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712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大洲(亚洲)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

1.地理位置:

位置、位置、位置等。

〓经度位置:

主要位于26°E向东到170°W,地跨半球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10°S—80°N,地跨半球,大部分位于带

〓海陆位置与相对位置:

洋以西、洋以北、北冰洋以南、洲以东

2.范围: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山、河、山脉和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海。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海峡。

二.亚洲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大,中部以、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周围沿海地区,地势高低。

(见上图)

◆附:

如何回答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思路-----地形类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分布+高低起伏+相对高度大小+海岸线曲直+半岛与岛屿分布等。

◆附:

如何回答地势特征◆

●地势特征思路-----只答高低起伏。

(二)气候: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广布(见下图)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

赤道附近(理论上在南北纬10°之间)。

〓成因:

常年受气压带的控制形成。

〓特点: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年高温多雨的特征,发展了发达的热带种植园农业和种植业。

2.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

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北部。

〓成因:

受差异和季节性移动。

〓特点:

全年,有明显的之分。

〓画出南亚季风风向示意图: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年高温,降水丰富,集中在季,有明显的季之分,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但是,因为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降水的变化和变化较大,灾害严重,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亚热带季风气候:

如浙江省。

(重点)

〓主要分布:

中国南方地区和日本南部。

〓成因: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雨热同期,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较大。

〓画出东亚季风风向示意图: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但是,因为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较大,灾害严重,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

我国北方地区、朝鲜半岛北部和日本北部。

〓成因: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雨热同期,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较大。

〓画出风向示意图:

 

5.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

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巴基斯坦。

〓成因:

全年受带或气压带控制形成。

〓特点:

6.地中海气候:

(非常重要)

〓主要分布:

如图

〓成因:

受气压带(夏季)和带(冬季)的交替控制形成。

〓特点:

夏季,冬季,雨热不同期。

规律总结:

全年高温多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温和多雨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雨热不同期的是地中海气候∕有明显干湿季(或旱雨季)之分的有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三)水系特征:

(含流域面积、流向、流程、支流多少、河道曲直状况、水系形状、落差等)。

亚洲水系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见下图)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水系呈放射状分布;流区面积广布。

(见下图)

三.地形、气候与水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1.地形与气候: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陆地面积广大,差异明显,环流典型,所以在亚、亚和亚地区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季风气候。

另外,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洋的湿润水汽,使大陆性气候增强,亚洲内部气候更加。

2.地形与水系: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水系呈状分布,由中间流向四周;(内或外)流区面积广布;陆地面积广,地形复杂,河流流域面积大,流程长;在山区,多河谷山脉纵列分布,山河相间;在河流中下游和入海口处形成面积较大的平原。

亚洲主要水系有:

〓太平洋水系:

如黄河、长江、黑龙江、珠江等

〓印度洋水系:

恒河和印度河

〓北冰洋水系:

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3.气候与水系:

气候湿润区,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气候干旱区,多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

 

第二节认识地区(欧洲西部)

一.鲁尔区:

已经在必修三单独讲过

二.欧洲西部的范围与地理位置:

“欧洲西部”不等于“西欧”(前者包含后者)西欧地区包括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

 

1.欧洲西部:

即欧洲西半部分,含欧、欧、欧和欧,面积约占500万平方公里,约占欧洲的一半。

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大陆海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内海、边缘海、海湾。

2.地理位置:

〓经度位置:

主要位于10°W向东到30°E,位于半球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35°N—70°N,位于半球,大部分位于带

〓海陆与相对位置:

洋以东、海以北、北冰洋以南

三.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特点,并举例说明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

(见上图)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平原比重大,多分布于部,例如:

平原和平原,以莱茵河为界;山地多分布于部和部,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北部有

山脉;南部有山脉(位于板块和板块的边界。

〓冰川地貌广布: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多作用形成的峡湾;海陆轮廓破碎,海岸线,多优良港湾。

如挪威峡湾、波德平原(又叫中欧平原)。

2.气候:

 

〓北部为极地气候

〓中部的沿海和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重点)

附:

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最广最典型。

分布:

主要分布在:

40°N-60°N之间的大陆岸

成因:

全年受带控制;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有利于

西风的深入;位于大陆西岸离洋近,海陆轮廓破碎,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在上图中用箭头画出西风风向示意图)

特点:

全年

〓内陆和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是气候

附:

地中海气候:

(重点气候)

分布:

在°N到°N大陆岸,海沿岸最典型。

成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和西风带(冬季)的交替控制形成。

特点:

夏季,冬季,雨热不同期。

◆附:

如何回答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思路:

〓降水:

从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四季之间比较,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全年多雨还是全年少雨)和年际变化(年与年之间比较)方面回答。

〓气温:

从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温(午后2点左右)–一天中最低温(日出前后)}、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气温的季节特点(夏季高温、全年高温、还是全年低温)

最后再看水热组合特点。

〓光照:

影响因素有昼夜长短、日照时间、天气状况

〓热量:

影响因素有正午太阳高度角、地形、纬度

3.气候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分布广,全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点,夏季不足,不利于谷物种植,但有利于的生长,所以,业非常发达,西欧地区分布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有“欧洲食橱”之称。

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热丰富,气温日较差较大,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成熟,这里园艺业和灌溉农业发达,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葡萄、柠檬、无花果和柑橘等。

〓英国:

英国

西部

东南部

地形

山地为主

平原为主

气候

西风风坡,降水,日照,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

降水日照气温较高,生长期长

农业

多汁牧草生长旺盛,乳畜业发达

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大麦为主

〓法国:

(了解)

巴黎盆地及以北地区是混合农业区,主要种植小麦和马铃薯,西部大西洋沿岸和内陆高原主要以乳畜业为主,西南部地中海沿岸园艺业业发达,葡萄生产出名。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气候对工业的影响:

丹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盛行强劲的西风,所以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南部地中海气候区,非常有利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酒工业非常发达。

 

第三节认识国家(美国)

美国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与相对位置:

东临洋,西临洋,北靠加拿大,南临湾。

2.纬度位置:

地跨热带(夏威夷州)、温带和寒带(阿拉斯加州),本土都位于温带。

3.经度位置:

73°W-----125°W,位于半球。

二.领土组成和首都:

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大陆本土有48个州,1个特区,海外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东北部,东临大西洋。

 

三.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1.地形:

 

三大地形区纵列分布,自西向东依次是山脉(板块与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平原和山脉,地势特征高,低。

山脉基本都呈南北走向,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无法对南下的冬季风形成阻挡。

中部平原面积广阔,占全国面积的二分之一强,,耕地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中央大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2.气候:

 

(在上图中用箭头画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风向)

(相关气候成因和特点及气候特点的描述:

参考亚洲和欧洲西部相关材料)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多寒潮、飓风等气象灾害。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大,大陆性较强。

这是因为中央大平原地势低平,南北贯通,无东西走向山脉,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

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易受影响。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带来丰富的降水。

4.河流与湖泊:

 

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广,水系发达;五大湖,淡水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便捷航运条件。

三.美国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东北地区开发历史早,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制约较小,人类对环境影响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五大湖西部周边丰富的

铁矿资源;多优良港湾,运输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发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捷;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广阔,为东北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钢铁、机械、化工和煤炭等工业高度发达。

但是随着资源开发规模扩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区域原有优势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伴随五大湖区周围资源枯竭,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重,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而部、部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大量人口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又称“冰雪地带”“锈蚀带”)向西部、南部的“地带”迁移。

加上又发现了新的资源,新兴产业和旅游业迅速发展,比如旧金山市东南部的“硅谷”以电子工业著称,南部的休斯顿是美国的石油化工和宇航研究中心。

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来自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四.美国农业见必修三第三章第四节

第四节区域发展的差异

一.东、中、西部的差异

(一)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浙江位于哪个经济地带?

 

1.东部:

12个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和琼。

2.中部:

9省区-----黑吉加上内蒙古;晋豫赣皖和两湖。

3.西部:

10省市区:

新、甘、青、藏、川、贵、云、渝、陕和宁。

(二)东、中、西区域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见P14图1-13,差距不断拉大)

2.产业结构:

(见P15图1-14)

〓第一产业的比重:

〓第二产业的比重:

〓第三产业的比重:

〓工业结构:

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见P16图1-17)

〓工业化水平和速度:

〓城市化水平和速度:

〓对外开放:

时间东西;程度东西。

 

二.西部大开发

1.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目的:

缩小地区差距,加快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范围:

(见P22图1-19)

4.优势: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5.劣势:

基础设施落后,生态脆弱,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6.意义:

(重点)

〓缩小我国部与部之间的发展差距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三.南北方差异

(一)分界线:

 

 

(二)南北差异1:

P21

(三)南北差异2:

P22

南北方比较:

(前面5个是重点要掌握)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为主

气候※

植被※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基地)

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

交通运输

公路、铁路为主

水运、铁路、公路都便利

对外开放

较晚,程度低

较早,程度高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重点表格)

以北

以南

1月均温

河流状况

年降水量

森林植被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经济林木

 

第五节区域经济联系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

 

见P27图1-22

 

(二)西电东送-----见P29图1-24

 

1.我国的电能分布:

水电:

、中南、西北地区(黄河上游)

火电:

“三西”、、云南

2.输电线路:

北部通道:

电,主要来自,电力送往工业基地

电,主要来自,电力送往工业基地

中部通道:

电,主要来自,电力送往工业基地

南部通道:

电,主要来自,电力送往工业基地

电,主要来自,电力送往工业基地

3.意义:

(参考参照西气东输工程)

(三)北煤南运(见下图)

1.我国的煤炭分布:

北方:

多,尤其华北地区

南方:

少,南方多有色金属

2.线路:

3.不利影响:

(了解即可)

调出区:

①资源减少;②地面沉降;③植被破坏;④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调入区:

大气污染、废渣污染严重。

 

(四)南水北调-----主要受水区是。

1.线路规划

方案

起止地

调水量

水质

特点

东线方案

工程量小;过黄河前逐级提水能耗大;过黄河后自流引水

中线方案

地势南高北低,自流引水,运营成本低

西线方案

金沙江、雅砻江→黄河

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造价高。

 

2.输水原则:

(略)

3.影响:

调入区:

①缓解;②缓解;③加剧。

(要掌握)

调出区:

①水源减少;②水污染加剧;③引发和加剧咸潮。

(了解即可)

二.产业转移:

★★★★★(重点中的重点)

 

5.产业转移的分类:

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6.产业转移的目的:

降低,扩大利润,提高。

7.产业转移的规律:

〓产业类型:

首先转移的是密集型产业和工业,再转移(本)密集型产业和工业,再是转移密集型产业,再到未来产业。

〓空间上:

由国家(或地区)到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地区到经济水平的地区。

8.产业分工:

(下图-----重要图形)

产业分工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利用自身的优势区位条件承担产品相应的生产环节。

发达国家(或地区)具有、、信息、、服务等区位优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具有、、、优惠的政策等优势区位。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与危害

-----以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概述

1.广义上的荒漠化定义:

荒漠化是指由于和等因素所造成的。

2.荒漠化的分类:

①荒漠化:

如地区的沙漠化。

②荒漠化:

如黄土高原的、的石漠化和江南丘陵的。

③荒漠化:

如。

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成因:

自然原因和(主要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重点)

〓自然原因:

→海陆位置和气候:

,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气象: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土壤:

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植被:

稀少对地表的保护性差;

〓人为原因:

→过度、过度、过度樵采;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修路开矿等工程建设破坏植被;

→人口迅猛增长。

2.危害: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

〓易形成沙尘暴,污染空气,掩埋村舍、农田;

〓加剧贫困,影响可持续发展。

3.防治措施: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保护植被;

〓完善相应的行政法规体系。

思考题:

A.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深居,远离

〓地形:

位于第级阶梯,海拔高,以、山地和为主。

〓气候:

以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河流:

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植被:

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依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B.讨论: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其自然地理特征有什么联系?

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成因: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原因)共同造成的

〓自然原因:

→地形:

地形破碎,地表起伏大;

→气候:

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土壤: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和吸湿性强,遇水易崩解);

→植被:

植被稀少对地表的保护性差;

〓人为原因:

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相同

2.危害:

→导致当地土地肥力下降、土层变薄,水源减少;

→导致下游地区河湖淤塞,引发和加剧洪涝灾害;

3.治理措施:

→压缩农用地,加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建设;

→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保护植被;

→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

→及时进行矿区复垦;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一.湿地概述(湿地和、并称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

定义:

湿地是指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常见的湿地有:

沼泽、滩涂、河流、湖泊、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自然湿地和运河、水库、稻田、鱼塘等人工湿地。

3.中国湿地的分布特点:

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从到寒温带、从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地区分布不均------多少。

二.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重要)

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的等。

4.洞庭湖(湿地)开发取得的效益(价值):

〓生态效益(价值)有:

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价值。

〓经济效益(价值)有:

航运、旅游、灌溉和养殖等价值。

5.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小的主要原因有:

(要求-----要能对照材料总结分析原因)

〓泥沙淤积严重,湖床抬升

〓人口增长快,大面积围湖造田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

三.湿地的问题与保护

1.问题:

1地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②湿地生态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③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2.成因:

①将湿地开垦为耕地;②城市、工程建设占用;

2度捕猎;④过度排放废弃物。

3.保护的对策:

①耕还湖还沼泽;②禁止滥捕滥猎;

3防止湿地污染;④转变湿地的利用方式;

5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⑥完善保护湿地的行政法规。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二.流域治理与开发

1.流域治理核心: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方向-------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养殖、旅游等功能。

2.工业:

以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3.农业:

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

〓坡地:

栽培果树,蔬菜

〓平原:

种植玉米、棉花和大豆

〓山地:

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水库:

发展渔业

〓电站附近:

利用余热发展温室大棚蔬菜

梯级开发------是指在一个较大河流流域,通过修建多个大坝逐级开发的方式。

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通过综合性治理与开发,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改善了航运条件,建成了综合性工业基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了全美的平均水平。

〓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4、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

5、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五.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1.水文特征:

流量、水位、流速、结冰期、汛期、凌汛和含沙量等。

2.水系特征:

流域面积、流向、支流状况、流程长短、落差和河道曲直等。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地理条件:

地形:

中部平原面积广阔,地势

气候:

充足,降水适中

土壤:

土为主,土壤肥沃

水源:

河、五大湖便于灌溉

其他:

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商品化和专门化生产。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国际、国内市场广阔

交通:

完善的水陆交通运输体系

政策: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科技:

先进发达的农业科技

二.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

要记住的-----美国农业生产最显著的特征是: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

 

(一)专门化产区:

(如图: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小麦带、玉米带和乳畜带要掌握)

1.乳畜带:

东北部周边地区

◆形成的条件:

●气候:

该区域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壤贫瘠,不适合谷物种植,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市场:

接近东北工业区,消费市场广阔

2.玉米带:

大平原中部

◆形成的条件:

●气候:

光热丰富,无霜期长,降水量较多

●地形:

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

●土壤: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水源:

水源丰富

●市场广阔

●交通便捷

●国家政策的支持

3.小麦带:

玉米带南北两侧------北侧是小麦,南侧是小麦

(二)专门化生产的意义

1.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

2.更好的利用农业技术和设备

3.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利于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三)专门化生产的特点:

专门化、规模化、商品化、机械化

三.农业小知识

1.小麦:

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春小麦是种秋收;冬小麦是种收。

2.玉米:

喜温喜湿,玉米为短日照作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成熟提早。

长日照则开花延迟。

3.棉花:

是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

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①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和“处方”农业;

②制定政策、法规、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