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4329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docx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

【重在过程】高二语文必修教材突破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上)

一、知识结构

中外小说

文体特征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主要特点:

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作具体描写。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

3.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有序幕,后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

4.小说中要具体描写环境。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

知识要点

1.了解小说的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时代背景;识记文中的字词知识。

2.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概括介绍、侧面烘托、对比衬托、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3.了解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

4.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小说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5.鉴赏小说的表现技巧:

选材、构思、主题;语言、风格、流派。

古代散文

文体特征

1.《归去来兮辞》属辞赋,辞赋具有铺张叙事、讲求用韵、骈偶和辞藻等特点,语言极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2.《滕王阁序》《陈情表》具有骈体文的特征。

骈体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

在声韵上讲究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3.《逍遥游》属诸子散文。

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知识要点

1.积累文言知识、文化知识、文学常识。

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

3.把握辞赋和骈体文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学会鉴赏这两类文章。

4.感悟借用寓言说理的表达方式,体会写景、叙事在抒情中的作用。

5.要重视阅读这些作品,细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

最好能熟读成诵,

这样就能够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文艺评论和随笔

文体特征

1.文艺评论是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所作的探讨,是文艺学的组成部分。

它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文艺鉴赏为基础,按照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对文艺作品进行社会学、美学的诸多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2.文艺评论的对象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

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

提高读者的阅读、鉴赏水平。

评论的观点要集中、鲜明,引用的材料要确凿且与文艺作品有关。

3.文艺随笔是文学评论中的一种,往往是针对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某些现象、观念等发表感受、见解、体会等。

最大特点就是擅长旁征博引,注重知识的丰富性。

知识要点

1.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体会创作意图。

2.研究、揣摩有意蕴的语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3.理解文章所探讨的艺术表现形式:

语言形式、审美现象。

4.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培养求真求实的“咬文嚼字”的精神。

5.增强鉴赏文艺评论的能力,提高审美品位。

自然科学小论文

文体特征

1.选题较小,内容较浅,篇幅较短。

2.具有科学性。

材料真实可靠,观点实事求是,语言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

3.具有创造性。

论文中有新发现、新成果、新见解等,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知识要点

1.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

2.学会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介绍某种事物的小论文的写法。

3.反复阅读文章,品味其中深刻、简洁、意蕴丰富的语言,针对其中的专业术语和艰深的词语,

查阅相关资料,从而帮助理解课文。

二、学法指津

本册语文的阅读鉴赏部分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为中外小说。

阅读鉴赏小说的方法是:

1.整体感知内容,把握小说情节。

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展现

与演变,都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理顺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同时结合环境描写及写作背景,

就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有比较清晰的透析。

3.运用想象推断,合理填充“空白”。

优秀的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巨大的“空白”,读者的想象

和推断,能够丰富小说的思想和艺术内涵,这也是文学鉴赏的魅力所在。

4.揣摩作品的语言与艺术上的“精妙”。

这是小说阅读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锤炼语言、对比衬托、侧面描写等,细细品味,才能咂摸出文学的韵味来。

第二单元为古代散文。

本单元所选散文都是古代散文名篇,是古代汉语中的精品瑰宝,历来脍炙人口。

阅读这些作品,先扫清文字障碍,再反复诵读,体会其独有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熟

读成诵。

背诵能有效地积累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运用,文言句式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还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句话:

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才能领略文言文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才能享受古代文化遗产的乐趣。

第三单元为文艺评论和随笔。

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联系过去学过的诗歌鉴赏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找到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其次要把握文艺评论和随笔的一些基本特征,特别是在写法上的特点,有助于理解课文。

文艺评论和随笔属于议论文,在基本的构思和框架上,体现了议论文的属性,用阅读议论文的方法来阅读此类文章容易抓住文章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清材料间的关系,提高阅读鉴赏的质量。

第四单元为自然科学小论文。

学习本单元,要以感受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方法为目的,汲取观点,搜集论据。

首先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把握文章内容并不等于只是机械地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列提纲、在书上圈点勾画出纲要性的词句也是很重要的把握思路的方式。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重要的是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思路,筛选、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

其次把握其文化内涵。

科学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这里强调文化内涵,是说我们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多多体味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色彩。

【重在过程】高二语文必修教材突破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核心知识与能力(下)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吁请(yù)清风夜唳(lì)症结(zhèng)扛鼎之作(gāng)

....

B.狙击(jū)更相为命(gēng)檄文(xí)自怨自艾(yì)

....

C.同侪(chái)否极泰来(pǐ)篡改(chuàn)相形见绌(chù)

....

D.模具(mú)饿殍遍野(piǎo)讣告(fù)数见不鲜(shù)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是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我们不可能有多高的精神境界。

面对2008年以来的物价上涨,....股市暴跌,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

B.张教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讲课非常受学生欢迎,但就是不注意形象。

你看他打领带,穿布鞋,粗略一看,还以为是一个下里巴人呢。

....

C.为了端掉这一个本市最大的传销窝点,警察们守株待兔,冒着严寒,坚持了三天三夜,终于....

捕获了包括该组织主要头目在内的三十名传销人员。

D.美国《纽约时报》社论指出:

应该让俄罗斯总统明白,西方世界其实对一切洞若观火,而且....

对所看到的事实并不满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央加大整治力度,各地地王退地传闻频频见诸于报端,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注意。

B.在“神七”问天工程中,专为“神七”搭载而设计制作丝绸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长一点二五米,宽零点九五米。

C.面对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冲击,河北、吉林等地出台财政贴息等多项扶助政策,支持乳品企业稳定生产。

D.定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个性化的,___________。

由于这教育的起点和终点的多样性,我们有理由要

求学校办出个性,首先是大学要办出个性。

(1)所以理想化的教育当然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实行各不相同的教学

(2)另一方面,从教育的

终点看,社会所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人才(3)如果说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一种幻想(4)那么只

照顾共性的教育就是一种无奈(5)也不允许教育固守几种有限的模式(6)因为从起点来看,它

所面对的是个性化的学生

A.(6)

(1)(3)(4)

(2)(5)B.

(2)(5)(6)

(1)(3)(4)

C.

(1)(6)

(2)(5)(3)(4)D.(3)(4)

(1)(6)

(2)(5)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对于龙的崇拜,自古有之。

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

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

作为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动物化成的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

如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称母熊为“太帖”,意为祖母。

鄂温克人称公熊为“和克”(祖父),母熊为

“恶我”(祖母)。

又如匈奴人以狼为图腾,侗族传说其始祖母与一条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为侗族祖先。

上古时代,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占据着人们的信仰与精神的中心,对龙的崇拜就是从那个百兽共争的时代开始的,到今天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了。

但龙在那个时候并不是主流图腾。

先秦时期,龟的地位远高于龙。

龟鼎代表国家政权,龟代表天子,以拥有龟的大小标识贵族等级:

天子龟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

汉帝刘邦说,他是母亲与龙交配所生。

后世文人和方士就把前代帝王都改造成“龙颜”。

而先秦古籍中,没记载任何帝王有

“龙颜”,没有任何帝王出生与龙有关。

龙的出现往往伴随灾难。

陶阳、钟秀根据全国搜集的神话编辑的《中国神话》一书中,在从开天辟地到大禹治水这一阶段,有龟故事七个,龟都是善的,保护人类的。

有龙的故事十七个,其中十五个龙是恶的,另一个是被龟降伏,改恶从善的。

还有一个是帮黄帝灭蚩尤的应龙,它所到之处就发大水,所以灭蚩尤后,黄帝就叫他到南方去了。

就是说,华夏氏族可能都不是用龙作图腾的部落。

《史记·五帝本纪》说: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又云:

“故黄帝为有熊。

”《<史记>集解》引谯周曰:

“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

”又黄甫谧日:

“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又,《集解》徐广日:

“号有熊。

”班固《白虎通义·号章篇》也说:

“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

”故黄帝部落的图腾当为“有熊”即熊。

炎黄子孙们当时还没以龙作为保护神,用龙作为图腾的,是一些被我们的祖先征服或者更早被遗忘了的部落。

90年代在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

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

“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

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

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等。

在距离今天3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

龙常常出现在青铜器和骨器上。

那时的甲玉龙(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出土)骨文中就有“龙”字,“龙”字的写法有100多种。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龙多次被生动地描绘在帛画上。

到了汉代,龙的样子就跟我们今天见到的龙差不多了。

以后,经过各个朝代的加工,龙的样子越来越威武神气了。

从前红山文化以后到汉的几千年时光里,龙就这样作为一种从遥远的上古一路走来的神奇动物,频频在中国叠伏交替、浩如烟海的文化中亮相,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我们民族神性的深处。

(节选自2008年9月3日中华论坛网《试解千年谜团传说中的龙是否真的存在》)

5.下列对“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图腾崇拜中的图腾之一。

B.龙是中华民族从百兽共争的时代开始崇拜的一种图腾。

C.龙是距今八千年以前中华民族开始崇拜的一种图腾。

D.龙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

6.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龙在汉以前不是主流图腾”的一项是()

..

A.龟鼎代表国家政权,龟代表天子。

以拥有龟的大小标识贵族等级。

B.先秦古籍中,没记载任何帝王有“龙颜”,没有任何帝王出生与龙有关。

C.《中国神话》一书中记载有龙的故事十七个,其中十五个龙是恶的。

D.“龙形堆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称母熊为“太帖”,意为祖母,说明鄂伦春族的图腾是熊。

B.上古时代,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占据着人们的信仰与精神的中心,而龙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所以没有成为图腾。

C.先秦时期,龟的地位远高于龙。

龟鼎代表国家政权,龟代表天子,是因为在人们所熟知的动物中,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动物。

D.到了汉代,龙的样子就跟我们今天见到的龙差不多了。

说明到汉代龙已经成为我们汉族人民崇拜的图腾。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道学传序

陈献章

自炎汉迄今,文字记录著述之繁,积数百千年于天下,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

许文正语人日:

“也须焚书一遭。

”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

广东左方伯陈公取元所修《宋史·列传》中《道学》一编镂板,与同志者共之。

《宋史》之行于天下有全书矣,公复于此留意焉。

噫,我知之矣。

孔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

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

夫子之学,非后世人所谓学。

后之学者,记诵而已耳,词章而.

已耳。

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

夫何故?

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宜君子之忧之.

也。

是故秦火可罪也,君子不讳,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夫子没,微言绝。

更千五百年,濂、洛诸儒继起,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更相讲习而传之。

载于此.编者,备矣。

虽与天壤共弊可也。

抑吾闻之:

《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

今是编也,采诸儒行事之迹与其论著之言,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者,而勿以见闻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

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

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

之芹曝也。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

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

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公称其家学云。

(选自《宋史》卷427)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已:

停止

B.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鲜:

很少

C.宜君子之忧之也宜:

应该

D.夫子没,微言绝绝:

拒绝

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认为是错误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1)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

(2)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

(3)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4)察于动静有无之机

(5)去耳目支离之用(6)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A.

(1)

(2)(3)B.

(1)(4)(6)C.(3)(4)(5)D.

(2)(4)(6)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焚书”虽然有错误,但也是可取的,因为它对于当时学风的背理和有害能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

B.作者批判当今读书之人只是致力于记诵典籍中词句的学习方法,指出这样学习只会造成“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的严重后果。

C.作者认为,读经书的目的是求人之道,以明本心,至于经学文字,它们不过如糟粕一样,本身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D.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要求研究学习的人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探求自己的内心,在探求中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承公命为序,故及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春暮

黄昇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

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

晴波不动晚山青。

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1)上片“自拣残花插净瓶”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试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

写这些景物有何作用?

试作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无祖母,_________;

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___。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

居易《琵琶行》)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石头城》)

臣心一片磁针石,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扬子江》)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谁是最疼爱我的人

卫宣莉

我和老公爆发了结婚以来最猛烈的一次战争,双方火力都很猛。

他刚拍了一下桌子,我伸手就摔了一摞茶杯;他刚抬起手,我立马冲上去对着他的胸口就是一拳。

他倒退两步,冷冷地盯着我看了两秒,然后一言不发,摔门而去。

我冲过去把门反锁上,恶狠狠地想:

走了就别想再回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果然没有回来。

我打开电脑又关上,洗了两棵菜又躺下,躺到床上又起来,悄悄把锁打开,听到楼道里有动静就赶紧把自己扔在床上蒙上被子……可是,他并没有回来。

天一点点地暗了下来,我在黑暗的房间里独自落泪。

我们结婚不过才三个月,他就这样对我,以后还有个好吗?

越想越悲凉,拿起电话想都没想就拔了家里的号码。

听到母亲的声音,我连憋带气,拿着话筒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母亲急了,一连声地问: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你和西吵架了……到底咋回事?

你倒是快跟妈说啊……”母亲的话还没说完,话筒便被父亲抢了去:

“妞儿,你咋了?

别着急,有事跟爸说,没啥大不了的……”

我终于语无伦次地说: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离婚……”

知道原来是我们夫妻俩吵架闹气,父母才放下心来。

两个人开始轮番在电话里劝我,安慰,批评,指点。

听着听着,电话里只剩下母亲一个人的声音。

母亲絮絮叨叨地,讲夫妻的相处之道,讲她和父亲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批评我的任性和霸道……我没想到平时笨拙粗糙的母亲竟那么能说,竟还有如此细腻的感情。

直到我拿话筒的手都酸了,母亲仍然在说。

我看看表,她竟然说了快一个小时。

我的情绪终于在母亲的轻言慢语中渐渐稳定下来,我说:

“我没事儿了妈,你挂吧,该给爸做饭

了。

”母亲却说:

“不急,平时你总忙,也没个和你说话的机会……”正说着,外面响起敲门声,我说:

“妈挂吧,他回来了。

”母亲却问:

“是你爸到了吧?

我呆住,扔了电话跑过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正是父亲。

他的鼻子冻得通红,头发被夜风吹得散乱,身上只穿了薄薄的衣衫,脚上的拖鞋都没来得及换。

他疲惫地靠在门框上,问我:

“妞儿,你没事儿吧?

我呆呆地站在门口,心一下子就酸了。

是初冬,夜风里已有凌锐的寒气。

我66岁的老父亲,骑着自行车赶了10多公里的路,只是为我一个电话。

我的母亲,肩周炎抬不起胳膊,却握着话筒给我打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我的泪,再次汹涌而出。

正傻站着,老公回来了,手里提着我最喜欢的糖炒栗子。

他惊叫:

“爸,你怎么来了?

这么冷的天,怎么不让爸进屋……”我使劲捶他一拳:

“都是你闹的!

”他委屈地说:

“还不是想给你买栗子,

我几乎跑了半个城市。

”我扑过去,把眼泪鼻涕抹了他一身。

父亲看着我们,笑了。

谁是最疼爱我的人?

这一刻,站在我身边的这两个男人,还有电话里那个女人,他们把各自的心

都揉碎了,渗进深深的爱,给了我。

(选自2008年10月2日《中国青年报》)

14.以“谁是最爱我的人”作为题目有何作用?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