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845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docx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新版浙教版

学习资料专题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B.波尔多液C.啤酒D.冰水混合物

2.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A.牛油B.蔬菜C.米饭D.牛奶

3.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盆B.陶瓷碗C.不锈钢汤勺D.紫

砂锅

4.下

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钢、氧化镁、空气B.氮气、氧气、牛奶

C.焊锡、水、果汁D.金刚石、冰水、矿泉水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B.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6.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类B.合金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C.氯化钠和氯化铵都属于盐类D.葡萄糖和碳酸钾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和油脂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B.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C.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D.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8.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

9.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

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

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

10.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1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H2O2→O2B.C

O2→COC.S→H2SO4D.P→P2O5

12.(2011·义乌)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Cu

CuSO4B.CO2

H2CO3

C.Fe2O3

FeCl2D·BaSO4

BaCl2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4.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的铅、汞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

D.往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15.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B.滤渣中一定有Cu

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1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也一定小于7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17.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B.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

9:

1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18.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B.该金属可能是铁

C.R的活泼性比Ag弱D.R表面有固体析出

19.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A.Fe与ZnB.Mg与CuC.Na与AlD.Al与Fe

20.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

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X>M>YB.X>Z>M>Y

C.X>Z>Y>MD.Y>M>Z>X

二、填空题

21.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

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C是_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类归

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对所学物质的分类归纳,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组物质所属的类别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分类物质中的一种,写出一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

所需物质不受所列物质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

(1)该气体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现象,就可以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24.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低碳”目的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

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2)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

,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地区有两种铁矿石储量丰富:

①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②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

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炼铁厂应选用该地区的铁矿石是_________(填序号)。

写出该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5.2012年3月6日,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首次在烟台展出。

小霞看到这些240年前的铜质兽首后,她想探究铜是怎么冶炼出来的。

【查阅资料】

(1)冶炼铜可以用常见的铜矿石——孔雀石,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加热易分解,能与酸反应。

Cu2(OH)2CO3

2CuO+CO2↑+H2O,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2)实验室可以用至少三种方法来制取铜:

①用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

②电解氯化铜溶液(生成铜和氯气,氯气有毒);③用活泼金属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

【设计方案】在实验室中以碱式碳酸铜、铁粉、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铜。

请你仿照下图①帮她画出另外两种制取铜的流程图。

【反思评价】

(1)上述三种制取铜的方案中,你认为最理想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案比较,它有哪些优点(至少答一点)?

(2)铜锈的主要成分也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推知,还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有关。

26.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加热没有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7.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

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2H2SO4+O2

2CuSO4+2H2O。

若用一定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处理2000g含铜3.2%韵废料(假设其他杂质不和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求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2.D解析: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豆类、奶类、瘦肉等食品中,牛油主要含脂肪,蔬菜主要含维生素,米饭主要含糖类。

3.A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故塑料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陶瓷和紫砂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4.D解析:

A中钢和空气是混合物,氧化镁是氧化物;B中氮气和氧气是单质,牛奶是混合物;C中焊锡和果汁是混合物,水是氧化物;D中金刚石是单质,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两种状态,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矿泉水是混合物。

5.D解析:

自然界中的物质以单质和化合物两种形式存在,A错;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尽管含有氧元素但由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组成,如KMnO4,不属于氧化物,B错;冰块和水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二者的混合物属于纯净物,C错;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D对。

6.C解析:

火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类;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

A不正确。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B不正确。

氯化钠和氯化铵都属于盐类,C正确。

葡萄糖属于有机物,碳酸钾属于无机物,D不正确。

7.D解析:

水果中不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D错误。

8.A解析:

常温下,多数金属是银白色固体,铜为紫红色固体,金为黄色固

体,汞为无色液体,A错误,其余正确。

9.B解析:

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说明甲比丙活泼;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丙的活动性比铜强,乙的活动性比铜弱。

综上所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

10.B解析:

化合物宏观上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微观上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如B选项。

图中,A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C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D表示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

11.C解析:

A可以由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实现,B可以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二氧化碳制得,D在氧气中燃烧红磷制得五氧化二磷,只有C不可能一步实现。

12.B

13.B解析:

中和反应特指酸碱之间的反应,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是它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错误;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叙述单质的定义时必须强调是纯净物,否则不成立,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单质,故C错误;活泼金属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碳酸盐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D错误。

14.C解析:

铝虽然比铁活泼,但由于铝能在空气中形成结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防止内部的铝继续被氧化,故铝比铁耐腐蚀。

15.C解析: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会先和AgNO3溶液反应,再和Cu(NO3)2溶液反应,最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铁粉不过量,则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铁粉未将AgNO3反应完,则固体有银,溶液中有硝酸银、硝酸亚铁、硝酸铜;②铁粉恰好把AgNO3反应完,则固体有银,溶液中有硝酸亚铁、硝酸铜;③铁粉把AgNO3反应完还反应完一部分Cu(NO3)2,则固体有银、铜,溶液中有硝酸亚铁、硝酸铜;④铁粉恰好把AgNO3和Cu(NO3)2全部反应完,则固体有银、铜,溶液中有硝酸亚铁。

综上所述无论哪种情况溶液中都会含有硝酸亚铁,固体中都会含有银。

16.A解析:

有机化合

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碳酸、碳酸盐等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A不正确;单质就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B正确;酸性溶液包括酸溶液和显酸性的盐溶液,其pH都小于7,C正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若氧气充足,其中的碳元素会与氧结合产生CO2,故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D正确。

17.B解析:

TiO2中O的化合价是-2,根据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Ti的化合价为+4,A错;根据萘胺的化学式(C10H9N)可以看出,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

9:

1,C正确;萘胺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而二氧化钛属于无机物中的氧化物,C错;这种试纸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错。

18.D解析:

该反应中由于不知道R的相对原子质量,无法判断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故A错误;由于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R(NO3)3,R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铁,故B错误;金属R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R的活动性比银强,故C错误;金属R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则R表面有固体银析出,故D正确。

19.A解析:

根据铁、锌、镁、钠、铝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分别产生3g氢气,需要纯金属的质量分别是:

铁84g,锌97.5g,镁36g,钠34.5g,铝27g。

若该合金是Fe与Zn,产

生氢气3g需要合金的质量为84g~97.5g,与题中合金为60g相矛盾,不可能。

其他均可能。

20.B解析:

从第一个图中看出,Z、X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且X反应速率比Z快,证明X>Z,而Y、M不能与酸反应,说明Z>M。

从第二个图看出,X能把Z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能证明X>Z。

第三个图中,M能把Y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M>Y。

综上所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M>Y。

21.

(1)ABC

(2)银蒸发

(3)Mn+H2SO4===MnSO4+H2↑

解析:

通过流程图可以看出,A、B、C三种金属中只有A能与酸反应,A最活泼;将金属B、C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只有B反应,C不反应,所以金属B比C活泼。

所以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C。

在铜、银、锰三种金属中铜和银都不能和酸反应,所以A为锰,C为银。

由溶液到晶体就是蒸发水分,故a操作为蒸发。

根据前面分析知只有锰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①为锰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

(1)碱

(2)NH4HCO3或碳酸氢铵(3)2H2O2

2H2O+O2↑或2KMnO4

K2MnO4+MnO2+O2↑

解析:

(1)C组物质都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类。

(2)HCl、H2SO4属于酸,NH4H

CO3属于盐。

(3)考查学生对常见分解反应的掌握情况,比较简单。

23.

(1)CO

(2)玻璃管内有红色物质生成

解析:

(1)实验中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说明气体通过氧化铜装置后只有水生成,那么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原有的水蒸气,但一定没有一氧化碳。

(2)对于水蒸气和氢气中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因此若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有红色物质生成,就可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24.

(1)D

(2)2CO2+6H2

C2H4+4H2O

(3)①3CO+Fe2O3

2Fe+3CO2

解析:

(1)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增大树木的砍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广泛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间接增大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故D不能达到“低碳”目的。

(2

)中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乙烯和水,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和加热,据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3)①黄铁矿含硫元素,冶炼过程中硫元素会转化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不选黄铁矿,应选赤铁矿。

25.【设计方案】

【反思评价】

(1)②节约能源;没有有毒尾气放出,环保;仪器装置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答两条即可)

(2)二氧化碳(或CO2)

解析:

流程图能体现出下列两种方法:

①碱式碳酸铜与稀盐酸反应制得氯化铜,再用铁粉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②铁粉与盐酸反应制得氢气,再用氢气还原加热碱式碳酸铜得到的氧化铜,制得铜。

对流程图的评价要从能源的利用,以及环保方面,仪器装置与操作方面下手。

26.【实验探究】HCl验证是否有水生成Ca(OH)2+CO2===CaCO3↓+H2O

【实验结论】①

【交流反思】①白色污染②不能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

解析:

HCl会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后成分中没有HCl。

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据此可验证是否有水生成。

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猜想①正确。

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

由于C中混合溶液中含有水,若连接实验仪器时,将B、C位置进行交换,会影响塑料袋燃烧后是否产生水的验证。

27.解:

2000g×3.2%=64g

设需硫酸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z。

2Cu+2H2SO4+O2

2CuSO4+2H2O

12819632320

64gxyz

x=98gy=16gz=160g

硫酸质量=98g÷9.8%=1000g

硫酸铜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

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