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没有拿教案怎么办.docx
《上课没有拿教案怎么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课没有拿教案怎么办.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课没有拿教案怎么办
上课没有拿教案怎么办
【篇一:
无生上课教案复件】
1、走迷宫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轴造型方法表现出一个平面迷宫。
2、收集有关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及造型特点。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
1、走迷宫
教学准备:
迷宫大挂图
教学方法:
演示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迷宫的玩法
1.下面老师就课本上的迷宫来试玩,请同学监督计时,每隔10秒报一次。
3.这位同学走的很好,来我们请他给同学们演示一遍。
二.介绍什么是迷宫
那么同学们来想一想通过迷宫大挂图、计时表、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那么我们能了解到迷宫的知识有哪些?
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迷宫结构复杂,进去容易出去难,恩,很好。
那么老师来总结一下迷宫的含义。
1.迷宫的含义:
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二.介绍什么是迷宫
2.现在老师介绍一下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
米诺斯王宫。
在希腊神话中是一座精心制作的建筑物,由名匠代达罗斯为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所设计,建造于克诺索斯。
这座迷宫用来囚禁米诺斯的儿子,半人半牛怪物的弥诺陶洛斯。
代达罗斯巧妙地建造这座迷宫,使得在完成后他本人几乎无法从中逃脱。
雅典英雄忒修斯得到阿里阿德涅的襄相,在杀害弥诺陶洛斯后,顺着阿里阿德涅的线带领之下成功逃出迷宫。
他为国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著名的迷宫,宫中通道交错,无论谁只要一走进去,就很难找到出口。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三.怎样做迷宫图
1.那么我们来想一想怎么做迷宫图。
提问:
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想,那么现在同学一起玩一玩迷宫,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
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2.迷宫图的构成:
看一看我们书本上的五张不同迷宫图片进行的对比分析,同学们能发现什么共同和规律吗?
你说,有进出口,还有很漂亮的图案。
恩,很好。
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
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3.同学们讨论怎样设计迷宫图:
(1我们来设计小蚂蚁找家,现在有一只蚂蚁,他要回家,但是找不到出口,现在请同学们帮助小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
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对比。
4.观看两张迷宫,请同学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
如:
秋千、索道。
四.评析作品拓展知识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五.创作平面迷宫图
学生作业:
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2、我爱校园
一、教材分析
校园,尤其是小学校园留下了每名同学天真烂漫的金色童年,校园里的一景一物,都可能给学生留下或欢乐或伤心的种种故事。
本课就是基于学生对校园及校园生活的感受和喜爱,运用线描淡彩的画法描绘校园,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线条和色彩结合的表现力,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的情感。
在表现手法上选择的是线描淡彩的画法,简约、概括地勾画建筑的立体形态以及树木、人物等的物象的轮廓,画面流畅的线条加上主观色彩的运用,使这幅作业没有了活动一所见示意图的“呆板”,却显得生动、更有“画”味,表达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线描基础和空间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在上一活动——校园平面示意图设计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校园已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因此这节课主要对学生在取景和表现技法上做一点拨、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目标是不会有大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线描淡彩的基本表现手法画校园一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色彩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线描淡彩画法的基本运用。
难点是线与色的有效结合,做到以线的纤细、色的清丽,使画面形色独具韵味,运用其多变的表现手法,达到朴素无华、清新悦目之效果,要求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慢慢的去领会和掌握。
五、教学准备
依据美术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体验教学的新理念,本课采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介绍平面示意图
1,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这位同学请回答,我会问其他人。
那么我们除了这种办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这位同学请问答,我可以根据校园平面示意图,恩,对,很好,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平面示意图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到课本上来学习我爱校园。
二.创作平面示意图
现在我们来想一想,怎么来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学校的校门,教学楼,操场,食堂,在什么方位呢?
这位同学请回答,我们的校门在前面,恩,好,同学们根据上北下南,前后左右来确定位置。
【篇二:
自我认识教案上课用】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学生:
初中生
(二)学科:
心理健康(团体心理辅导课)
(三)课时: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自我认识方面的故事,影片,准备若干白纸。
2.思考目前存在的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情况。
3.收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识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课题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识。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关注,学生已出现了较为独立的评价标准,但由于独立判断能力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所以自我评价的水平仍然较低,对自身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
因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使其对自我的评价更客观,更合理,对其今后正确地对待生活、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活动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尝试客观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主动认识自己的优点,肯定自我和悦纳自我,增强自信。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尝试客观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
2、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
1、学生随机分组,介绍游戏规则
学生起立,主持人喊口令:
“大风吹,吹呀吹。
”其他人齐喊“吹什么?
”“。
”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如果主持人喊:
“小风吹,吹呀吹。
”“吹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不动,其他人以最快速度跑到场地中间,每轮反应最慢或做错的人为下一轮的主持人。
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活动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们的反应较慢,那老师要问学生:
“你了解了解自己的特点吗?
”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
有没有想过: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
当老师问我是谁的时候,你们心里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长什么样呢?
我喜欢做什么?
我性格怎么样?
我最想要得到的什么?
我的神态是怎样的?
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每位同学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你了解的自己写下来。
请一组学生现在表达。
2、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
请学生写说我是一个xx样的人。
游戏:
①将纸收齐后放放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
问:
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
为什么?
3、讨论:
讨论:
①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
师小结:
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了你了解了“我是谁”以及你的外在行为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够猜出来是你。
②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不一致,这又说明了什么?
师小结:
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说明了你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是,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以致大家都没有猜出来。
(三)别人眼中的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自己的认识、了解总有不全面的地方。
听听别人的意见,你对自己会有新的认识,会有新的发现。
心理游戏“戴高帽”
方法:
请一位成员坐在团体中央,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和特长,然后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世....),全组进行表扬,优点轰炸。
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所观察到的,哪些是不觉察的。
每个成员到中央戴一次高帽。
(实事求是评价)
规则:
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
3)参加者要体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别人的人。
分享讨论:
1、他人说的优点自己之前是否认识到?
被“轰炸”时自己刚才的感受,想法。
2、“轰炸”的同学谈谈在说别人优点时的自己感受。
看到给别人带去了喜悦自己感受如何?
提到认识自己的六种方法。
i.照镜子
ii.反省自己
iii.参加课外活动
iv.听取别人的评价
v.敢于同他人竞争
vi.从心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
(四)巩固提高自信心《掌声响起来》
方法:
学生试想,三十秒秒可以鼓掌几下。
然后进行比赛。
讨论:
设定可能实现的目标才能成功;对自己正确的计划,就可以自信而勇敢的实现目标。
正确评估自己,可以更自信,更成功。
学生共同分享成功的体验。
师:
同学们谈了许多自己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历,我也想说说,我觉得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就最终会成功的。
(五)总结
同学们,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我们平时不断的努力。
如果我们平时能有意识地对自我进行分析,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既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并因此感到自豪和自信,也了解自己的缺点何在,且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否定自己。
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同时,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就能更好的发展自我。
【篇三:
劝学教案(上课用)】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讲读课文,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
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
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三、解题
“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诵读课文,并正音正字。
1、注意以下内容的读音
第一组:
通假字
第二组:
其它易读错的字
2、在正音正字的基础上,自读课文。
3、集体诵读课文。
五、研习第一、二段:
(一)讲读第一段:
1、讲读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并翻译。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君子”:
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已:
停止
(3)译文: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
“学习不可以停止。
”
2、提问:
1)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
(明确:
学习不可以停止。
)
2)为什么学习不能停止?
有的人不学习似乎也过得挺好,那么荀子的这句话又有何意义可言?
明确:
学习,人性改造
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
逐步养成的。
只有懂得了礼仪,人性才能改变。
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
(过渡句:
一提起“学习”二字,同学们便摆出一脸不耐烦准备听人说教的神情,多少个家长和老师面对学习难题都苦无对策呢,那么儒学大师荀子又有何高招呢?
请同学们一起看第二自然段,先了解一下大意。
)
(二)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讲读第二段:
1、讲读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
介词,第一个意为“从”;第二个表比较,意为“比”
而:
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句
之:
代词,代指“冰”,它
而寒于水:
状语后置句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以为:
“以之为”的省略,把?
做成
暴:
通“曝”,晒;
槁暴:
枯干、晒干
挺:
直
者:
因果复句中表提顿,可译为“?
的原因”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
所以
则:
就
就:
动词,靠近、接近
博学:
广泛地学习
而:
第一个为表递进连词,意为“并且”;第二个为表并列连词,意为“而且”。
日:
名词用作状语,每日、每天。
参省:
检查、省察。
乎:
介词,相当于“于”,意思是“对、向”。
过:
过失
(4)翻译本段。
边讲文言知识,边翻译。
重点翻译难句: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2、提问分析:
(1)这一段话里,荀子是否一上来就说学习有多重要?
(明确:
当然没有)
(2)那么,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
明确:
比喻论证。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
)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
)“这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学生齐读第二段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讲读第三段。
(一)讲读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
片刻博见:
广
闻者彰:
清楚假舆马者:
借助,凭借
致千里:
到达绝江河:
横渡
(2)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
?
走得快
2、非能水也:
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
形作名高处
(3)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
(4)翻译难句。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
(1)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作者选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
假舆马者,致千里;
假舟楫者,绝江河。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
设喻说理。
三、讲读第四段。
(一)讲读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
人的智慧圣心备焉:
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
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
兼词,于此圣心备焉:
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
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一:
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善:
形作名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
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
脚/跪下
3、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翻译难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
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10个比喻句。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2、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五、总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