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16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

《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国政治与外交.docx

英国政治与外交

课程介绍

WhyBritainisanimportantandinterestingcountry?

英国显赫的历史地位:

20世纪二战之前:

头号贸易和金融强国

工业革命的始发地和头号工业强国

IronBridgeovertheRiverSevern,Shropshire1779

头号殖民强国:

Sun-never-setBritishEmpire

头号海军强国

BattleofTrafalgar,oct.21,1805

世界近代史上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

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突出角色:

霸权国家与PaxBritannia

现代议会民主制的发源地:

议会之母

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和经济哲学的主要发祥地

JohnLocke

ThomasHobbes

DavidHume

AdamSmith

DavidRicardo

JohnMill

JohnActon

和平渐进的政治发展道路和君主立宪制的典范

现代体育的主要发祥地

起源于英国或主要由英国人加以完善的现代体育项目:

田径、游泳、足球、橄榄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板球、曲棍球、马球、赛艇、帆船、拳击、射箭、花样滑冰、高尔夫

英国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国际政治中的英国:

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英国在欧盟

英美特殊关系

英国的经济地位

文化大国

英语

教学内容

1、分裂与欧洲的崛起

从15到17世纪,欧洲的政治分裂状态如何促进了欧洲的成长?

2、战争、帝国与现代欧洲体系

战争对于欧洲国家体系的形成有何作用?

哈布斯堡帝国对该体系的发展有何影响?

为什么腓力二世、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未实现在欧洲的霸权?

3、欧洲的海外扩张:

与以往帝国扩张的比较

与历史上大帝国的扩张相比,欧洲15世纪后的海外扩张有哪些重要不同,从而奠定了西方世界延续至今的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

4、11-17世纪的英国变迁:

从史前到伊丽莎白时代

该时期的英国政治史为英国日后的政治变革留下了哪些遗产或伏笔?

5、英国内战与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的主要原因是很么?

是阶级斗争吗?

6、18世纪的英国政治

在没有战争或重大政治变革的背景下,为什么英国君主的权力日益缩小?

7、战争、海权与金融革命

英国为什么赢得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的胜利?

为什么英国能拥有强大海军?

英国为什么能第一个创立革命性的公共信贷制度?

8、跃进与没落:

工业革命、英国病与英国人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而非中国发生?

(为什么中国农民战争的烈度远高于欧洲?

)英国的衰落是由于英国的贵族文化吗?

什么是绅士风度?

如何评价英国的民族性格?

9、19世纪的英国政治

为什么虚君制在19世纪最终确立?

如何评价维多利亚女王的历史地位?

10、现代英国政治

为什么英国自由党骤然衰落?

英国议会上院为什么正面临衰亡?

虚君制度下英国君主的政治作用是什么?

英国会变成一个共和制国家吗?

1、以英国政治为主,以英国对外关系为辅,适当纳入关于英国的其他重大内容。

2、英国政治包含两个基本方面。

一个是政治体制,另一个是各政党、各政治人物在政治体制下的政治活动。

本课程所分析的英国政治是以政治体制为主要对象,因为政治体制是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面貌的基本因素。

英国政治体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议会内阁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等等。

在讲述英国政治时,本课程以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制的议会内阁制)为主要考察对象。

一是,这是英国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

二是,从封建君主制向君主立宪制的演变是英国政治发展的主线。

3、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分析大体根据历史脉络。

一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清晰的历史渐进性或非断裂性。

可以说,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政治史首先就表现为君主立宪制的不间断的发展史。

历史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英国政治的演进过程。

二是,英国政治最核心或最经典的问题就是:

从中世纪到近代,英国为什么能顺利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为什么英国走上了一条与欧洲大陆截然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不能不对英国政治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

4、侧重于分析英国历史上尤其是近代史上的重大问题。

毕竟,近代时代是英国最辉煌的时代。

5、对英国文化尤其是英国的民族性格有专门的涉及。

6、头三讲是专门关于欧洲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近代化进程。

英国的历史进程和欧洲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

中世纪晚期以来的西欧历史就是一部欧洲近代化的历史,一部欧洲崛起的历史。

英国的历史进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欧洲近代化进程的典型表现。

英国的历史进程包括政治和经济过程受到了英国之外的欧洲世界的强烈影响,这与中国明显不同。

这三个专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英国历史进程的背景,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欧洲。

教学和考试方式

每讲大概用2-3次课的时间,在教师讲授之余,会安排4-5次课堂讨论。

每位同学须完成的基本学习任务是:

1、按时上课。

2、完成一份期中书面作业,可期末交,2000字左右。

3、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论述题和简答题。

每讲上课前,我会尽力给一个预习用的ppt

成绩评定大致标准:

根据课堂参与、期中作业和期末考试情况评定,后两项占主要构成。

基本参考书

钱乘旦、许洁明:

《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钱乘旦、陈晓律: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计秋枫、冯梁等:

《英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

钱乘旦等:

《帝国斜阳:

20世纪英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汉大: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李孟:

《庄园与下午茶》,关于英国当今社会风情的一本不错的书。

课程信箱(公布课件)

britainclass@

上登录,密码是london

教师信箱(交流):

meiran@

办公室和电话:

A318(officetime:

2点至5点,周四下午),62751945

第一讲政治分裂与欧洲(西欧)的崛起

从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分裂(即欧洲分裂为多个国家,在政治上不统一)对欧洲的崛起有何积极影响?

保罗·肯尼迪著:

《大国的兴衰》第一章

威廉·麦克尼尔著:

《竞逐富强:

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第三章(见上传的电子版)

欧洲的崛起: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15-18世纪),欧洲在经济和技术领域对世界范围内其他高级文明尤其是中国文明的总体性超越(即欧洲在经济和技术领域成为世界的领先者),以及欧洲开始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而成为世界体系的主宰者。

欧洲:

西欧(东欧之外的欧洲地区)

基本教学目的:

更好地了解欧洲崛起的动因,尤其是政治结构的分裂对欧洲崛起的积极意义。

一、从罗马的灭亡到欧洲的崛起:

欧洲史简述

二、为什么欧洲后来居上?

主要的解释

三、封建性分裂与欧洲的崛起(课上不讲,内容放在这里)

四、现代国家体系下的分裂与欧洲的崛起

本讲主要参考书:

爱德华·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

孟德斯鸠:

《罗马盛衰原因论》

王加丰:

《地理大发现与世界市场的开辟》

马克斯·韦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佩里·安德森:

《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

佩里·安德森:

《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维克多·伯克:

《文明的冲突:

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

马克yao:

《欧洲封建社会研究》

亨利·贝内特:

《英国庄园生活:

1150-1400年英国农民生活状况研究》

戴维·兰德斯:

《国富国穷》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

朱孝远:

《近代欧洲的兴起》

伊曼努埃尔·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

一、从罗马的灭亡到欧洲的崛起:

欧洲史简述

道德解释:

罗马人失去了务实、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尚武精神,从而使国家失去了崛起之时的勃勃生气。

经济-军事解释:

罗马帝国中后期,经济弊病越来越多,国家缺乏财力来维持各项开支,尤其是无力保持一支强大军队,丧失了支撑帝国的强大军事力量。

马克斯·韦伯:

“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民主国家与经济政策》

卫生和健康解释:

瘟疫、对铅的大量使用。

问题:

铅中毒与中国王朝的兴衰有何关系?

封建制(Feudalism)的典型形态:

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臣属,后者则向前者效忠,并承担服军役、纳税等义务。

受封者可将土地再分配给其他人使用,后者也须对前者效忠并承担义务。

这样,在层层分封之下,就形成金字塔状的等级结构。

领有土地的各级封建主在领地上建立庄园,以对自己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农民作为主要劳动力,庄园经济呈现明显的自给自足特征。

封建制

=政治上的分封制+经济上的庄园制

亨利·贝内特:

《英国庄园生活:

1150-1400年英国农民生活状况研究》

欧洲的封建制在查理曼帝国时代大体形成,但注意:

封建制并非在查理曼帝国时代“突然”出现,而是在罗马帝国灭亡后就已产生,在查理曼帝国时代则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普遍确立。

为什么封建制会逐渐在欧洲出现?

若干原因:

日尔曼蛮族的亲兵分配制的影响

长矛骑兵的军事意义

罗马时代以来庄园制的存在

战争和匪盗

在查理曼帝国时代,帝国政府对封建领主还有较大的权威,对地方还可以施加一定的约束。

在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君主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下降,而领主在地方上的权威逐渐上升。

在这种局面下,欧洲逐渐陷入了“封建制度下的政治分裂”或半分裂状态:

在封建时代欧洲的某个“王国”或“帝国”内,各封建领地大多处于半独立地位或拥有相当自治权,国王或皇帝虽然具有最高权威,但不拥有有效的行政和军事机器,对地方难以施加有力控制(英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君主和诸侯之间以及诸侯之间的战事时常发生。

为什么出现?

分封制的分裂基因、查理曼的继承者、北欧海盗(Viking)入侵

从中世纪到现代,欧洲一直处于政治分裂状态。

在封建制形成后的大部分时间中,欧洲处于所谓的“封建性分裂”状态:

欧洲虽然有多个王国或帝国,但其属地处于封建分裂状态(英国除外),属地内有大大小小的封建领地,大多处于半独立地位,国王或皇帝不拥有有效的行政和军事机器,对地方难以施加有力的控制。

同时罗马教会拥有凌驾于世俗君主的精神权力和政治影响。

但是,到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封建性分裂局面有了很大改变:

欧洲形成了一批“现代国家”,准确地说是具有现代国家雏形的国家(15世纪末,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

(为什么“现代国家“会在欧洲出现?

什么是“现代国家”:

国家有着较强的中央权力,有着官僚制的中央政府,对国境之内可实施有效管理;国家之上没有更高的精神或世俗权威,即国家拥有最高主权;国内的主要人口有着共同的“民族”或“国家”认同;国家有着大体明确的边界。

(为什么不叫“民族国家”?

封建分裂局面下的国家不是“现代国家”)

由于15世纪后欧洲已经存在着一批“现代国家”,而且它们是欧洲政治的主导者,从此时起,欧洲的分裂可称为“现代国家体系”下的分裂。

注意:

15世纪后,虽然现代国家已经成为欧洲政治的主导者,但欧洲在很长时期内依然有不少地区处于封建性分裂下。

直到19世纪,欧洲才彻底完成向“现代国家”的演变。

三、封建性分裂与欧洲的崛起

封建性分裂有利于自治性的商业城镇的兴起

政治分裂为什么有利于城镇获得自治?

在封建分裂背景下,城市商业势力更有可能获得与地方领主抗衡的能力。

理由是:

欧洲中世纪的城镇通常是在封建领主的地盘上兴起的。

在封建性分裂局面下,很多领主的领地规模是有限的,他们从领地上获得的财富也是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与大一统国家的君主相比,他们对领地上的一个或几个城市提供的税收等方面的财富更为重视,更不愿意和城市陷入对抗,从而更有可能接受城镇的自治要求。

封建性分裂局面下,商业阶层更有条件去寻找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点,这也增加了他们与领主讨价还价的能力。

城镇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可能拥有军事力量,并凭借之与领主对抗。

而很多领主由于地盘有限,财力有限,未必能拥有足以镇压城市的军事力量(与大一统国家的君主不同)。

这样,城镇就有可能通过使用武力或暴力迫使领主让步。

封建领地上的庄园不是高度自给自足的,领主们需要从邻近的城镇获得一些重要商品。

为此,他们愿意维持领地上城镇的存在,并可能接受城镇的某些要求。

1、分裂状态更有利于让各国通过比较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技术和制度的优缺点,更可能取长补短。

2、分裂状态下,各国的幅员更小,这更有利于政府了解下情,进行有效管理,也更有利于减少国内繁杂的地区差异引发的矛盾。

3、军事竞争的积极意义:

若干小点

4、分裂有利于为欧洲的私人资本提供相对自由和安全的运作空间。

5、分裂体系下的资源动员模式对欧洲的积极意义。

从结果来看,欧洲分裂体系下的资源动员发挥了其优点,回避了其弱点。

燧发枪FlintlockMusket

在16世纪,欧洲火枪就已经传到了亚洲地区,比如中国和日本,在日本甚至得到了比较多的运用。

但是,为什么火枪的使用在这两个国家都没有普及开来,或维持下去?

与统一的欧洲相比,欧洲的分裂对欧洲的崛起有可能具有上述积极意义。

但是,分裂难道就不可能对欧洲造成消极或破坏性影响吗?

1、分裂局面下的战争暴力会杀伤或毁灭人员、财产和设施,这不利于经济进步;大一统局面则能够减少或消除战争暴力。

2、分裂会造就国家间的经济壁垒,这不利于市场的统一;大一统局面则有利于实现统一大市场。

3、分裂局面下的资源动员模式不利于协力对付外来威胁;大一统局面则有利于整合整个欧洲的资源以抵制外来侵略。

考虑到这些消极影响,即便分裂对欧洲具有上述积极意义,是否分裂对欧洲依然是弊大于利,是否统一的欧洲依然比分裂的欧洲更有利于欧洲的崛起?

问题:

前面提到了分裂局面下竞争对欧洲崛起的积极意义,但又提到欧洲战争的暴力程度是有限的。

这两个论断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矛盾或需要解释的问题?

既然欧洲的战争暴力程度相对有限,这是否意味着军事竞争对欧洲国家的威胁相对有限,进而意味着军事竞争对欧洲崛起的积极意义也会受到限制?

(比如说,各国是否没有那么强的危机感,从而不一定积极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

上述问题可转化为如下的简单问题:

在其他因素(包括影响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是否战争暴力越高,越有利于刺激竞争,从而越有利于推动技术和制度创新?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0世纪以来的世界依然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的世界,这种分裂局面对于当代世界的经济和技术成长是否具有同样的积极意义?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如果世界实现了大一统,建立起了世界政府,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和技术进步将变得乏力?

或者说,在上述局面下,如果要维持有力的经济和技术成长,需要具有哪些必要条件?

第二讲战争、帝国与欧洲现代国家体系

本讲主要目的:

欧洲早期现代国家出现和欧洲现代国家体系延续的原因。

一、欧洲早期现代国家的出现:

对外战争的作用(1500年之前)

二、哈布斯堡帝国的战争与征服

三、哈布斯堡帝国的存在和失败与欧洲现代国家体系

四、腓力二世、拿破仑和希特勒与欧洲霸权

爱德华·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

孟德斯鸠:

《罗马盛衰原因论》

王加丰:

《地理大发现与世界市场的开辟》

马克斯·韦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佩里·安德森:

《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

佩里·安德森:

《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维克多·伯克:

《文明的冲突:

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

马克yao:

《欧洲封建社会研究》

亨利·贝内特:

《英国庄园生活:

1150-1400年英国农民生活状况研究》

戴维·兰德斯:

《国富国穷》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

朱孝远:

《近代欧洲的兴起》

伊曼努埃尔·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

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

990-1992》

一、欧洲“早期现代国家”的出现:

对外战争的作用(1500年前)

在1500年之前,欧洲已经出现一些具有现代国家雏形的国家,代表者是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士。

对外战争是导致这些早期现代国家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作用可归纳为如下三种模式。

法国模式(西班牙、葡萄牙)

正义性的对外战争加强了民众对于王权的向心力,他们愿意在君主的领导下去进行战争,愿意为赢得胜利而给予君主更多的权力,首先是征税等财政方面的权力。

依托这些权力以及随战争而来的个人威望的提升,君主巩固了在国内的政治权威,强化了中央集权。

在对外战争胜利后,君主不愿放弃所掌握的财政权力和军事力量,并依靠战争中建立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和扩大财政权。

以这些财源为基础,君主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建立了官僚组织。

同时,对外战争的胜利加强了君主的威望,君主被广泛看成能够维护国境之内和平的最可靠和最具合法性的权威。

这样,对外战争促进了现代国家的产生。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中世纪时期,英法王室围绕着在法国的某些领土和政治权益的归属所进行的长期战争)

CharlesVII(1429-1461)andLouisXI(1461-1483)

人头税(Taille)1438,三级会议estatesgeneral

西班牙

FerdinandofAragonandIsabellaofCastile

1469年,阿拉冈的王储Ferdinand迎娶卡斯提公主Isabella

1474年,Isabella继承卡斯提王国王位

1479年,Ferdinand继承阿拉冈王国王位,卡斯提和阿拉冈趋于合二为一,新的西班牙王国开始出现。

1492年,西班牙征服Granada,将穆斯林势力完全从伊比利亚半岛驱逐出去。

瑞士模式(尼德兰或荷兰)

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争使某些有着共同敌人并在地理上相邻的地区缔结同盟。

同盟成员之间紧密的合作和交往使该同盟逐渐向现代国家过渡。

1291年,Uri,SchwyzandUnterwalden三个地区组成了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扩张的联盟(瑞士的发端)。

后来,出于反对外来侵略扩张的需要,其他地区也陆续加入。

1500年左右,独立的瑞士国家已事实形成。

1648年,独立获正式承认。

英国模式

外来征服者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在所征服的土地上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或君主权威的制度,从而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对英国的征服

二、哈布斯堡帝国的战争与征服

哈布斯堡帝国的由来

15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在领地上建立奥地利大公国;15世纪末,由于卡斯提与阿拉冈的联姻(Isabella和Ferdinand),西班牙王国出现。

1496年,西班牙公主Juanna(Isabella和Ferdinand之女)与奥地利大公Maximilian一世与来自Burgundy的Mary的独子Philip结婚。

1500年,Juanna和Philip的儿子Charles出生。

1502年,Juanna被定为西班牙王位继承人。

1504和1506年,Isabella女王和Philip分别去世。

1516年,Ferdinand去世,Charles取代有精神病的母亲Juanna成为西班牙国王。

1519年,Maximilian去世,Charles成为奥地利大公(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这样,西班牙和奥地利被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同一个君主统治,习惯上被合称为哈布斯堡帝国。

1521年,Charles将奥地利交给弟弟Ferdinand统治,他自己则是西班牙的国王。

但在16-17世纪,奥地利的对外政策仍长期受西班牙的主导。

因此,习惯上人们依然将西班牙和奥地利合称哈布斯堡帝国(或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

后来,西班牙的王位后来也从哈布斯堡家族手中转移出去。

此后,哈布斯堡帝国通常只指奥地利。

CharlesV(1516-1556)&PhilipII(1556-1598):

SpanishHabsburgMonarchs

16世纪的哈布斯堡帝国是追求霸权的扩张性国家吗?

1、君主和大臣的言行:

使哈布斯堡帝国成为欧洲政治和宗教秩序的主宰者,成为欧洲的轴心国家。

2、哈布斯堡帝国在16世纪的战争和征服活动:

16世纪20年代,征服美洲

1494-1559年,意大利战争:

与法国争夺意大利

16世纪70年代起,在尼德兰的战争:

镇压尼德兰的自治或独立要求

1580年,征服葡萄牙

1585年后,与英国的战争:

使英国不再支持尼德兰人,并在英国恢复天主教

1590年后,干涉法国内战:

保证天主教在法国的统治地位

15世纪末起,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

防范土耳其对欧洲的扩张

除了在尼德兰的战争以及与土耳其的战争,哈布斯堡进行的其他战争都是对外的扩张性战争:

扩张领土;以哈布斯堡帝国为中心恢复和巩固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为什么哈布斯堡帝国追求在欧洲的霸权?

实力:

经济和军事实力

实现欧洲基督教世界大一统的倾向

宗教改革和宗教斗争

“天定命运”观

三、哈布斯堡帝国的存在和失败与欧洲现代国家体系的发展

3、在宗教层面上,哈布斯堡帝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促进了欧洲分裂性的现代国家体系的巩固和发展。

a.通过宗教压迫和战争来维护天主教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这加剧了欧洲世界中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促进了欧洲在现代国家体系下的分裂。

b.宗教压迫政策促进了欧洲国家宗教构成的单一化,即促使欧洲国家的主流宗教要么是天主教,要么是新教。

4、哈布斯堡帝国与土耳其的斗争维护了欧洲的安全,从而也有利于欧洲现代国家体系的存在。

5、哈布斯堡帝国时代欧洲的国际政治斗争促进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治和法律观念的产生,为现代国家体系的运转提供了思想支撑。

MachiavilliBodinGrotius

四、为什么腓力二世、拿破仑和希特勒未能实现在欧洲的霸权?

基本概念:

“霸权”的含义:

1、在体系内建立领土上大一统的帝国;

2、没有废除体系内其他国家或某些国家的存在,但这些国家或听命或服从于霸权国家的意志;

“欧洲”的含义:

今天的欧洲地域

为什么该比较是可行的?

两者有着若干重大的相似之处。

1、战国体系和欧洲近现代体系都是现代国家体系

2、战国末期的秦国和三大欧洲强国都是追求霸权的国家。

3、它们对于霸权的追求主要诉诸于军事手段。

地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战争暴力文化、对外依赖、外来干预、游击战争、国家动员能力、战略失误、领导人素质等角度的分析

第四讲:

英国的变迁从史前到16世纪

今天英国主要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构成。

在11-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在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上,存在着两个独立国家,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威尔士和整个爱尔兰岛都由英格兰王国控制。

1707年,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现代英国才正式诞生。

英格兰王国一直远比苏格兰王国强大,也是现代英国的主要前身,11-17世纪的英国主要指英格兰王国。

一、从史前到中世纪:

英国历史简述

二、为什么11-16世纪英国的王权比较强大?

三、亨利八世的婚姻问题与宗教改革

四、中世纪英格兰议会的产生和发展

五、伊丽莎白一世的“黄金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