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380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组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

这些课文,有些讲述了太阳的有关知识,有的介绍了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有的描述了网络技术的神奇魅力,还有的的热情讴歌了地球对人类无私的奉献,企盼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学目标

 

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继续落实本学期重点训练的语文基本功。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的主次,抓住主要部分认真阅读,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多读多思考,有问题尽量自己去解决,提倡和同学多交流多讨论;自觉地记诵、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并运用到日常的语文实践中去。

 

课时分配

 

《太阳》………………………………二课时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一课时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二课时

 

《地球万岁》…………………………一课时

 

29太阳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学习本课生字词。

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构想

 

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

不但条理清楚,而且内容简单,可以让学生以研究员的身份,自己阅读、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再集体交流、归纳。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掌握太阳具有的特征。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东升西落,把光明和温暖带给人间。

太阳对我们来说,好像很熟悉,其实又很陌生。

这节课,让我们以研究员的身份一起去了解它吧。

板书课题,齐读。

 

二、激发学生兴趣。

 

1.创设情景:

出示太阳的电脑课件,现在你们面对太阳,想知道什么?

 

2.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求答案呢?

 

三、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1、全文围绕太阳讲了哪几个内容?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讲读第一段。

 

1.这一段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

指名读第一段,太阳有什么特点。

 

2.哪些句子写出了太阳的远?

 

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呢?

出示填空题。

太阳离我们有()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不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年。

那么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4.这么远、箭哪能射到呢?

这是一个什么句?

 

5.这一段与太阳离我们的距离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用哪个字来概括?

默读第2、3自然段(要求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下两个自然段。

 

6.第二自然段主要写太阳的什么特点?

怎样说明太阳的大?

 

7.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太阳并不大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8.因为……所以……是什么意思?

 

9.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本段的大意?

 

10.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11.第三自然段写了太阳什么特点?

读出有关太阳高热的句子。

 

12.为什么一定要加上“估计”一词?

 

13.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数字说明太阳的又一特点。

 

五、小结:

作者介绍太阳、大、热的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与上节介绍的太阳的远有什么异同?

 

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板书设计

 

29太阳

 

远:

一亿五千万公里

 

特点大: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热:

表面:

6000度

 

中心:

18000000度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掌握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一问,谁能说说太阳有哪些特点?

太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2.这样的句子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过渡句。

 

3.课文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

 

4.指名读第4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层意思?

第一层讲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第二层讲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第三层讲太阳与人类社会的联系。

 

(2)哪几句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3)课文是如何说明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的联系的。

 

(4)第四句话讲太阳与什么有密切关系?

(5)煤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5.默读5-6自然段。

 

(1)这两个自然段说明什么与太阳的关系很密切?

 

(2)指名说说雨、雪是怎样形成的。

(边说边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3)指名说说风是怎样形成的。

(边说边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4)同位互相说说风、雪、雨的形成与太阳的关系。

 

6、指名读7自然段。

思考:

 

(1)第七自然段写了太阳与什么的关系?

(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太阳与防治疾病又有什么联系。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这一段中哪一句话概括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太阳是怎样的景象?

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指导背诵这个自然段。

 

三、知识扩展。

 

1、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你还搜集了有关太阳的哪些资料。

一起整理、归类。

 

2、集体交流,互相补充。

 

四、全文总结。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加深对太阳的理解。

 

2.背熟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29太阳

 

动植物的生长

 

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生活没有太阳就没有世界

 

自然气候

 

人类健康

 

课后小记

 

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自然界的一种有趣现象——共栖。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的收获与同学进行交流,不懂的问题大家进行讨论。

教师提出一些阅读建议,让学生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再组织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弄清什么是共栖,并收集生物共栖的有趣现象。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再现一些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们看那些凶猛强大的家伙,居然也有这么弱小无比的好朋友,它们为什么能和睦相处呢?

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将为大家揭开谜底。

(板书课题)

 

2交流课前预习所查找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共栖。

 

二、交流阅读方法,引导自读自悟。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在一堂课中读懂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谈方法,教师相机提出建议。

 

2学生自主选择一种阅读方法,独立阅读课文。

 

三、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所得。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2小组同学一起上台汇报阅读情况,互相补充,其他同学倾听后评议。

 

组别

 

谁和谁共栖

 

有趣的现象

 

共栖的原因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3用自己的话讲讲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鼓励学生用上课文中学到的好词好句,生动、形象地描绘画面。

 

4同学之间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共栖现象,或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作业设计

 

鼓励学生网上阅读其他科普文章。

 

板书设计

 

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犀牛——犀牛鸟

 

鳄鱼——燕千鸟

 

金黄鼠——百舌鸟

 

课后小记

 

3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我”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网络的用处,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网络的用处。

 

教学构想

 

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要指导学生自读。

让学生以“我”的活动:

做了什么,心情如何,有何感受为线索,在默读中画出有关语句,以较快的速度了解本课所记叙的事情。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参观“网络教室”,了解有关互联网方面的知识。

查找有关信息技术的资料,了解网络的用处。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汽车行驶在公路上,火车行驶在铁路上,轮船行驶在江河中的情景。

想想:

信息也有行驶的道路吗?

它行驶的道路会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

 

2相互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与“我”的活动的有关语句。

 

4投影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学生读书后填表。

 

我做了什么

 

看到什么

 

心情

 

感受

 

进入

 

访问网站

 

发电子邮件

 

5全班交流。

 

6根据表格中所填的内容,说说课文所记叙的事情,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练说,互听互评,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说。

 

三、研读质疑,合作释疑。

 

1自主读书,针对文中“我”的感受,提出问题。

 

2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释疑。

 

3教师参与交流并予以提示。

 

四、交流感受。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信息高速路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2谈谈自己知道的网络知识、网络的用处。

上过网的同学交流上网的感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3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五湖四海随时交流

 

电脑网络国家查阅信息“我”的感受

 

城市建立联系

 

家庭购物拍卖真神了!

 

课后小记

 

32*地球万岁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献给地球的诗,它包含着对地球无私奉献的赞美,更包含着对地球美好未来的期盼。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保护地球、热爱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对地球未来的期盼,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教学构想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世界上一些重大事情的资料,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进行。

 

教学准备

 

关注现实生活,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情。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运用到媒体,激情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地球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的情形,它是那样的玲珑剔透,是那样的晶莹可爱。

再展示阳光、沙滩、草原、森林……地球上的人们幸福生活的情形,地球慷慨给我们提供着它所拥有的一切。

 

2、美丽的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球万岁》就是一首献给地球的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杜正确、通顺。

 

2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诗歌,相互指正。

 

3讨论每小节的大意。

 

三、检查学习情况。

 

1诗歌共有几个小节?

 

2知名分节朗读,检查是否达到正确、通顺。

 

3每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4质疑问难,相互解答。

 

四、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课文中一些重点词句,要做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如“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1结合前面学过的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结合学生课外从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上了解的情况,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遭受摧残的情景:

股股废水流向清澈的江河,将河里漂浮着死去的各种鱼类;工厂的浓烟偏向天空,天空变得灰蒙蒙的;无情的战争夺取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恐怖活动肆意横行,给人们的生活蒙上阴影……

 

五、练习朗读,升华情感。

 

1教师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诗,进行范读。

 

2同位互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诗,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另一个同学当小老师,评议哪里读得好,哪里需要改进。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配乐朗读。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1选择自己喜欢诗句熟读称颂,并抄下来。

 

2课外找找其他诗歌,练习朗读,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

 

板书设计

 

32*地球万岁

 

课后小记

 

积累运用八

 

教材分析

 

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四部分。

 

教学目标

 

读、背气象谚语,增加生活经验,激发读、背的兴趣;阅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揣摩说明文的写法;讨论暑假怎样过,在交流中完善各自的暑假计划,使暑假过得有意义;展开想象,编一个科幻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揣摩说明文的写法;展开想象,编一个科幻故事。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背气象谚语,增加生活经验,激发读、背的兴趣;阅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揣摩说明文的写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留心观察,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气象现象,人们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将他们描述出来,在社会中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个气象谚语。

 

2让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联系各自已有的生活体验,弄懂谚语所揭示的气象规律。

 

4熟读成诵。

 

5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气象谚语。

 

6鼓励学生课余收集、积累其他谚语。

 

二、完成“阅读”

 

1学生默读文后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

 

2带着问题阅读短文,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

 

3了解文章的大意。

思考:

为什么说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可言?

小组交流,相互补充,教师相机点播、小结。

 

4联系学过的《太阳》,说说有了水以后,地球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作业设计

 

收集整理其他谚语。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八

 

读读背背——谚语

 

阅读——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讨论暑假怎样过,在交流中完善各自的暑假计划,使暑假过得有意义。

 

学生学习过程

 

一、回忆生活,拓展思路。

暑假又将来临。

一说到暑假,大家一定有不少的话要说,谁能告诉同学们,以前你是如何过暑假的,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遗憾?

(学生展示有关照片,讲述暑假生活情景)那么,今年你打算怎么过暑假呢?

 

二、创设情境,商讨方案。

 

1创设情境。

投影出示社区“小学生暑假生活金点子”征集启事,指名读一读,明白启事内容,弄清具体要求。

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

这节课,我们先来评一评,看谁的计划最好,最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能获得“金点子大王”的荣誉,我们将把他的方案推荐给社区,参加“暑假生活金点子”大赛。

 

2独立思考。

怎么过暑假,很大程度要凭借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需要。

因此,在小组讨论前,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自想一想:

今年在暑假准备怎么过,为什么这样过?

从而为小组讨论,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做好必要的铺垫。

 

3初定方案。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自找交流伙伴,说说自己的设想,重点说准备怎么过,为什么这样过。

再听听别人的打算,然后共同讨论活动方案,确定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和展示形式。

 

三、双向互动,深化交流。

 

1班级交流。

为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双向互动,教师要适时激励机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成为口语交际中的一员。

由教师和几名学生担任评委,其余同学充当观众,小组代表叙述自己的计划,同组其他同学作补充。

之后,评委和观众可以提出问题,由发言者回答,然后评委和观众根据其表现第一次打分。

 

2引导评价。

评委和观众对每位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评一评:

 

(1)方案是否可行,内容是否具体、有意义。

 

(2)声音是否响亮,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明白。

 

(3)每组的活动方案有何优点,还有哪些不足。

 

3修改。

针对自己的不足,借鉴他人的做法,学习他人的优点,全组同学再次商讨,对原定方案再作修改,并派代表简要汇报修改后的方案。

评委和观众第二次打分。

 

4组织评选。

根据两次评分结果,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列名次,评出本次口语交际的最佳方案和“金点子大王”,予以奖励。

 

四、延伸课外,实践运用。

 

暑假时,就按照制定的活动方案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让今年的暑假生活给我们留下美好而难忘的会议。

 

作业设计

 

把自己的暑假计划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暑假怎么过

 

课后小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展开想象,编一个科幻故事。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科幻故事片。

大家喜欢科幻故事吗?

 

2要想拍成这些科幻故事片,首先要有一个科幻故事的剧本。

让我们都来当编剧,编一个科幻故事,说不定下一部片子就用上你创作的故事了。

 

二、课外阅读,感悟写法。

 

1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自己阅读过的科幻故事,说说哪些人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领悟写法。

 

(1)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或物来写。

 

(2)想想要合理、大胆,情节要生动有趣。

 

(3)所写的幻想中的人或物,都应有人的思想、行为和感情。

 

三、相互交流,启发选材。

 

1启发谈话,开拓思路。

同学们,科幻故事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果你想探索宇宙的奥秘,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有翅膀的人;如果你想揭开古老的历史谜团,你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久远的古代;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有不方便的地方,你可以在幻想的世界里尽情描绘未来的蓝图……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幻想的内容也应该是各不相同的。

 

2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打算写的故事,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3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提出改进意见。

 

四、独立构思,完成初稿。

 

1启发引导,进一步开拓思路。

在进行构思指导时,要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上下功夫。

鼓励写出不同的情节、不同的人或物。

 

2独立构思,完成初稿。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材进行构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作业设计

 

完成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编一个科幻故事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学生习作,指出优缺点,并指导修改。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师概述这次习作的情况,充分肯定共同的优点,表扬写得好的和有明显进步的学生。

 

二、进行习作交流。

 

1请两三名写得比较好的学生朗读他们的习作。

学生针对有点进行评议。

 

2出示两篇内容不够具体,语句不够通顺的习作,学生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评议。

 

三、指导修改习作。

出示学生习作,师生共同讨论评议,指出优缺点,并针对不足进行修改。

 

四、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五、修改后认真阅读。

 

作业设计

 

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讲评——编一个科幻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