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4945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docx

会计从业资格证复习提纲第五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重点)

第一节 筹集资金的核算

  一、企业筹资阶段的主要业务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两条:

  一是向投资人筹集:

投资人投入资金即注册资本。

可以是境内投资也可以是境外投资;投资人可以是国家、法人、自然人。

接受投资的形式可以是现款,也可以是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

  二是向债权人借入:

企业可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各种借款,或经批准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借入资金。

  二、账户的设置

  1、实收资本: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按照企业章程的规定,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股份公司为“股本”)。

贷增借减

  

(1)贷方登记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数。

  

(2)借方登记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的注册资本数。

  (3)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实有的资本或股本数额。

  2、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

(补: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即资本溢价,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贷增借减

  

(1)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数额。

  

(2)借方登记资本公积金的减少数额。

  (3)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资本公积金的实际结存数额。

  3、固定资产:

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借增贷减

  

(1)借方登记不需要经过建造、安装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增加的原始价值。

  

(2)贷方登记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3)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4、银行存款:

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借增贷减  

(1)借方登记投资人货币资金投资或存入的款项。

  

(2)贷方登记提取或支出的存款。

  (3)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5、短期借款(贷增借减):

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1)贷方登记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

  

(2)借方登记归还的短期借款。

  (3)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的本金。

  6、长期借款(贷增借减):

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

  

(1)贷方登记企业借入的各种长期借款数(包括本金和利息)。

  

(2)借方登记各种长期借款归还数。

  (3)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归还的长期借款本金和利息数。

  【单选】丁公司向银行借入为期14个月的借款,应贷记()科目。

  A、短期借款B、长期借款C、银行存款D、长期应付款

  答案:

B

  三、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例1】甲公司收到国家投入的流动资金50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5000000

  贷:

实收资本5000000

  【例2】甲公司收到A公司投入设备一台,投出单位账面原价500000元,双方协议确认的价值为650000元,设备已经投入使用。

  注意: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借:

固定资产650000

  贷:

实收资本650000

  【例3】B公司用商标权向甲公司投资,应经专家评估确认的价值为80000元。

  注意: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除外。

  借:

无形资产80000

  贷:

实收资本80000

  【例4】甲公司接收C公司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60000元。

  注意:

接受捐赠的设备,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借:

固定资产60000

  贷:

营业外收入60000

  【例5】由于季节性储备材料需要,甲公司向银行申请借入流动资金300000元,借款期限3个月,已办妥借款手续,款项已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300000

  贷:

短期借款300000

  【例6】甲公司向银行借入两年期借款1000000元,借款暂时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1000000

  贷:

长期借款1000000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供应过程是生产的准备过程,主要是采购生产所需要的材料。

一、材料及其采购成本

  工业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1)买价。

购货发票所注明的货款金额。

  

(2)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以及仓储费用等。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包括挑选过程中所发生的工资、费用支出和必要的损耗,但要扣除下脚料的价值。

  (5)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不包括准予抵扣的增值税)和其他费用等。

二、账户设置

  1、材料采购:

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1)借方登记外购材料实际采购成本。

  

(2)贷方登记已经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等,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

①买价

②采购费用

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表示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2、原材料:

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

  

(1)借方登记已经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2)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原材料

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表示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3、应付账款:

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贷方登记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未付的款项。

  

(2)借方登记已经支付或已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的应付款项。

  (3)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

登记已经支付的应付款项

发生应付而未付的款项

表示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4、应付票据:

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1)贷方登记企业已经开出、承兑的汇票或以承兑汇票抵付的货款。

  

(2)借方登记收到银行付款通知后实际支付的款项。

  (3)月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的票面余额。

应付票据

登记实际支付的款项

 

表示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表示尚未到期的票面余额

  5、预付账款:

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借方登记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和补付的款项。

  

(2)贷方登记收到所购货物的货款和退回多付的款项。

  (3)期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预付账款

按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和补付的款项

登记收到所购货物的货款和退回多付的款项

表示企业预付的款项

表示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6、应交税费:

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的各种税费。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在明细账户中应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1)企业采购物资时,应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

  

(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时:

  借: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则为企业尚未交纳的增值税,如为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交的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支付的进项税

(2)实际已交纳的税额

(1)应交纳的销项税额

(2)转出已支付的增值税

表示多上交或者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表示尚未交纳增值税

  三、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赊购的核算

  

(1)8日,从星光工厂购入A材料2000千克,买价19400元,增值税3298元,运杂费6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采购时:

  借:

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298

  贷:

应付账款-星光工厂         23298

  验收入库时:

  借:

原材料--A材料           20000

  贷:

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

  

(二)现购的核算

  

(2)企业购入甲材料一批,价款1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元,运杂费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

  采购时:

  借:

材料采购--甲材料        100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

银行存款            117500

  验收入库时:

  借:

原材料--甲材料         100500

  贷:

材料采购--甲材料        100500

  (三)归还货款的核算

  (3)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红星工厂的货款23298元。

  借:

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23298

  贷:

银行存款             23298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产品生产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业务。

生产过程是产品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产品制造过程。

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耗费过程。

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要消耗各种材料,支付职工工资,发生固定资产磨损以及其他费用,简称料工费。

  工业企业要进行产品生产,首先要投入各种材料。

  生产车间耗用原材料,能分清产品品种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产品”;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应计入“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耗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专项工程耗用,应计入“在建工程”;

  专设销售机构耗用,应计入“销售费用”。

  一、费用与制造成本

  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为:

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1、直接材料:

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各种材料。

  2、直接工资: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

  4、制造费用:

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包括:

车间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车间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车间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

  5、期间费用:

  

(1)销售费用: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2)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为管理和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财务费用:

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二、账户的设置

  1、生产成本:

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1)借方登记制造产品直接发生的材料费、直接工资及间接费用。

  

(2)贷方登记生产完工并已验收入库的产品、自制半成品等实际成本。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2、制造费用:

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1)借方登记各项间接费用的发生数。

  

(2)贷方登记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的间接费用

  (3)月末,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该账户借方归集多少间接费用,都应按照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从其贷方转出,月末应无余额。

  3、待摊费用:

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

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

该账户为企业根据业务需要而增设的。

  

(1)借方登记各项待摊费用的发生数。

  

(2)贷方登记待摊费用的摊销数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已经支出但尚未摊销的费用数。

  4、预提费用:

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预先提取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实际支出的各项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1)借方登记实际支出数。

  

(2)贷方登记预先计提应由本期负担的各项费用

  (3)月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已经预提但尚未实际支出的费用,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实际支出的费用大于预提数的差额,即尚未摊销的费用。

  5、库存商品:

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库存各种商品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1)借方登记已经验收入库商品的成本。

  

(2)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的成本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库存商品成本。

  三、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核算,主要有两项内容:

  

(1)归集、分配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2)按一定种类的产品汇总各项费用,最终计算出各种产品制造成本。

  四、费用归集的方法与会计处理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借: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等

  贷:

原材料

  

(二)工资及福利费等归集和分配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非货币性福利等。

  “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和使用等情况。

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借:

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人员、离退休人员、福利人员的职工薪酬)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

  贷:

应付职工薪酬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完工产品的核算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

  

(一)销售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是指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

①工业企业销售材料收入;

②提供非工业性劳务收入;

③出租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

④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二)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是指已经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对于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营业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构成销售成本的内容。

  二、账户的设置

  1、主营业务收入: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收入。

  贷方登记实现的收入;

  借方登记销售退回或转入“本年利润”的收入;

  期末将本账户余额结转后,无余额。

  2、其他业务收入:

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贷方登记企业获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借方登记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已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结转以后应无余额。

  3、应收账款:

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不单独核算的“预收账款”账户的企业,预收的款项也在本账户核算。

  

(1)借方登记经营收入发生的应收款项、已经转作坏账损失又收回的应收款项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运杂费等。

  

(2)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应收款项和企业将应收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而收到承兑商业汇票及转作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应收但尚未收回的款项。

  4、应收票据:

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1)借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应收票据。

  

(2)贷方登记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和持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贴现的票面金额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金额。

  5、预收账款:

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1)贷方登记预收购货单位的款项和购货单位补付的款项。

  

(2)借方登记向购货单位发出商品销售实现的货款和退回多付的款项

  (3)月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预收购货单位的款项。

  6、主营业务成本:

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日常主要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1)借方登记已售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的实际成本。

  

(2)贷方登记当月发生的销售退回的商品成本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当期销售产品成本。

  (3)期末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生产成本针对工业企业或加工、制造业来说的,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动力、其他直接支出等构成的。

主营业务成本是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来说的,也就是说有收入就有成本。

别看都是成本,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注意:

归集生产费用:

借:

生产成本

贷:

对应科目

完工产品入库:

借:

产成品

贷:

生产成本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产成品

(1)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2)主营业务成本是核算已销售的产成品成本。

(3)主营业务成本包括已销售的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7、营业税金及附加:

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1)借方登记计算由主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2)贷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以及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中的税金及附加。

  (3)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8、其他业务成本: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所发生各项支出。

包括获得其他业务收入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税金等。

具体包括:

销售材料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

  借方登记其他业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成本,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9、销售费用:

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

  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费用。

  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

第五节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形成的核算

  

(一)净利润的组成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其中: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损失)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1)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理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2)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预期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金。

  

(二)账户设置

  1.本年利润: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1)贷方登记期末各收益类账户的转入数额,分录如下:

  借: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

本年利润

  

(2)借方登记期末各费用或支出类账户的转入数额。

分录如下:

  借:

本年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3)本账户若为贷方余额,表示利润;如为借方余额,表示亏损。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应无余额。

  净利润结转:

  借:

本年利润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净亏损结转: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

本年利润

  2.投资收益:

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3.营业外收入:

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4.营业外支出:

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5.所得税费用:

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

  借方登记企业按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贷方登记企业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额。

  结转后账户应无余额。

  (三)利润形成核算的会计处理

  1、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得投资利润10000元,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      10000

  贷:

投资收益      10000

  2、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设备一台,其市场价格15000元,经批准转作营业外收入。

盘盈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5000

  贷:

营业外收入                15000

  3、在财产清查中发现,企业因火灾原因造成盘亏A材料一批,实际成本2100元,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

营业外支出                21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100

  注:

盘盈盘亏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处理完毕无余额。

(1)盘盈即实物比账面多,所以要调增资产,记入资产借方,如

审批前,

  借:

库存现金       5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

  审批后,如无法查明原因,批准做营业外收入处理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

  贷:

营业外收入      500

(2)盘亏即实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