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4095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籍论文.docx

《地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论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籍论文.docx

地籍论文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地籍管理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逐渐得以实现,从而形成了当代的地籍测量相关的完整理论和实践技术。

本文从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入手,依次介绍了地籍、地籍测量、地籍调查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地籍和地籍测量的发展历史并着重介绍了我国地籍测量的发展历史;在第二章第三节单独介绍了数字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数字地籍测量的软硬件环境和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第三章介绍了地籍测量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宗地图的制作、面积量算等;第四章介绍了地籍测量的质量控制及检测评估;在论文的最后对地籍测量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

地籍测量全站仪CASS地籍图宗地图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andthetechnologyofcomputerandsurvey,thestandardofsoilmanagementisbecominghigherandhigher,whichpromotestheprogressofcadastersurvey.thispaperisconcernedwiththetheoriesofcadastersurvey,cadasterinvestigationandtherelatedhistoryinourcountry.what'smore,thehardwareandsoftwareinthecadastersurveyareintroduced.theapplicationandimplementationofcadastersurveyisalsoemphasized.atlast,summarizationandexpectationofcadastersurveyareconcluded.

Keywords:

cadastersurvey、totalstation、CASS、cadastralmap

第一章概述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地籍测量是利用测绘手段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是进行土地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通过地籍测量可以获得与永久性标志相关联的权属界址、土地位置、房产情况、土地面积、土地利用以及有关数据的地籍图等产权资料。

地籍测量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均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记、发证和收取地税的重要依据。

地籍对于土地就像户口对于人一样,地籍就是土地的户口。

地籍不仅具有权属和税收的功能,还具有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的功能。

地籍测量与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而建立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

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

为编制计划和规划,合理确定土地税和征地补偿标准,制定有关土地政策等提供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必须完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切实掌握我国的自然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

其前提是管理好土地,管理好土地则要求为管理机构提供必要的基础性地籍管理资料。

其中,地籍图就是地籍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地籍图必须由地籍测量来产生。

由此可见,地籍测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2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虽然有文献记载我国在宋代就开始进行土地丈量和管理,但是利用现代技术科学、系统的土地管理工作在我国起步却较晚,与之相应的现代化的地籍测量工作也起步较晚,地籍测量的理论和技术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目前,我国各省、市、县都成立了专门的土地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区域内的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

以地籍测量为基础的地籍管理已从税收、权属等单一功能的地籍发展为多用途的地籍信息系统,并且日趋自动化、完善化。

在地籍测量手段上,已从图解地籍(用地图表册表示)发展为坐标地籍(数字化表示),并向计算机网络全自动化、多用途地籍数据库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地籍测量既有传统手段,如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机械工具进行测量与表达,又有现代手段,如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电子全站仪的使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自动绘图系统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成图时间,减轻了测绘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测绘精度。

随着一批数字化软件的出现与完善,如南方CASS系列软件,使我国的地籍测量日益走向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

但是,由于我国领土辽阔且发展不均衡,各地的测绘事业发展不一致,地籍测量的技术手段也存在一定差异,精度和规范化都有待提高。

尤其是部分较落后区域,各种高新技术的使用与普及将是地籍测量的重要工作,行业规范化发展也是必由之路,这就要求统一的、规范的、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地籍测量的顺利实施。

在全球范围内,地籍测量正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是对传统的土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拓展,使其理论与方法更加丰富与完善;二是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并不断改善数据质量,使土地工作更加合理与高效;三是高新测绘技术将成为地籍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用手段。

凭借GPS技术,结合GIS的应用,建立大范围的更加精确、动态变化的地籍监测与管理系统将成为可能,这将为国家决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籍测量按照测量手段的不同有传统地籍测量和数字地籍测量之分。

一.传统的地籍测量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利用传统的测绘仪器(经纬仪、钢尺)来进行野外数据的获取,并使用纸质手簿进行记录,然后利用平板仪,采用极坐标法。

使用铅笔进行地籍图的绘制。

这种方法的基础数据记录繁琐,修改处理极不方便,整个作业过程费时费力。

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地籍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数字地籍测量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全站仪、电子记录薄等)来进行野外数据的获取,然后把数据导入到计算机,利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生成地籍测量所需要得到的地籍资料。

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利用数字化的采集设备采集野外数据,将数据存储到计算机里,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生成地籍图、表册等地籍资料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以建立的机图形数据库,为实现信息化地籍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数字地籍测量较传统的地籍测量有很大的优势,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精力将放在数字地籍测量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籍测量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文献资料的系统阅读和学习;

②利用数字化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并存储数据;

③数字地籍测图软件的学习,包括南方CASS6.0等;

④外业采集数据,制作一幅分幅数字地籍图或宗地图。

第二章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

2.1概述

2.1.1.地籍

(一)地籍的含义

地籍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建立的土地清册,这是地籍最古老、最基本的含义。

在辞海中,地籍被称为“中国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根据的册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籍不但为土地税收和土地产权保护服务,还要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在一些发达国家,地籍的应用领域扩大到三十多个,我们把这种地籍称为多用途地籍或现代地籍。

现代(多用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其含义如下:

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②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③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

地籍的内涵之一就是以地块为基础,准确描述每一块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④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⑤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简称土地清册)。

用图、数、表的形式描述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

图、数、表之间通过特殊的标识符相互连接,这个标识符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块号(宗地号或地号)。

“图”是指地籍图,即用图的形式直观的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分幅地籍图、专题地籍图、宗地图等。

“数”是指地籍数据,即用数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如面积册、界址点坐标册、房地产评价数据等。

“表”是指地籍表,即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如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表和各种相关文件等。

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

第一.“是谁的”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一般用数据(坐标)和地籍编号进行描述;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如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土地和房屋的价值或价格等;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二)地籍的功能

建立地籍的目的,一般应由国家根据生产和建设的发展需要,以及科技发展的水平来确定。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的地籍已广泛的用于土地税费征收、土地产权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同时为政府制定土地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环境保护政策等宏观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概括起来,地籍有以下功能:

①地理性功能。

②经济功能。

③产权保护功能。

④土地利用管理功能。

⑤决策功能。

⑥管理功能。

(三)地籍的类别

随着地籍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内容也越加充实,类别的划分也更趋合理。

地籍按其发展阶段、对象、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②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③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1.2.地籍测量

(一)地籍测量的定义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简单说就是“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

具体内容如下:

①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②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③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④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

⑤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薄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⑥根据土地整理、开发和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同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的特征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

②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③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④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⑤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

⑥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⑦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应有丰富的测绘技术知识,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

2.1.3.地籍调查

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地籍调查,即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信息,再实地确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址和利用状况,并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精确定位、面积测算等地籍测量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它既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一体的技术工作。

2.2地籍和地籍测量的发展

2.2.1.发展综述

(一)地籍发展综述

地籍是使用和管理土地的产物,其产生我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国家的出现是地籍产生的基本原因。

在原始社会中,土地处于“予取予求”的状态,人们共同劳动,按氏族内部的规则分享劳动产品,无须了解土地状况和人地关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凌驾于劳动群体之上的机器——国家。

这时,地籍作为维护这个国家机器运作的工具出现了。

它在维护土地制度、保障国家税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西方,单词“地籍”的来源并不确定,可能来源于希腊字“Katatikon”(教科书或商业书籍中),也可能来源于后来的拉丁字“Capitastrum”(纳税登记)。

具有现代地籍含义的土地记录已存在了数千年。

中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都存在着一些古老的地籍记录。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地籍是一种以土地为对象的征税薄册,记载的是有关土地的权属、面积和土地等级等,是古老的税收地籍。

18、19世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土地的利用更加多元化。

而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地块能精确的定位,计算的面积也更加准确,并且可以用图形来描述地籍的内容。

这时地籍的内容不但有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和利用类型,还包含其附着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权属、位置、数量和利用类别。

进入20世纪,由于人口增长及工业化等因素,社会结构变的更加复杂,各级政府和部门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来管理这个剧烈变迁的社会,地籍就又具有了管理功能。

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的进一步发展,测绘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籍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现代地籍。

(二)地籍测量发展综述

测绘技术产生之初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解决土地的划分和测算田亩的面积。

约在公元前30世纪,古埃及皇家登记的税收记录中,有一部分是以土地测量为基础的,在一些古墓中也发现了土地测量者正在工作的图画。

中国从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起就开始了对田地界域进行划分和丈量。

公元11世纪前,不管土地管理制度如何改变或不同,地籍测量的简单技术、方法和工具都是量测土地经界和面积的有力手段。

1086年英格兰创立了一个著名的土地记录——汤姆斯代,完成了大体覆盖整个英格兰的地籍测量,遗憾的是这个记录没有标在图上。

1387年,中国明代开展地籍测量,编制鱼鳞图册,到1393年完成全国地籍测量并进行土地登记,全国田地总计为8507523顷。

1628年,瑞典为了税收目的,对土地进行了测量和评价,包括英亩数和生产能力,并绘制成图。

1807年,法国为征收土地税而建立地籍,开展了地籍测量;1808年,拿破仑一世颁布全国土地法令,布设了三角控制网作为地籍测量的基础,并采用了统一的地图投影。

现在许多国家仍在沿用拿破仑时代的地籍测量思想及其所形成的理论和技术。

19世纪和20世纪中叶以前是地籍测量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

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对地籍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政府对此项工作也普遍重视;而计算机技术、光电测距、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以及卫星监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地籍测量理论和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并可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

现在发达国家都陆续开展了由政府监管的以地块为基础的地籍或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工作。

2.2.2.我国地籍与地籍测量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籍、地籍测量和地籍管理工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农业生产中,为解决分田和赋税问题,不但进行了土地测量,而且还建立了一种以土地为对象的征税簿册。

地籍概念的雏形始于我国的夏朝,即公元前21~前16世纪。

商、周时代,建立了一种“九一而助”的土地管理制度,即“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亩”的井田制,并相应地进行了简单的土地测绘工作,这可视做我国地籍测量的雏形。

到了春秋中叶以后(约公元前770~前476年),鲁、楚、郑三国先后进行了田赋和土地调查工作。

宋代对地籍管理极为重视,推行的一些整理地籍的办法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经界法地籍整理已具有产权保护的功能。

宋代创立了三种地籍测量方法,即方田法、经界法、推排法。

真正完成全国土地清丈,并建立起完善的地籍制度的则是在明代。

在总结宋代经界法经验的基础上,明代创立了鱼鳞图册制度,而且还同时进行人口普查,将其结果编为黄册。

黄册和鱼鳞图册是相互补充的。

这时,地籍完全从户籍中独立出来,这是我国地籍制度发展变化的重要里程碑。

民国初期至解放初期,开始进入产权地籍。

它不仅具有传统的税收功能,而且具有了产权的功能,并为政府的土地管理服务。

20世纪30~40年代,国民政府为“完成地价税收政策之准备工作,并进而开征地价税;推行保障佃农,扶植自耕农,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目的,调整地政机构,训练地政人员,制造测量仪器,以举办各省、县市地籍整理,进行清理地籍,确定地权,规定地价”。

1942年,各省地政局下设地籍测量队,还设立了测量仪器制造厂。

1944年地政署公布了《地籍测量规则》,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国家地籍测量法规,也标志着我国地籍测量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确切地说,我国的现代地籍始于这个时期。

由于历史的原因,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正式开展地籍测量工作。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国家于1986年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至此,地籍测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相继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整调查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地籍测量规范》、《房产测量规范》等技术规则,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房产调查和行政勘界工作,同时进行了土地利用监测,理顺了土地权属关系,解决了大量的边界纠纷。

近年来国内多所院校相继开设了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培养了大批地籍测量方面的人才并对地籍测量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GPS定位理论和技术已在我国城镇地籍测量和省、市、县勘界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

卫星资源遥感用于土地利用监测的技术和理论十几年来一直在发展和完善之中。

为治理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全国各地做了大量的土地整理测量工作。

2.3数字地籍测量

2.3.1.概述

(一)数字地籍测量概述

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数字摄影地籍测量模式和内业扫描数字化地籍测量模式。

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本文主要探讨使用最广泛的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

对于尚未测绘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城镇地区,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是一种可行和非常值得推荐的测量模式。

所采集的数据经过后续软件的处理,便可得到该地区的大比例尺地籍图以及其他各种专题图,同时还可以为建立该地区的地籍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数据采集所使用的硬件不同又可分为如下几种模式:

1全站仪+电子记录簿(如PC-E500、GRE3、GRE4等)+测图软件

这种采集方式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手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

这是早期主要的数字地籍测量模式。

其优点是容易掌握,缺点是草图绘制复杂,容易出错,功效不高。

②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

这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由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全部地籍要素数据,由通信电缆将数据实时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地处理并显示所测地籍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采样数据和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

由于现场成图,因而这种模式具有直观、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

其缺点为便携式计算机价格昂贵、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较差。

③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这种模式的作业方式与上一种相同。

由于掌上电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现场成图、速度快、效率高,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④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

利用GPS-RTK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的数据,经过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

GPS-RTK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数据采集设备,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其显著的优点是控制点大大减少。

在平坦地区,一个控制点可测量几十平方公里甚至几百平方公里;在复杂地区,也比前三种模式的控制点减少10倍以上,因此其测量效率大大提高。

其缺点为必须绘制测量草图。

一些无线电死角和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必须用全站仪进行补充。

⑤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这种模式将克服以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率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

与模拟测图相比,数字地籍测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地籍测量的野外测量能够自动记录,自动解算处理,自动成图、绘图,并向用图者提供可处理的数字地图。

数字地籍测量自动化的效率高,劳动强度小,错误几率小,绘制的地图精确、美观、规范。

2.精度高

模拟测图方法的比例尺精度决定了图的最高精度,图的质量除点位精度外,往往与图的手工绘制有关,因此,无论所采用的测量仪器精度多高,测量方法多精确,都无法消除手工绘制对地籍图精度的影响。

数字地籍测量在记录、存储、处理成图的全过程中,观测值是自动传输的,数字地籍图毫无损失地体现外业测量精度。

3.现势性强

数字地籍测量克服了纸质地籍图连续更新的困难。

地籍管理人员只需将数字地籍图中变更的部分输入计算机,经过数据处理即可对原有的数字地籍图和相关的信息作相应的更新,保证了地籍图的现势性。

数字地籍测量的这种优势在城镇变更地籍中能得到充分体现。

4.整体性强

常规地籍测量是以图幅为单位组织施测。

数字地籍测量在测区内部不受图幅限制,作业小组的任务可按照河流、道路的自然分界来划分,也可按街道或街坊来划分,当测区整体控制网建立后,就可以在整个测区内的任何位置进行实测和分组作业。

其成果可靠性强,精度均匀,减少了常规测量接边的问题。

5.适用性强

数字地籍测量是以数字形式储存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输出不同比例尺和不同图幅大小的地籍图,输出各种分层叠加的专用地籍图。

数字地籍图可以方便地传输、处理和供多用户共享,可以自动提取点位坐标、两点间距离、方位角,量算宗地面积,输出各种地籍表格,等等;通过接口,数字地籍图可以供地理信息系统建库使用;可依软件的性能,方便地进行各种处理、计算,完成各项任务;数字地籍测量既保证了高精度,又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可以满足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及各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

(三)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数字地籍测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的输出。

如下图所示为全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数字地籍测量流程图

2.3.2.数字地籍测量的软硬件环境

(一)数字地籍测量系统硬件的组成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

如下图所示,它的硬件由计算机主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数据记录器(电子手簿)、数字化仪、打印机、绘图仪及其输出、输入设备组成。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硬件组成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采集野外数据通过数据记录器(电子手簿卡、掌上电脑)输入计算机(包括台式和便携式)。

功能较全的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可以直接与计算机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