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736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docx

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案三四单元

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笔算的方法(尤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 ,路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积的变化规律,解决路程问题,估算。

课时安排:

11课时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应写在什麽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由早餐谈起,引出磨面粉的问题。

师:

同学们,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今天早晨吃的什么饭?

学生可能回答:

面包、馒头、鸡蛋、煎饼……

师:

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面包、馒头等食物都是由什么做的吗?

生:

面粉。

师:

对,我们每天吃的馒头、面条等首先是农民伯伯种的小麦,然后还要经过工人叔叔把小麦磨成面粉,才能做出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面粉加工的问题,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2页。

师:

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读题、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生1: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可以磨面粉158千克。

生2:

一天有3班工人工作。

生3:

一天是24小时。

生4:

问题是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二、自主学习

1.根据“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多少千克?

”的问题,

师生列出158×24的乘法算式。

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要求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

2.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先了解哪些同学没有算对,再请学生说竖式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就竖式计算时两个部分积中“6”的书写位置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让同学讨论一下,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完整口述。

师:

结合我们刚才的计算,谁能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先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同桌讨论,教师巡视。

师:

谁来说一说你总结的方法?

每人说一条。

生1:

用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

生2:

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

生3:

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最后,教师完整口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

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拓展练习

1.提出:

这台面粉机一星期能磨面粉多少千克?

的问题,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出有关算式。

然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学生算,可找两个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2.检查、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先了解有没有做错的,再让板演的同学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进行必要的提问。

如:

148的1乘158的8得8,这个“8”为什么写在百位上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独立完成后,将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然后全班交流。

2.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读题,观察情境图,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再独立计算,然后交流。

3.练一练第4题,先了解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4.练一练第5题,先读图,了解两个人打字的时间和打字的速度等信息。

再提出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回答。

五、布置作业

1.一台面粉机每小时能磨306千克面粉,这台面粉机148小时能磨多少千克面粉?

的问题,鼓励学生先求出每星期的小时数,在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并计算。

2.练一练第2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教学反思:

 

修案:

 

教学课题:

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程。

2.会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   60×30=  30×23=   53×30=  

2×70=   40×22= 40×7=    40×70=  

40×90=  502×7= 8×50=   40×50= 

2、笔算

4×27=  54×28=   708×6=   790×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重点追问对位和与0相乘的算法)

3、(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题:

一个旅游团有150人,中间安排自助餐。

自助餐A每位18元,自助餐B每位20元。

算一算:

选择A、B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钱?

学生读题。

问:

说一说问题中的“各需要多少元钱”

如何理解?

这题如何列式?

这是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150×18=   150×20=)

(板书课题补充;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想一想怎么计算出结果?

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指名板书。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笔算或口算的过程。

(1)150×20= 

问:

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50×20=3000    方法:

可以先进行估算,也可以直接进行口算。

  150

×  20

—————

  3000

(2)150×18=      

小组合作讨论: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写成下面形式?

150                    150 

×18                × 18

——————            ——————

小结:

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口算。

(重点巡视500×40一题,易错。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先估计积是几位数有什么好处?

(目的是避免计算时丢掉0)

2、“练一练”

基础笔算练习:

230×40  135×58    432×18

       217×23  360×25    140×50 (有难度)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重点巡视指导竖式对位。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第1、2、4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你能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        □□×□□=2400

板书设计

150                  150 

× 18                × 18

——————            ——————

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教学反思:

 

修案:

 

教学课题:

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3、在估算、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生谈话,引出教材中给出的火车图片,带领学生仔细观察。

师: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

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坐过火车。

师:

大家肯定都看到过火车,这里就有一列火车,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2.呈现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师:

(出示文字和情境图)请同学们读题并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

这是一节火车的车厢,定员118人。

生2:

大头蛙指出“这列火车挂了12节这样的车厢”。

生3:

问题是:

估算一下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师:

什么叫“定员118人”?

生1:

每节车厢坐118人。

生2:

每节车厢最多坐118人。

生3:

有的车厢里有时有站着的,可能比118人多。

师:

“定员118人”是指一节车厢的座位数。

师: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估算一下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让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

二、自主探索

1.教师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要求,让学生自已尝试计算。

2.交流学生各自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小组合作)要给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不同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估算方法:

●把12看成10,列式为:

118×10=1180(个)

●把118看成120,再把12看成10,列式为:

120×10=1200(个)

●把118看成100,把12看成10,列式为:

100×10=1000(个)

师:

同学们,这三种估算方法的结果与实际座位数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呢?

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3.分小组讨论这三种估算方法比实际座位数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发言:

●第1种估算结果比实际座位数少了,因为把12节车厢看成了10节;第三种估算结果比实际座位更少了,因为它不但把12看成了10,而且把118看成了100,乘数减小了,积当然

●第2种估算结果也比实际座位数少了。

因为每节车厢增加了2人,10节增加了20人,而减少了2节车厢的人数是118×2=236人,所以结果就会比实际座位数减少了。

4.提出蓝灵鼠的问

题,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把估算的结果和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师:

如果这列火车厢挂19节这样的车厢,我们把19看成多少进行估算合适呢?

生:

看成20比较合适,因为20是最接近19的整十数。

三、尝试应用

1.出示教材试一试,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把“把19看成多少进行估算合

2.交流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算法的机会。

学生独立估算,教师巡视。

师:

好,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生:

118×20=2360(个)

生:

120×20=2400(个)

生:

100×20=2000(个)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评价,进一步强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实际计算19节车厢有多少个座位。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练一连第一题

板书设计

118×20=2360(个)

120×20=2400(个)

100×20=2000(个)

教学反思:

 

修案:

 

教学课题:

数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