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701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1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docx

二电站和三电站水处理外包技术协议

热电厂第二热电站锅炉补给水循环水系统

运营总包工程技术协议

 

甲方:

广东韶钢建设有限公司

乙方:

韶关市雅鲁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及钢铁工业给水排水等有关规定,为明确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技术责任,经双方充分协商,同意签定本技术服务协议。

 

1.工程名称:

热电厂第二热电站锅炉补给水循环水系统运营总包工程

2.工程地点:

广东韶钢厂内

3.承包方式:

包工包料

4.工程内容:

4.1工程范围: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给水加氨处理系统、给水加丙酮肟处理系统,炉水加磷酸盐处理系统,循环水加药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

4.2具体工作:

4.2.1上述六套系统的机械电器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

4.2.2自动化控制设备、仪表的运行、维护、校准、检修;

4.2.3供水供气管网等的运行、维护、检修;

4.2.4工艺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

4.2.5上述工作包含备品备件和易消耗件采购供应(属于质保期内的备件由甲方负责协调、由韶钢煤气热电工程联合体负责提供,如果是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故障由乙方负责提供)。

上述工作的检修包括生产检修、设备大中修、消耗件的维修更换等。

5.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5.1本系统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

5.1.1负责化学除盐水工艺,热力设备,水、汽质量,化学监督系统的正常运作以及所属设备的维护保养。

5.1.2负责水处理生产场地加药室卫生清洁工作。

5.1.3建立详细的运行记录本,以供化学运行监督、检查。

5.2实施步骤

5.2.1砂过滤器、管道过滤器、纤维过滤器的操作

严格按照各过滤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5.2.2化学除盐水系统的运行与再生操作

5.2.2.1作业程序

5.2.2.1.1除盐设备启动前的准备

(1)水处理室电源正常。

(2)各泵、风机、交换床及压缩空气处于备用状态。

各电动机接线和绝缘良好。

(3)各水箱进、出水门开启,清水箱水位在1.5m~3.0m左右。

5.2.2.1.2启动次序

松山水库来清水→砂过滤器→管道过虑器→恒压给水装置→纤维过滤器→清水箱→启动清水泵→投阳床→启动除碳风机→中间水箱正常水位→投阴床→投混床→除盐水箱正常水位→启动除盐水泵→主厂房凝汽器热水井。

(一期)

松山水库来清水→砂过滤器→工业水池→工业水泵→纤维过滤器→清水箱→启动清水泵→投阳床→启动除碳风机→中间水箱正常水位→投阴床→投混床→除盐水箱正常水位→启动除盐水泵→主厂房凝汽器热水井。

(二期)

5.2.2.1.3停运次序

停中间水泵→停混床→停阴床→停清水泵→停除碳风机→停阳床→停纤维过滤器。

5.2.2.1.4切换次序

除盐设备运行至交换终点,出水超标后,应进行设备的切换工作,投备用床运行,停失效床。

其步骤:

(1)开备用床进水门,空气门,待排气门有水排出后,稍开正排门,关排气门,开大正排门正洗至出水品质合格后,稍开出水门,关正排门,开大出水门通水。

(2)关失效床进水门,出水门。

开排气门排气,至床体压力为零后,关排气门,待再生。

5.2.2.2工艺操作技术标准

5.2.2.2.1过滤器出水水质指标:

浊度≤2mg/L;阳床出水Na+含量(µg/L)≤350,差示电导0~2%,硬度≈0;除碳器出水CO2(mg/L)≤5;阴床出水SiO2(µg/L)≤100,电导率(µs.cm-1)≤10.0;混床出水SiO2(µg/L)≤20,电导率(µs.cm-1)≤0.2。

5.2.2.2.2交换床接近失效时,应加强监督检查,增加实验次数。

5.2.2.3阴阳床的再生作业程序:

采用逆流无顶压再生方式。

阳床再生剂为HCL,再生及置换用水除盐水。

大小反洗用水为清水。

阴床再生剂为NaOH,再生及置换用水为除盐水,大小反洗用中间水箱水。

5.2.2.3.1再生前的准备

(1)关闭连续监督分析仪表进水门。

(2)再生专用泵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酸碱液放至计量箱规定刻度处。

5.2.2.3.2再生操作(手动)

(1)小反洗

关闭进、出水门,先开反洗排门,缓开小反洗进水门,反洗压脂层,控制反洗流量,反洗至出水清澈后,关小反洗进水门和反排门,让树脂自然沉降5min。

(2)放水

先开中排门,待中排门无水排出后,开进酸(碱)门,转预喷射。

(3)预喷射(5min)

开酸(碱)喷射器射水门,启动再生专用泵,(开热水门,调节水温在40℃内),调整流量15t/h。

(4)再生

开喷射器出酸(碱)门,向床内进酸(碱)。

(5)逆正洗

关计量箱出酸(碱)阀门,继续用水冲洗,至排出液酸(碱)度<5µmol/L。

(6)小正洗(10min)

置换结束后,关中排门,开排气门,至排气门有水排出后关闭排气门,关喷射器射水门,进酸(碱)门。

开进水门,中排门,进行小正洗,控制流量。

(7)大正洗(15min)

开正排门,关中排门进行大正洗。

大正洗完毕,关进水门正排门,开排气门,排至床体压力为零后,关空气门备用。

再生工作结束以后,应继续以下工作:

5.2.2.3.3正常情况下,每15个运行周期大反洗一次,但如运行时,床层压力差大于0.1MPa或小反洗过浊时,也可以考虑进行大反洗。

关严进水门,出水门。

开大反洗排水门,缓开大反洗进水门。

为避免大反洗时发生树脂托层,必须由小到大缓慢加大反洗水流量,阳床初流量30t/h,阴床初流量40t/h,待树脂松动后,再调大流量,以既能反洗出破碎树脂又不能跑树脂为度。

在整个大反洗期间,再生人员严禁离开现场,以防树脂流失。

反洗至树脂清澈后,关大反洗进水门,开小反洗进水门,小反洗约10min,其目的是保证面层树脂平整,并使支排管滤网疏通。

5.2.2.3.4按阴阳床再生程序进行,酸碱用量加大一倍。

5.2.2.4工艺技术操作标准

5.2.2.4.1阳床再生用酸量750kg(30%)再生液浓度2~3%。

5.2.2.4.2阴床再生用酸量750kg(30%)再生液浓度1.5~2%。

5.2.2.4.3大正洗取水样化验,阳床出水Na+≤350µg/L,硬度≈0µmol/L,阴床出水导电率≤10.0µs.cm-1,SiO2≤100µg/L。

5.2.2.5设备维护检修标准

5.2.2.5.1再生前必须关严连续监督分析仪表水样一、二次,以防再生液流入腐蚀仪器。

5.2.2.5.2小反洗出水过浊时,应考虑进行大反洗。

5.2.2.5.3全开中排阀,防止疏流作用造成水位上升及扰乱树脂层。

5.2.2.5.4放水结束后置换结束期间,压脂层必须为“干脂层”,否则需补加树脂。

5.2.2.5.5整个再生期间,要经常注意流量,计量箱液位,再生液温度及压脂层情况,并经常观察再生液浓度,控制再生液浓度在规定范围内。

5.2.2.5.6再生过程中,若运行床出水品质有变化,应检查酸、碱阀门是否关严。

5.2.2.5.7转小正洗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树脂不平整,因此,还原完毕后,应检查树脂平整情况,如树脂不平整则进行小反洗,然后让树脂自然沉降即可。

5.2.2.6混床的再生作业

混床以手动操作方式进行体内同步再生。

5.2.2.6.1再生前的准备

自用水泵及压缩空气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关进、出水门及仪表取样门,检查运行床进碱门及进酸门应关闭。

5.2.2.6.2再生操作

(1)树脂反洗分层,开反洗排水门,反洗进水门,调节初流量约10t/h,待树脂层松动后,开大流量至20t/h进行反洗。

整个反洗期间内,再生人员严禁离开现场,以防跑树脂。

待15~20min后,缓慢降低流量,至窥视窗出现阴、阳树脂分界面,再经10min后降低流量至15t/h,继续反洗10min。

然后关闭反洗进水门,让树脂自然沉降稳定后观察分层效果。

若树脂分层不明显,必须重新进行反洗分层操作。

(2)放水

开排气门,正排门,小心放水至树脂表面100mm处。

(3)预喷射

开进碱门,进酸门,启动再生专用泵,开射碱器进水门,调节流量计至15t/h,调整中排门,使水层厚度保持在100mm,开射酸器进水门,调节流量计至15t/h,最后调整中排门,使水层厚度保持在100mm,并使其在以下两阶段中保持稳定,严防树脂露空,但也不要使树脂表面液层过高。

(4)进酸、碱(进酸约20min,进碱约35min)

开喷射器进酸门及喷射器进碱门,注意计量箱内液位下降速度,控制酸、碱浓度为4%,再生酸耗量750L,再生碱耗量750L。

(5)置换

先关进酸一、二次门,继续进水,待碱液进完后,再关进碱一、二次门,酸碱喷射门继续进水洗至排出液电导率为3µs.cm-1。

(6)串洗

顺序关闭下列阀门,喷射进水门,关中排停再生专用泵,关进碱门,进酸门。

开正排门,进水门,洗至排出液电导率为1~2µs.cm-1。

(7)放水

关进水门,开正排门,全开排气门,放水至离树脂表面约100mm处,关正排门。

(8)混脂急排水

此步骤要求迅速,应由两人配合进行。

待压缩空气准备好后(开进气管排水门冲净管道,系统压力0.45MPa),略开反洗用水冲动脂后,开进气门,关反洗进水门,待混脂速度开始减慢时,关进气门,迅速开正排门,进行急排水,应稍开进水门以低流量进水,以免树脂露空。

(9)正洗

开大进水门,调整流量,正洗至水合格为止,再生完毕。

5.2.2.7混床维护检修标准

5.2.2.7.1分层不明显时,必须重新反洗分层,如仍分层不明可用HCL清洗,再反洗分层,操作步骤如下:

(1)开正排门,将水排至树脂层面上100mm处后关正排门。

(2)开进碱门,启动再生专用泵,调整流量为21t/h,开正排门,保持水层约100mm,开射碱器进水门,调整进酸浓度为1.5~2.0%,进碱量为700L。

(3)进酸完毕后,关喷射器进酸门,继续用水冲洗至出水为中性后,关正排门,流量计进水,停再生专用泵。

(4)开空气门,进水门,至空气门有水排出后,关进水门,空气门。

5.2.2.7.2混脂后,下窥视窗树脂颜色应均匀一致,否则重新混脂。

5.2.2.7.3进酸碱过程中,应注意混床出水电导率变化情况,防止发生跑酸、碱事故。

5.2.2.7.4再生结束后,检查各阀门应关严。

6.给水加氨处理系统

6.1给水加氨处理操作规程

6.1.1当氨溶解箱液位降至下限线下,由当值人员进行氨液的配置工作。

(1)开启NH3溶解箱进水门,向箱内加水至上限后,关进水门。

(2)全开NH3溶解箱进进氨气阀后,小心开启NH3瓶出口阀(扳手应不拿下,以便可及时关闭)。

(3)加氨5分钟左右,关NH3瓶出口阀,关溶解箱进氨气阀,启动搅拌器搅拌2分钟,再停运搅拌器。

(4)开加氨泵进药门,启动加氨泵,开出药门,向出盐水加氨。

7、给水加丙酮肟处理系统

向锅炉给水加丙酮肟,不但能脱氧,还能防止锅炉内铁垢和铜垢的生成。

当丙酮肟溶解箱液位降至下限线下,由当值人员进行丙酮肟液的配置工作,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注意安全使用。

7.1运行锅炉给水除氧配制0.2~0.5%丙酮肟溶液,用加药泵调整加药量,控制剂量为20~50~100PPm。

7.2、锅炉停运防腐保护按100~500PPm浓度充满水汽系统,定期循环要适当补加药剂。

8、锅炉水加磷酸盐处理系统

8.1配药操作程序

8.1.1检查计量箱是否干净,若有杂质或未溶解的磷酸盐固体,则用除盐水冲洗干净并排到地沟。

8.1.2准确称取所需要的Na3PO4和Na2HPO4,置于加药筐,开药箱进水门,加入所需体积的水。

8.1.3开启搅拌器电机。

8.1.4磷酸盐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器电机。

8.1.5加药泵启动前的检查

(1)电机停用时间在一周以上,启动前须请电气人员检查绝缘是否完好,绝缘应≮0.5MΩ,同时检查接地是否完好。

(2)靠背轮应有安全罩,并安装良好,用于盘动靠背轮转动几周,应灵活无阻,无卡涩。

(3)检查润滑油位是否合适,应加足润滑油,同时检查有无漏油。

(4)泵出口压力表是否正常。

8.1.6加药泵启动操作

按启动按钮,开进药阀门。

8.1.7加药泵的停运操作

按停止按钮,关出药阀门。

8.2工艺作业标准

8.2.1协调PH值——磷酸盐处理要求炉水的Na+/PO43-摩尔比(R)在2.3~2.8的范围内。

8.2.2锅炉水中有游离NaOH,即锅炉水Na+/PO43-摩尔比大于3.0,PH值>11,炉水处理应由原来的Na3PO4单一配方,改为“Na3PO4+Na2HPO4”处理配方。

8.2.3锅炉PO43-已达到10mg/l,锅水PH值仍低于9,锅炉处理应由原来的Na3PO4单一配方,改为“Na3PO4+NaOH”处理配方。

8.2.4锅炉Na+/PO43-摩尔比偏离控制范围:

(1)当锅炉Na+/PO43-摩尔比高于规定的控制上限而不能很快恢复时(因系统中进入碱性污染物所致),可暂时单加磷酸氢二钠。

使锅炉水Na/PO3摩尔比下降。

(2)当锅炉Na+/PO43-摩尔比低于规定的控制下限时(因系统中进入酸性污染物所致),可相应临时补加一定量NaOH固体,配成溶液,用加药泵加入汽包中,使锅炉水Na+/PO43-摩尔比恢复正常值。

9、循环水加药处理系统

9.1药剂的配制和加药操作

为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及节约工业用水,减少排污及对环境的污染,在循环冷却水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来控制冷却水对水冷设备及输水管道的腐蚀、结垢及粘泥等危害

9.1.1阻垢缓蚀剂的配制

将阻垢缓蚀剂倒入溶解桶之前应检查桶内是否干净,明显的异物应清理干净,以防堵塞管道。

9.1.2氧化性杀菌灭藻剂的配制

先把四周带有蜂窝状小孔的塑料框,放入或挂在循环水流动处,将氧化性杀菌灭藻剂放入框中与水直接接触。

9.1.3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的配制

杀菌剂的投加量应按系统中保有水量和循环水量来综合计算。

9.2药剂的使用

9.2.1阻垢缓蚀剂的用量

冷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控制总磷浓度在6.0~8.0mg/L之间。

若不能控制在此范围内则应立即补加药剂。

9.2.2氧化性杀菌灭藻剂使用

在夏秋季节气温高,菌藻繁殖迅速,每周投加杀菌剂3~5次,其他季节每周投加杀菌剂2~3次,具体视系统细菌藻繁殖及粘泥生成情况而定,以确保杀菌灭藻处理的效果。

让氧化性杀菌灭藻剂在1~2小时内慢慢溶解,过30~45分钟后测定余溴(氯)0.3~0.8mg/L,并连续隔1小时测定2~3次。

9.2.3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的使用

采用计量泵连续加药(也可冲击投加)。

在夏秋季节气温高,菌藻繁殖迅速,每周投加杀菌剂1~2次,其他季节每2周投加杀菌剂1次,具体视系统细菌藻繁殖及粘泥生成情况而定,以确保杀菌灭藻处理的效果。

9.3水温及沉淀物控制

9.3.1当水温超过30℃时开风机。

9.3.1.1检查电机减速箱油位、盘车,确认设备正常。

9.3.1.2送电源开关,确认正常。

9.3.1.3把转换开关置于操作台或机旁位置,按“启动”钮,启动电机,观察电机起动电流降至正常。

9.3.1.4倾听风机声音,检查风机振动及温升情况,并做运行记录。

9.3.1.5水温升高时调整风机电机的速度或加大补充水降温,出水温度不能超过33℃

9.3.1.6冷水池循环水浊度不能超过20mg/L,当浊度超过时应起动旁滤系统排泥。

9.3.2根据设定的循环水浓缩倍数定期定量排污和补充新水。

9.4水质运行标准和效果

9.4.1严格控制加药和管理确保水质达到表1标准

名称

循环水

项目

PH值

浊度

硬度CaCO3计

碱度以CaCO3计

Cl-

PO43-

单位

25℃

NTU

mg/L

mg/L

mg/L

mg/L

指标

7~9.2

≤20

500

500

100

4~6

9.4.2水质运行效果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的规定。

循环水系统监测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目标值

碳钢腐蚀速率

mm/a

≤0.125

黄铜腐蚀速率

mm/a

≤0.008

污垢热阻

M2·K/W

<1.72~3.44×10-4

异养菌

个/mL

≤5×105

挂片的腐蚀率监测方法:

(1)挂片:

可采用I型50×25×2mm式或II型72.4×11.5×2mm的20号碳钢(或A3)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挂片。

(2)试片处理可按中石化“冷却水分析和试验方法”中412-试件制备处理和评价法进行。

(3)挂片应按放在专用挂片架子或放置在冷却水回管线上。

(4)试验时间一般为30~60天,取出后进行测定。

10.卸酸碱系统操作管理

10.1卸酸、碱作业

10.1.1将相应的软管接至槽车出液门上,然后缓慢打开该槽车出液门,阀兰连接部位应无泄漏,否则,应关液门,紧固螺丝至无泄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10.1.2开高位酸、碱进液门,启动卸酸、碱泵。

待酸、碱液进完后,停泵,关高位酸碱槽进液门,拆软管,挂回原处。

10.1.3工艺技术标准

10.1.3.1通知化验员取样分析HCL和NaOH的质量。

10.1.3.2工业盐酸含量的测定——容量法DL4221.1-91。

10.1.3.3工业氢氧化钠实验方法,DL425.1-91。

11.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11.1药剂的配制

11.1.1助凝剂的配制

先加水至配药桶指定位置,离桶的顶部约20cm。

开动搅拌器,将准确称量好的助凝剂非常缓慢地撒入配药桶中,以防凝结成块。

加完药后再继续搅拌,约30min~60min后备用。

11.1.2混凝剂的配制

先加水至配药桶指定位置,离桶的顶部约20cm。

开动搅拌器,将准确称量好的絮凝剂倒入配药桶中,继续搅拌约30min后备用。

11.2废水处理

11.2.1调节废水PH值,使之控制在6~9范围内。

11.2.2开启污水泵,将废水从调节池经混合器抽入反应池。

11.2.3开启絮凝剂计量泵,将絮凝剂加入混合器,与水体混合均匀。

11.2.4开助凝剂计量泵,将助凝剂加入污水中使之反应。

11.2.5中和池操作

11.2.5.1中和池作业程序

11.2.5.1.1当中和池内废水满时,启动中和泵,开循环门打循环。

11.2.5.1.2至PH值稳定时取样分析PH值。

11.2.5.1.3关循环门,开排水门,向外排废水。

11.2.5.1.4排放完毕后,停中和泵,关进水门。

11.2.5.2工艺技术标准

11.2.5.2.1经中和后PH值为6~9为合格。

11.3水质标准

严格监控废水水质变化,相应调节药剂用量,确保水质达到表4标准。

名称

废水

项目

PH值(25℃)

SS(mg/L)

CODcr(mg/L)

(BOD)5(mg/L)

指标

6~9

≤70

≤100

≤20

12.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措施

12.1各设备的安全作业管理

12.1.1安全作业标准

A、对浮床过滤器、阳床、阴床、混床、机械搅拌、静电水处理器、循环水泵、清水泵、回水泵、冷却塔、冷水池和澄清池作巡检、取样时防止跌滑于池内或摔倒致伤。

B、对各种水泵,如清水泵、反洗泵、中间水泵、再生泵、除盐水泵巡检时必须掌握三个要领,即耳听、目看、鼻子闻,运行中耳听设备有无异常情况,鼻子闻各种机电设备有无过热或烧焦而产生的气味。

检修时应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谁挂谁取或交代清楚,维护时应将操作箱的操作杆拔到停泵位置,防其他人远程启动泵而给维护人员带来人身安全事故。

C、对高位酸槽、高位碱槽进行操作,如向高位酸槽进酸时,必须全开酸雾吸收器进水门,卸酸碱人员必须戴好耐酸碱防护手套和面罩,如树脂再生时放酸碱开阀门时应站在侧位。

D、对加药泵、加氨泵、加丙酮肟泵、加混凝剂泵的启、停不能用湿手操作,运行中不能用布或棉纱擦揩,调节流量时应先停泵再进行调节流量。

漏药时所需打紧压紧密封圈的端盖时也应停泵后打紧。

E、对高温高压取样阀开启时应缓慢,防止高温水、汽冲出来烫伤。

F、对氨瓶放氨操作而言,应戴上护目镜防护罩,防止氨气熏到眼睛和被吸入到鼻子中而引起氨气中毒。

12.1.2手动衬胶阀的操作

12.1.2.1不得使用扳手操作,开关不要超过门杆刻度上、下限。

12.1.2.2工艺操作技术标准

12.1.2.2.1阀门可通过调节螺杆上的细丝进行限位,以限制阀门的开度(活塞行程)。

12.1.3离心泵和电动机操作

12.1.3.1作业程序

12.1.3.1.1通知电气人员测定绝缘,合格后方可启动。

12.1.3.1.2水泵和电机周围要清洁,不许有防碍运行的东西存在。

12.1.3.1.3靠背轮的连接螺丝和保护罩应牢固,用于转动靠背轮时应轻快无阻。

12.1.3.1.4地脚螺丝牢固完整,电动机的地线连接好。

12.1.3.1.5检查各轴承油环应完好,轴承应有足够的润滑油。

12.1.3.1.6进水阀应打开。

出水阀应关闭。

12.1.3.1.7泵内应充满水,以排除内部空气。

12.1.3.1.8电泵转动后,观察电流降回正常空转值后,缓慢开启出水阀,水压达正常,电流指示正常负荷值。

12.1.3.1.9做好运行记录。

12.1.3.1.10停泵后逐渐关闭出水阀门,压力表指示为零,电流降至定转值。

12.1.3.1.11停泵切断电源。

12.1.4工艺技术操作标准

12.1.4.1倒泵操作时,先开后停。

12.1.4.2连续启动不能超过三次。

12.1.4.3电机启动或运行中冒烟、冒火、剧烈振动应停机检查。

12.1.4.4电机温度不能超过80℃(温度计法)。

12.2化学药物安全作业标准

12.2.1各种化学药物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2.2.1.1稀释浓盐酸慢慢注入试剂水中,如果试剂水量小时应分阶段倒浓盐酸,防止浓盐酸稀释过程放热引起溅沸,例如配钼酸铵溶液。

12.2.1.2使用挥发性有机试剂时,如无水乙醇,石油醚要防明火。

12.2.1.3防止有毒试剂如硝酸汞、碘化汞的挥发,配药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

12.3各种情形下的急救措施

12.3.1机械绞伤时,如果必须停止机械设备抢救伤者,则应迅速停止机械设备。

救出伤员后应尽快请医生或送医院急救,在医生到来前,应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12.3.2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12.3.3烧伤时,应救出伤者并立即扑灭火源。

12.3.4烧碱灼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硼酸或1%醋酸清洗皮肤。

12.3.5盐酸灼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碳酸氢钠清洗。

12.3.6氢氟酸灼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碳酸氢钠清洗,然后用两份甘油加一份氧化镁糊状物包扎。

12.3.7氨气中毒至窒息程度时要进行人工呼吸。

12.4生产设备事故应急处理方安

如遇雷雨天气突然停电,或其它突发情况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时,我方调度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业主调度室,并立即组织事故小组做出及时处理,尽快恢复正常生产,把突发事情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12.5安全管理制度

12.5.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安全管理章程,遵守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12.5.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安全帽等,方准进入操作岗位。

12.5.3上班前和当班期间不准喝酒。

12.5.4当班期间不准睡岗、离岗、窜岗、嬉戏、打闹;不准带小孩或无关人员进入生产现场。

12.5.5当班期间不准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12.5.6不准随意停放自行车和摩托车。

12.5.7不准在安全通道(通廊)上堆放任何物品。

12.5.8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对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工作和上下班时间注意安全。

12.5.9交接班时,交操作记录,交设备的正常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