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5372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

《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易错题.docx

高三历史易错题

高三易错题再练

1.董仲

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祠堂是族人们祭祖的地方,福建农村王姓家族还保持着家族祠堂。

该家族从高至低的辈分排序中,有一组是:

怀、宗、维、大,民国元年除夕主持祭祖的是“宗”字辈的王宗烨。

按照宗法制,这个人在“宗”字辈中一定不是()

A.小宗B.大宗C.嫡长子

D.族长

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起源解释:

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

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

成宋姓。

从宋姓起源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

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4.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

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太庙图二祠堂

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国”与“家”结合

5.在近代史学大师王国维看来,周革殷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鼎革,“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下列从制度文化的角度历数殷周鼎革的“剧变”的有()

①封邦建国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嫡长子继承制④百家争鸣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6.“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

7.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

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分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和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

这一制度创立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末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末期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9.(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0.(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B.轻徭薄赋C.崇尚节俭D.民贵君轻

11.钱穆认为: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

”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12.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13.“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

”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

A.唐朝门下省B.宋朝中书门下C.元朝中书省D.明朝内阁

14.下表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适应时代的需要B.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

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D.宋朝以文治国,重视科举取士

15.“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A.协理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

16.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 ②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 

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④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17.(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18.(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

“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

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19.(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2题)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20.(2013年山东高考12题)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

21.《周礼·考工记》载:

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22.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23.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

“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  )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25.历史学家指出:

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  )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

26.《左传·桓公二年》记载: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  )

A.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B.实行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

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但未高度集中

2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

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

该观点旨在强调(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

28.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

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

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

的形成B.分封制逐渐的瓦解C.监察制度的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29.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文中“天之变局”是指当时(  )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统治阶层出身的变化

C.制度法令由混乱到统一D.政局由动荡走向稳定

30.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关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  )

A.宦官专权B.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

31.“秩序井然”“清新”“丰满华丽”“理性美”分别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特征。

它所折射出的历史时期分别是(  )

A.明清、南北朝、唐朝、宋朝B.西周、战国、唐朝、宋朝

C.西周、南北朝、汉朝、明朝D.西周、战国、汉朝、唐朝

32.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据表可知,汉代察举制(  )

官僚贵族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33.《容斋四笔》载:

“旧传有诗四句夸世人得意者云:

‘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好事者续以失意诗四句曰: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

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据此,足见当时(  )

A.社会繁荣,人们歌舞盛世B.藩镇割据,战争连年

C.世家大族子弟平步青云D.科举的社会影响之广泛

34.某大臣上书皇帝言: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此大臣主张(  )

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D.加强中央集权

35.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6.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

该学者认为(  )

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

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

37.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

 

A.鸦片走私、出超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D.开埠通商、入超

38.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39.右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

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南京条约》之后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D.《辛丑条约》之后

40.孙中山说:

“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

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发生在20世纪初的“那次血战”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41.(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29题)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2.(2013年浙江高考17题)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43.(2013年北京高考17题)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

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44.“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

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

”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45.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46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

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

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

此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7.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都派出代表共祭黄帝陵。

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频军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论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对该场景反映的历史信息评价正确的是(  )

①展现了中国历史传统的重要文化现象 ②唤起了民族自尊,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至上,抛弃前嫌,一致对外 ④表明国共两党抵御外侮的共同心愿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8陈毅在中共七大胜利闭幕时写道: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做主?

万众瞩目清凉山。

(作为七大会场的中央大礼堂在延安清凉山下)。

”下列叙述与其相符的是

①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一直抗击着日军大部分兵力 ②中共中央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③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④延安精神指引着中国前进的正确方向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49.下面是历史漫画《日本的今昔》,漫画所反映的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1931年9月,日本全面侵华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C.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D.全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50.“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

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C.敌后战场军民抗战D.正面战场全面抗战

51.1945年8月10日,艾青在其诗作《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

“这是伟大的狂欢节!

胜利的狂欢节!

解放的狂欢节!

”人民欢欣鼓舞主要是因为(  )

A.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D.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52.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

“国军一部分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D.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53.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

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有()

A.南京大屠杀B.中共七大召开C.百团大战战况D.淮海战役战况

注: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54.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

符合其主题的是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5.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56.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

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

抗战八年纪念

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冀鲁豫第六军分区

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57.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58.“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59.近代民主革命家章太炎为革命领袖黄兴撰写挽联: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盛赞其开创民主共和的伟大历史功绩。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黄兴的历史功绩是()

A.阐发革命纲领B.领导重大起义C.组织临时政府D.颁布临时约法

60.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

这表明()

A.原来在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

C.农民的阶级局限性D.开始逐步推行《资政新篇》的主张

6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

这说明中华民国

A.实行议会共和制B.权力过于分散C.注重权力的制衡D.实现了全国普选

62.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63.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体制已经有所认识。

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64.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他们俩不但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

”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①多数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65.(2012·临汾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南北议和”的过程中制定的,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公布。

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参议院为行使立法权的机关,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委员;临时大总统和内阁为行政机关;法院是司法机关,行使审判权。

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启蒙思想家康德“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

B.关于参议院、总统、国务委员、法院的规定体现孟德斯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C.《临时约法》的制定从一开始就是为限制袁世凯有可能的独裁专制甚至复辟行为

D.《临时约法》在一定程度上仿照了美国“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66.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①清政府已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已经结束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③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 ④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67.(2013年天津高考6题)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68.(2013年山东高考13题)1923年,陈独秀说:

“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