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366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docx

食堂宿舍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国家建设部、计委、教育部颁布建标[1992]245号);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

4.《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06]17号);

5.《教育部关于颁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发[2006]18号);

6.《〈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指标修订及测算说明》;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8.《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9.《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13.《遵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版;

14.贵州遵义鲁班招标公司提供的一期规划建设项目文件;

15.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二、工程概况

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用地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东北部,北侧隔自然山体与中桥水库相望,东侧为遵义医专规划用地,西侧为航天职院及居住组团的规划用地,南侧为自然山体。

新校区用地呈不规则多边形,南北长约1680米,东西宽约716米,总用地面积1187公顷。

整个场地高程在海拔840米至930米之间,最大高差约90米,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属山地浅丘地形,东侧地块地形部分为大于25度的不可建设用地,其余山体坡度较缓。

用地中部主要为农田荒地,局部有少量民房村寨,低洼处有池塘、水渠。

场区内植被葱郁,生态优美,北侧台地、堂潮山、柿湾坪山、太阳山及场区中部均有较好的绿化植被。

柿湾坪山坡度较缓,绿化主要集中在北侧和西侧,其余主要为果林土坡,规划时应加以利用。

该校区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年平均降水量1097.8mm,多集中于五月至十月份。

日降雨量最大达141.3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

全年以东风为多,年平均风速1.1m/s,30年一遇最大风速21.9m/s。

遵义市新蒲片区为亚热带高原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1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最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2℃,无冻土,但全年平均日照不多,降水量较大,暴雨多而急,年降雨量为1000~1200mm。

故须妥善处理好路基项目的排水,作好排水防洪设施。

建成后的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学员规模为20000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08万平方米,将与遵义医专、航天职院、遵义职院、遵义师院、遵义党校等学校共同构成了新浦新区的科教园区。

三、设计指导思想

1、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将是:

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职能多元化、教育结构多样化。

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精神、教学并重、知识传授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面转化。

这一趋势是本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2、符合地块特性,遵循建设规律和开工顺序,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

力求新校区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规划上追求可持续发展性,布局上体现文化情怀、生态意识和社会效益。

四、总体规划构思

1.人文精神

校园总体规划设计的中心是提供不同层次的场所,以邀召所有教与学的人们进行多层次的交往,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这一包含人文精神的设计思想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1.1、场所尺度:

合理近人的场所尺度,不仅促成不同的人际交往,且增加同心凝聚力。

1.2、领域的归属感:

空间设计中包含从公共性到私密性不同层次的完整空间系列,同时通过诠释这种层级的各种手法,标示场所的归属感和参与感的相关特征,以期避开归属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1.3、基地的几何特征:

基地的几何特征是场所记记性的线索。

1.4、社区活动的舞台:

场所邀召各类使用者参与,使得场所和使用者的“吻合”应有从紧到松的不同层级,使得场所给人以愉悦之意,给场所赋予记忆性。

1.5、活跃因素:

光线、气候和地面植被的改变,小地貌形成主导风的引入,使之成为活跃场所的元素。

2理性结构,山水情怀

2.1、引入周边风、林、水及泉城人文景致于校园,整体融入区域地景,形成天、地、人合一的环境。

2.2、表达基地所处自然地形南北轴向方向性和东西自然节理性。

2.3、前瞻性的生态校园,强调自然资源回留运用的环保及能源节约观念。

2.4、师法自然,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原有地貌并精心打造更为“实用、经济、美观”的校园,实现两个文明与三个效益的统一。

四、规划布局特点

1.规划结构

沿东西向设置校园礼仪轴,串联校园入口广场、校行政楼、礼堂、图书馆、教学主楼等标志性建筑,礼仪轴庄重大气,展示了遵义医学院的精神风貌。

校园生长轴由南向北串联校园各学科组团,是校园有机生长的重要指引,同时也是校园教学空间的重要轴线。

规划在校园中心至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建立步行轴,使得学生漫步于自然山水间,体现校园独具特色的自然山地景观。

2.功能分区

在三条轴线的引导下,将校园划分为:

入口区、核心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科研实训三产区、教工培训及后勤服务区、生态景观区等七个功能分区。

其中核心教学实验区内布置图书馆、公共教学、公共实验以及临床、口腔、药学、护理四个学科组团。

学生生活区以带状布局,分为三个组团与教学实验区对应,生活组团间布置食堂、活动中心、体育场地等服务设施。

体育运动区按照20000人学员规模配置,分为一个正式比赛区和一个体育训练区,区内布置田径场、体育馆、风雨操场、游泳馆及运动场地,各体育区均与教学区、生活区形成三角服务关系,方便使用。

体育比赛场利用地形,底部架空,背靠山体设置看台,形成了独具山地特色的体育建筑。

科研实训三产区面向西侧城市道路,主要布置医学技能实训基地、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等功能,为促进遵义医学院的科研创新打下硬件基础。

五、空间组织及景观规划

校区空间组织以主入口广场和中心建筑群为核心组织。

景观规划设计力求聚散有致,纯静清雅的环境特色,创造“山水学林”的绿色校园意境,“堂虚绿野龙开,花隐重门约掩”。

绿色校园的设计意念,是将校园布局因地就势,处处成景,建造错落有致的生态校园。

进入校园主入口,通过简捷明快的校大门,以严谨、庄重的绿化空间为引导,来到大门前开敞的广场,与图书馆广场遥相呼应;公共教学楼呈对称布局,庄严稳重。

透过连廊,远处造型简洁的图书馆隐约于山水之间,步入教学楼内部空间,湖水左右流转,富于变化和节奏,图书馆近处院落以水为主题,宁静的水面映衬着中心建筑;远处院落以林为主题,意示着核心区“曲水绿洲”的到来。

山林、绿地、湖水和建筑相互结合,呼唤出“山、水、学、林”校园四大景观元素。

绿地、小品依旧存在于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中间,镶嵌于幽幽学林中,既丰富了校园地景,又使学生生活环境更纯静、优雅,透出淡淡的山川田园风情。

学校用地周边后退防护绿化林带,通过校园内的生态绿轴和景观绿轴,与校园绿化融成一体,呈现生态校园的完整的空间形态。

建筑布局中的庭院空间、院落空间,强调环境的意境,尺度上怡人,功能上合理,从小处着手,以植草砖铺地为主,点缀草坪、观赏树种,配以灯具、座椅,塑造绿化空间的实用性、人文性,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六、竖向与地面排水规划

竖向规划原则为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作量,满足排水、交通、景观、建构筑均安全与稳固性要求。

充分利竖向变化条件,创造特色校园景观。

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高差,设台地、挡士墙及坡地。

建筑利用高差建设,争取更多的便利空间,减少土方量。

体育场地建于较平整处。

不同高程道路及场地之间利用室内外坡道、台阶、梯楼连接。

七、道路系统规划

校园周边环路、交通便利,面向西侧城市方向建立校园礼仪主入口,面向7号路设置次出入口,东侧教工培训及后勤服务区面向新龙大道设置出入口,校园还在东西两条规划道路上结合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设置校园次入口,方便物流出入。

1、根据校园交通的基本情况,提出如下规划原则:

①统一性原则:

遵循组织交通、合理分区、创造景观的三统一原则进行路网规划。

②安全性原则:

以人为主,人车分流,减少相互交叉。

③便捷性原则:

以主导性为主的道路尽量直达,以车流为主的道路适度曲折,达到减速、限速、提高环境的完整性。

④舒适性原则:

道路与环境相结合,环路两侧注重绿化配置,视线曲折通透,步移景移。

2、道路的性质与等级

①步行区是校园广场与绿化所组成的序列,其宽窄随环境布置的不同而变化。

②车行道宽度20米。

八、无障碍设计

1.室外环境无障碍设计

在道路和人行道及广场设置无障碍坡道及盲道,设置人行横道提示盲道及盲人过街音响装置。

各交通道路、场地、停车车位、电梯、公共厕所、建筑等设置无障碍标志。

在广场设置盲文位置图,全方位地满足残障者的使用要求,体现人性化设计。

2.建筑单体无障碍设计

在设计中按无障碍要求设置各类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公建及学生宿舍的出入口,各公建按要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坐席、卫生间及电梯等,学生宿舍内设置无障碍专用宿舍,以满足残障者使用。

3.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

公共卫生间、浴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按规范要求作无障碍设计,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及轮椅通道,高差较大的场地设置无障碍电动升降平台,从各个细微的环节体现对残障者的关怀。

九、防灾设计

1.人防规划设计

按有关规范,校园本着平战结合原则,合理地利用地形,结合部分学科组团、图书馆、公共教学区、校行政办公楼等重要建筑,设置地下人防空间,具体待单体设计时需再深化设计。

2.抗震及地质灾害规划设计

所有建筑单体均按6度抗震设防,并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规定。

规划用地处于丘峰洼地地貌类型,发生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可能性小,但在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

3.防洪规划设计

整个建设场地南北高中部低,随地形坡度,在场地内设置一自然水系,既增加了景观意境,又可利用其将洪水排至市政道路排洪沟中,并通过排洪大沟的通道排出。

规划充分考虑山地地形造成的山洪灾害等不利自然因素,沿所有山坡底部设置防洪沟,将雨水在疏导的前提下合理引入市政排洪沟,科学规划疏导与利用的关系。

十、单体建筑设计简介(本次投标单体)

(一)学生宿舍

a)区位上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的学生公寓位于建设用地东侧,远离城市主干道,从属于生活区,靠近运动场地。

学生公寓和食堂形成组团,与教学区隔开一定距离。

将食堂布置在组团一端避免厨房油烟对校区的污染。

b)形式上学生公寓各栋楼围合成内向型的三合院空间形态,隔绝了其他一切外界干扰。

南北向布置,利于最大化接受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三合院的形体对于自然通风的要求特别高,稍微处理不好易在背风面易于形成较长的漩涡区,影响后面建筑的自然通风。

所以“正房”部分楼层采用了局部五层并用架空的手法,引风入“室”,从而改善了通风环境。

在围合的庭院的竖向设计形成台地,以阶梯相联,布置绿化。

形成层次丰富的绿化空间,方便了学生在室外的休憩和学习交流互动。

C)功能上建筑层高六层局部五层,层高3.6米。

首层设置入口大厅及管理室。

各层都有活动用房。

U型的公寓体量高低错落并且用连廊连接,打破宿舍传统立面形象从而丰富了立面造型。

(二)学生食堂

a)本食堂方案包括学生食堂、教工食堂,同时在食堂二层设有清真餐馆,可以同时容纳2730人同时就餐。

b)区位上遵义医学院新浦新区一期建设项目的学生食堂位于建设用地东侧,远离城市主干道而又毗邻校园主干道,西南邻公共教学楼,东南邻学生及教工活动中心,并与东侧的宿舍区集结成生机盎然的生活区。

c)形态上本食堂方案采用了退台的处理方式,让本案更有层次感,在主入口的沿街立面上,采用了玻璃幕墙,有利于让食堂内部空间采光、通风更好。

为了让侧里面更丰富具有变化,在“开窗”上应用了小窗、条形窗。

d)色调上采用了冷色调“白色”为主,暖色调“黄色”为辅,“冷暖结合”,让本案张显建筑魅力。

材料上采用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外墙漆。

e)功能上本案一层设有学生洗澡堂,后勤部和学生就餐区人流分隔,其中后勤部设有电梯,学生就餐区设有自动扶梯,让学生和后勤工作人员井井有条。

二层设有独立的清真餐馆。

三层主要是风味餐厅。

四层设有教师餐厅,包房及学生餐厅。

为了使食堂的采光和通风更好,每层层高设为4.2米。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地块位于遵义市新浦新区,包括1栋食堂及6栋宿舍楼。

食堂:

地上4层,结构长度约67.20m,宽度约50.40m,高度约16.8m;宿舍楼:

地上6层,结构长度约102.0m,宽度约66.90m,结构高度约21.6m。

结构体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可采取框架结构体系。

2、设计依据

2.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表2.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使用年限

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

二级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人防抗力等级

2.2、自然条件

2.2.1风雪荷载

表2.2风雪荷载参数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Wo=0.30kN/m2

B类

0.2kN/m2

2.2.2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贵州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暂行管理规定》以及《中国地震局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中震防发[2009]49号),针对教学用房、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礼堂和体育馆等校舍单体建筑,明确其抗震设防类别:

重点设防类(乙类),按此要求,本项目按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确定地震作用,并按6度抗震措施加强构造。

2.3.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附近已经建好的建筑物地勘报告,拟建地段无活动性断裂及发震断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存在,区域稳定,适宜建筑。

2.3、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2.3.1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

表2.3.1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定、规程

序号

名称

代号

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10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22/45-2004

1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008版本

12

其它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2.3.2结构计算用程序

本工程计算采用PKPM(2010版)系列结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2.3.3荷载

2.3.3.1恒荷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按27kN/m3计算(包括抹灰层),填充墙采用轻质空心砌块(容重ρ≤12kN/m3);楼面荷载考虑二次装修、设备管线等共预留2.0kN/m2,屋面荷载考虑建筑保温防水找平层等共预留4kN/m2。

特殊房间附加恒荷载另行考虑。

2.3.3.2活荷载标准值(kN/m2):

(1)屋面:

不上人屋面—0.5kN/m2,上人屋面—2kN/m2

(2)公共空间:

门厅—3.5kN/m2,消防疏散楼梯—3.5kN/m2

(3)楼面:

宿舍—2.0kN/m2,食堂—2.5kN/m2,卫生间—2.5kN/m2,走廊—3.5kN/m2,

(4)其他:

贮藏室—5kN/m2,其他特殊房间按实考虑

3、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方案

3.1结构缝的设置

宿舍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结构平面超长且不规则,需要设置抗震缝,将其断开成几栋规则单体。

食堂不设置结构缝,采用后浇带。

3.2结构体系

结构选型根据各单体功能的不同要求,按受力合理、抗震有利、经济耐用、可实施性强和科技含量高的原则进行设计。

本工程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框架结构体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该工程所属地区(地震烈度小于六度)的新建建筑,按六度地震作用和抗震计算,框架梁、框架柱均按抗震规范上相关抗震构造措施。

楼盖采用主次梁楼盖或空腹板。

该栋单体无地下室。

3.3新工艺、新材料及新技术

为获得较高净空使用空间,降低层高,教学楼楼、屋盖拟采用空腹板结构

4、基础结构方案

为降低各单体建筑在地基基础上投入的造价,规划布局上尽可能在挖方区布置建筑物,在填方区布置道路和室外场地。

经现场踏勘及参阅相邻场地地质资料,各单体建筑的基础选型以浅基础方案为首选,持力层选用粘土层或岩石层,基础暂按独立柱基考虑;对不可避免布置在回填区上的建筑,根据各建筑体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及填料性能等因素,可采用深基础(桩基础)、或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技术(如机械压实、强夯、置换、挤密桩及注浆加固等)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后,再采用浅基础方案。

达到节省工期、降低造价的目的,具体基础结构方案待场地详勘后,结合现场情况确定。

5、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

5.1混凝土

5.1.1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序号

构件名称及范围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抗渗等级

1

基础及底板垫层

C15

2

框架柱

C30~C40

3

框架梁、楼面板、屋面板

C25~C30

4

现浇楼梯

同本层梁板

5

桩基础或独立柱基础

C25~C30

6

构造柱、过梁,圈梁等

C25

5.2钢筋

为节省钢材降低造价,本工程梁、板、柱受力构件均采用III级钢(HRB400);

其余如构造柱、过梁、圈梁等非受力构件采用I、II级钢筋。

5.3砌体

填充墙采用环保、节能、经济耐用的材料(室内填充墙采用轻质墙体材料,外墙采用节能轻质墙体材料)。

6、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问题

6.1总图场平挖填方规划设计

本规划场地为高低起伏的山地,结合地形、地貌,在满足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场区道路及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及竖向标高,尽量避免深挖高填,造成环境破坏和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同时采用专业土方计算软件对总图竖向设计进行反复的土方计算分析和调整。

6.2山地整治规划设计

场区道路及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尽量避开地质情况不利地段,以避免对山体进行切坡。

对靠近山体等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处的单体建筑,结合地形采取吊层、退阶、架空等处理方式倚山而建。

既减少了由于挖填方形成边坡后在边坡治理上的资金投入,又充分体现了贵州山地建筑的地域特色。

对于填方区域,结合上部功能可设置地下室,既减少了回填土方量,又可满足停车、设置设备用房、人防等功能要求。

对建筑物周边场地及道路旁形成的边坡,除必须的挖填土方外,采用分阶放坡、合理设置支护结构等,并配合环境工程进行综合治理,使之在平面和竖向上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美化环境、生态保护的设计宗旨。

必要的土方回填,结合场地要求、回填厚度及建筑基础设计等采取相适应回填方式和回填要求。

场地回填时,统筹考虑室外设备管沟、管井等的预埋,避免施工的重复和建设资金的浪费。

.

第三章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

(略);

2、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3、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其他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二、设计范围

1、供配电系统:

10/0.4kV变、配电系统;动力、照明系统;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电视电话系统,楼宇智能化及通讯系统,安全防护系统。

三、供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a)、本工程所有消防用电设备、生活泵、潜水泵、消防区域控制室等的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灯为二级负荷。

b)、除以上一、二级之外的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本工程采用一路10kV电源供电。

从科研楼地下室环网柜引一路10kV电力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至该建筑群的地下变配电房,作为正常工作电源。

该建筑群内的照明电压为220/380V,采用三相四线加PE线方式进行,从地下变配电房分别引出两路220/380V电缆线路放射式及链式供电。

3、备用电源

本工程在宿舍地下室设置一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该工程的应急电源,当市电故障时,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启动提供应急电源,确保一、二级负荷的供电。

4、用电指标及计量

a)、地下车库:

15W/m2;宿舍:

40W/m2;食堂:

100W/m2

b)、宿舍的电表箱设置在一层的值班室处进行统一管理,食堂的电表箱设置在各层楼的管道井内。

则用电负荷预测如下表:

用电负荷分类表

用地分类

建筑面积或户数

综合用电指标

用电负荷

地下车库

31910m2

15W/m2

478.65kW

宿舍

67000m2

40W/m2

2680kW

食堂

13810m2

100W/m2

1381kW

景观用电

50.0kW

用电负荷总计(kW)

4589.65kW

同时使用系数

0.8

计算负荷(kW)

3671.72kW

本工程总用电负荷达4589.65kW,计算负荷为3671.72kW,取综合功率因素0.9,考虑负载率为81%,则总装机容量约为5000kVA。

四、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建筑物防雷等级为二级。

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极,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要求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本工程消防区域控制室在宿舍群内设置,采用区域报警系统。

在每个宿舍里至少设置一个感烟探测器,而且走廊、食堂的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的前室及合用前室设置感烟探测器、消防广播、手动报警按钮,并在地下车库与食堂厨房内设置感温探测器。

2、按二级保护对象设置火灾探测器,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火灾报警按钮。

当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中心有如下控制功能:

启动消防泵、喷淋泵、屋顶正压送风机;关闭相关、相邻楼层的非消防电源、启动应急照明;所有电梯逼降到首层。

六、电视电话系统

1、本工程的电视信号由室外有线电视网接口引来,进楼处预埋两根SC40钢管。

系统采用750MHz邻频传输,要求用户电平满足64+4dB;图像清晰度不低于4级。

2、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均安装在各层,挂墙暗装。

3、干线电缆选用SYWV-75-9,穿SC25管。

支线电缆选用SYWV-75-5,穿SC20管。

沿墙及楼板暗敷。

在各层的活动室设一个电视插座;电视插座暗装,底边距地0.3m。

4、市政电话电缆先由室外引入至地下室的总接线箱,再由总接线箱至各层接线箱。

各层接线箱分线给配线箱,再由配线箱跳线给每个宿舍内的电话插座。

5、每个宿舍按2对电话线考虑(各设一个电话插座)。

6、电话电缆及电话线分别选用HYA和RVS型,穿金属管敷设。

电话干线电缆在地面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