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431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学进度表

教者:

科目

音乐

教学

班级

五年级

教科书名

称及册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日期

2.25

周节数

2

总授课节数

36

周次

时间

预计进度

页数

实际进度

出入原因

说明

起讫

1

2.25-3.1

一、春光好

4

5

2

3.4-3.8

一、春光好

6

7

3

3.11-3.15

二、校园里

8

11

4

3.18-3.22

三、鄂豫皖小曲

12

12

5

3.25-3.29

三、鄂豫皖小曲

13

13

6

4.1-4.5

四、沙漠之旅

14

18

7

4.8-4.12

五、彼得与狼

19

23

8

4.15-4.19

六、众人合伙力量强

24

27

9

4.22-4.26

期中复习

10

4.29-5.3

期中考试

11

5.6-5.10

七、童年时光

28

31

12

5.13-5.17

八、灿烂的阳光

32

33

13

5.20-5.24

八、灿烂的阳光

34

34

14

5.27-5.31

九、天山风情

35

37

15

6.1-6.5

十、音乐家莫扎特

38

40

16

6.8-6.12

十、音乐家莫扎特

41

43

17

6.15-6.19

十一、夏日情怀

44

47

18

6.22-6.26

十二、音乐七巧板

48

49

19

6.29-7.3

期末复习

20

7.6-7.10

期末考试

一、教学内容分析:

1、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

3、本学期教材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

“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

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生情况分析:

A、声乐方面:

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

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

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

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C、欣赏方面:

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D、表演方面:

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

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

F、存在的问题:

a、音准还不够要求,有些同学音符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唱歌时很白,无感情。

b、完成作业不及时,字迹较差。

课本没好好爱护。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五、课时安排:

36课时

第三课鄂豫皖小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边唱边表演“敲碟儿”。

过程与方法

能比较听赏《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与歌曲有关的鄂、皖相关文化。

并深情地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敲碟儿”。

教学重难点

用淡淡哀怨的情绪演唱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并参与“敲碟儿”的表演活动。

教具准备

电子琴、所需歌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

2.边唱边表演“敲碟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

难点:

边唱边表演“敲碟儿”。

教学过程

一、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1.分别了解湖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2.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和安徽民歌的音乐风格。

二、引导了解

1.了解湖北民歌

走近“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湖北民歌《绣荷包》、《龙船调》等歌曲片段。

2.唱一唱《手拿碟儿敲起来》

3.学唱歌曲

(1)全班一起随乐演唱歌曲。

(2)歌曲难点的掌握:

A倚音的唱法。

B附点节奏。

C连线音的唱法。

经过共同探讨,学生选择用忧伤哀怨的情绪演唱歌曲。

4.教师弹琴,逐句教学旋律。

5.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教师及时反馈。

6.全体学生演唱。

带着淡淡忧伤、哀怨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手拿碟儿敲起来》。

师小结:

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

《手拿碟儿敲起来》这首歌,歌词古朴平实,旋律温婉、流畅。

平静中流溢着淡淡的哀怨,仿佛又把人带回到那艰难迁徙的历程。

这就是湖北小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作业布置

练唱《手拿碟儿敲起来》

板书设计

鄂豫皖小曲

湖北民歌

倚音的唱法附点节奏连线音的唱法。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听赏与读谱《凤阳花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随乐唱歌曲,哼唱歌谱。

难点:

听赏这首歌曲,说说你对乐曲的感受

教具准备

电子琴、曲子《凤阳花鼓》

教学过程

一、听赏安徽民歌。

1.出示妇女们手拿花鼓,沿街乞讨卖唱的画面和播放背景音乐:

《凤阳花鼓》。

(学生仔细欣赏。

学生谈感受。

(凄凉、悲伤……))

师:

听听这首歌曲,说说你对乐曲的感受。

师简单介绍:

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曲种,属于民歌中小调的范畴。

2.读谱《凤阳花鼓》

(1)请对照歌谱自由地唱一唱。

学生随乐自由哼唱。

(2)师用琴示范。

(注意情绪的把握。

随琴认真读谱。

(3)解决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解决节奏难点:

1•235|和3•56ⅰ|两处附点节奏。

3.比较《凤阳花鼓》和《手拿碟儿敲起来》在音乐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学生认真思考,讨论:

与“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描写的生活相同。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

两首都是民歌,都给人亲切感,都是反映老百姓贫苦生活的曲子……

师:

从歌中你常常会听到“说凤阳,道凤阳……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样的唱词。

它与《手拿碟儿敲起来》中哪句歌词描写的生活画面相同?

师小结:

这两首曲子都属于民歌中的小调,流畅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而它们相近的历史背景,又带给我们一样忧伤、哀怨的情绪。

二、升华。

赏析新时代的鄂皖民歌

师:

《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都是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北、透德育教育。

(出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城市画面和播放背景音乐——宋祖英演唱的《越来越好》。

学生认真欣赏画面,情绪逐渐由忧伤变得活泼起来。

作业布置

练唱《凤阳花鼓》

板书设计

《凤阳花鼓》《手拿碟儿敲起来》

音乐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两首都是民歌,都给人亲切感,都是反映老百姓贫苦生活的曲子……

教后反思:

 

第四课沙漠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2.能认真聆听管弦乐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感受乐曲动人的旋律,并哼唱出音乐主题。

过程与方法

认真聆听管弦乐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感受乐曲动人的旋律,并哼唱出音乐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和同学合作用轮唱的形式演唱《美丽的黄昏》,表达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2.和同学合作,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两声部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教学准备

电子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2.和同学合作,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两声部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走进沙漠多媒体出示:

新疆的风土人情、物产等。

背景音乐(维吾尔族歌曲)。

师:

同学们,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儿?

有什么特色?

出示中国地图。

背景音乐(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的旋律)。

师:

同学们,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吗?

地图上这一部分是黄色,表示什么?

连绵不断的起伏线代表着什么?

生:

新疆地区。

黄色表示沙漠。

起伏线表示天山。

师:

天山上终年积雪,气候恶劣,但在这条边界线上却常年驻扎着一群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为什么守卫在这里?

出示画面——雪山,边防战士等;背景音乐(歌曲齐唱部分旋律)。

师:

是啊,新疆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边防军。

虽然,边防军叔叔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他们的内心并不寂寞,因为,当地的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总会带来火一样的热情,他们拉着骆驼,从远处的沙漠中走来。

听,那驼铃声又响起来了——

三、学唱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1.聆听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熟悉歌曲的旋律。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生讨论: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曲调活泼风趣,生动形象,表达了边疆人民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体现了他们豁达、乐观的生活情趣。

3.随音乐学唱歌曲。

4.节奏练习

×|×.××|×-|

5.学生为教师所放的音乐拍击节奏。

6.模仿骆驼的脚步,熟悉低声部旋律。

师:

谁来学学骆驼行进的步伐?

可以边走边用“蹦”或“当”来哼唱。

(学生随音乐模仿骆驼行进的步伐,并哼唱低声部旋律。

7.师:

伴着骆驼声,传来拉骆驼的小阿哥的声音——

播放:

小阿哥和驼队的画面。

背景音乐(歌曲低声部旋律)。

(1)教师演唱小阿哥的歌声。

(随着学生演唱的低声部旋律,教师演唱高声部旋律。

(学生演唱低声部旋律的同时,聆听教师演唱的小阿哥的歌声,即高声部旋律。

(2)学唱高声部旋律。

师:

这是一位怎样的小阿哥。

师:

请B组同学扮演热心、快乐的小阿哥。

(学生演唱小阿哥的歌声。

(3)骆驼声和小阿哥

师:

驼铃、小阿哥给这支沙漠中的驼队增添了许多色彩,让我们一块儿来扮演他们。

(学生分为A、B两组,A组学生表演小阿哥,演唱高声部;B组学生表演驼铃声,演唱低声部,并用打击乐器伴奏,进行二声部合唱。

四、小结

师:

我们的驼队走过了遥远的沙漠,终于到达高高的雪山,把粮食送到边防军叔叔手中。

如果你是那位小阿哥,你想对边防军叔叔说些什么?

在今天的沙漠之旅中,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听赏《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教学重点

唱一唱《美丽的黄昏》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乐曲的旋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三、听赏《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1.初听乐曲,让学生熟悉乐曲的旋律。

教师对作曲家鲍罗丁及该曲的创作背景作简单介绍。

(亚历山大·波尔菲利耶维奇·鲍罗丁(1833—1887)俄罗斯作曲家。

从小对科学和音乐表现出同样的兴趣。

医学院毕业后,成为有机化学教授,并出版科学论文。

1862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后,业余学习和创作音乐。

主要作品:

歌剧《伊戈尔王》、第一、二交响曲和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这部作品作于1880年。

这一年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二十五周年,当时筹划举行一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画面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和传说。

作品描绘了一支骆驼商队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下,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由远而近,继而又消失在空旷的远方。

2.再次聆听乐曲,学生讨论:

乐曲分为几个主题?

(乐曲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代表俄罗斯军队的第一主题,气息宽广,具有俄罗斯歌曲特有的舒缓悠长的风格。

另一个主题是代表土著商队的第二主题,悠扬迷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

3.学生随音乐哼唱两个主题的旋律。

4.学生即兴律动和创编身势动作为乐曲伴奏。

四、唱一唱《美丽的黄昏》

1.出示课件:

播放不同的黄昏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聆听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

(这首优美的歌曲选自《欧美童谣》,有三个乐句组成)

3.随乐学唱歌曲。

4.学习二部轮唱的方法:

即演唱时,突出第一拍,弱唱二、三拍。

让学生感受轮唱的效果。

5.学生自主讨论三部轮唱的演唱方法。

6.分组到台上来表现黄昏的美,看哪组表现的最好,最有创意。

五、小结

教后反思:

 

第五课彼得与狼

教学目的

1.复习木管乐器的知识,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塑造的各种音乐形象。

2.巩固和运用医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发展他们对音乐的听觉及想象力。

3.使学生懂得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勇敢机制的斗争,就能战胜凶恶的敌人。

教学难点与重点

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师: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教室。

二、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西洋乐器中的木管乐器,请同学们想一想,木管乐器中都包括那些乐器?

(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教师用大屏出示木管乐器的图片。

师:

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点?

(管状按键的吹奏乐器,长笛、短笛为金属制,单簧管、双簧管、大管为木制)

师:

在音色上都有哪些特点?

(长笛音色甜美,高音轻快活泼,人们把它比作乐队中的女高音;短笛、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最适合表现田园风光的旋律;单簧管音色光辉华丽,表现力极为丰满,善于演奏流畅、快速的乐曲;大管是低音乐器,适合表现诙谐、滑稽,塑造丑角形象。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很准确,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表现力。

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不同的人物,也是根据它们的属性来表现的。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用乐器表现性格特征的故事------《彼得与狼》。

文学上把植物、动物拟人化手法的故事叫什么形式?

(童话)音乐上把用乐器表现人物的故事叫交响童话。

教师板书: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普罗柯菲耶夫

交响童话:

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的童话故事。

《彼得与狼》是一部小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通话。

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用乐器来表现的,下面我们欣赏。

教师放乐曲,并提问:

1.小鸟为什么要用长笛而不用大管哪?

2.猫为什么用单簧管而不用提琴?

3.鸭子走路用什么特点?

4.老爷爷讲话有什么特征?

用什么乐曲表现老爷爷性格最好?

5.小彼得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听到这段音乐以后你的情绪怎样?

6.狼的本性是什么?

为什么用圆号的不和谐和弦表现?

7.听了用圆号的不和谐和弦你的感觉怎样?

8.这首交响童话给了你哪些启示?

欣赏完乐曲后教师小结:

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斗争,就能战胜敌人。

少先队员应该不怕苦困难,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

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填写他们的性格特点:

小鸟…轻快、活泼

鸭子摇摇摆摆

猫机智

老爷爷严肃、唠叨

彼得勇敢、聪明

狼阴险、凶恶

猎人坚定

教后反思:

 

第六课众人合伙力量强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有地方韵味地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2.能积极参与演唱、听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体会到“众人合伙力量强”的内涵,增强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哑剧导入

循环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弯》主旋律音乐。

师:

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哑剧,然后请同学们猜一猜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师表演:

拿一根小竹竿,轻轻折断,又拿一把竹竿,用很大的劲也折不断。

拿一根小麻纱,轻轻折断,再拿三缕麻纱,用很大的劲也扯不断。

师总结出哲理一: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麻纱扯脱难。

三、新课学习

1.听赏与学唱歌曲主旋律

(1)听赏。

何纪光演唱版《一根竹竿容易弯》

师:

有一首歌正唱出了这个道理。

请听《一根竹竿容易弯》。

边听边想:

这是哪里的民歌,你是从哪一点听出来的?

生:

……

师总结:

这是一首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先生演唱的湖南民歌,它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

歌曲内容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多么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处处需要团结合作。

师:

今天,我们正式举办这次比赛。

这次比赛目的是:

在音乐河中体验怎样合作。

宗旨:

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首先,全班分成两个队:

猛虎队和蛟龙队,每队两条小船。

大家先推选各自的队长。

大家可以选择与自己合作最默契的伙伴组成龙舟队。

但是各队的人数要一致。

请两位队长来协调。

循环播放童声版单声部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2)主旋律模唱。

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弯》伴奏音乐。

师:

哎,龙舟赛就要开始了,大家快快准备,把船划到比赛地点去。

猛虎队上路咯。

这段音乐河的旋律真美,让我用二胡把它演奏出来。

(A)生用“dang”模唱主旋律,师用二胡伴奏,生边唱边用竹竿模仿师拉琴,帮助自己找到旋律的流畅感。

师:

看,蛟龙队也出发了,让我们来享受音乐河柔美的清风。

(B)师带生“lü”模唱主旋律(和伴奏音乐唱)

(C)学生视唱曲谱(师用键盘伴奏)。

(唱之前出示1234567七个音符)。

师:

(唱完后答)最多的是613,没有47两个音。

师总结:

这首歌曲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由6、1、2、3、5五个音组成,骨干音为6、1、3。

(3)唱单声部歌词。

师:

听,拉拉队在用歌声欢迎我们呢。

快用歌声告诉他们,我们马上就到了。

(A)跟唱歌词。

播放童声版单声部歌曲《一跟竹竿容易弯》。

(B)试唱歌词(师及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师:

快到了,大家把我们的龙虎精神展示出来,一起唱歌来答谢热情的拉拉队吧。

(C)齐唱单声部歌词。

播放《一跟竹竿容易弯》伴奏音乐。

师:

到了,哪个队先为自己拉票,争取更多拉拉队员的支持?

各队先秘密商量一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唱歌拉票。

(D)分组讨论,比赛。

(虎队唱完;龙队唱完。

师:

看来你们现在的支持率是势均力敌,难分高下。

2.学唱第一二乐句的第二声部并练唱这部分合唱

师:

龙队虎队注意,赛前我们先试一下船,蛟龙队长,把鼓搬到中间来。

(蛟龙队长试搬,搬不动。

师指导请几生帮忙。

)并对其他学生说:

我们来加油!

2/4||:

xoxo|xoxo|xoox|xo:

||

师:

总结出哲理二:

看,本领再强的人也会遇到一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这时如果没有别人帮助,就会是“猛虎落在平阳地,蛟龙无水困沙滩”。

所以,一个队试船时另一个队要为他们加油。

大家先来练习加油歌。

(1)学习一二乐句第二声部(生视唱歌词,师击鼓助威)。

师:

龙队试船,虎队加油,龙队边用竹竿划边唱主旋律,虎队面向龙队站起来边用竹竿巧击节奏边唱第二声部。

(2)练习第一二乐句合唱。

师:

合唱得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自评)。

师:

龙舟赛上鼓点起什么作用?

(鼓劲,统一划船节奏。

我们的加油声也就是起到鼓点的作用。

师:

轮到龙队试船,虎队加油了。

师总结出哲理三:

“不怕力小怕孤单,众人合伙金不换。

”所以,只要大家有信心,能团结合作,就一定行。

师:

看,这段音乐河波光粼粼,非常美,我们来唱一唱。

(1)齐唱过渡句及第三乐句(键盘伴奏)。

师:

我们就从这个河段开始比赛吧。

今天的比赛将借鉴足球比赛的规则进行。

来,两个队长先猜币,猜中的一队先一步出发,看哪个队能抢占先机?

为统一本队划船的步伐,各队队长站在本队船前摇旗指挥。

先来试一试,看各队能不能统一步伐。

(2)慢速练习轮唱部分。

师:

真是你追我赶,胜负难分啊。

那只好来一次加时赛了,这次就换一队先出发。

(3)换声部练唱。

师:

看哪个队在这个时候最齐心,爆发力大,最后还能越划越有劲,那就一定能赢。

(4)学唱尾声。

(A)慢速视唱曲谱(师键盘伴奏),换声部练习。

(B)加入力度处理mp<f。

师:

用你优美的歌声缓解一下大家赛前紧张的心情。

(对大家)我们把船划回起点去。

3.完整试唱整首歌曲(师指挥)

四、小结

师:

希望大家加强合作意识,学习各种有效的合作方法,成为优秀的人才。

(师生道别,在自己演唱的优美歌声中走进教室。

教后反思:

 

第七课童年时光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深情、柔美的声音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歌曲《红蜻蜓》,表现出歌曲的意境,从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2.能积极参与即兴接唱的创编活动。

教学设想:

童年是人生中最纯真、最让人怀念的时代,它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本课围绕“童年时光”这一情境主题,安排了“回忆童年——即兴创编”、“感受童年——学习歌曲《红蜻蜓》”、“再现童年——演唱歌曲《红蜻蜓》”、“珍惜童年——师生小结”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回忆自己、感受他人的童年趣事,从而懂得要珍爱今天的幸福时光。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的二部合唱及艺术表现。

2.二声部的准确、和谐及歌曲力度变化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即兴创编接唱。

1.说一说

师: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生活中许多有趣的故事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谁能说一说在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学生畅谈。

师: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几段有趣的童年生活的音乐,我们来一起听赏。

2.唱一唱

师:

童年是美好的,记忆中最温馨的就是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妈妈为我们哼着摇篮曲。

许多作曲家都想把这段温馨的记忆永久地留下来,因此创作了许多不同的摇篮曲。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摇篮曲吗?

请同学唱一唱。

(课件播放音乐片段。

(1)舒伯特的《摇篮曲》。

(2)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