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540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docx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

基本教学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3通过电涡流方法测量重量、电机转速,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技术。

4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方法,通过实验进行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实验原理

与自感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相比,电涡流测量原理的特点有二,其一是对导电率、导磁率等物性参数敏感,其二是能够实现非接触测量。

这两个特点使得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更为灵活多样,至今人们还在不断的开发它的新用途。

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之为电涡流。

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

电涡流式传感器正是基于这种涡流效应而工作的。

如图1所示,一个通有交变电流∙

1I的线圈,置于一块导电材料附近,由于交变电流的存在,在线圈周围就产生一个交变磁场1H,导电材料内便产生电涡流∙

2I,电涡流∙

2I也将产生一个新磁场2H,1H与

2H方向相反,因而抵消部分原磁场1H,从而导致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

图1电涡流效应

无疑,线圈与导体之间存在磁的联系,若把导电材料看成一个具有内阻的线圈,则图1可用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表示。

1R、2R分别为线圈和导电材料的等效电阻,1L、2L分别为线圈和导电材料的等效电感。

M为互感参数,表征线圈与导电材料之间磁联系强弱。

图2电涡流效应的等效电路

由图2可列出下列方程

⎪⎩⎪⎨⎧=-+=-+∙

∙∙∙

∙∙∙

1222221111IMjILjIRU

IMjILjIRωωωω(1解式(1,可得线圈的等效阻抗Z

][2

2

2222

221222222221LRMLLjLRMRRI

U

Zωωωωω+-+++==∙∙

(2前两项为等效电阻,第三项为等效电抗,第三项中括号内为等效电感。

品质因数Q为

22

22

22

22122

2222

221]

[LRM

RRLRMLLQωωωωω+++-=(3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线圈与金属导体之间的距离d以及线圈激励电流的角频率

ω等参数,都将通过电涡流效应与线圈等效阻抗发生联系。

或者说.线圈等效阻抗是这些参数的函数,即

,,(ωμρdfZ=(4

若能保持上述dρμω、、、四个参数中的任意三个参数恒定,则等效阻抗将与第四个参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构成了从第四个参数到等效阻抗之间的转换关系。

利用位移d作为变换量,可以非接触的测量位移、厚度、振动、转速等,也可做成接近开关等。

图3为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几种具体应用。

图(a为轴的轴向位移的测量,图(b为先导阀或换向阀位移测量,图(c为金属热膨胀系数测量。

测量位移范围可从0~1mm到0~30mm.分辨率为满量程的0.1%。

图3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几种具体应用

图4为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转速的电路框图。

在被测对象上开一个凹槽,靠近轴表面安装电涡流探头。

每当轴转动到如图示位置,电涡流探头感受到轴表面的位置变化,传感器激励线圈的电感随之改变,轴转一圈,变化一次,振荡器的频率变化一次。

通道检波器转换成电压的变化,从而得到与转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

来自传感器的脉冲信号经整形后,由频率计得到频率值,再转换成转速。

图4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转速

实验所需部件

电涡流线圈、金属涡流片(铜、铝、电涡流变换器、测微头、示波器、电压表、差动放大器、电桥、砝码

实验步骤

电涡流传感器的传感特性和静态标定:

1安装好电涡流线圈和金属涡流片,注意二者必须保持平行。

安装好测微头,将电涡流线圈接入涡流变换器输入端,涡流变换器输出端接电压表20V档。

2开启仪器电源,用测微头将电涡流线圈和涡流片分开一定距离,此时输出端有电压值输出。

将示波器接涡流变换器输入端,观察电涡流传感器的高频波形。

信号频率约1MHz。

3用测微头带动振动平台使平面线圈完全贴紧金属涡流片,此时涡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为零,涡流变换器中的振荡电路停振。

4旋动测微头是平面线圈离开金属涡流片,从电压表开始有读数起每位移0.25mm记录一个读数,并用示波器观察高频振荡波形。

将被测位移X、输出电压V的读数填入下表,作出V—X曲线,指出线性范围,找出其最佳工作点并求出灵敏度。

被测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5按1的方法重新安装好传感器,开启电源。

6分别对铁、铜、铝被测体进行测量,记录被测位移X、输出电压V的读数。

7依据所记录的数据,在同一个坐标下作出涡流传感器对不同被测材料的传感器特性曲线。

8分别找出传感器对各种被测材料的线性范围、灵敏度、最佳工作点,并进行比较。

可得出结论:

对于不同被测材料,涡流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范围都不相同,必须分别进行标定。

电涡流传感器称重

9按图5接线。

图5电涡流传感器称重

10差动放大器增益调为1,输出接电压表20V档。

将平面线圈安装在线性工作范围的起始点。

调整电桥,使系统输出为零。

11在测量平台中间逐步增加砝码,记录被测重量和输出电压值。

12依据所测量的对应数据,作出传感器特性曲线,计算灵敏度。

13取下砝码,在测量范围内从轻到重重新放砝码,记录被测重量、输出电压,并按输出电压依据标定曲线计算被测重量,进一步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精度等级。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机转速

14电涡流传感器线圈支架转一角度,安装于电机转盘上方,线圈与转盘面平行,在不摩擦的前提下距离越近越好。

15电涡流线圈与涡流变换器相接,涡流变换器输出接示波器,开启电机开关,调节转速,同时调整平面线圈在转盘上方的位置,通过示波器观察,使变换器输出的脉动波对称。

16仔细观察示波器两相邻波形的峰值是否一致,如有差异,说明平面线圈与转盘或者不平行、或者电机本身存在振动。

利用已经获得的铁材料特性曲线可大致判断不平行度。

17将电压/频率表2kHz档接入涡流变换器输出端,读取脉动波形参数,并与示波器读取的频率作比较。

转速为脉动波形数的50%。

设计性实验——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振动测量系统设计

实验要求

设计以电涡流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振动测量系统,使用该系统测量被测对象的固有振动频率,对该系统被测振幅与输出电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标定,利用标定后的测量系统进行振幅测量并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精度等级。

将测量结果与差动变压器、自感传感器进行综合比较。

可用资源

原实验仪上的所有资源,如电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直流稳压电源、低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激振器等;振幅及频率测量装置;示波器。

建议实验步骤

1移开圆盘上测微头使圆盘处于自由可振动状态。

2低频振荡器接入“激振I”,使圆盘振动。

注意保持适当的振幅。

3以电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直流稳压电源、低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等为基

本部件,设计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振动测量系统。

画出电路图,并按图组成系统。

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通电。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平面线圈安装在最佳工作点,直流稳压电源置±10V档,差动放大器在这里仅作为一个电平移动电路,增益置最小处(1倍。

调节电桥电路,使系统输出为零。

5接通“激振器I”,电压/频率表调至2KHZ档阶低频输出端,维持低频振荡器输出幅值不变,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从5HZ逐渐增加到30HZ,记录测量系统输出的电信号幅值,利用振幅及频率测量装置测量振幅、振动频率。

最高电信号幅值所对应的振动频率就是被测对象的固有频率。

6在低于固有频率的范围内任选一个激振频率,并维持不变。

先是从低到高、而后从高到低调整激振幅值,记录输出电信号、并用振幅及频率测量装置测量振幅。

如此反复测量几个循环。

7更改激振频率,重复6的实验内容。

8以6、7的测量数据为基础,作出所设计的振动测量系统的标定曲线。

9再更换激振频率、激振幅值,记录测量系统输出的电信号,并依据标定曲线计算被测振幅;同时利用振幅频率测量装置实际测量振幅。

振动频率Hz10依据9的数据,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精度等级。

11用示波器可以看到变换器输出波形有失真现象,这说明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振幅测量范围是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