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4963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9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docx

北大中国哲学史课件

第一讲:

导论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

◆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

◆闲暇

◆(精神)自由

2.中国哲学的特点

(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

◆人文关怀

◆忧患意识

(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

(2)、一天人

(3)、同真善

(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

(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3.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

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

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

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

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

◆哲学就是哲学史

三.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

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

◆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

◆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

——陈寅恪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

5.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

孔子

⏹孔子与儒家

⏹秩序与礼

⏹仁

⏹中庸

⏹天命

⏹君子与圣人

一.孔子与儒家

⏹孔子其人

⏹孔子与周公

⏹孔子与六艺

⏹孔子与儒家

1.孔子其人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孔子世家》

2.孔子与周公

⏹子曰: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

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

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

——《荀子·解蔽》

3.孔子与六艺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夡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观殷夏所损益,曰:

“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

“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曰: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史记·孔子世家》

4.孔子与儒家

⏹孔子与儒

⏹六经与儒家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二.秩序与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

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

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

2.正名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证,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路》)

3.礼

⏹孔子正名的标准是“礼”,即“周礼”。

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最完美的。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要掌握周礼的思想实质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阳货》)

⏹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

⏹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张在维持周礼亲亲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作为补充。

⏹孔子为了复兴周礼,对周礼的再一个补充和发展就是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

“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

三.仁

1.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

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

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2.孝、悌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学而》)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子曰: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泰伯》)

孔子所说的仁,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而是有其心理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孝。

3.为仁之方

⏹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

⏹子曰: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里仁》)

⏹子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为仁之方包括两个方面:

从积极方面说,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这也就是所谓”忠”。

如果再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恕”。

忠恕的综合是为仁之方,也是仁的本身,所以曾参说: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过与不及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先进》)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

在孔子看来,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好的状态是中道。

3.中与时

孔子说的中庸并不是在两端取一个中间值,而是有很大的灵活性。

⏹(孔子)谓:

”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微子》)

⏹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可以止则止,可以仕则仕,孔子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孟子·万章下》)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

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五.天命

1.天与命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八佾》)

⏹子畏于匡。

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罕》)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宪问》)

在孔子心目中,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在孔子看来,他的使命和政治主张能否实现,完全是由命运决定的。

2.鬼神

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上,也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

这也是放弃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的权威。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先进》)

⏹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为政》)

⏹周人尊礼尚德,事鬼敬神而远之。

⏹——《礼记·表记》

六.君子与圣人

1.君子与小人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

⏹子曰: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

君子是孔子所肯定的一种人格。

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的取向不同。

君子所追求的是德与义,而小人则以利来取舍。

2.圣人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季氏》)

⏹子曰: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述而》)

⏹子曰: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述而》)

圣人是孔子追求得最高理想。

在他看来,圣人是天生的,连孔子自己都不敢以圣人自居,说明圣人的神圣性。

圣人虽为生而知之,但非不可实现。

七.思考

⏹孔子的仁有什么特点?

如何才能实现仁?

⏹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

第三讲:

老子

老子与道家

♦天道与道

♦反与弱

♦无为与自然

♦儒家价值的批评

一.老子与道家

♦老子其人

♦老子其事

♦老子其书

♦老子与道家

1.老子其人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

老莱子说

太史儋说

隐君子说

2.老子其事

♦孔子问礼

♦老子出关

孔子问礼

♦现存共有5种不同的文献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宜,但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却引发了学界很大的争论。

学者们要么纠缠于记载史料的真实性,有的非议于孔老会见时老子的年龄问题,要么则就历史留下的孔老对礼、仁义的相关言论与会谈言论的冲突发表议论。

♦ 陈鼓应:

《老学先于孔学》

♦对老子其人,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对《老子》、《论语》成书的时间,都作了详尽而有说服力的考据。

♦在此基础上得出老学先于孔学的结论。

同时分析了过去学界颠倒老、孔学术发展顺序的原因。

老子出关

♦鲁迅:

《故事新编》

♦写完,老子是的时候这么想的:

“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

”关尹喜则给了老子一包盐、一包胡麻和十五个饽饽作稿费。

关尹喜还特地申明说,“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

3.老子其书

♦马王堆帛书残叶

学者论争——老子的时代问题

♦1.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老子》成书于孔子之前,是老聃的著作。

♦2.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这一派的观点是向传统说法的一种挑战,但他们的意见也不尽统一。

有人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期;有人认为其成书当在战国后期;极端的意见则认为其成书更晚,大约要在西汉初期的文景之世。

但是,其一致处在于都认为《老于》成书远在孔子之后。

4.老子与道家

♦老子与庄子

♦老子在各个时期的学术地位

♦老子与道教

♦道教中的老子

二.天道与道

1.一些对”道”的描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4章)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忽。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14章)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25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似”)的字眼,其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十二章》)

“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

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则,或“无为”原则,这样的“一”也就成为“道”的同义语。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

”(39章)

“一”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

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

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来。

♦道之为(帛书《老子》甲、乙本均无‘为’字)物,惟恍惟忽。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一章》)

这里说“道”是一种恍忽不定,深邃幽远不可捉摸的东西。

在恍恍忽忽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在幽远深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还很实在。

但是,这一切都是“道”恍忽幽深的情况。

2.天道

♦道可道,非常道(1章)

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说:

“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

“无名,天地之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0章)

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

三.反与弱

1.反者道之动

(1)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章)

(2)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41章》 

“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45章)

(3)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58章)

(4)“反”思想的不足

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

对立和转化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36章)

2.弱者道之用

(1)刚强

柔弱的东西多属生存一类,与生长发展相关联;坚强的东西多属死亡一类,与终结结束相关联。

“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

“不可长保”(9章)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6章)

(2)柔弱与刚强

柔弱胜刚强。

(3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78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6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43章)

(3)弱道——上善若水

骨弱筋柔而握固。

(55章)

守柔曰强。

(52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

四.无为与自然

1.有为

♦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

老子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75章)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第53章)

2.不妄为

♦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三十六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六十五章》)

3.无为而无不为

♦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

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循道而行。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49章)

五.儒家价值的批评

1.对仁义礼智的批评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8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

有。

(19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8章)

2.对儒家社会结构的批评

小国寡民——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0章)

六.思考

♦列出几家《道德经》的注本,比较至少两个以上注本之间的不同。

♦老子与庄子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关于老子其人和《道德经》文本本身的争议。

第四讲:

墨子

●墨子与墨家

●兼爱与“仁”的反省

●尚贤与尚同

●非乐与节葬

●天志与明鬼

●三表

一.墨子与墨家

●墨子其人

●墨子其书

●墨学渊源

●墨家

1.墨子其人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

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墨子其书

3.墨学渊源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淮南子》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

其所长也。

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汉书·艺文志》

二.兼爱与“仁”的反省

1.兼相爱,交相利

●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因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这就是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墨子提倡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

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

2.兼即仁

●子墨子言曰: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人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墨子·兼爱中》)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

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同上)

与孔子”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主张兼爱,要平等的、无差别的爱一切人。

三.尚贤与尚同

1.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尚贤上》)

与孔子”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把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作为选才的标准,而不注重其出身。

2.尚同

(1).论国家起源

●子墨子言曰:

古者民始生、未有形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

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

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尚同上》)

(2).尚同而下不比

四.非乐与节葬

1.非乐

●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非乐上》).

●他还从提倡音乐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论证这一点:

“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三辩》)

●他更反对与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周礼:

“俯仰周旋威仪之礼……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

”(《节用中》)

2.节葬

厚葬的危害

●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晏退,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

●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

●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

●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

(《节葬下》)

五.天志与明鬼

1.天志

●子墨子言曰:

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曰:

”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

”(《天志上》)

●子墨子言曰:

戒之慎之,必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

曰:

天之所欲者何也?

所恶者何也?

天欲义而恶其不义者也。

何以知其然也?

曰:

义者,正也。

何以知义之为正也?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

(《天志下》)

●顺天意者,义政也。

反天意者,力政也。

(《天志上》)

墨子所提出的兼爱学说,没有像孔子仁爱思想的心理基础。

故必从外在寻一保证。

这个保证就是天志。

2.明鬼

●“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神,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

”(《明鬼下》

●鬼神又能协助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天,实行赏善罚暴,因为鬼神的能力也是超越一切常人的:

”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

”(《明鬼下》)

六.三表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

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七.思考

●墨子的兼爱学说有什么特点?

●墨子的非命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

●墨子的三表法包括那些内容?

第五讲:

孟子

■孟軻,騶人也。

受業子思之門人。

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

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

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孔孟之间

■性善论

■尽心说

■仁政

■圣人论

一.孔孟之间

■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於齐。

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於子夏之伦,为王者师。

是时独魏文侯好学。

後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於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

於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於当世。

——《史记·儒林列传》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韩非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