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5920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教案全集

23假如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重点:

认识9个生字。

难点:

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具: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趣

    1、复习生字词

    2、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吗?

指名说(用上假如说一说。

  二、导疑与导思

    1、但生活中并不是都处处美好,还有许多悲惨的事情。

     出示图:

风中的小树,渴望鸟妈妈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图和诗句:

自读,读出感情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他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

      指名读,齐读,再自读。

    3、看了这些,你们的心情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老师送给你们一支马良的神笔。

有了它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三、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朗读课文。

    二、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给小树画什么?

      指名说出示句子: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再出示句子:

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能不能快乐地把节读一读。

      出示小鸟图和小孩图,你会给他们画些什么?

自选一节读给同桌听。

      出示句子:

我要给小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齐读句子。

      说一说你会给不幸的西西画什么?

      出示句子: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齐读句子。

      说说西西有了好腿后他会怎么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2、3节。

指名背。

    三、说一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不幸的事?

说一说你怎样去关爱他们?

    四、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

      出示句子: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后记:

教师把学生当成小鸟、小树和西西,同学们很容易进入角色,回答时充满感情,朗读时感情更丰富。

板书假如有一枝神笔   红太阳     关爱环境

                 谷粒      关爱他人

                 一双好腿

24《日记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重难点: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1、“我”做了什么梦?

梦想成真了吗?

2、“我”的梦没实现的心情读出来。

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我”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帮助感悟。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四、板书设计

                 24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   (生气)  (高兴)

后记:

妈妈小不小气?

这个问题同学们很难理解,同学们也不知道妈妈资助啊英妹妹,通过多读课文才知道。

2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认识个生字词,会写6个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难点: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具: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

思考:

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讨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

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

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

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

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编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

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

(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

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

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

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

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

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

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学生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赠外婆

          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

        忽闻窗边叮咛声。

        秋时朝阳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学生开始作业。

板书:

回乡偶书赠汪伦

少小离家老大回,李白乘舟将欲行,

乡音无改鬓毛衰。

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桃花潭水深千尺,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及汪伦送我情。

后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一句同学们很难理解汪伦对我的情义比桃花潭水还要深,通过教师多次点拨才能理解。

 

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2、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运用学习方法。

3、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5、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6、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难点: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日积月累

  本部分包括读记短语、填标点、读儿歌三项内容。

意图是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培养学生的爱心。

  “读读记记”有六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反复朗读。

“健康的身体”要求读出自信的语气,“火红的太阳”要读出灼热的激情,其他要分别读出“羡慕”、“寒冷”、“遥远”、“心爱”的意味来。

可以进行口头扩展练习:

如()的身体,()的眼光。

还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感悟。

如,“羡慕的眼光”:

××同学学习好,品德也好,被学校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我们掌声祝贺!

(这时稍停,学生就会看××同学),这种眼光就是“羡慕的眼光”。

  “我会填”是根据例句,通过自己读句子,填标点,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要填的第一句也可以填问号。

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可口头再说几个句子,让学生根据语气说说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

  “我会读”要求诵读儿歌。

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感情。

要求做到边读边想,不会认的字可以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儿歌中体会到什么。

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体会语言的韵味和儿歌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想这样做》。

教材已经为学生创设了情境。

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安排以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

  播放帮助残疾人的有关录像或展示有关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情境对话

  介绍几种帮助残疾人的情况(如,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有腿疾的乘客、身体有缺陷的同学上体育课),让学生说说应该对残疾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再全班交流。

  三、说唱结合,读说结合

  1结合“展示台”的《爱的奉献》或者其他歌曲,说说为什么要关爱残疾人。

  2朗读有关残疾人的故事或其他文章,提出问题来讨论,或者交流自己听后的感想。

  展示台

  展示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体现自主性。

教师要做好指导。

  1在教学《日记两则》时就鼓励学生记日记,并提醒学生注意保存。

  2让学生把课桌围成一个大圈,作简单的舞台布置。

  3课前让有兴趣的学生收集《爱的奉献》的歌词,并主动地识字、学唱。

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新识的字,把他们新识的字贴在课室“生活识字区”里。

可以进行个人表演或小合唱。

  4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

如,唱其他歌、跳舞;讲关爱和奉献的故事;说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记名言。

板书 健康的身体   羡慕的眼光

   寒冷的北风   遥远的地方

  心爱的裙子   火红的太阳

后记:

“啊英是苗族姑娘”“李华今天怎么没来上课”这两句有的同学还不会加标点符号,有的同学加成逗号和句号。

识字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

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

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

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

(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

(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

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

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

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

“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

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

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

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

”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

“‘红领巾’真好!

”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

师: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学生齐背第一节)。

师: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学生齐背第二节)。

师: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

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

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

(“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

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保:

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

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

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

“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

   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

如,小白兔非常可爱。

小妹妹长得真可爱。

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七、作业:

完成《我会填》

板书:

丛林 拍手 保护 小鸡 牢记 爱护 动物 小猫

后记:

同学们对拍手歌很感兴趣,很愿意把它背下来,从中更清楚知道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26“红领巾”真好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教具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

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

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

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

(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

(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

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

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

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

“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

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

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

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

”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

“‘红领巾’真好!

”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

师: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学生齐背第一节)。

师: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学生齐背第二节)。

师: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

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

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

(“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

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保:

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

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

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

“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

   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

如,小白兔非常可爱。

小妹妹长得真可爱。

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板书    谁最快乐

         谁最活跃   “红领巾”真好

         谁来得最早   (爱鸟护鸟)

   后记:

“梳理蓬松”同学们读了很多次仍然有部分同学不会读,“红领巾”指谁?

有的同学说是小同学,

      有的同学说是小朋友,经过教师点拨后才知道是带红领巾的小学生。

27清澈的湖水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教学难点:

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具: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齐读课题,展开想象:

1、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

读出“清澈”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识字。

  

(1)生活中识字:

“镜”可能在眼镜店的招牌或广告上见过,“映”在电影海报上会常常出现,“演”在电影电视和文娱活动中常见,“蕉”会出现在水果店的商品标签上。

“幻”在孩子们喜欢的科幻片片头中常常出现;也可引导回忆,“幻”与上学前天天见到的“幼儿园”的“幼”字字形区别在哪里。

  

(2)以旧带新识认生字:

则-侧、电-龟、奶-扔

2、写字

  

(1)复习提手旁的写法并指导学生写好“扔、掉”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