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600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docx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2讲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

1.(2012·山西四校联考)“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

”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

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解析 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材料的意思是说“工业革命要求自由竞争替代中世纪严格管制经济的作法是工业革命的本质体现。

”故选B项。

其余各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 B

2.(2012·豫北五校检测)到19世纪末,德国的大部分土地仍掌握在容克和富农手中,但容克的大庄园采用机器耕地和收割,使用化肥,实行合理轮种,农业产量不断提高。

与之相关的正确理解是(  )

A.德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仍然占统治地位

B.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

C.容克贵族的封建性在农村得到巩固

D.统一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德国工业革命中工业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材料中提到的“容克的大庄园采用机器耕地和收割”说明了德国农业使用机器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同时也反映了农业生产为工业生产出来的机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故B项正确。

答案 B

3.工业革命是一次历史大发明时代,属于这一时期的发明是

(  )

A.电灯B.电报

C.电话D.电影

解析 电报分两种,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

有线电报是美国人莫尔斯于1837年发明的,属于工业革命时期;其余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

答案 B

4.(2012·滨州质检)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

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从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兴起。

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也造成了东方的贫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故选C项。

B项属于直接原因,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 C

5.机械制造业的建立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其中以英国和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机械制造业作出贡献的人包括(  )

①惠特尼 ②莫尔顿 ③莫兹利 ④爱迪生

A.①②B.①③

C.①③④D.①

解析 1796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移到刀架,推动了机床工业的诞生,标志着机械制造业的形成;1798年,美国人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使美国不仅摆脱了对英国机械的依赖,而且使美国机械制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故选B项。

②是汽船的发明者,与机械制造业无关;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②④。

同学们应注意不能只选①而错选D项。

答案 B

6.为适应民主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1832年、1867年和1886年英国议会进行了三次议会制度改革。

其中在后两次改革中,获得选举权的应是(  )

A.工业资产阶级B.新贵族

C.工人和农民阶级D.金融资产阶级

解析 本题适用排除法。

A项是在1832年获得了选举权,B项和D项领导完成了“光荣革命”是最早获得选举权的阶级,故排除A、B、D三项。

1867年议会改革,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其他工人和农民阶级都获得了选举权;1886年议会改革,矿工和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故选C项。

答案 C

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富论》的发表 ②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发电机的发明 ④垄断组织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解析 ①发表于1776年,此时的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之中,故①在②前;③是1866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③在④前。

所以正确的排列应是①②③④。

答案 A

8.图中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它前进的动力能源是(  )

A.煤炭B.石油

C.汽油D.柴油

解析 世界上最早的火车是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它的燃料是煤炭,故选A项。

答案 A

9.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十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及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19世纪晚期”这一时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改变了“经济自由化”。

A项是亚当·斯密的主张,C、D两项都出现在罗斯福新政时期。

故选B项。

答案 B

10.(名师原创)既然在19世纪末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异化”现象,且这种“异化”现象逐渐扩大到政治、外交、文化等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各国就应采取新的经济政策,以避免出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遗憾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家们没有看到这一点。

“新的经济政策”可能是(  )

A.货币主义政策

B.凯恩斯主义政策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

D.海禁政策

解析 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并控制了资本主义的各个方面,就应当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凯恩斯主义,故选B项。

A项是防止“滞胀”的方法;C项是为了消除高赤字、高国债和严重通货膨胀的政策;D项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

答案 B

11.(名师原创)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是(  )

A.英国出现了专横内阁

B.中日之间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

C.美国军官马汉提出了“海权论”

D.英国在全世界推行“炮舰政策”

解析 英国在全世界推行“炮舰政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政策。

故选D项。

答案 D

12.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分散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垄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故选D项。

答案 D

13.(名师原创)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奔驰汽车,到现在已120多岁了,当它出现后(  )

A.英国成为海洋霸主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开展

C.促进了石油的开采与加工

D.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 本题适用排除法。

英国是18世纪成为海上霸主的,当时汽车尚未发明,故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789年,故排除B项;汽车采用的燃料是汽油,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所以促进了石油开采和加工,故选C项;引发一战的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夺取,与汽车无关,故排除D项。

答案 C

14.(名师原创)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之时,可能发生的社会现象是(  )

A.法国人民通过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

B.英国科学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

C.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在欧洲兴起

D.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解析 抓住题干所限定的时间“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之时”,即可判断。

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按题干要求,只要是19世纪20~30年代发生的事即可。

A项发生于1875年,应排除;B项发生于1687年,也应排除;C项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故符合题意要求;D项发生于1905年,也应排除。

答案 C

15.(2012·江门一模)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解析 18~19世纪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资产阶级革命,当时的无产阶级比较弱小,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又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以维护自己的统治,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6.(2012·南通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

……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

……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

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

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

解析 第一问注意题目限定的时间“18世纪末”,在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回答即可。

第二问注意归纳概括相关材料。

第三问注意对材料进行逐句归纳,再加以归纳综合。

答案 

(1)原因:

立法推动圈地运动;重视科技;工业革命(蒸汽机的运用)。

(2)影响:

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严重恶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措施:

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1)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技革命的进步,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至少写出3个)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有哪些。

(4)你认为汽车发明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汽车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 

(1)①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整个社会的两大直接对立阶级;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人口增多,农业人口减少;③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2)电灯、电话、飞机、汽车等。

(凡是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成果且现在仍在使用的都正确)

(3)工业革命:

棉纺工业;冶金、采矿工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

出现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飞机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

(举出一个即可)

(4)条件:

内燃机的发明。

积极影响:

改善了交通条件,密切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