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56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江西专版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训练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一)(2019原创·主人公为江西会昌人)

任蕃改诗

辛文房

任蕃,会昌间人,家江东,多游会稽、苕、霅间。

初亦举进士之京,不第。

榜罢进谒主司①曰:

“仆本寒乡之人,不远万里,手遮赤日,步来长安,取一第②荣父母不得。

侍郎岂不闻江东一任藩,家贫吟苦,忍令其去如来日也?

敢③从此辞,弹琴自娱,学道自乐耳。

”主司惭,欲留不可得。

归江湖,专尚④声调。

去游天台巾子峰,题寺壁间云: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既去百余里,欲回改作“半江水”,行到题处,他人已改矣。

后复有题诗者,亡⑤其姓名,曰:

“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

”才名类是,凡作必使人改视易听⑥。

想蕃风度,此不足举其梗概。

(选自《唐才子传》卷七)

【注】①主司:

即下文的“侍郎”,为当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②取一第:

考取一个名次(考中进士)。

③敢:

有胆量。

④专尚:

专门研究。

⑤亡:

同“无”。

⑥改视易听:

改变人们的看法,意思是感到惊异。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亦举进士之京   B.仆/本寒乡之人

C.忍令/其去如来日也D.凡作/必使人/改视易听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谒(   )  

(2)去(   )  (3)类(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主司惭,欲留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蕃风度,此不足举其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突出了任蕃作诗的什么特点?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9原创·主人公曾在江西任职)

谑 鱼

何 薳

姑苏李章,敏于调戏①。

偶赴邻人小集,主人者虽富而素鄙,会次②章适坐其傍。

既进馔③,章视主人之前一煎鲑④特大于众客者。

章即请于主人曰:

“章与主人俱苏人也,每见人书‘苏’⑤字不同,其‘鱼’不知合在左边者是,在右边者是也?

”主人曰:

“古人作字,不拘一体,移易从便也。

”章即引手取主人之鱼,示众客曰:

“领主人指挥,今日左边之鱼,亦合从便,移过右边如何?

”一座辍饭而笑,终席乃已。

(选自《春渚纪闻》)

【注】①调戏:

戏谑,开玩笑。

②会次:

宴席的时候。

③馔(zhuàn):

饮食,吃喝。

④鲑(ɡuī):

一种可食用的鱼。

⑤苏:

古代繁体字可写作“蘇”和“蘓”。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偶赴邻人/小集   B.章与主人/俱苏人也

C.在右边者/是也D.今日/左边之鱼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素(    )    

(2)适(    )

(3)每(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既进馔,章视主人之前一煎鲑特大于众客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座辍饭而笑,终席乃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哪个字概括了主人的特点?

李章在文中又体现出了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9原创·作者为江西上饶鄱阳人)

南夷服诸葛

洪 迈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夷汉所服,七战七擒,曰:

“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蜀志》所载,止于一时之事。

国朝①淳化②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嘉州士人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

“当境有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

‘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渡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

’今遣本部军将赍③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

”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

呜呼!

可谓贤矣!

事见怡显所作《云南录》。

(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国朝:

当前朝代。

②淳化:

宋太宗年号,990年-994年。

③赍(jī):

把东西送给别人。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获/为夷汉所服      B.止于/一时之事

C.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 D.非/贡献征讨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反(   ) 

(2)使(   ) (3)戒(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回答:

赵公美做的什么事体现了“南夷服诸葛”?

这采用了什么写法来体现诸葛亮之“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9原创·主人公为江西抚州宜黄人)

谭纶传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除①南京礼部主事。

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

纶沉毅知兵。

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②御贼。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而后用之,纶亦练千人。

立束伍③法,自裨将④以下节节相制。

分数⑤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

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

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而继光练兵已及期,纶因收之以为用,客兵⑥罢不复调……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⑦岁。

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

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继光练兵。

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选自《明史·谭纶传》)

【注】①除:

任命官职。

②乡兵:

古代地方武装。

③束伍:

约束军队。

④裨(pí)将:

副将。

⑤分数:

分配调度。

⑥客兵:

外地的兵。

⑦淹:

满。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南京礼部主事   B.时东南/倭患已四年

C.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D.客兵罢/不复调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将(   ) 

(2)益(   ) (3)迨(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而后用之,纶亦练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选文突出了谭纶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19原创·主人公曾在江西任知州)

余良肱传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

第①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

属②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③。

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

“岂有刃盈尺而伤不及寸乎?

”白④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

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搒掠⑤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⑥捕诘之,赃尽得。

通判杭州,时王陶为属官,常以气犯府帅⑦,吏或诉陶,帅挟憾欲按之⑧,良肱不可曰:

“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

”帅遂已。

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

(选自《宋史·列传卷九十二》)

【注】①第: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在句中相当于考中的意思。

②属:

有管辖关系的。

③既自诬服:

自己已经认罪。

④白:

报告。

⑤搒掠:

笞击,拷打。

⑥亟(jí):

急切地。

⑦常以气犯府帅:

常常因为耿直冒犯府帅。

府帅,地方军政长官。

⑧帅挟憾欲按之:

府帅挟私恨想查办王陶。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荆南司理参军  B.逮平民/数十人

C.搒掠/号呼闻于外  D.后/陶官于朝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逾(   ) 

(2)阴(   ) (3)已(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岂有刃盈尺而伤不及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除了记述余良肱捕获“真杀人者”一事外,还记述了他的哪两件事?

这些事体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2019原创)

龙山雪

张 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

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

万山载雪,明月薄②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坐久清冽,苍头③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④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三鼓归寝。

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

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

【注】①霁(jì):

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薄:

稀薄。

③苍头:

指奴仆。

④觥(ɡōnɡ):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⑤欱(hē):

吞食,吃。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雪/深三尺许    B.坐上城隍庙/山门

C.余/勉强/举大觥敌寒D.拖冰凌/而归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许(   ) 

(2)载(   ) (3)和(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篇文章和课文《湖心亭看雪》来看,作者张岱是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2019原创)

游君山记

袁中道

万历辛亥暮春,汉阳王子①以吊中郎②至。

予感其意,送至岳阳,同游君山。

以风逆,泊舟南津港。

质明③,东风细细,波平如掌。

初日甫出,与王子方舟进发。

顷之,抵山足,见乔木蓊郁,亏蔽天日,黯黯含雪霰④气。

两掖⑤之山,如垂长袖。

寺内鸭脚⑥四株,唐宋以来物也。

上巢白鹤数百,远视之如玉兰花。

正殿亦壮伟,后为藏经楼。

西去,穿乔木中,新篁⑦绿色照人,盖远视此山,直似长眉一抹。

入其中,求所谓十二螺⑧者,亦不得,都为老树寿藤⑨所遮,仿佛见污隆⑩耳。

然曲径中竹翠茶香,杂花芬馥,极迂回,有幽致,宛似江南佳丽名园。

过轩辕台,此处可览湖中之胜,惜以文昌阁封之。

(选自《珂雪斋集》)

【注】①王子:

指王章甫。

②中郎:

袁中道之兄袁宏道。

③质明:

天刚亮的时候。

④霰(xiàn):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⑤掖:

同“腋”,旁边。

⑥鸭脚:

银杏。

⑦篁:

竹子。

⑧螺:

指像螺髻一样的山峰。

⑨寿藤:

生长年岁长久之藤。

⑩污隆:

高低不平。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阳/王子以吊中郎至 B.与王子/方舟进发

C.正殿/亦壮伟D.求/所谓十二螺者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甫(   ) 

(2)蔽(   ) (3)胜(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以风逆,泊舟南津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主要描写了君山的哪些景物?

君山的整体环境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2019原创·作者曾任江西袁州刺史)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 愈

太行之阳①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②,居民鲜少。

或曰:

“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

“是谷也,宅③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④。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⑤;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⑥,刀锯⑦不加,理乱⑧不知,黜陟⑨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选自《昌黎先生集》)

【注】①阳:

山的南面叫阳。

②丛茂:

草木葱茏丰茂的样子。

③宅:

位置。

④盘旋:

盘桓,留止不去。

⑤茹(rú):

吃。

⑥车服不维:

不受官职的束缚。

⑦刀锯:

古代刑罚中所用的刀和锯,这里泛指刑具。

⑧理乱:

指国家的安宁与动乱。

⑨黜陟(chùzhì):

官员的升降。

黜,降职。

陟,升职。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行/之阳有盘谷

B.泉甘/而土肥

C.坐茂树/以终日

D.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鲜(   ) 

(2)濯(   ) (3)闻(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述文中李愿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19原创·作者为江西婺源人)

记孙觌事

朱 熹

靖康之难①,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②。

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为之;阴冀觌不奉诏,得以为解。

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

过为贬损③,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

虏人大喜,至以大宗城④卤获妇⑤饷之,觌亦不辞。

其后,每语人曰:

“人不胜天久矣。

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

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⑥焉。

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

”或戏之曰:

“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

其寿而康⑦也宜哉!

”觌惭无以应。

闻者快之。

【注】①靖康之难:

指靖康(宋钦宗年号)二年四月,金兵(虏人)攻陷北宋都城汴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迁之事。

②某文:

某种文章,即降表。

③过为贬损:

过分地贬低宋朝。

④大宗城:

金朝的同姓贵族首领。

⑤卤获妇:

俘虏来的宋朝妇女。

卤,同“掳”。

⑥身以不免:

自身亦不免于死。

⑦寿而康:

长寿而且康健。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虏人/欲得某文     B.为诏/从臣/孙觌为之

C.至以/大宗城卤获妇/饷之D.然则/子之在虏营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阴(   ) 

(2)就(   ) (3)每(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觌惭无以应。

闻者快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刻画了孙觌怎样的嘴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2019原创)

凤翔僧锻朱①熔金

何 薳

东坡先生初官凤翔日,遇一老僧,谓之曰:

“我有锻法,欲以相授,幸②少憩我庐也。

”坡语僧曰:

“闻之太守陈公尝求而不与,我固无欲,乃以见授,何也?

”僧曰:

“我自度老死无日,而法当传人。

然为之者多因致祸,非公无可授者。

但勿妄传贪人耳。

”后陈公知坡得之,恳求甚力,度不可不与。

陈得而为之,不久果败官而归。

其法:

以一药锻朱,取金之不足色者,随其数,每一分入锻朱一钱,与金俱熔。

既出坯,则朱不耗折,而金色十分耳。

颍滨遗老③亦详记之《龙川录》云。

(选自《春渚纪闻》)

【注】①朱:

朱砂,一种矿物。

②幸:

希望。

③颍滨遗老:

苏轼弟弟苏辙的晚年的号。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坡先生/初官凤翔日

B.闻之太守陈公/尝求而不与

C.然/为之者/多因致祸

D.取金/之不足色者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少(   ) 

(2)固(   ) (3)俱(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我自度老死无日,而法当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得而为之,不久果败官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2019原创·主人公为江西吉水人)

杨邦乂传

金人济江,鼓行逼城。

时李棁以户部尚书董①军饷,陈邦光以显谟阁直学士守建康,皆具降状,逆之②十里亭。

金帅完颜宗弼既入城,棁、邦光率官属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书衣裾曰:

“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宗弼不能屈。

翼日,遣入说邦乂,许以旧官。

邦乂以首触柱础③流血,曰:

“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

速杀我。

”翼日,宗弼等与棁、邦光宴堂上,立邦乂于庭。

邦乂叱棁、邦光曰:

“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

”有刘团练者,以幅纸书“死活”二字示邦乂曰:

“若无多云,欲死趣书‘死’字。

”邦乂奋笔书“死”字,金人相顾动色,然未敢害也。

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胜愤,遥望大骂曰:

“若女真④图中原,天宁⑤久假⑥汝,行磔⑦汝万段,安得污我!

”宗弼大怒,杀之,剖取其心,年四十四。

(选自《宋史·杨邦乂传》)

【注】①董:

掌管监理。

②逆之:

迎接金兵。

逆,迎接。

③柱础:

承柱的础石。

④女真:

金朝为女真族人建立。

⑤宁:

怎么可能。

⑥假:

帮助。

⑦磔:

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李棁以户部尚书/董军饷

B.金帅/完颜宗弼既入城

C.敌至/不能抗

D.然/未敢害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具(   ) 

(2)捍(   ) (3)引(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

速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多云,欲死趣书“死”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记叙了哪些事件来体现杨邦乂凛然的民族气节?

请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2019原创·主人公为江西都昌人)

江万里传

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人。

大元兵渡江,万里隐草野间,为游骑①所执,大诟,欲自戕②,既而脱归。

先是,万里闻襄樊失守,凿池芝山后圃,扁其亭曰“止水”,人莫谕其意。

及闻警,执门人陈伟器手,曰:

“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

”及饶州城破,军士执万顷③,索金银不得,支解④之。

万里竟赴止水死。

左右及子镐⑤相继投沼中,积尸如叠。

翌日,万里尸独浮出水上,从者草敛之。

事闻,赠太傅、益国公,后加赠太师,谥文忠。

(选自《宋史·江万里传》)

【注】①游骑:

指元军巡游的骑兵。

②自戕(qiānɡ):

自杀。

③万顷:

江万顷,江万里的弟弟。

④支解:

肢解杀害。

⑤镐:

江万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