入水中,导致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可饮用水越来越少,人就会像沙漠中的旅行者,因缺水而死亡。

动植物需要水,如果动植物饮用和吸收了受到污染的水,人食用了被污染的动植物,也会中毒甚至死亡,世界上曾发生过好几起重大的水污染事件。

  3、向学生进行环保宣传,使学生了解《水法》。

  1)谈话:

水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水资源,我国政府于1988年专门颁布了《水法》,每个公民、家庭、单位都应自觉遵守。

(2)了解《水法》有关法规。

  

三、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以后怎样保护水资源?

〈〈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自己。

  

2.2.了解野生动物有关的知识,懂得怎样爱护它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公德心。

  课前准备  

3.教学过程  

4.

(一)引入新课:

  看录像《大熊猫》  a.你在录像里看到什么?

(大熊猫)  b.你们喜欢大熊猫吗?

为什么?

(样子长得太可爱了)  大熊猫是一种喜欢吃竹子的野生动物,它是我国的国宝,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爱护野生动物好吗?

  

5.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我国重点保护的几种珍稀野生动物。

(课件显示)  a.国宝—大熊猫  b.丛林之王、森林卫士—东北虎  c爬行动物活化石—扬子鳄  d.长寿吉祥象征—丹顶鹤  e.东方宝石—朱鹮  2.四人小组讨论:

  a.为什么说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野生动物可以保持生态平衡,有功于人类;由于各种原因,它们现存数量很少,有的濒临灭绝。

)  b.“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邻居,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了它们保持护生态平衡,没有它们就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和灾难。

)  3.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互相评议。

  4.小结: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板书:

   好朋友   野生动物← →人类   爱护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己  5.互相交流、扩展视野,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a.课件显示:

野生动物的图片、动画(水中游、地上跑、天上飞)欣赏可爱的野生动物。

  b.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野生动物?

说出它的特点。

  6.猜谜语比赛:

  

(1)课件展示谜语  

(2)把谜底写在纸上  (3)看谁猜得多,评选3~5名猜迷能手  7.写一写:

怎样保护野生动物。

  每个学生写一句话:

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或倡议。

  写后互评。

  8.小结:

有人捕杀野生动物,给人类带来了危害。

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保护野生动物,促进自然生态平衡。

〈〈大树爷爷多少岁〉〉

教学目标:

  

1.通过“开动脑筋”板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木锯断后的断面,对断面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阅读“畅所欲言”板块中的小故事,使学生了解树木锯断后断面上的圆圈是树木的年轮,代表树木的年龄,一圈就是一年,年轮越多说明树的年龄越大。

  

3.通过“齐心协力”板块,让学生了解年轮除了能够反映树的年龄外,还可以说明每年的降水量和温度变化。

  

教学重点  年轮的年龄代表,以及气候,降水量对年轮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开动脑筋  通过观察一幅树木锯断后的断面,启发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描述一下,如形状,颜色和特点,引出年轮。

  

2.畅所欲言  树木伐倒后,在树木的断面上会看到许多同心圆环,植物学上称为年轮。

  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

每年春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生长很快,形成的细胞体积大,数量多,细胞壁较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

而在秋季,气温渐凉,雨量稀少,树木生长缓慢,形成的细胞体积小,数量少,细胞壁较厚,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或秋材。

同一年的春材和秋材合成为年轮。

  

3.齐心协力  年轮的作用  在树木的年轮上,蕴含着大量的气候,天文,医学和环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同时,在历史考古,林业研究,地质和公安破案等方面,年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上,常用年轮推算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

  

4.走出校园  通过查阅资料,试着了解以下问题  1.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大树的年龄?

有没有年轮的树吗?

  2。

哪些动物也有年轮?

  动物也有年轮,年轮并非树木独有。

  哺育动物,如马,牛,羊,骆驼,骡子等牙齿钙化的过程中都留下了年轮。

爬行动物,如龟,鳖等的年轮刻在背部的甲壳上。

贝类动物,如河蚌的年轮也刻在贝壳上。

鱼类的年轮在鳞片上。

 〈〈感受冬的宁静〉〉

教学目标:

  

1.了解冬天的景象和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对冬天的热爱之情。

  

2.了解植物的冬眠,通过思考园林工人修剪树木的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做,使学生懂得一些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小常识。

  

3.了解各式各样动物越冬的方式,搜集农业谚语并解释科学道理,便于指导农业生产。

  4.实际调查了解小麦可以在露天越冬,蔬菜必须在暖棚里越冬的原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亲自体验调查访问的乐趣。

  

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

展示春、夏、秋和冬四幅图片,引导学生快速回答自己对四季的印象和感受,适时引入冬季。

  

2开动脑筋板块,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见到的冬天的景象和最喜欢的冬天的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

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增强了对冬天的热爱之情。

  

3.沉思默想板块,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段很重要的文字,了解园林工人初冬时修剪道路两旁的树木的原因,对树木也要冬眠,进而引发学生思考:

当我们上学,放学的路上遇到园林工人正在剪枝,我们应该怎么做?

鼓励学生多说,在交流中使学生懂得一些日常生活保护自己的常识。

  

4.探究园地板块,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和课本小资料,了解动物是怎么越冬的,整理查到的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5.畅所欲言板块,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小资料,了解一些农谚,并说出农谚的科学道理。

启发学生列举自己日常听说过的其它农业谚语,共同探讨农业谚语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参考价值。

  

6.走出校园板块。

设计为一次社会调查访问活动,带领学生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农村现场调查访问,调查小麦可以在露天过冬,蔬菜必须在暖棚里越冬的原因。

 

〈〈过个环保的春节〉〉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春节的习俗及各类庆祝活动。

  

2、让学生分析和认识储备年货中的环保问题。

  

3、让学生分析和认识除夕晚餐中的环保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

春节的由来、春节的风俗、饮食、庆祝方式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及科教视频。

  

学生:

查阅有关资料,以问卷方式展开走访调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结合背景资料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习俗及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

  

2、 春节是个传统节日,除了吃团圆饭、放鞭炮这些传统方式,还有更健康文明的过法吗?

怎样过一个文明、健康、环保的春节?

  

二、活动过程:

  

1、 分小组交流,将查阅的有关资料小组汇总、讨论。

  教师提供关于选购一次性年货的资料供学生讨论:

如何从环保和实用的角度出发,选择食品、餐具、烹饪方式做到健康饮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污染。

  

2、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家庭春节前后的庆祝活动,从而认识到:

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和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则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和浪费资源,从长远来看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进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持续提高。

  

三、教师总结:

  绿色春节会不会是年味变淡?

最近几年,捍卫春节总会成为春节前后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其实,不必太过担心年味儿悄然溜走,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年味儿当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我们应摒弃传统年俗中一些弊端,增加一些更加健康和文明的元素,为年俗增添几许绿色。

因此,绿色也不单单是春节的颜色,而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本色。

 

四、课后作业:

  以过一个文明、健康、绿色的春节为题,写一份倡议书。

   

〈〈聆听春的脚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感受春的气息,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学生了解开春时节社会劳动者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打算,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准备教学图片、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过程:

1、展示图片、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同学们,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

你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学生读教材第一段)

2、一提到春天你想到了什么?

谁能说出一些关于春天的俗语、词语谚语?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万象更新,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处处充满了生机。

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充分调动你的感官来感受春天吧!

(出示投影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开动脑筋?

春天将万物从睡梦中唤醒,她让柳树抽出了嫩芽,她让小草伸出了脑袋,她还让蝴蝶和着春风跳舞。

还有哪些小生命被春天唤醒了?

?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年的愿望应该在春天计划好,农民伯伯开始耕田插秧,为秋天收获做好准备。

3.结合自己的情况想一想,这个春天,你该给自己制订什么计划呢?

畅所欲言你能为“绿色春游”出谋划策吗?

齐心协力?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美妙的歌声。

让我们成立一个“护鸟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为小鸟制作精美的“鸟巢”,春天也成为了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比如说流行感冒、水痘还有一些过敏性的疾病。

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添减衣服,这些疾病就会远离我们。

〈〈太阳是万物之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太阳的作用

一、引入

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

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

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

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

太阳是万物之源)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畅所欲言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结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置作业-做一个调查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绿色出行》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3.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什么是绿色出行

教学难点:

培养绿色出行意识

教具准备:

1、调查表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

教学设计:

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谁来告诉我,加上之前我们调查的和刚刚调查的,你的结果又是哪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2、“我们来看一下,调查出来的结果中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

”2、阐述理由。

四、看课件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五、请进行第二次选择 “如果你现在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呢?

为什么?

”六、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自己来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然后我们一起到社区向大家去宣传“绿色出行”的知识。

 

  《穿衣与环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穿的衣服面料和生产过程。

2.使学生知道服装的制作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服装的制作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教学引入21世纪,流行着各种各样舒适随意、色彩斑斓的服装,在服装的大千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

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有皮革裘皮制品,还有化纤,尼龙制品....(板书课题:

穿衣与环保)

二、学习新课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你身上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你知道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2、试着讲述一件棉质衣服的生产过程。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化纤产品本身具有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会造成土质恶化。

想一想:

化纤服装的制作过程个资源,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们怎样穿衣才是环保的?

三、小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尽量少丢弃未穿旧的衣服。

妥善处理好旧衣服,捐赠或二次利用。

四、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未来的衣服将是什么样的?

请你把想法写一写。

 

《饮食与环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资源环境问题。

2.使学生知道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

养成勤俭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

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一些良好的环保习惯就养成了。

也许环保习惯可以从餐桌上开始,我们可以用“吃”来传达对地球的关爱。

(板书课题:

饮食与环保)

二、学习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可见粮食对于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同学们想一想:

1、你平时是否注意节约粮食?

2.、你身边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1998年我国首次颁布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

想一想: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的饮食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合理吗?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三、小结为了环保,我们要食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

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

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认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动二:

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

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

实际行动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过度包装浪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

2.使学生知道过度包装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

3.使学生增强节约意识,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

教学难点:

过度包装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

教学设计:

一、教学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

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对商品进行合理而适度的包装,可以在运输,储藏过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损伤并便于消费者携带。

但超出了保护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板书课题:

过度包装浪费大)

二、学习新课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记录它们的包装有几层,是否属于过度包装。

2.想一想,过度包装会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3.我们用计算来看一下过度包装的危害,生产8亿件包装盒耗费纸张多少万吨?

需要砍伐直径10厘米的大树多少万棵?

4.畅所欲言分小组讨论,,选择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长购买的商品,分析其包装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环保的包装建议。

三、小结我们要认识到过度包装的危害,自觉杜绝过度包装,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