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135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docx

决胜考场高中物理模块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

目录

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1

考点1.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

考点1.2实验: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6

考点1.3 牛顿第三定律8

考点1.4 牛顿第二定律12

考点1.5 力学单位制15

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单位制

考点1.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

(1)定义: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C.公交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倾斜,说明乘客有惯性公交车没有惯性

D.汽车的速度越大刹车时越难停下来,说明汽车的惯性大小与速度有关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D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一个小球竖直上拋,拋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这样的性质,即惯性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B )

A.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有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A )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车左侧方向跌倒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

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 )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B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D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C )

A.惯性减小为在地球上的1/6,重力不变

B.惯性和重力减小为在地球上的1/6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在地球上的1/6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

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

如图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A向B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A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刹车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A )

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B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

如右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上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B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1.2实验: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探究

(1)探究过程:

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时,弹簧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F′,弹簧测力计B则受到A的拉力F.注意观察F与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再把A拿下来,向两侧分别拉A、B,再观察F与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2)实验结论:

在拉弹簧测力计的整个过程中,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A、B弹簧测力计示数总是满足大小相等.

(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由曲线得出的直接结论正确的是( AD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一方面表明中国航天事业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另一方面“嫦娥一号”的发射也带动了高科技的发展.目前计算机的科技含量已相当高,且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图是利用计算机记录“嫦娥一号”发射时,火箭和地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 ).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D.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不再适用

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

(1)将两个传感器按图甲方式对拉,在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乙所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

(2)(多选)由图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A.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B.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

C.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变化

D.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答案】1)时间(t) 力(F) 

(2)AC

考点1.3 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1)“三同”:

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

(2)“三异”:

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的效果不同.

(3)“三无关”:

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

3.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对应名称

比较内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不同点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性质不一定相同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

如图所示,人静止站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多选)如右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而后才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的合力为零

C.弹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

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手拿一个锤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锤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锤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锤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锤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C.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

D.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一定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

(多选)如图所示为郭晶晶跳水前的起跳动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郭晶晶受到弹力的直接原因是跳板发生了形变

B.郭晶晶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郭晶晶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她对板的作用力远大于板对她的作用力

D.郭晶晶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板对她的作用力远大于她的重力

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B )

甲     乙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合力一定为零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有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多选)穿在同一木芯上的两个磁环以异名磁极相对,静止在台秤上,忽略木芯的重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 )

A.在两磁环的接触面上有:

下磁环受到的压力大于上磁环的重力

B.在两磁环的接触面上有:

下磁环受到的压力大于磁环受到的支持力

C.由于磁环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故台秤的示数小于两个磁环的重力之和

D.即使磁环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台秤的示数仍等于两个磁环的重力之和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所示.对于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D )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

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

(多选)2014年8月18日11时1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关于这次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D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存在相互作用

 

考点1.4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及表达式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表达式:

F=ma.

2.对定律的理解

(1)矢量性

a为研究对象在合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a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2)瞬时对应性

一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恒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合外力随时间改变时,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合外力为0时,加速度为0,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独立性;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物体所受的合力必须达到某一个值后,才会对物体产生加速度

B.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则这个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所受各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

C.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静止的物体受到力作用瞬间就获得速度

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减小,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若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多选)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够长的弹簧,则当木块接触弹簧后( BC )

A.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

B.木块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仍可增大

C.当F等于弹簧弹力时,木块速度最大

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为0

(多选)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同时撤去其中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BC )

A.2m/s2B.3m/s2C.12m/s2D.15m/s2

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N,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为10N,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为8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B )

A.2m/s2 B.4m/s2C.6m/s2D.8m/s2

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 C )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v0方向为正,合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在0~t1这段时间内( C )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减小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减小到零,则在滑动过程中( D )

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先变小再变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速度先变大再变小

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加速度为a′,则( C )

A.a′=aB.a′2aD.a′=2a

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水平面上,若两物体的质量mA>mB,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xA与xB相比为( A )

A.xA=xB      B.xA>xB

C.xA

如下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匀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D )

A.F/MB.Fcosα/MC.(Fcosα-μMg)/MD.[Fcosα-μ(Mg-Fsinα)]/M

质量为m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动,斜面静止不动,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

(1)求向上滑动时木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此木块滑到最大高度后,能沿斜面下滑,求下滑时木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1)g(sinθ+μ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下

(2)g(sinθ-μ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下

 

考点1.5 力学单位制

1.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1)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

(2)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基本物理量的所有单位都是基本单位.如:

毫米(mm)、克(g)、毫秒(ms)等等.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

2.单位制

(1)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单位系统叫做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SI):

国际计量大会制定的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

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填序号字母)

A.密度B.米/秒 C.牛顿D.加速度 E.质量

F.秒 G.厘米 H.长度 I.时间 J.千克

(1)属于物理量的是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的是______.

(3)在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________.

(4)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

【答案】 

(1)A、D、E、H、I 

(2)E、H、I (3)G (4)F、J B、C

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下列哪一组( D )

A.密度计、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B.米尺、弹簧测

力计、秒表

C.秒表、天平、量筒

D.米尺、天平、秒表

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f=kSv2,则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 B )

A.kg/m4B.kg/m3C.kg/m2D.kg/m

(多选)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C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

B.牛顿、千克、米/秒2、焦、米都属于力的单位

C.在厘米、克、秒单位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厘米/秒2

D.在力学的计算中,若涉及的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所计算的物理量的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1kg·m·s-2

D.“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s2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