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6196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现代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

 

 

XX县XX镇人民政府

二零零九年五月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

2.申报单位:

XX镇人民政府。

3.建设地点:

XX县XX镇。

4.建设期限:

2010年-2015年,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各专业园区的核心部分陆续建成;第二步,示范区体系完善,效益明显;第三步,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5.指导思想:

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直接目的,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探索建立一套高效能的并具有显著推广能力的低山丘陵区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为XX西部山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6.建设规模:

建立以高效烟叶、绿色果蔬、生态林业、有机油茶、服务配套5个专业示范园构成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总面积20000亩。

其中高效烟叶示范园面积约5000亩,主要分布在横雷公路、黄崔公路和灰黄旅游公路两侧;果蔬示范园约5500亩,主要分布在集镇周边及公路附近;生态林业示范园面积约6000亩,主要分布在城大林场、XX水库林场、四季林场等处;有机油茶示范园面积约3000亩,主要利用各处草山和荒地;农业配套示范园区面积约500亩,位于集镇外缘,包括农技培训中心、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果蔬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肉类加工厂和保健酒厂等建设内容。

7.投资规模:

总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计划民间筹资40%即12000万元,申请国家投资25%即75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35%即10500万元。

8.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形成约15%的投资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85年;具有良好的示范推广、联合带动、促进就业的社会效益;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经济协调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为相似地区提供工程示范和技术支撑。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实现XX镇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突破性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XX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XX农业的发展速度还相对滞缓。

主要表现在:

生产管理模式基本仍是传统和计划型的,耕作方式基本上仍是粗放型,农业产出率不高,农产品优质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含量不高,集约化程度不高。

在经营方式上还是封闭型的,农产品缺乏品牌竞争力优势,农产品加工滞后,流通渠道不畅,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从而导致农业商品率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不快,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为改变现状,XX镇党委、政府提出了XX镇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产品商品化,产业布局专业化,生产方式机械化,农民生活现代化。

使农业由注重物质投入与依靠资源为主的资源型产业,转变为既重视物质投入、更重视智力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2.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源。

大力促进高新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技术创新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和孵化机制,并配以必要的示范基地、科学的组织形式以及合理的激励制度。

该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就是要力求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载体以及组织建设方面先行一步,为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中试、示范以及探索农业发展内在机制的形式奠定基础,以促使农业技术创新,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是探索新时期下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现实需要

根据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以开发为手段,探索一条以高科技为依托、市场信息为导向、农业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为根本、由企业具体运作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新路子。

探讨科技和农业相结合、企业与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形成高新科技平台效应,是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重要内容。

因而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为探索以高科技投入、龙头企业带动、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农业产业化开发创造有效的模式。

4.是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农业产业化核心,无论它所采用的是高科技领域技术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还是全新的运作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将对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经营模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现代高新农业技术通过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种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必将加快该地区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和农业产业的成长壮大。

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的高新农业技术、现代农业设施及先进运作模式等将不断向周边扩散,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XX农业经济的腾飞。

同时也将为XX县甚至长沙同类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变革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5.是农业技术转化的载体,是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需要

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具备科研、试验、中试、生产等硬件设施条件,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

通过与省内知名的农业院校联系和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开展适当规模的应用技术研究,有利于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同时,通过应用高新农业科技,培育或引进新的品种,应用新的管理技术,以确保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始终处于一种领先发展状态,更好地发挥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研、生产、成果转化一条龙的优势。

6.是新型实用人才培训、新型农民培养的需要

只有通过人才培训,提高农民或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科技素质,才能真正推进“科技兴农”战略,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预期目标。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有培训中心,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为依托,有实用的农科教结合基地,提供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是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最理想的场所。

7.是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设计和运行,将体现高起点、高效益的基本特色。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在园内不仅要选择具有突出优势的农业高新项目,而且还要选配和组装农业产前、产后的有关项目及现代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这就有利于形成市场、技术、资源一体化组织的整体优势,有效带动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成为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保障农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

1.地理位置

XX镇位于长沙市XX县西部,距XX县城50公里,长沙100公里,南接湘潭、湘乡,西连涟源,北靠桃江、安化。

镇域面积228平方公里,辖24个村,1个居民社区。

2.地形及地貌

XX境内兼有冲积平原、山地及丘陵地貌,地貌类型丰富。

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沩江及其支流阶地有少量河谷平坝,呈带状分布。

3.气候及水资源条件

XX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总体特征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冬暖春早,无霜期长。

境内XX水库是我国三大土坝工程之一,正常库容1.26亿立方木,灌溉渠道覆盖XX全境,另有湘江一级支流沩江由西向东贯穿全镇,水资源丰富。

4.农业资源

XX镇的农业资源丰富。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豆类为主,粮食总产量达21457吨;经济作物有烟叶、油菜、茶叶、棉花、花生、西瓜、甘蔗、麻类等;蔬菜主要有白菜、萝卜、茄子、刀豆、四季豆、番茄、黄瓜、辣椒、蒜薹、芋头等;畜牧业以猪、牛、羊、家禽、兔等为主;XX镇还是长沙市粮食、棉花、油料、生猪、水果、辣椒的重要生产基地。

5.人口状况

XX镇人口众多,全镇人口总数为6.2万人。

其中男女性人口比为52∶48;农业人口5.7万人,全镇总从业人数为31819,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13310,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为4319,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14190,全镇剩余劳动力充足、人力资源丰富。

6.土地资源

XX地处沩江流域,农作物播种面积73514亩,林业用地20.76万亩,耕地土层深厚、粘沙适中,肥力较高,土壤类型主要为微酸性红壤、沩江沿岸冲积土,其ph平均值为6.67,土壤肥沃,各种养分含量较全,特别是硒、钾、磷微量元素等极为丰富。

7.社会经济概况

XX镇2008年实现镇域生产总值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3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亿元;新扩改工业规模500万元以上项目6个;项目工程累计投入1.53亿元,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1.34亿元(其中市域外招商引资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达到4665元,比2007年增长655元;完成国地两税1001.6万元。

全镇2008年共种植烤烟2600亩,高产优质稻8628亩,油菜3300亩,无公害蔬菜2385亩,西瓜连片种植1660亩;创建龙泉绞股蓝茶叶基地,落实面积2198亩。

全镇全年共出栏生猪8万头,出笼家禽220万羽,送售烟叶8000担。

8.交通条件

横雷线东西纵贯全境,黄月线直抵益阳桃江,黄祖沩旅游环线串联全镇,灰黄旅游专线即将通车。

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得XX成为连接长沙、娄底和益阳的长沙西部交通枢纽。

境内干线公路大部分已实现标准化,通村道路全部硬化。

XX具有公路运输的优越条件,将为农产品的运输、销售,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方便。

9.能源条件

XX镇已完成农电改造,电网覆盖面达到100%,电力供应十分充足,且XX煤炭资源丰富,完全能满足该项目对用水、用电、用煤的需求。

10.通讯条件

XX镇具有良好的通讯条件,通信事业长足发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无线网覆盖绝大部分区域,已开通光纤通讯程控电话,并已安装进入村,互联网业务也已全部开通,对项目的实施有可靠地通讯保障。

四、园区建设的优势、限制因素分析

1.区位优势明显

XX镇处于XX西部山区,距XX县城50公里,距省会长沙100公里,境内发达的公路网络能为园区开发提供方便的交通。

XX镇也是XX西部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具有较强辐射、拉动广大农村腹地经济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示范作用。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明显的区位优越,有利于商品集散、物资交流和技术扩散。

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控制农业污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的农业产值,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XX旅游业的发展、保障XX旅游兴镇战略的顺利施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自然条件优越

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所在地属XX水库灌溉区、湘江一级支流—沩江流域,园区东部为冲积平原及丘陵,西部为山区,地貌类型丰富,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土壤类型为微酸性红壤土和水稻土,其ph值为6.67,土壤肥沃,各种养分含量较全,特别是硒、钾、磷微量元素等极为丰富。

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为16.8℃,年平均日照为1737.6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4.4×109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461.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1%,无霜期274天。

灌溉条件十分优越。

自然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能充分满足园区农业生产用水需要。

3.社会资源丰富

XX是一个农业大镇,农业在XX西部山区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本地区的基础产业。

粮食、烟叶、生猪、果蔬、林业在镇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XX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现已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正步入小康社会。

XX镇作为沩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大门,旅游资源丰富。

国宝“四羊方尊”即在XX龙泉村出土,上世纪60年代又陆续出土了提梁卣、青铜鼎、金戈铁马、茅等数十件重要的青铜器文物。

国家考古十大发现“炭河里”商代遗址也坐落于此,峡溪漂流、龙泉漂流、千佛洞、城大林场等景点分布在镇域内,由黄祖沩旅游环线进行串联。

XX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典型。

镇党委、政府科技意识强,农民接收新科技能力较好,已基本具备加强高新科技投入、发展产业化高效农业的机遇和宏观环境。

4.科技支撑力量强

(1)技术依托单位

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技术上依托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中烟公司等院所及科研单位,这些单位可以从发展规划、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全方位对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项目实施进行帮助和指导。

通过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科技孵化作用,这些科研教育单位的人才和成果将向这里流动,进而构成其密集的技术人才支撑体系。

(2)新技术引进与应用

为确保园区科技的先进性,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园区各主导产业,是促使园区主导产业具强劲发展动力的必需。

①生态型有机作物种植技术

生态型有机农业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目前,国际生态型有机食品的贸易额已超过1200亿美元,且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

国家环保局在1994年成立了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并于同年加入了国际组织IFOAM。

已检测批准了大米、大豆、茶叶、奶制品、中药材等近100个有机食品品种,其销售价格高出30-50%,且供不应求。

随着社会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食品质量(尤其是农药残留量)要求的提高,以及XX镇旅游兴镇战略的施行,开发生态型有机农业已势在必行。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研究攻关,在园区开发有机作物种植、生产,共同打造“无公害”品牌,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

②农业生物技术

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用各种新技术改造提升农作物良种,建立新品种生产技术体系。

5.政策环境好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XX镇党委、政府为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实现XX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而制定的宏观战略。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配套的发展政策,为科技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证。

6.限制因素分析

一是经营分散、规模小、技术较为落后。

大部分区域内农产品生产是建立在简单和粗放的基础上,劳动者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农产品安全意识,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不能迅速推广实施,经济效益低;二是农产品质量还不高。

不能满足精、深加工和消费市场的需求,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较弱;三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实行标准化作业,有毒有害物的残留难以控制,达不到安全标准,无法激烈的市场竞争。

五、各专业园区建设条件分析

1.烟叶示范园

XX镇2008年烟叶种植面积为2600亩,送售烟叶8000担,平均亩产314斤,收购均价为6.95元,每亩收入达到2498元,总收入达到6355074.60元。

种植烟叶对于农民的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在XX镇建立面积为5000亩的烟叶种植园,技术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沙坪、涓水、松华、井冲、松溪、石山、石龙洞、新桥等村为烟叶种植园主要载体。

2.有机油茶示范园

XX镇山地资源非常丰富,约有连片10000多亩荒山,规模大,且大多坡度较小、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土壤为酸性红壤,雨水均匀、气候温暖,适合油茶树的生长。

XX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人力资源丰富,油茶林种植的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60年代到80年代,XX镇曾以种植油茶树而闻名,农民普遍掌握油茶种植技术。

且10000亩山地中,70%的山地所有权属于村组集体,项目实施难度小,易于经营管理、成本较低。

拟建立面积为3000亩的优质有机油茶示范园,技术依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单位,以新桥、石龙洞、龙泉、崔坪等村为优质油茶种植园主要载体。

3.绿色果蔬示范园

绿色、无公害蔬菜是国家为确保蔬菜生产的品质和安全性,而按有关标准进行规范生产的蔬菜。

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产地区域及灌溉上游没有或不直接接受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污染,并距离公路主干线100米以外;农药使用要求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肥料使用要以有机肥为主,提倡施用微生物肥,收获前20天禁止使用化肥。

XX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合无公害基地的建设。

拟建成5500亩的绿色无公害果蔬示范园区,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生产化发展要求,同时,可依托同时建立的深加工示范园企业,支持后续加工,生产深加工产品。

4.生态林业示范园

XX镇作为旅游大镇、林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近些年来,XX镇森林资源盗伐严重,非法烧炭、山火肆掠也使XX镇森林资源得到极大的破坏,成为XX镇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生态林业示范园的建立可极大的缓解这一现象。

所谓“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基本原理,以立体林业为基础,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采用系统工程优化的方法建立起来的人、生物、自然环境与种、养、加工相结合的生态经济系统工程。

计划建立6000亩的生态林业示范园。

坚持科学规划,扩大造林面积,采取多项措施,保证造林质量,扩大育苗面积,提高苗木自给率,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封山护林,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管理的思路,加强了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

5.配套服务示范园

作为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下游组成部分,配套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在具备良好配套服务前提下,现代农业的各种优势才能真正实现。

这些服务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设备提供、交易场所、物流实现等方面。

XX镇目前尚没有一家全面和专业的农业服务提供单位,但各农资经营单位、农技单位经过适当的组织、培训后是可以担当该项任务的。

六、项目总体布局、发展重点与进度计划

1.布局原则

坚持宏观指导,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因地制宜,按功能(产业)分区,相对集中管理,科学规划设计。

●功能分区

园区按功能(产业)标准分区,根据功能和产业发展重点的不同划分为服务配套区、烟叶示范区、有机油茶示范区、生态林业示范区和绿色果蔬示范区5大专业示范园区。

●结构优化

结合园区在农业科研、开发、生产、示范、推广、产业发展、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均衡发展的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

●因地制宜

园区建设紧密结合XX实际,立足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着力建设适合川中丘陵地区、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的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的方案

园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建设发展格局,建立高效烟叶、绿色果蔬、生态林业、有机油茶、服务配套5个专业示范园,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之间的关系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根据其层次的不同划分为三级,即第一层次园区、第二层次园区、第三层次园区。

根据其主要功能和目标的不同划分为二大区域,即核心区、外围区。

●层次园区之间的关系

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个层次园区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即第一层次园区包含第二层次园区,第二层次园区包含第三层次园区。

 

其中,第一层次园区是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第二层次园区是五大专业示范园,第三层次园区是第二层次园区下根据产品不同而划分的子园区。

3.园区的主导产业

园区建设高效烟叶、绿色果蔬、生态林业、有机油茶等主导产业,形成完善、协调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格局,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4.园区的基本功能

●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功能

园区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开发和培训,开展示范种植,使农业高新技术得以迅速实现产业化,推动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示范和推广。

●龙头带动功能

园区建设以企业为龙头、以经济为纽带,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生产,组织周边农民共同参与,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区域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高新技术传播功能

园区兴建农业产业化技术培训学校,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5.园区的发展重点

园区利用区域原有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效烟叶、绿色果蔬、生态林业、有机油茶等主导产业,同时带动配套产业,实现产业全面升级。

6.技术依托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中烟工业公司。

7.园区建设的进度计划

园区建设期6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1年)

启动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步完成各专业园核心区建设,初步完成咨询、物流等配套建设,发展至少3家规模化农业企业。

●第二阶段(2012年~2014年)

全面建设XX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面完成核心区、基本完成外围区建设,将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企业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农业生态旅游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三阶段(2015年)

全面完成园区建设任务,评价、检验。

七、专业园的主要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和年度计划

1.烟叶示范园

●园区目标:

将园区建设成为规模化烟叶种植基地,烟叶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基地,烟叶种植技术培训基地。

●建园地点:

沙坪、涓水、松华、井冲、松溪、石山、石龙洞、新桥等村。

●建设规模:

5000亩。

●主要技术:

套餐制供肥、大田管理、大培土、烘烤调制等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XX县烟草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进度计划:

2010年,全镇落实烟叶种植面积3000亩;2015年,落实烟叶种植面积5000亩,全面完成高效烟叶示范园建设并通过验收。

●效益分析:

①经济效益:

按我镇烟叶平均产量估算,烟叶示范园全面建成以后,我镇将年产烤烟1750吨,按2008年收购均价6.95元计算,总收入将超过1200万元;②社会效益:

烟叶生产是我镇最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特色农业项目,也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之一,发展烟叶生产对开发利用镇内自然优势资源,加快XX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有机油茶示范园

●园区目标:

将园区建设成为有机油茶的种植、实验基地,实现规范化生产达到油茶质量稳定、均一、可控,建立和实现良性循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有机油茶产业。

●建园地点:

主要分布在XX镇新桥、石山、龙溪、蒿溪、龙泉、石龙洞、烟溪、崔坪、通溪等村。

●建设规模:

30000亩。

●主要技术:

油茶的无机种植技术、油茶的丰产栽培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计划进度:

2009年,完成有机油茶种植面积1000亩;2011年,完成有机油茶种植面积2000亩;2015年,完成有机油茶种植面积3000亩,并于当年通过有机油茶专业示范园验收。

●效益分析:

①经济效益:

种植油茶成本分析:

新开油茶种植,机械平整土地需1100~1200元/亩,土地租金每年约30~40元/亩,头三年护理成本需1500元/亩,以后每年肥料需150~200元/亩。

种植油茶收益分析:

油茶一般三年挂果,第四年开始产生效益,第九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亩年产量可达1500斤,榨油75~80斤。

目前茶油市场价约20元/斤,亩效益1500~1600元/年。

盛果期可持续20年。

②社会及生态效益:

在XX镇实施有机油茶示范园项目,不仅经济效益显著,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种植油茶林,可以减少荒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油茶林成一定规模后,可结合本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促进生态旅游、观光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3.绿色果蔬示范园

●园区目标:

将园区建成优质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为主的瓜果、蔬菜示范园,使之成为果蔬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种植、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基地。

●建园地点:

灰黄公路、横雷公路及沩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线沿线,龙溪、鹤塘、沙坪、XX、松华、胜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