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143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docx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1

英文摘要、关键词…………………………………………………………………2

引言………………………………………………………………………………3

第一章赵佶即位的缘由及生平………………………………………………3

第二章宋徽宗的艺术成就………………………………………………………4

第一节宋徽宗在书法上的艺术成就……………………………………………5

第二节宋徽宗在绘画上的艺术成就……………………………………………5

第三节画院在中国画发展史上的贡献……………………………………11

第三章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对北宋文化艺术发展的意义……………………11

结束语………………………………………………………………………………13

谢辞…………………………………………………………………………………13

参考文献……………………………………………………………………………14

 

【摘要】宋徽宗赵佶作为皇帝是昏庸无能,但他酷爱绘画和重视绘画,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编《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集》。

他在诗书画方面都有较好的修养,其花鸟画作品或柔丽细腻或水墨朴拙,人物山水画作品也力求严谨,还创立独具特色的瘦金体书法,将中古宫廷绘画推向最为兴盛的时期。

本文主要分析他在诗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中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宋徽宗;绘画;花鸟画;书法;

 

[Abstract]:

EmperorHuizonginSongdynastyZhaoJitookemperorisstupidincompetent,butheisveryfondofthedrawingandtakesthedrawing,expandstheartacademyvigorously,establishesthepicturestudy,arranges"XuanheModelpaintings"and"XuanheWisdomLooksatCollection".Heallhasthegoodtutelageinthepoemcalligraphyandpaintingaspect,itsflower-and-birdpaintingworkeithersuppleLiexquisiteorShuiMoissimpleandunadorned,thecharacterlandscapepaintingworkalsomakeseveryeffortrigorously,butalsoestablishesthethingoldstylecalligraphywhichischaracteristic,pushestotheMiddleAgespalacedrawingthemostprosperoustime.ThisarticlemainlyanalyzeshiminthepoemcalligraphyandpaintingaspectartisticachievementaswellashethefunctionwhichancienttimesinthedrawinghistoryaddedfueltotheflamesinChina.

[Keyword]:

EmperorHuizonginSongdynasty;Drawing;Flower-and-birdpainting;Calligraphy;Drawinghistory.

 

引言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代皇帝(1082—1135),河北琢县人,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书画家。

他的那些绢画和他所独创的瘦金体书法,都被后世视为无上的珍品。

尤其那些翎毛画中,用生漆点睛的鸟眼,突出画面如豆,虽八百余年流传,鸟雀传神,依然栩栩如生。

徽宗虽称得上是杰出的书画家,但他天性爱好逸乐,把政事放着不管,尽让蔡京那些蟊贼把国家弄糟。

又引来了北国的金人,而覆灭了北宋一百六十八年的江山,连累了儿子钦宗,以及宗室贵戚三千人,一起沦落绝域。

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今浙江省绍兴县永佑陵。

第一章赵佶即位的缘由及生平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二十五岁的宋神宗之子宋哲宗英年驾崩,没留下子嗣,显然皇帝的人选只能在哲宗的兄弟中选择。

神宗共有十四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并非嫡出,又非长子,按照祖宗法度,他并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后由于向太后的鼎力支持,使其他在19岁时,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在位共二十五年。

赵佶生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为宋神宗第十一子,初封端王。

赵佶继位在当时曾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认为其轻佻不可以治国,但向太后力荐之,并以神宗语驳斥反对派:

“先帝尝言:

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于是徽宗赵佶得以继位。

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改年号为“建中靖国”,这是赵佶统治政权的开始。

赵佶继位后不久,即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免,时称六贼。

赵佶还以“绍述”的旗号,定司马光、文彦博等臼余人为”元祜奸党”,定章悼等人为“元符党人”,刻石朝堂,以示贬斥。

赵佶生活穷奢极侈,和上述六贼滥增捐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修建华阳宫等宫殿园林。

他派朱勋设立苏杭应奉局,搜刮江南民间的奇花异石,称“花石纲”,运送汴京,修筑“丰亨豫大”(即丰盛、亨通、安乐、阔气的意思)的园林,名为“艮岳”,将北宋政府历年积蓄的财富很快挥霍一空。

“花石纲”又害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赵佶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

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摘自网络)

赵佶短暂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

赵佶在位期间,极尽享乐的生活,整年在寿山艮岳、九成诸宫中写字、做诗、画画、听歌、看舞,对治国理财用人之道既无能为力,且漠不关心,将政治大权错托佞臣。

靖康之难,国祚中断,赵佶生活的浮华侈靡亦毁于一旦。

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耻辱,国家横遭掠夺,百姓惨遭蹂躏,赵佶本人亦倍受离乱之苦。

尤其与早年的奢侈享乐生活相比,晚年的凄惨境遇令人难以想象。

但是,一败涂地的政绩并不能掩去他在艺坛上的光辉,从文化史、艺术史上来看,赵佶有其光辉的一页,在艺术上的造诣以及为推进中国美术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章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宋徽宗赵佶善书画,精鉴别。

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

花鸟、山水、人物、楼阁,他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

他广收古物和书画,网罗画家,扩充翰林图画院,令人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

赵佶真书学薛曜,自创“瘦金体”,也写狂草。

绘画重视写生,以精工逼真著称。

工花鸟,相传用生漆点鸟睛,生动传神。

徽宗也能诗词,有《宣和宫词》3卷。

作为书画大家,其书画艺术之高明,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不小的影响。

第一节宋徽宗在书法上的艺术成就

宋徽宗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可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徽宗擅长书法,在书法界享有盛誉。

他刚开始练书法时是学黄庭坚的风格,后来又学唐朝薛稷的字,熟练之后便有所改变,独创字体修长硬挺、笔画纤瘦,如铁画银钩,极具个性,自称瘦金体。

其所书《欲借嵯峨万仞崇》诗和《风霜正腊晨》词,堪称瘦金体书法典范。

他尤精于楷书、草书、狂草也别具一格,意趣天成,自然洒脱,如疾风骤雨,似惊涛骇浪,较楷书更为出色。

“瘦金体”与李煜的“金错刀”交相辉映,堪称中国书法史上耀眼的双壁。

徽宗流传至今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比较多,代表作有:

草书《千字文》,作于政和二年。

时赵佶四十一岁。

其笔势奔放流畅,贴荡起伏,一气呵成,颇为壮观,丝毫不亚于唐代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扇七言诗》上写有“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14个字,起笔法婉转秀丽,连贯如龙蛇,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

《欲借风霜二诗帖》(图一,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

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1110)时所作。

(图一)

草书《千字文》(图二,纸本,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为描金云龙笺,长3丈,无一接缝),宋徽宗赵佶的草书代表作。

云龙纹生动规整,犹留唐人遗韵,写在上面的狂草书千字文一气呵成,笔势凌空,变

幻莫测,犹如长江奔腾,一泻千里,运笔迅疾流畅,结体奇宕潇洒。

此卷作于宣和(图二)

四年(1122),是赵佶40岁书法大成时之作品,为稀世珍品。

(摘自

第二节宋徽宗在绘画上的艺术成就

徽宗的画则更加出色。

徽宗即位后,多方收集历代名书佳画,临摹不辍,技艺大进,成为当之无愧的画坛巨匠。

其绘画注重写生,观察生活细致入微,尤精于花鸟,以精致、逼真著称。

宋人邓椿在《画继》中称赞他的画“冠绝古今之美”,这种看法还是客观公允的。

他善画花鸟和山水,其画技精湛,笔法谨严,色彩华贵,自成一家。

所画禽鸟之翎毛,运笔奇巧,尤其是眼睛之笔,用生漆点染,仿佛一颗突出于纸上的豆粒,而且栩栩如生,几乎要转动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他最擅长的是墨花石画,画中一色焦墨,不分浓淡,只在丛密之处微露白道,独具特色,妙不可言。

传世的作品有《晴麓横云图》、《桃鸠图》、《鹑水仙图》、《四禽图》、《雪江归根图》、《柳鸦图》、《祥龙石图》(图三)、《腊梅山禽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等。

一、宋徽宗的花鸟画

赵佶于花鸟画尤为注意。

《宣和画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二千七百八十六件,占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

可见其偏爱之深。

《画继》记(图三)

载赵佶曾写《筠庄纵鹤图》,“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擎露舞风之态,引吭唳天,以极其思,刷羽清泉,以致其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闲暇之格,清迥之姿,寓于缣素之上,各极其妙。

”(摘自网络)这种赞誉赵佶花鸟画精致、生动传神的文字记载俯拾皆是。

流传至今题为赵佶的大量精美的花鸟画作,则证实了这种记载的真实性。

赵佶的花鸟画,以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既从形象上充分掌握了对象的生长规律,且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对象的精神特质,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

中国传统花鸟画向分徐(熙)、黄(筌)两派,两派各有长短。

黄派长于用色而短于用笔,徐派长于用笔而短于用色。

以技术的标准论,徐不及黄的精工艳丽;凭艺术的标准言,黄不及徐的气韵潇酒。

用笔和设色作为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中两大极为重要的元素,缺一不可。

各走极端,易生偏向。

北宋前期黄派画风一统画院,经过一百年的辗转摹拟而显得毫无生气之时,崔白、易元吉奋起改革复兴徐熙画法,黄派暂居下风,但并未退出花鸟画坛,因而使花鸟画得以蓬勃发展。

至北宋晚期,徐、黄两派实际上处于并行发展的势态。

凭赵佶深厚的艺术修养,他对徐、黄两派的技法特点的认识是清醒的。

因此,赵佶的花鸟画是学习吴元瑜而上继崔白,也就是兼有徐熙一派之长。

当然他也并非只学一家,而是“妙体众形,兼备六法”的。

如文献记载那样,时而承继徐熙落墨写生的遗法,时而“专徐熙黄荃父子之美”。

显然,就创作技法而言,徽宗既学吴元瑜、崔白也就是徐熙系统的用笔,又喜黄荃、黄居宷的用色,并力求使两者达到浑化一体的境界。

徐熙野逸,黄家富贵。

徐、黄两派又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

赵佶作为当朝皇帝,又是极力享受荣华富贵、纵情奢侈的人,对于精工富丽的黄派风格,有他根深蒂固的爱好。

同时,他又处在文人画蔚然兴起之后,必定受到时代风气的熏染。

他的周围又聚集着一群雅好文人生活方式的贵官宗室如王诜、赵令穰等,又与文人画的倡导者之一米芾关系颇为密切。

米芾崇尚“平淡天真,不装巧趣”的美学观,赵佶自然深受影响。

尤其是他本人全面而又精深的文化艺术修养更使其审美情趣中透射出浓郁的文人气质。

因此,赵佶既崇尚黄派的富贵,又喜好徐派的野逸,其审美趣味也是糅和了徐、黄两家的。

(摘自网络)

徽宗的花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富丽精致,如《芙蓉锦鸡图》(图四,绢本)、《腊梅山禽图》(图五)。

《芙蓉锦鸡图》画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锦鸡构成画面。

画中锦鸡落处,芙蓉摇曳下坠之状逼真如实,锦鸡视线之际,双蝶欢舞,相映成趣。

画上有徽宗题诗: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

”其诗意之旨归,尽在画意中。

状物工丽,神情逼肖。

锦鸡之神态,全身毛羽设色鲜丽,曲尽其妙,俱为活笔。

芙蓉枝(图四)

叶之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片叶均不相重,各具姿态,而轻重高下之质感,耐人寻味。

图下几枝菊花斜插而出,增添了构图之错综复杂感,渲染了金秋之气氛,衬托出全图位置高下,造成全图气势上贯。

芙蓉斜刺向上,使观者凝神于飞舞之双蝶。

用笔之精娴熟练,双钩设色之细致入微,空间分割之自然天成,均足以代表北宋宣和间院体画的水平。

赵佶的美学思想于绘画中注重诗意的含蕴回味和观察事物的精细入微以及写实表现的传神精切,于此展现得一览无余。

工笔画之典雅与匠俗区分,其关键就在于胸怀修养的内营,运笔的动力节奏感和诗意的构成。

观《芙蓉锦鸡图》,诚然如是。

赵佶所为,典雅浓丽,诗意画意,俱显上乘,不愧是中国绘画史上院体画的上乘之作。

故宫博物院曾制作了10件仿真精品,每件价格高达人民币50余万元。

《腊梅山禽图》(图五,轴画)一株腊梅斜出,枝干疏朗有致,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

枝头宿山雀二只,一正一背,奇正相生。

由于鸟是画面重心所在,比重较大,故在腊梅根部添画花草二丛,即避

(图五)免了头重脚轻的弊病,又营造了一派自然生机。

腊梅枝干以劲细墨笔钩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画出。

笔墨的细粗、干湿配合协调和谐。

画幅左面及右侧用瘦金书分别题款和跋诗一组,成为画面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试除之,皆不妥贴,可悟赵佶的用心所在。

题诗为: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写生珍禽图》(图六,卷高27.5厘米、全长521.5厘米,共分12段,每(图六)

段接缝处有宋徽宗的双螭印,共十一方。

)为水墨纸本手卷,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笔调朴质简逸,全用水墨,对景写生,无论禽鸟、花草均形神兼备。

第二类是墨气淋漓的墨花,如《枇杷山鸟图》(图七,绢本,小墨,纵22.6cm,横24.5cm),这幅画是介于工笔和写意直接按的没骨画的代表,全图用墨汁浸染,画风迥异。

枇杷与枇杷之间的前后关系通过边上的留白的区别,层次分明;叶片上叶脉的墨色匀致含蓄,整幅画作俨然一幅精细的照片的底片,画面中和唯美,意境幽远。

二、宋徽宗的山水画

北宋画坛,不论是郭熙的山水,还是武宗元的人物,或是崔白、易元吉的花鸟,都是通过高度写实的绘画技巧,追求笔墨变化的极致,并通过对形体的刻画,来捕捉自然的“真意”。

但是,到了北宋后期,这已不是唯一的创作理念。

以苏轼、米芾为中心的北宋文人提出他们绘画创作的核心观念:

诗画合(图七)

一。

这个观念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家和观者双方都不可能只在单一的本位中去寻求艺术的真谛。

苏轼又说: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这种观念,使北宋末年的绘画走向一个注重画外情韵的表现途径。

宣和画院待诏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在旧的高远、平远、深远上提出了新的“三远”——阔远、迷远、幽远,旨

(图八)在情韵的孕造而非空间的布置。

徽宗皇帝亦受到文人思想的感染,在画院中推行改革,设立画学,以诗题取士,要求院中画家在形象中传达诗的内蕴。

北宋末年尤其是徽宗朝的绘画发展的另一个新倾向便是复古。

具体表现为:

除了制作许多前代名迹的摹本外,在自由创作中也直接回溯到晋、唐模式。

从现存的画迹看来,赵佶的绘画具有十分浓郁的时代特征。

《雪江归掉图》画一寒江横过画面,远接天际,上下一色。

近处一长岸通景,右半部,江面空阔;近处通岸有一低阜石冈伸向江边,石冈上几组丛树,二纤夫拉船于渚边。

江对岸,远山隐隐,江岸中低坡重汀,村舍树林;对岸的偏中处,汀峦重重,洲渚历历,丛树亭舍,路径相连。

画的左半部近中处,两岸高山相对,重峦叠峰,是画中的密处和高处。

楼阁藏于山后,村落隐现于林中。

高山坡脚延河,伸至左边江心。

最左边的洲渚上楼阁飞檐出于林中。

图中赵佶用瘦金书体自书“雪江归棹图”、“宣和殿制”,并押“天下一人”。

此图和五代宋初、中期的山水画画法大异,复古倾向十分明显。

其画山石轮廓浓重,线条皴法古拙凝厚。

然下长坡不皴,山石的深处皴,显其结构处勾,余从简。

皴、勾用墨皆有浓有淡,既非披麻,更非斧劈。

最后加一些雨点皴,笔法极为细劲。

又以青墨烘染天色,焦墨杂淡绿染林树,微施金粉点染芦苇,又设赫色点枝叶,缀轻粉作雪。

气象萧疏,寒气逼人。

全幅布置精巧,构图旷远。

(摘自网络)

《溪山秋色图轴

》(图九)这件作品的实景多被安排在画面左半侧,占据不到二分之一的面积,其余以留白来表现云雾、烟霭和野水。

此种设计与北宋初期,取中轴构图的巨轴山水画有所不同,可以见到山水画从雄伟风格转变为带有抒情气氛的趋势。

群山叠嶂被压缩、聚集在画面左上角,已经失去原本撼人的气势,徽宗使用大量水墨淡染来呈现烟雾迷离的山水景色,颇有韵致,亦能增添画面的流动性。

浑圆如云状的山石和蟹爪树是李、郭画派

(图九)的重要特征,徽宗以简洁、洗炼的用笔来诠释大师的风格,呈现一种接近文人画家的业余性。

列植于平坡、沙渚的群树,枝干挺直,画叶用湿笔点染、树干留白,笔墨中带有拙趣,显示这件作品亦受到江南画风的影响。

细看这幅画的点景人物,多半描绘渔夫在渔钓或捕鱼的情景,这代表著君子所向往与世无争、远离尘俗的生活典型。

此类渔父的画题,在进入北宋之后逐渐流行,成为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重要题材。

赵佶的山水画创作源泉不仅来自秘阁万轴,也来自真景实貌的写生之作。

从他的笔法,可知他有深厚的素描工夫,也足见他自幼写生之勤。

其他角度、透视、布局、设色,无不精妙传神。

他是实在是一位卓绝的画家。

所以,赵佶的山水画,既有于古无所不窥的传统功力,又能从真山实水中自出新意,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

三、宋徽宗的人物画

由于宋徽宗对绘画的喜好,以及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与兴盛,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人物画方面,画院画师为服务于政治的需要而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而民间人物画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作为描绘的对象,生动记录了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平民生活。

这种平民化的风俗人物画,突破了以往以帝王、圣贤、贵妃为主的人物画局限,摆脱了“鉴戒贤愚”的人物画传统。

如表现田家婴戏、村童闹学、山樵村牧,耕织货郎、七夕夜市等题材的作品,被后世固化为中国人物画表现太平盛世的永恒题材。

《听琴图》(图十)是北宋人物画中的杰作。

画幅右侧上方有赵佶瘦金书题:

“听琴图”三个字,下另书“亓”押,据说此画押整体为“天”,下半部为“下”,上下两部分又可认作“一人”,以取“天下(图十)

一人”之意。

图中共有四人,正中端坐的抚琴者为宋徽宗;左侧青衣仰观者是王黼,身边一童子拱手而立;右侧俯首恭听者即是蔡京。

他们各个都凝神静听,沉浸在这美妙悠然的琴声中。

第三节画院在中国画发展史上的贡献

徽宗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书画精品,还积极推动了北宋文化艺术的发展。

其中值得称道的就是对翰林书画院的重视,他设画院以画取院士,仿科举命题取士的制度,令画家依题作画,这创下了历史之先,可以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一人。

宋初以来,供职于书画院之人与其他部门相比地位颇低,就连服饰也与其他部门同等官员不同。

徽宗大力提倡和奖励书画创作,对宋初已有的翰林图院和翰林书艺局进行整顿和发展,不仅建立、健全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还相应提高了画院的政治地位。

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下令设立了专门培养绘画人才的画学,后并入翰林书画院。

画学专业分道佛、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科目,教授《说文解字》、《尔雅》、《方言》、《释名》等课程。

画院也有严格的考试,每次都由徽宗以古人诗句亲自命题,诸如“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在多”、“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乱山藏古寺”、“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等等,精巧别致,颇具魅力和想象空间。

由于徽宗的不懈努力,画院和画学取得了巨大成绩,一方面培养了诸如张希颜、孟应之、赵宣等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另一方面开创了北宋绘画的新境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里程牌。

学术界有“北宋绘画,实为中国最完美绘画”的美誉,这与徽宗酷爱并重视艺术而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着直接关系。

第三章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对北宋文化艺术发展的意义

赵佶在位时,曾广泛收集历代文物书画,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让文臣分门别类,著书评论,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这些都对宋代的绘画艺术起到了推动和倡导作用。

他还增加画院画师的俸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等诗句为题,考录画师,给画院注入“文人画”的气质。

许多画师,如李唐、苏汉臣、米芾等,皆是由此脱颖而出,树誉艺坛。

皇帝如此钟爱书画,文人雅客又怎能不趋之若鹜?

北宋书法、宫廷画在此时发展到极致。

徽宗品画崇尚法度,讲究形似,重视画家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例如他出的“嫩绿枝头”一题,许多应试者根据试题画出茂密的花树,涂上翠绿的颜色,细心勾勒出树枝的性状,以为这样就合乎了题目的要求,哪知被淘汰。

有一人别出心裁画了一座高高的亭子,亭台上有一美人靠着栏杆站立,口点胭脂,嘴唇上那一抹嫣红格外醒目,与旁边的绿柳相映成趣。

以红衬绿,嫩绿枝头不仅更加鲜艳,而且更富生气。

还有一次,试题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应试的大都照题中的景色画出来,没甚出色。

只有一幅画,画中一船夫倦卧船尾,一枝横笛丢在船板上,却被取中了第一名。

还有一次题目是“乱山藏古寺”,取中的一幅画,是荒山满纸,只在云烟弥漫中建一寺幡飘拂。

考入图画院者,按出身分为士流和杂流,授予六个登记的职称。

表现突出的人还被授以朝中官职,着紫衣,佩金鱼,竭尽荣宠之幸事。

当时,图画院中聚集了许多一流的书画家,他予以待诏、衹候、画学士、供奉等职衔。

跨南北宋的名画家李唐,就是徽宗时画院的一员。

著名书画家米芾就是徽宗时的书画学博士。

还有,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创作《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都是徽宗时图画院的画师。

徽宗自己的画,尽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有“腊梅山禽图”、“红寥白鹅图”、“桃鸠图”等等。

徽宗还经常亲临画院指导。

据《画继》记载,宣和年间,徽宗建成龙德宫,特命还原力的高手实地地画龙德宫的墙壁和屏风。

画完后,徽宗前去检查,唯独一幅“斜枝月季花”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问这是谁的作品,随从告诉他是新进画院的一少年所作。

徽宗听了很高兴,不但赏赐红衣料给这位少年,还连连称好,其他人莫名其妙,遂向徽宗请教。

徽宗指出月季很少有人能画好,因为随着四季、早晚的变化,花蕊、花叶完全不同。

这幅画中,月季是春天中午时候开放的,花蕊、花叶一点不差,故后赏之。

在旁的画家听了徽宗对这幅画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剖和极具鉴赏力的评判,莫不叹服。

还有一次,宫中宣和殿前的荔枝树结了果,徽宗特来观赏,恰好见一孔雀飞到树下,徽宗龙颜大悦,立即召画家描绘,画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刻画,精彩纷呈,其中有几幅画的是孔雀正在登上藤墩,徽宗观后说:

“画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