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5431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docx

上海二模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

【宝山】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12.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1分)

A.咏史咏物B.边塞怀古C.边塞送别D.送别咏史

13.对诗歌前八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常”、“千”、“万”都从空间描写雪景。

B.“卷”、“逐”既写雪的威势又喻敌军压境。

C.“兼汉月”、“照”写雪的永恒和雪的光华。

D.“鸟飞绝”、“马蹄滑”用拟人而移情入景。

14.诗歌划线部分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

12.(1分)C

13.(2分)C

14.(5分)

答案示例划线部分的“晻霭”([ǎn]:

〔~蔼〕a.昏暗不明,)、“阑干”两句,以夸张的笔墨勾勒出磅礴瑰奇的雪景,突出寒冷,与“正是天山雪下时”一起,写送别环境和萧治归京的艰辛,更写边关将士艰苦生活,既表达对友人路途的关心和依依惜别之情,也烘托将士守卫边疆的英武形象和坚韧意志。

“将军”“都护”两句互文,直写边地将士的苦寒生活。

最后以赠别的礼物傲雪松枝托物言志,并用“惟有”强调,是激励对方也是表达边关将士的志愿;保家卫国的品性坚贞不渝。

评分说明怎样表达”3分;“思想情感”2分

【崇明】

将进酒

(唐)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①坟上土。

【注释】①刘伶:

魏晋时期名士。

“竹林七贤”之一,嗜酒不羁。

13.本诗与下列高中教材所学诗歌体裁相同的一项是()(1分)

A.《登楼》(唐·杜甫)B.《咏史》(晋·左思)

C.《从军行》(唐·王昌龄)D.《书愤》(宋·陆游)

14.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瑰丽奇崛B.含蓄隽永C.激越高亢D.清新雅致

15.本诗结尾两句与前部分内容形成强烈反差,有力地表现了主题,请做简要分析。

(5分)

13.B

14.A

15.答案示例:

诗歌前部分刻画了青春将暮、繁华飘落的时节,及时行乐的情景:

美酒、佳肴、歌舞,极力呈现了人间乐事,结尾两句则猛作翻转,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惨淡的形象,由此,以人间乐事衬托死之可悲,同时,终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反过来表露了生的无聊。

由此,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矛盾和苦闷。

评分说明:

“前部分刻画了青春将暮、繁华飘落的时节”“及时行乐的情景:

美酒、佳肴、歌舞,极力呈现了人间乐事”“结尾两句则猛作翻转,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惨淡的形象”“以人间乐事衬托死之可悲”“终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反过来表露了生的无聊”“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矛盾和苦闷”为6点,答对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奉贤】

江夜【清】吴锡麒

万峰壁立大江横,秋色连天露洗清。

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

隔汀孤鸟欲同梦,逆浪老鱼微有声。

半夜月沉潮又上,渔灯流过蓼花明。

14.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

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1B.2C.3D.4

15.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然清丽B.沉郁顿挫C.豪放飘逸D.平淡质朴

16.请结合全诗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

(4分)

14.(1分)B

15.(3分)A

16.(4分)首联融情于景,通过夜航所见,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1分);颔联随着诗人行船时产生的错觉,表达出自由逍遥的愉悦(1分);颈联以“孤鸟”、“老鱼”等意象传递了诗人触景而生的孤寂、惆怅之感(1分);尾联从动态的角度表现出江面上的生气与活力,暗寓作者的喜悦(1分)。

【虹口】

【中吕】普天乐

元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

黄添篱落,绿淡汀州。

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12.填入诗中空格处最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春B.夏C.秋D.冬

13.与这首小令语言风格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登高》(杜甫)

B.《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C.《登快阁》(黄庭坚)

D.《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马致远)

14.本支小令写景抒情时,数量词的运用颇具韵味。

请就这一点进行赏析。

(4分)

12.C

13.D

14.“万顷”写出了秋日江面水烟弥漫,广阔无垠的特征,将作者的视线从眼前移动到了远处,也将景物由前期的明朗,转为了迷茫。

“半竿”则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尽,也可能正是江上水烟涌起的原因。

“一声”写出了雁之孤单,使景物平添了孤寂之感,“几处”则牵连起读者对于危楼中远望者的想象,整体营造秋江暮景的迷离凄凉的氛围,使得诗歌从开始的秋日明朗喜悦转而向秋思的一点哀愁,使作品的情感更为丰富,含蓄。

【黄浦】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

怀嵩楼:

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12.这首诗共有几组对仗句,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一组B.两组C.三组D.四组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含蓄委婉B.沉郁顿挫C.平淡自然D.遒劲昂扬

14.请结合作品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加以赏析。

(5分)

12.(1分)B13.(2分)D(选择A给1分)

14.(5分)

答案示例:

阅读全诗,在高远的境界中能感受到抒情主人公傲岸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嶙峋的风骨,这是一个在贬谪中无畏无惧,乐观顽强的形象。

前两联以怀古发端,写眼前胜景,山出,菊开,酒浓,起笔就让人感到傲岸不可摧之气。

后两联动作描写,解带迎西风,倚栏对青松表现不可凌迫的气概;展望冬日携友踏雪欣赏玉洁冰清的世界,气象恢弘,昂扬着诗人嶙峋高洁的风骨和乐观不屈的精神。

评分说明:

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概括2分;结合具体诗句的分析3分。

【嘉定】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

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

此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已经三年。

红蕖:

荷花。

12.横线处填写这首词的词牌,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如梦令B.踏莎行C.水龙吟D.鹧鸪天

13.根据内容判断词作所写时令最合理的是()(2分)

A初春B夏末C暮秋D冬初

14.结合内容赏析词作表达的微妙丰富的情感。

(5分)

12.(1分)答案:

D

13.(2分)答案:

B

14.(5分)答案示例:

一二句描写衰萎的夏秋景象,暗示词人内心的烦躁苦闷;三四句色彩鲜艳灵动,意境与上句对比,表达词人自寻安慰淡淡的喜悦;下片前三句描写自我形象,闲步中既有自得其乐,也有遭贬谪消磨时光的失意;最后两句直写内心感受,“殷勤”“又”“浮生”表面上感谢天公,暗含得过且过、日复一日的无奈。

全词以环境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展现诗人百无聊赖中寻找自我安慰和无可奈何的心绪,塑造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金山】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本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

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筼筜(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

③踯躅:

杜鹃花科。

④斗:

通“陡”,顿时的意思。

13.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1分)

A.咏史诗B.咏物诗C.咏怀诗D.哲理诗

14.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和颔联分别写了远景和近景,犹如水墨画,层次分明,形象突出。

B.颈联蕴含复杂情感,有被贬的悲怨,有居南荒的叹息和对未来的憧憬。

C.尾联借答张署之诗,在镜中看自己的两鬓,顿时觉得自己有憔悴之意。

D.全诗直抒胸臆,流露出激愤的感情、受压抑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惆怅。

15.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

(4分)

13.(1分)C

14.(3分)D(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含蓄深沉)

15.(4分)参考示例:

(1)颔联借景抒情,描写了嫩笋竞相生长,杜鹃花随处开放鲜艳动人,画面艳丽明快,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为前一联荒凉冷落的景色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抒发了诗人“未报恩波”的苦闷之情。

(2)颔联用拟人手法,通过“竞”字把嫩笋争相生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通过“闲”字把黄杜鹃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姿态描绘了出来;用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作者无所事事、不被重用的愁苦之情。

(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拟人、衬托、以乐景衬哀情1分,内容分析2分,表达情感1分)

【闵行】

溪行寄王震

唐张九龄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13.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1分)

14.下面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题的“寄”与“夜雨寄北”的“寄”字意相同

B.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本诗描写的是早春景色

C.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由景而情,情景交融

D.作者写山溪中划船所见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

15.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变化,试结合具体词语加以分析。

(4分)

13.律诗(五言律诗)14.A

15.全诗前六句所写山气、溪流、丛桂、群鸥等景清新、恬静,表现出一种闲适、惬意之情,后两句情感直转,这美好的景虽是“我”喜欢的,但是没有知音相伴,从而透露出一种孤独、怅然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王震的思念之情。

【由闲适、惬意转为孤独、思念】

 

【浦东】

青杏儿

(元)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

风雨罢,花也应休。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

拣溪山好处追游。

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12.从字数来看,本作品属于词中的□□。

(1分)

13.下列关于本词风格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清新自然B.沉郁顿挫C.平淡质朴D.明快俊逸

14.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5分)

12.中调(1分)

13.A(2分)

14.答案示例:

上片作者借风雨摧花抒发伤春之愁(1分);又以“莫惜花前醉”表达不负春光之情(1分);转而由花开花落,联想到韶华易逝,平添几许惆怅(1分);下片一扫沉闷,“乘兴”饮酒,“追游”好溪山,体现作者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欢快心情(1分);最后说只要有美酒相伴,无俗事缠身,有花也罢,无花也罢,无所谓春秋变换,表现了作者豁达洒脱的胸襟(1分)。

【普陀】

京口闲居寄两都友人

【晚唐】许浑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宫阙楚江楼①。

注:

①凤城,指都城。

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

12.标题中的“京口”在今天的()(1分)

A.无锡B.镇江C.南京D.苏州

13.对划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去”“东流”暗切友人和自己的所在地点。

B.“聚散”偏重“散”,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归。

C.“浮沉”偏重“沉”,大江东流暗示岁月流逝。

D.此联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体,公正精炼。

14.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B

13.B

14.颈联实写诗人京口闲居的生活景象:

诗人独酌浇愁,然樽空酒尽,却只见青山隐隐,暮霭沉沉;友人千里回信,欣慰之际,抬头又见树逢秋时、叶落枝疏,时光飞逝、美景不再。

尾联想象自己和友人分别登上都城宫阙和江边高楼、远隔千里彼此相望的场景,登高望远却只见云天杳杳,只能遥寄相思。

两者由实入虚、以虚衬实,渲染出离群索居的孤寂、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两地分离、不得相见的感伤惆怅,含蓄隽永,深化意境,令人产生悠然不尽的遐想幽思。

【青浦】

清平乐(宋)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张炎生于南宋末年,南宋亡后曾北上大都,因各种原因,第二年即南归,回到临安。

12.从字数上看,这首词属于。

(1分)

13.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一写客观环境,一写主观感受。

B.“顿觉游情少”的原因就是因为已经到了众芳凋零的春末。

C.“草草”说明春末未能仔细观察和欣赏,显然带有一点悔意。

D.整首词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

14.这首词的下阙是如何表达丰富情感的,试作鉴赏。

(4分)

12.小令(1分)

13.(3分)B(错在原因单一,不仅仅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

14.(4分)下阕作者以燕子自喻,作者去年飘泊远离家园,如今回到京城却满目萧然,不知归于何处,抒发了飘零无依之愁。

(2分。

手法+情感)/暮春三月那夜间的风雨更令人无限伤心,雨声不催花开,但见遍地落红,融情于景。

“休听”中既有惜春伤春之愁,又隐含家国身世之痛。

(2分。

手法+情感)

 

【松江】

溪行寄王震

唐张九龄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13.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1分)

14.下面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题的“寄”与“夜雨寄北”的“寄”字意相同

B.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本诗描写的是早春景色

C.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由景而情,情景交融

D.作者写山溪中划船所见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

15.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变化,试结合具体词语加以分析。

(4分)

13.律诗(五言律诗)

14.A

15.全诗前六句所写山气、溪流、丛桂、群鸥等景清新、恬静,表现出一种闲适、惬意之情,后两句情感直转,这美好的景虽是“我”喜欢的,但是没有知音相伴,从而透露出一种孤独、怅然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王震的思念之情。

【由闲适、惬意转为孤独、思念】

【徐汇】

舟中夜起(宋)苏轼

微风萧萧吹菰蒲[注],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菰蒲:

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

12.下列作品与这首诗在体裁上归于同一类属的是()。

(1分)

A.李商隐《夜雨寄北》B.左思《咏史》

C.黄庭坚《登快阁》D.杜甫《月夜》

13.与“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一句景物描写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2分)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4.分析画线部分的诗句在全诗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5分)

12.B(1分)13.C(2分)

14.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诗人由一开始独自沉醉在平和静谧境界里的自得,到描写暗潮、落月所暗示的孤寂,情绪逐渐低落,至此直接抒发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慨和对良辰美景转瞬即逝的遗憾。

这一句也为后一句情绪的变化蓄势。

诗人最后写日出后万象萌动的景象,既流露了对夜色清境的留恋,也是心绪由感慨转为豁达的表现。

(5分)

【杨浦】

寻陆鸿渐①不遇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

①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以擅长品茶著名,后人尊为“茶王”“茶神”。

12.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1分)

 A.乐府诗B.小令C.律诗D.古体诗

13.对作品语言风格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实隽永意境开阔

B.感情蕴藉想象丰富

C.朴实自然洗练流畅

D.含蓄委婉寓意深刻

14.请对“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一句进行赏析。

(4分)

12.C、D(1分)

13.C(3分)

14.主人住宅边新种的菊花,到了秋天还未开放;点明了造访的季节,是在清爽的秋天,“篱边菊”这一典型景物构成了陆鸿渐的生活环境,通过侧面烘托来表现人物;用了“篱边菊”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像陶渊明一样追求自然,超脱尘世的品性。

运用白描写法,恰与主人追求自然闲适的逸士形象相吻合。

(4分)

翻译1分;手法1分,白描、用典、侧托、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意象;营造淡然、自然、恬静、娴静、宁静氛围1分;主人公情感淡然、超脱、闲适、悠闲的1分。

【长宁】

倾杯

【北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

暮雨乍歇。

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

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①。

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楚峡云归②,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望京国。

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①鳞翼:

即鲤鱼、大雁。

②,用楚王遇巫山神女故事,借指欢乐不再。

12.按长短规模分类,这首词属于()(1分)

A.单调B.中调C.长调D.小令

13.以下与本词语言风格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踏莎行·郴州旅舍》

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苏幕遮》(燎沉香)

14.本次下阕怎样抒写离愁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5分)

12.(1分)C

13.(2分)B

14.(5分)答案示例:

先直写别后水山远、书信难达的相思之苦;接着就对面设想,写佳人深居国房,虽知游子思念自己却难以体会行客漂流天涯的_悴苦楚,委婉曲折,倍增愁绪:

再(借用典故)转写自己日前境遇,抒发远离往昔欢娱生活的孤独落寞:

最后以景结情,写遥望京华,查不可见,但见远峰的一片暗绿色而已,言有尽而意无穷,委婉传达无尽的惆怅低回之意。

【静安】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唐)杜甫

力疾①坐清晓,来诗②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③。

[注]①力疾:

病中用力起身。

②来诗:

指杜甫的表丈李都督写给杜甫的诗,杜甫此诗为应和之作。

③风尘:

指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

12.这首诗的体裁是()。

(1分)

A.古风B.律诗C.绝句D.乐府

13.“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杜甫《放船》)

B.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杜甫《观李因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三)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D.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14.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

请简析。

(4分)

12.(1分)B13.(3分)C

14.(4分)“愁伴客”写出诗人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悲;“老随人”写出诗人年老多病的感伤;生机勃发的早春美景与自己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乐景写尽哀情;四海战乱,望乡难归,悲情愈盛。

(“客居他乡”“年老多病”“乐景哀情”“国家乱离”,每点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