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620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docx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

摘要:

《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第一部诗歌总集,由“风、雅、颂”三类组成。

“风”作为《诗经》的精华,有《曹风》、《邶风》、《郑风》、《卫风》、《鄢风》等,总计160篇。

抒情诗在《国风》中占多数,主要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慨,比如悲伤、喜悦。

而《国风》中“景”的运用和描写水平,充分展现出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及流露出了他们最真实的感情,从而使作品具有可感性。

本文将从借景抒情这一角度切入,对《诗经·国风》中的景和情进行深入的了解。

为了更全面的探究《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三个大方面出发,对其进行具体、详细的阐述。

第一方面,从借景抒情的定义出发,阐释什么是借景抒情,进而对《国风》中的景和情进行整体的认识。

第二方面,论述自然美和情感美的融合。

具体分为形神兼具的自然美、充满生命张力的情感美、五彩世界的再现。

第三方面,阐述借景抒情的艺术美。

主要是从意境美、含蓄美、直观美着手,从而对《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进行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三方面是本论文探究的重点,有助于我们对《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的了解。

《国风》中的诗篇通过摹绘相关的物象给人可观可触之感,其借景抒情的艺术写法给文学创造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对后世文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诗人通过物象传达信息与情绪,使诗歌的文学内涵得到呈现、提高。

关键词:

国风 自然 情感 意境 含蓄 直观

 

Abstract:

"BookofSongs"inthehistoryofourliteratureenjoysanimportantposition,knownasthefirstpoetrycollectionby"Wind,Ya,Song"classcomposition."Wind"asthe"BookofSongs"inessence,the"CaoWind,""BeiFeng","ZhengFeng","Wei","Yanwind",etc.,atotalof160.Thelyricsin"MAK"inthemajority,mainlytoexpresstheirfeelingsaboutlife,suchassadness,joy.Andtheuseofthe"scene"in"AIRSandthelevelofdescription,fullydemonstratedthepoet'sinnerworldandrevealtheirtruefeelings,sothattheworkbeperceptual.ThisarticlewillfromtheborrowscenelyricalthisAngle,onthebookofsongs,theAIRSofathoroughunderstandingofthesceneandmood.InordertomorecomprehensivestudyoftheAIRSofborrowscenelyricart,thisarticleembarksfromthethreemajoraspects,inthemainbodyofitsspecific,detailedinthispaper.Thefirstontheonehand,startingfromthedefinitionofborrowscenelyrical,explainwhatborrowsceneislyrical,andthentothesceneandmoodoftheAIRSoftheunderstandingofthewhole.Thesecondaspect,thispaperdiscussesnaturalbeautyandemotionalbeautyfusion.Concreteisdividedintoboththeshapeandnaturalbeauty,fulloflifetensionemotion,theimagesofthecolorfulworld.Thethirdaspect,thepaperexpoundsborrowscenelyricartisticbeauty.Mainlyfromartisticconceptionbeauty,implicativebeauty,visualbeauty,thusontheAIRSofborrowscenelyricalartmorein-depthunderstanding.Second,istoexplorethefocusofthispaper,threeaspectswillhelpustoknowtheAIRSofborrowscenelyricart.TheAIRSofthepoemthroughwhencopyingtherelevantobjectgivesapersonthesensewithconsiderablecantouch,itsartisticwritingtoborrowscenelyricliteraturecreationhasbroughtafreshwind,hasanimportantinfluenceonthelaterliterature.Poetconveyinformationthroughimagesandemotionsthatliterarymeaningofpoetryhasbeenpresentedtoimprove.

Keywords:

textualresearch NatureEmotion Artisticconception ReservedIntuitive

 

前言

众所周知,《国风》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以简单的语言描写景物,普通的词语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多抒发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其艺术风格有很大的特色。

表现手法上,用赋、比、兴的手法。

如《蒹葭》、《七月》、《君子于役》等诗歌,都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通过景物抒写情思,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结构上,回环反复、重言叠字。

《月出》三章重叠,结构相同,只是个别字不同,情感十分丰富。

但笔者认为,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传达诗人的情感,从而使感情更加真挚、动人。

《国风》中有大量关于亲情、爱情题材的诗歌,所抒之情多为亲情和爱情。

而这些情感多数以景为载体,比如水舟意象多与愁苦情绪有关。

诗篇中的景本无感情可言,但诗人的心情、情感赋予这些物象主观色彩,也使感情更加充沛、诗篇更具有审美性。

可见,《国风》抒情技巧的高妙。

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作为抒发情怀的一种凭借,在表达情感上具有很大的作用。

借助相关的景物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当诗人所描写的景物贯穿在一起时,会创造出与诗歌情感相符的气氛和意境,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觉。

《郑风·风雨》抒发了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诗人借傍晚时分的雨、风、鸡鸣声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相思之情十分强烈。

借景抒情,为情做好铺垫。

诗人开头并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具体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诗歌中,我们会看到诗人以乐景写乐情,或哀景写哀情,或乐景写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诗人描写这些景物的同时也在为抒发情感做铺垫,情感也就随之而来,不会显得唐突。

《卫风·氓》中,诗人描写了叶子由开始的嫩绿到后来的枯黄,暗示着女子的感情生活由幸福到痛苦的变化,抒发了弃妇的痛苦之情。

《国风》作为《诗经》的精华部分,有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引发了多方面的研究,比如宗教观念、民俗等。

但是对于《国风》的借景抒情手法的研究比较少。

运用我们所学的文学知识对《国风》中的景和情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的理解。

通过相关作品的解读,探寻景在诗歌中的自然美,领悟先民的情感美。

一、“借景抒情”涵义及在《诗经·国风》中的整体表现

(一)借景抒情的含义

在全面论述《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之前,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借景抒情”进行简单的阐释。

借景抒情,也可以叫做寓情于景,是指作者把要表达的情感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这种抒情方式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与景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换句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像《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浏其清矣。

”初春时节,溱水、洧水开始解冻,春水满涨。

溱洧河水清澈,起阵阵涟漪,青年男女在河畔嬉戏玩闹,一言一语表达着自己的爱慕之情。

简单的字眼传递给我们欢乐、兴奋的气息,爱情也在春光里萌芽,洋溢着喜悦之情。

再看描写风、雪的句子,“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北风呼呼地吹,带来阵阵凉意,大雪纷纷扬扬,把天地混成一片白茫,展示了当时逃亡时的恶劣天气,环境的凄凉跃然纸上。

诗人用北风、雨雪的猛烈比喻政治的黑暗,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的强烈不满,表达了逃亡的迫切性。

借景抒情这种艺术写法在《诗经》中已萌芽,代表我国最早的抒情观念。

诗歌中没有完整的写景诗,但诗篇中的写景片段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

这些景相对单调,主要以植物、昆虫、星星为主。

因此,这些物象成为诗篇中常见的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景和情相互融合在一起,增加了诗歌的自然美和情感美。

如《陈风·月出》,诗人描写了皎洁的月光,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下美人图便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人的怀人之情也流淌在皓月当空中;《君子于役》所描写的是农村傍晚时分的景色,抒发了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情感。

(二)借景抒情在《国风》中的整体表现

“风多数来自民间,是上古的民歌”,其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内容多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抒发他们的悲欢离合。

《国风》中的自然景物作为人们情感的媒介,其中的景大多为现实中的实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景物。

通过这些可观可触的景物,展现了一个自然、纯朴的艺术境界,充满了自然主义色彩。

诗人对物象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细腻的思想感情。

在《国风》中,诗歌主要是通过俩种手法借景抒情,即比、兴。

比,指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来替代,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如《卫风·硕人》,诗人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女子的美貌。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把女子的手比喻成柔软的小草,又将她的肤色比作凝结的玉脂,可以看出硕人的手有多嫩、皮肤多么洁白。

诗人无疑是想通过“柔荑、凝脂”等物来表达他的赞美之情。

再次,《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桃花打比方,送出诗人真挚的祝福。

兴,一般为诗的开头,由此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起到对比、渲染等效果。

《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便是起兴句,通过茂密的芦苇和秋霜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奠定了诗歌的基调。

《国风》中许多诗篇在景物方面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感受,景物描写得非常形象、逼真,奠定了抒情基础。

作者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中,赋予自然景物情感的色彩,完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景物传达出来的感情大多为含蓄平缓。

《谷风》表达的是弃妇对前夫的控诉之情,但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是怨而不怒,温柔敦厚。

《狡童》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女子的依恋与失恋之情。

总之,作者通过形神兼具的自然美表现了充满生命张力的情感美,创设了多彩的人生境界,为我们构建了理想情感家园。

通过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情景相映的意境美、景中生情的含蓄美、因情设景的直观美。

采用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使诗歌中的景和情互相交融、相互感应,极富感染力,让我们有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感觉。

二、 自然美与情感美的融合

(一)形神兼具的自然美

自然美首先是以美丽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而美丽的形态,通常指自然景物的外在,包括色、形、声、貌等。

比如嫩绿的蔓草、透彻的露珠,这些自然景物给我们愉悦的感受,使人心舒适,从而被人欣赏。

我们可以看出《国风》中描写的自然具有审美性,人与自然也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关系。

自然景物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踏入了诗歌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惟妙惟肖的图像,融合了自然美和作者的丰富情感。

而在《国风》中诗人是如何描写形神兼具的自然美呢?

1.运用细节描写,对自然景物进行客观再现 

在《国风》中,作者的笔下许多优美的自然景物都离不开对物象的细节描写。

诗着重把握景物的细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述,并渗透在景物之中。

没有细节、没有具体描写,也就没有了传神的自然美,诗人通过对景物进行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景物本身的自然美,将景物的真实状态逼真地展现出来。

以《蒹葭》为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三章都是以描写秋天开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秋天的景色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秋水漫漫,河畔的芦苇长得茂盛,白茫茫的一片,早晨的薄雾笼罩着大地,凝结成霜的露水还没被阳光蒸发完,显得晶莹剔透,这是诗人对直接感受到的景物的摹写,烘托出悲凉的气氛,映衬了主人公难过的心情。

此外,“霜”、“晞”、“已”三个字,表示依附在蒹葭上的霜已经发生了形态的变化,提醒着时间的逝去。

诗人抓住了“霜”、“晞”、“已”几个细节,反映了白露的不同形态,白露的自然美也就随之显现出来了,抒发了时不与我的感慨。

诗歌通过细节描写,向我们提供了蒹葭、白露、伊人、秋水的具体形态,传达出深远的情感。

再看《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中谷有蓷,暵其湿矣”。

“乾、修、湿”的变换是对蓷的生长状态的细节描写,枯槁、干燥的益母草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与被弃的妇女摆在一起,突出了弃妇的悲惨命运。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细节描写对于作品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增加诗歌的画面感,彰显其艺术魅力。

2.景物作为情感的依托,《国风》中的景多为实景

 这些并不是想象的虚幻的景物,而是真实存在的景物,如《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恬?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极其朴素的景物描写,在夕阳的余晖下,鸡回窝休息,牛羊也从山坡上慢慢地走下来,诗人描绘了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这背景下,妇女的想念之情直接表达出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丝毫不加雕饰而自然地说出来。

暮色越来越浓,思绪越来越长,实景加上主人公的真情直接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这些诗句来自《葛覃》,漫山遍谷的葛草长得茂密又繁盛,黄鹂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偶尔停留在灌木上休息,发出细碎的声音,如此美好的景色传达着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国风》中关于景物的描写是不完美,有些景仅限于开头,用于起兴,比如《唐风·葛生》以“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起兴,由眼前葛藤蔓延,覆盖着荆树,蔹草长满山野,想到古代以葛缠棺的习俗,不由想到已亡者,表达了悼亡者的深切思念。

简单的景物描写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及情感的投入。

借景抒情艺术手法逐渐成熟,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比如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人描写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草、树,产生思乡之情;王昌龄的《闺怨》,借春景抒发了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

(二)充满生命张力的情感美

山川自然景物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展现了自然美,而且流露出了他们丰富而热烈的情感,体现了他们富有张力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情歌。

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折射出他们情感美的光彩。

1.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这种美好的情感在年轻男女身上体现的淋淋尽致,他们热情且真诚坦率,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对应的是女子心中的理想恋人,表达自己的喜悦和自豪;《召南·摽有梅》中诗人用梅子的成熟、零落提示岁月易逝,希望有人向她求婚。

《国风》中的爱情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情感世界,流露出生命中最动人、最真挚的情感,远离世俗、功力,吐露出对爱情的神往。

下面就以《郑风·野有蔓草》为例,来品读年轻男女的爱情之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此诗分为俩章,反复咏叹。

诗人从景入手,再写人,最后抒发情感。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营造出一个广阔的视角效果,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郊外的蔓草绿成一片,覆着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颗颗晶莹透澈,在这阳光明媚、蔓草茂盛、充满生机的早上会发生什么事儿呢?

接着诗人把目光转向了美人,主人公在这般美景下遇见了令他一见钟情的美丽姑娘,春景与爱情交汇,多么美好的画面,不禁心生感慨,产生想要与女子携手同行的愿望。

第二章仍是从景色着手,似乎是对第一章的重复,但是起到了加强情感的作用,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的喜悦之情和满足感,希望和女子谈一场美好、永久的恋爱。

通过对春景的描写,向我们描绘了牧歌般的爱情,也透露出诗人对率真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期望找到一份浪漫而自由的爱情。

又如《关雎》,诗歌写的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故事,表现了男子从求而不得的着急到求而得之的愉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描写了在河中的小岛上,杜鹃相互之间歌唱、相依相恋的景象,引出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触动了男子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之后的三章描写了采荇女顺着河流采收荇菜,女子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他的心,在追求过程中男子饱受思念之苦,最后收获了女子的笑颜,获得了爱情。

2.士卒的厌战思乡之情

 《国风》中的徭役战争诗表现了士兵的痛苦,渴望回家,希望和家人过平静而快乐的生活,如《扬之水》每章头两句“扬之水,不流束薪(楚、蒲)”,引出士兵的思乡及想念妻子的情感。

征夫士卒不仅对战争充满厌倦,而且对自己的遭遇有着无尽的悲伤。

如《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细雨朦胧之际,士兵终于踏上了回家的道路,诗人对天气的描写为后面的凄凉、感人提供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背景,做到了情景交融。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这是“我”在回家途中看到的荒芜景象,结了果实的瓜蒌挂在房檐上。

土憋虫在屋内跑来跑去,蜘蛛在门上结网,曾经种满庄稼的田地如今变成了野鹿横行的空地,闪闪发光的萤火虫照耀着前进的路,残破的景没有让他害怕,反而想快点回去。

接着诗人写了想象中的景,鹳鸟在小土堆上鸣叫,苦瓜被长久放在柴堆上,妻子在屋里唉声叹气。

为了迎接丈夫的到来,把房子打扫得非常干净,直接发出“自我不见,于今三年”的感慨,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因此,士卒在回家途中表现出来的复杂心境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战争给家园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使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反映了士兵对战争的控诉和厌恶;另一面,士兵终于脱下了军装,可以和日夜思念的亲人团聚,表现了他的喜悦之情。

诗歌做到了情与景的融合,发出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3.弃妇的痛苦之情

 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做到相敬如宾,对于一些人来说,幸福的婚姻生活只是海市蜃楼。

她们因美好的爱情结合在一起,对婚姻生活充满了期待,但是随着时间的逝去,丈夫不再爱自己,心中另有佳人。

女子由天堂掉入了地狱般的生活,表达了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失望、痛恨,以及对自己悲惨命运的哀叹。

如《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叶子茂盛、富有光泽;桑树落叶的时候,叶子枯黄、没有生命力,诗人描写了桑树落叶前后的样子,道出了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不同,年轻美貌和年老色衰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妇女的悲惨命运。

我们再看《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何新译为“山谷中吹来萧瑟的风,乌云卷暴雨”。

天气的阴晴不定暗示了丈夫的喜怒无常。

此外,恶劣天气的描写,不仅奠定了诗歌基调,而且创造了一种悲伤的气氛,引出弃妇的自诉。

丈夫不顾患难与共的妻子,反而喜新厌旧,将她赶出家门。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丈夫对自己的绝情、冷淡与新婚时的热闹及对现任妻子的亲密、柔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弃妇的凄苦、丈夫的无情。

被丈夫抛弃的女子,面对凄风苦雨的环境,不由想起丈夫对自己的恶劣态度,痛苦愁绪越加浓厚,发出命运的哀叹。

(三)多彩世界的再现

每一篇诗歌都有作者想要呈现的世界,可以是现实世界,也可以是理想中的世界。

这些东西成为诗歌的灵魂,也是作者最终要表达的东西。

《国风》中许多诗篇将真实的景色与现实中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1.丰富的情感世界

 情感贯穿于人的一生,《国风》中的主人公也徜徉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中,有初恋爱的酸甜、婚后的苦辣、独守空房的辛酸等。

这些丰富的情感足以向我们表明他们不仅有温柔敦厚的人格,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比如,《卫风·淇奥》的主人公是一位温和谦恭的君子,令人敬佩;《魏风·伐檀》对现实状况进行反映,对不公表示了厌恶,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而是积极寻找出路。

《国风》中还有很多诗篇对情感世界有着细腻的描写,比如《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是一篇风雨怀人的作品,诗人没有用感人的语言抒发自己的相思之苦和相见后的喜悦之情,反而是描绘了一幅风雨凄凄、鸡鸣四起的景象。

雷电交加,大风呼啸,豆大的雨点噼噼啪啪落在地上,鸡窝里的鸡也被惊得不停地叫,随着时间的推移,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大,鸡鸣越来越凶,女子的心情也起伏不定,既盼望男子的出现,又担心风雨阻挡他的脚步,被女子深深思念的男子突然出现在风雨中,细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这种相见时的喜悦体现在字里行间,女子的情感世界也成功地勾勒出来了。

《国风》中的情感丰富多彩,有触物怀人、批判现实世界、厌战思乡、执着求爱等。

《汾沮洳》是一篇追求爱情的作品,第一章写到,“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彼其之子,美无度。

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诗歌给我们描写了这样的景:

在清清的汾水低湿地,一位姑娘正欢快地采莫。

正是因为她遇见了令自己倾心的男子,心中特别高兴。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虽然女子劳动的地方和采摘的东西不同,但是对意中人的情感依旧没变,仍然是那样炽热、执着,向我们展现了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