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108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docx

林彪与黄埔同学DOC

蒋介石:

林彪把他的黄埔同学都打败了!

2008年10月27日08:

53凤凰网读书频道【大中小】 【打印】

摘自《黄埔恩怨》,王晓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蒋介石沙场论将,他认为林彪是黄埔生中的佼佼者,被他称之为“当代韩信”。

早年曾想收归己用,可谁知林彪进入了叶挺独立团,后来参加了南昌起义,逐渐崭露头角,不仅成为红军的主要将领,也成为了他日后的一块心病……

黄埔二期生和三期生,因为他们一入学就赶上了两次东征,蒋介石戎马倥偬,也没有时间过多关心,许多人战死在疆场他还分不清是张三抑或李四,所以那感情自然淡了点。

到了第四期,因为东征的胜利,广东形势又趋于稳定,他又能经常光顾黄埔岛了,恰逢第四期学生开始招生,又因为共产党积极参与,选拔了不少优秀青年,所以这一批学员良才美质者甚多,让人看了也开心。

如后来大名鼎鼎的张灵甫、胡琏、高魁元、谢晋元,这些国民党军界的佼佼者,都是四期出来的,但蒋介石心中却认为,林彪才是最优秀的。

这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是来自实地的考察。

记得那是在中山舰事变前夕,那一阶段与汪精卫争权夺势斗争的激烈,让他心里烦躁,于是上黄埔岛散散心,顺便视察岛上情况。

恰巧,正逢四期步科的学生上战术课,他也没有惊动别人,悄悄地坐在了后面。

课题以前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为例,说一说这次战斗的取胜要素。

这一仗乃蒋介石亲自指挥,他当然最熟悉不过了,于是听得饶有兴趣。

只见学生轮番上台,口说笔划,滔滔不绝,有人认为此战胜利乃在于步炮协作得力,有人认为则是指挥果断,士气高涨,不一而足。

蒋介石心里哼了一声,不置可否,惠州之战,乃经典之作,以上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不是关键,想当年大战之前,曾让他费尽心机,绞尽了脑汁……

轮到林彪上台了,只见他一脸怯生生的模样,也不多言语,就开始在黑板上画起惠州地形图,他画得很仔细,很投入,城郭民居,地势地貌,山川河流,一一标点清楚。

就凭这一手,蒋介石已不用往下看了,该生是个有心人,他把这一课给钻研透了,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

用兵之道,在于谋定而后动。

林彪已经凭着其天生的禀赋接触到了战争艺术的精髓。

他悄悄地走出教室,吩咐随行的人,下课后,让林彪去校长室见他。

这一次谈话,十多年后蒋介石仍记住每一个细节,这林彪看似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娃,却是城府森严,惜语如金。

在以往与人的谈话中,蒋介石一向是多问少答,始终掌握着主动。

但与林彪则难进行,对方从不多答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谋熟虑,却是极得体,极中听。

蒋介石心中有一股怪怪的感觉,年轻人本应该血气方刚,朝气蓬勃,很少有像林彪这样少年老成,这样稳重,这样有心机的。

凭着直觉,他意识到坐在他面前的乃是难得一见之将才,但却很难驾驭,让人捉摸不透。

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起了汉代名将韩信,此人才华若此,心术若此。

当然,这种感觉也是随着以后对林彪的认识逐渐加深的,他在与部下论及林彪时,曾多次以韩信作过比喻。

师生俩一问一答,这时校长办公室秘书陈立夫推门而入,报告说,汪党代表精卫也上黄埔岛了,请蒋校长前往议事。

“可恶。

”蒋介石嘴里骂了一句,自从廖仲恺死后,汪精卫接任了军校党代表职,又把手插到黄埔岛来了,挤进蒋介石的势力范围,这让他很恼火,也很无奈。

汪精卫毕竟是广东政府的一把手,他还得忍住气与之虚与委蛇。

于是调转身气呼呼而去,却忘了与林彪打声招呼。

蒋介石:

林彪把他的黄埔同学都打败了!

2008年10月27日08:

53凤凰网读书频道【大中小】 【打印】

摘自《黄埔恩怨》,王晓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被孤零零甩在一旁的林彪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污辱,作为一名普通学员,他当然不知道国民党高层的内幕,不知道蒋汪的面和心不和,只以为蒋介石那一声“可恶”是冲着他来的。

林彪一向心高气傲,肚量也小,他把这件事记下了,几十年后都不能忘怀,有一次与自己的老部下黄永胜聊天,提及黄埔那段生活,林彪对蒋介石有如下评价:

“蒋介石是个军阀,他在黄埔时高高在上,对许多学员、教官都不尊重,很多人对他有反感。

林彪的评价是否准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这确实是林彪本人的感受。

再说那天蒋介石撇下林彪走后,大概也感到了自己的失态,这是有损于他的形象的,因此也曾想过要弥补一二。

但他太忙了,紧接着就是发动中山舰事件,向共产党人大打出手,后来又忙于准备北伐战争,出发前,他才抽出时间又去了一趟黄埔岛,那是他的根本重地,必须妥善安排好。

因为刚发生过中山舰事件,黄埔岛的气氛很凝重,蒋介石一整天都忙于训话,又找了一些师生进行个别交流,林彪也是其中之一。

几个月不见,蒋介石发现,林彪更加沉默寡言,眼睛里甚至闪过一丝戒备,他不知道林彪的底细,此人早在进入黄埔前就加入了共产党,两位兄长,林育南、林育英都是中共重要干部,中山舰事件后,第一军和黄埔军校都在清理门户,林彪的中共党员身份是秘密的,所以未曾受到影响。

但这还是让林彪受惊不小,因此完全收拾起锋芒,卧薪尝胆,隐晦韬光,喜怒不形于色,浑身长满了心眼,随时准备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

蒋介石向林彪许诺,毕业后让他来总司令部工作。

这个许诺太诱人了,当时蒋介石已取代汪精卫成为广东政府第一号人物,乃北伐军主帅,当时黄埔毕业生都以能进入第一军为荣,那是天子门生,地位是特殊的。

更不用说在蒋介石身边工作,那就是天子近臣了,不是黄埔生中最优秀者,最受蒋氏青睐者不敢奢想。

如果不是共产党员的身份,林彪也许会感激涕零,但他是组织里的人,有着组织里的安排,组织里的纪律。

他知道上级对他毕业后的去处已经有了意向,将他分配至叶挺的独立团,那是中共所掌握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当然要加强力量的。

所以,他只淡淡地回答了一句:

“感谢校长的信任和栽培。

见林彪并不领情,蒋介石感到了失望,也没了兴致,他怏怏道:

“好吧,我出征在即,今后再和你联系。

谁知这一别,师生两人竟成陌路,从此分为两个营垒,成了敌人,成了对手。

林彪进入了叶挺独立团,后来参加了南昌起义,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红军重要将领,也成为蒋介石的心病。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略施小计,送张辉赞踏上了不归路。

接着与陈诚大斗法,全身而退。

蒋介石称之为“当代韩信”。

蒋介石出师北伐后,他一路征战,出两湖,战江西,眼看着大雁南飞,已进入1927年的秋季,离开广东已有数月,黄埔四期生也面临毕业。

蒋介石唤来了陈立夫,现在他已经是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科长兼秘书处处长,询问四期生分配情况,其中专门提到了林彪。

陈立夫这时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特工的天分初步有所显示,心思极为精细,他报告说:

“立夫明白校长的意思,对那林彪有过调查,据说此人可能是名共党分子,他的一些亲戚可能还是中共重要人物,因此将此人放在校长身边怕是不妥。

“这黄埔岛都成了共产党人大本营了。

”蒋介石狠狠道,他挥挥手:

“此事到此再不用提了,我不能引狼入室,身边放一个异党分子。

蒋介石与林彪谈话不久,林彪即向中共黄埔党团书记熊雄作了汇报,熊雄当时就明确作了指示:

“你应该争取到蒋介石身边工作,那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从陈赓同志离开了总司令部,我们的工作就削弱了许多,现在的机会难得,从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了向右转,你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使其少受右派的唆使,维持国共联合的局面,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

然而,蒋介石的失信却将林彪满腔的希冀化作了冰冷的失望,还捎带着一些被人捉弄的怨恨,直到黄埔岛上空空荡荡,他才揣着毕业证书来到武昌,寻到曾在军校任过政治教官的聂荣臻。

政治教官聂荣臻

聂荣臻热情地接待了林彪,他现在是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经他之手,林彪去了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从此人生展开了辉煌,其成长速度之快,让蒋介石也感到吃惊。

后来朱毛会师井冈山,红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不幸牺牲,朱毛破格提拔林彪接替王尔琢团长职,成为红军的重要将领。

看来林彪确是不凡,已经崭露头角,引起朱毛的重视,怕是今后要成为劲敌喽。

果然,林彪以后在战场上的表现让蒋介石伤透了脑筋,出江西,闹八闽,战长沙,威名震天下,已经是红四军军长,位列毛泽东麾下三骁将(另两位分别是伍中豪和黄公略)之一。

1930年底,国民党发动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江西省主席鲁涤平磨磨蹭蹭,不敢进兵,就是慑于红军的威风,气得蒋介石指名道姓让湘军骁将张辉瓒充当先锋。

这张辉瓒曾在日本士官学校镀过金,自以为熟读兵书,就目高于顶,是个愣头青,硬闯进朱毛设下的陷阱,惨败于龙冈,本人被生俘,除逃出旅长薛岳寥寥数人外,全军几至覆没。

·他们也盼望着和陈诚交手,试一试孰高孰低。

·大战当前,林彪却很谨慎,保持着低调。

两道浓眉紧锁,满脸阴云密布。

凡有人来请战,他都是泼冷水:

“去,去,去,别乱弹琴。

这十一师不好打,你没有钢嘴铁牙休想啃动它的。

林彪的老部下黄永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当年打陈诚有过回忆,他说:

“那时部队求战热情很高,但林总却常说他下不了决心,因为我们过去对付的都是国民党杂牌军,十一师才是蒋介石的精锐中的精锐,是王中王。

许多人都不服气,争着要打十一师。

后来我们才懂得,林总用的是激将法。

把部队的火气煽旺了,林彪这才吐口,说是先拿五十二、五十九师祭旗,打赢了才有资格打十一师。

此语一出,红一军团上下摩掌擦拳,恨不得立刻开打。

话说两军对垒,各展手段,陈诚也不是浪得虚名,行军布阵极具章法,部队首尾呼应,左右照顾,如排山倒海当头压来,红军竟一时寻不出破敌良策。

林彪的脑袋瓜子像风车一样转个不停,他居然想出了一条妙计,故意让一份文件落入了陈诚之手,内称红军集中力量打南丰,只在黄陂放两个团作监视掩护之用。

此时,因为“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毛泽东已经被解除了兵权,由刚刚进入苏区的周恩来和朱德负责指挥红军的战斗。

周恩来认为林彪此计可行,“兵不厌诈嘛”。

于是调动红军主力全力攻南丰,造成假象。

这一手果然奏效,陈诚急电第五十二、五十九师,让其速奔黄陂,先吃掉红军掩护部队,然后相机解南丰之围,里应外合,形成夹击红军之势。

眼看着敌两个师从阵中杀出,林彪率红一军团主力立即撤出南丰的战斗,昼伏夜行,潜伏至黄陂一带,就等着收网捕鱼了。

大战在即,林彪表现了他那特有的细心和审慎,静如山岳耸峙,动如雷霆奔涌,这是他的作战风格。

他再一次亲自检查后将侦察员放了出去,并一再叮嘱部下胆子要大,动作要猛。

这种大局着眼,小事着手的工作作风,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员必须具备的素质素养。

下面的战斗过程就不必赘述了,先是敌五十二师闯进了林彪设下的口袋阵,因为准备充分,不过三个小时,五十二师几乎是片甲不留。

接着,林彪又率其主力,返身扑向已被红五军死死缠住之敌五十九师,合力将其擒下。

敌军的两位师长都成了红军的俘虏。

接到五十二、五十九师相继被歼的消息,陈诚抱头痛哭。

蒋介石也很不满,“陈辞修太轻敌了,我早提醒过他,林彪很狡猾,不易对付,如今果然付出了代价。

”于是口授了一封电报,不免有几分责备的口气,其中有语云:

“接诵噩耗,悲愤填膺。

”一向与陈诚不和的黄埔一期生,军中骁将陈明仁落得看笑话,私下里和人开心地道:

“那陈小鬼(这是白崇禧给陈诚起的绰号)的能耐就是如何讨得校长喜欢,眼高手低,轻视天下英雄,林彪这一仗打得好,好歹杀一杀陈小鬼的傲气。

黯然丧魂之下,陈诚也感到没脸见人,书曰:

“诚虽不敏,独生为羞。

”为雪耻辱,他下令第十一师在友邻部队策应下,向根据地纵深推进,其整个作战队形宛如一字长蛇,而第十一师则为蛇腰,进至草台冈、东陂一带。

林彪鼻子里冷哼一声:

“用兵之道,不浮不躁。

这陈诚只输了一阵,就沉不住气了,哪还有一点大将的风度?

”他建议红军立即出击,攻击十一师。

周恩来、朱德当即拍板,下达了作战命令:

“红军拟于二十一日拂晓,采取迅雷手段,干脆消灭草台冈、徐庄附近之十一师,再夹击东陂、五里排之敌。

20日夜间,林彪、聂荣臻率部进入阵地。

拂晓时战斗打响,果然是王牌中之王牌,十一师居高临下,以猛烈的火力对进攻的红军进行狙杀。

敌人的飞机也来助阵,炸弹鱼贯而下,林彪和聂荣臻都在前沿阵地,一颗炸弹下来,把正在写作战命令的林彪震下山坡,聂荣臻也被气浪推倒。

一阵硝烟过后,他们若无其事地站了起来,继续指挥战斗,大有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之镇定。

黄埔生曾扩情

尽管十一师困兽犹斗,却难敌红军之奋勇。

这一役,素称蒋介石之嫡系,而陈诚靠之起家的十一师只逃走不过一个团的兵力,师长肖乾被击伤,黄维坐着担架逃出了根据地,五个团长被打死了四个。

陈明仁又一次看了陈诚的笑话,讥讽其为“猪头将军”,认为陈诚根本不了解红军的作战方法和特点,总是凭匹夫之勇,根本不是林彪的对手。

这一仗,在国民党军队中震动非凡,许多人都说,林彪能啃下十一师,那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所以,在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战役前,蒋介石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专门对林彪的战术特点作了研究。

蒋介石认为,林彪与红一方面军另一主力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是完全不同的作战风格,红三军团打的是气势,如同泰山压顶,慑人心魄。

林彪则不然,打的是巧仗,“林匪狡猾无比,爱迂回,善穿插,不作正面硬拼,静如处子,动若脱兔。

诸位与其作战,切记要多动脑筋。

红军到达了陕北,林彪却坐了冷板凳,蒋介石以为有机可乘,没想到平型关一战,林彪成了全国性知名人物,于是他改变策略,对林彪进行“捧杀”。

1935年10月,随着红军主力的撤出苏区,宣告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蒋介石侥天之幸,利用中共内部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利用毛泽东被剥夺了领导权,利用红军的战略失误,终于赢了这一仗。

他不敢大意,随即调动几十万大军,对红军围追堵截,企图一鼓歼之,永绝心头大患。

这仗一开始打得颇顺利,谁知中共遵义会议召开后,毛泽东又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红军立马恢复了昔日雄风,林彪也像过去一样充满了灵气,他的红一军团充当起突围的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当者披靡,巧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扬威直罗镇。

处处都有红一军团的身影,都有林彪的身影。

说来也蹊跷,红军到了陕北后,林彪的名字突然在他案头的战报上减少出现的频率,直到抗日战争炮响,才又看到林彪身影。

1937年8月23日,中共在洛川举行会议,与会者围绕抗日的战略和兵力部署争论了三天。

蒋介石也很关心中共这次会议的内容,一段日子后,他终于知道些一鳞半爪。

戴笠向他汇报说,中共已经宣布将红军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分别以林彪、刘伯承、贺龙为师长。

至于战略问题,毛泽东的意见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所谓独立自主,也就是在整个战略布置下,八路军有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执行统一战略的灵活机动权,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依托山地开展游击战争,尔后向平原发展。

所谓广泛的游击战争,是指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通过广泛的游击战争,达到开辟敌后战场,支援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目的。

蒋介石心里一沉,恶毒攻击说:

“什么独立自主,分明是军事割据,那所谓游击战,山地战,不过是保存实力。

毛泽东不是好糊弄的,看来今后还得多费点心思。

”他顿了一下,又问,“那其他人意见呢?

“据说林彪与毛泽东争论得厉害,他是主张以运动战为主的,说是以往在苏区,曾经有过整师整旅歼敌的经验和能力。

”戴笠道。

“我们的军队能和日军的战斗力等量其观吗?

林彪这是好大喜功,是想通过战争树立自己的威信,扩大自己的影响。

我对他早有一比,是当代韩信,这里面有赞扬,是说他有军事天才;同样也是批评,这个人有野心,太精于算计。

孔夫子言‘过犹不及’。

不过这样对我们不是坏事,要利用他这一点,达到我们的目的。

再说林彪重新带军队奔赴前线。

他渴望战场,渴望硝烟,渴望在那鲜血与生命的交汇中建功立业,扬名立传,青史留名。

部队刚走到原平,就得到消息,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派出手下第二十一联队的两个步兵大队,直袭平型关,与大部队脱离了依托。

林彪的眼光何等锐利,立刻把握住战机,在平型关设伏,美美地打了一仗,1000多日军全部葬身于异乡他邦。

此乃中国军队自抗战全面爆发后打的第一个胜仗,史称“平型关大捷”。

捷报传来,蒋介石心中像打翻了的五味瓶,说不上是什么滋味,中国军队打了胜仗他自然高兴,但那却是共产党的功劳,是共产党的荣光。

聊以自慰的,就是林彪也算是黄埔出来的,说什么也还是他的学生。

后来,他专门召集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他的情绪很激动:

“从抗战至今,我军连战皆北,丢师失地,许多人都批评我们无能。

我刚刚得到消息,说是在平型关中国军队终于尝到了胜绩,而且是我们黄埔出来的将领指挥的,可惜的是,这位将领不是在座诸位,而是林彪,是共产党,是四期生中的小字辈,凭着落后的武器,战胜了强敌。

娘希匹,我一直弄不清楚一件事,许多人都说,黄埔最杰出的人才都跑到共产党那边了,我这里留下的人都属无能之辈,难道此言不虚?

蒋介石这番话传到正在淞沪前线作战的陈诚、胡宗南、黄维等将领耳中,也不由地面红耳赤,陈诚连连摇头:

“丢人啊,被林彪给比没了,如若再不能奋勇振作,打出我国军的气概,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胡宗南也是同样的感慨:

“罢罢罢,我们现在就得准备拼命,校长待我们一向不薄,假如一味地给他丢人,真会让他失望的。

知耻而后勇,在淞沪战场,黄埔将领虽然未能取得战役的胜利,但也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军人的血性,虽败犹勇。

随着平型关战斗的尘埃落地,林彪又愁上眉头,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仗打得不轻松,八路军的伤亡也达到过千之数。

毛泽东要是知道了这个情况该作如何感想?

他可是在与林彪分手时一再交待要保存实力的,要坚持打山地战、游击战的。

而平型关之战可是标准的运动战啊。

“你这就不了解主席了,他不是一再强调灵活机动吗?

及时地抓住战机,不拘一格,这才是灵活机动的真谛。

放心吧,出了问题,我与你一起担责任。

”第一一五师政委聂荣臻安慰林彪道。

果然,毛泽东很快就发来贺电,称此战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不久又将洛川会议制定的战略方针发展为:

以山地游击战为主,亦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全国的媒体也对此战作了多篇报道,有的将林彪比喻为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霍去病,有的夸赞他是当代的戚继光,这些评论让他感到很受用。

但这些还犹嫌不足,他偏过头来问聂荣臻,当局对此战有什么反映。

聂荣臻抖着手中一大叠祝捷电:

“这几天我们的收报员忙坏了,贺电如雪片一般地飞来,有蒋介石的,有武汉行营的,有阎锡山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各省军政机关也都凑了热闹。

说起这些祝捷电,还有段故事,最初蒋介石不打算理会这件事,第115师副师长聂荣臻

凡是共产党的胜利他都是要嫉妒的。

侍从室主任陈步雷却是提醒他:

“面子上的事还是要做的,再说八路军在名义上也是您领导的,不然外界会批评委员长没有容人之量的。

蒋介石一想此话有理,他不能授人以柄,让人感觉到他的小肚鸡肠,于是再不吝啬赞美之词。

不久,林彪在一次观察地形中遭友军士兵误伤,生命垂危。

林彪负伤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蒋介石的耳中,“可惜啊,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却折了一员大将。

”话虽如此,但心里却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不仅是幸灾乐祸,他还不怀好意,想借此挑拨中共军队与晋军的关系。

蒋介石表现出很关心的模样,饬令阎锡山严查这一事件,并追究责任人。

同时专门致电,对林彪进行慰问。

躺在担架上的林彪虽然处于半昏迷状态,但他努力使自己绷紧警惕,指出,自己是被误伤的,就不要追究了,免得破坏与友军的关系。

听说林彪负伤,毛泽东很是心疼,林彪参加革命早啊,上井冈山的时候,不过20出头,在毛泽东的眼里,确实像个娃娃。

另外,他机灵聪明,善解人意,又富有军事才华,所以毛泽东自然对他青睐有加,器重有加。

现在林彪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使毛泽东对他的一些看法早不翼而飞,于是立即与苏联方面联系,向斯大林求援,无论如何要挽回林彪的生命。

林彪这一去就是将近四年的时间,这四年,对日战争打得惊心动魄,却看不见林彪的身影,人走茶凉,蒋介石也快要淡忘这个曾经名噪天下的学生了。

重庆会谈,师生再聚首,各怀心机。

在抗战初期,蒋介石身边有一位苏联军事顾问切里潘诺夫,此人曾在黄埔军校创建时任教官一职。

别看蒋介石对苏联充满仇恨,但对切里潘诺夫却极具好感,切氏极谦虚,对蒋介石也很尊重,军事上又有一套,所以蒋介石对他很器重,像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都邀请这位苏联顾问为他出谋划策。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联形势顿趋紧张,不久切氏奉召回国,蒋介石大为不舍,在欢送的宴会上很有一点恋恋不舍的伤感。

切里潘诺夫对蒋介石的深情不免感动,他安慰说,中国优秀的军事家不在少数,如正在苏联养伤的林彪,此人因准确地预测了德军向法国进攻的路线(即绕过马其诺防线,从比利时方向进攻)而蜚声于苏联军界,对战略战术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擅长组织大的会战。

据军界的朋友介绍,斯大林有心留下林彪,提出可以以15位苏联第一流的将军与之交换,但被毛泽东拒绝了。

现在国共已经结成联合战线,如果林彪回国,可以聘请他到最高指挥部工作,“中国有句古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林将军的军事水平让我们这些做教官的早望尘莫及了。

这番话对蒋介石触动很大,斯大林何许人也?

能对林彪也如此器重,那林彪一定很不凡了。

于是他竖起了耳朵,留心着林彪的行踪。

1941年冬天,林彪从苏联养伤回国,中共方面立即通知国民党方面,林彪将途经西安转道延安,希望有关方面妥为照料。

对此,蒋介石十分慎重,专门让军委会西安办公厅代理主任,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人称“西北王”的胡宗南飞了一趟重庆,面授机宜,交待了注意事项,另外又指示特工王戴笠专门赴西安负责林彪的安全,但戴笠的行动却是秘密的。

戴笠是个人精,对于蒋介石的指示心领神会,甚至还有发挥。

根据蒋介石的指示,“接待林彪总以热情体贴为妥,务必使其感到亲切随和,宾至如归。

”按官场习惯,林彪应先拜会胡宗南的。

但胡宗南却是移樽就教,轻车简从,来到了林彪下榻地即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所在地七贤庄,说是看望老同学。

从名义上说,八路军隶属第一战区,胡宗南为该战区副司令长官,是林彪上级,加上又是黄埔学兄,所以林彪一见面则按照礼数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军礼。

胡宗南连忙抢上前去,抓住林彪的手,使劲摇了摇:

“折杀兄弟了,尊贤不尊长,你是平型关大捷的英雄,我应该向你致敬的。

”要说胡宗南如今也算得上是个人物了,开府封疆,率甲十万,权倾一方,但因为有了蒋介石的交待,加上他也是个军人,讲究的是战场上的真本领,惺惺相惜,所以他对林彪的尊敬亲热倒不是装出来的。

离开了西安后,林彪顺利地返回了延安,参加了整风运动,边学习边疗养,日子过得倒也轻松,但也很寂寞。

恰在这一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两国相继和日本开战,中苏英美终于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英国人美国人都要求蒋介石集中力量抗日,不要再和共产党闹磨擦了。

蒋介石当然想将中共问题一揽子予以解决,兵法云: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他想利用和谈不战屈人之兵,将共产党消弥于无形。

因此通知时在重庆的周恩来,希望毛泽东来重庆,国共双方举行一次最高级会谈,将中国统一于国民党的领导之下。

周恩来不敢冒这个险,蒋介石的信誉让人存疑,少帅张学良至今被囚,这是前车之鉴。

所以他向中共中央建议,毛泽东称病拒绝蒋介石的邀请,另选他人来渝见蒋。

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意周恩来的意见,并决定由林彪代表毛泽东出席谈判。

根据国共双方的安排,1942年9月15日蒋介石在西安会见林彪。

14日,林彪从延安出发,谁知天公不作美,一场暴雨让林彪乘坐的吉普车抛了锚,这一耽搁不要紧,西安城里恼坏了蒋介石,15日等了一天不见林彪踪影,他冷着脸对胡宗南道:

“我看林彪有点不识抬举了,我和他毕竟是师生,又兼领袖与部下的关系,却是这般地不懂道理,让长者尊者候他这个晚辈。

”说着,拂袖而去:

“让林彪去重庆见我吧。

直到17日,林彪才气喘吁吁赶到了西安城。

胡宗南见面就埋怨:

“你们怎么搞的?

做事拖泥带水,也没个准信。

校长日理万机,却在这里白等了一天,昨天才去了重庆,那脸色可不好看。

林彪这次误事不小,蒋介石得理不让人,林彪再求见,他却搭起了架子。

陈步雷在一旁劝道,国共和谈事大,不要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蒋介石十分认真地说:

“布雷先生是忠厚人,迂夫子,不懂得人性复杂。

林彪少年得志,十分狂妄,我现在就是要冷落他一阵,煞其锐气,否则更不知天高地厚,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