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685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全国卷3,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x-1≥0},B={0,1,2},则A∩B=

A.{0}B.{1}

C.{1,2}D.{0,1,2}

2.(1+i)(2-i)=

A.-3-iB.-3+i

C.3-iD.3+i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4.若sinα=

则cos2α=

A

B

C.-

D.-

5

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  )

A.10B.20

C.40D.80

6.直线x+y+2=0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在圆(x-2)2+y2=2上,则△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A.[2,6]B.[4,8]

C.[

3

]D.[2

3

]

7.函数y=-x4+x2+2的图像大致为

8.某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概率都为p,各成员的支付方式相互独立.设X为该群体的10位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DX=2.4,P(X=4)

A.0.7B.0.6

C.0.4D.0.3

9.△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

则C=

A

B

C

D

10.设A,B,C,D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

则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

A.12

B.18

C.24

D.54

11.设F1,F2是双曲线C:

=1(a>0,b>0)的左、右焦点,O是坐标原点,过F2作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PF1|=

|OP|,则C的离心率为

A

B.2

C

D

12.设a=log0.20.3,b=log20.3,则

A.a+b

C.a+b<0

二、填空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a=(1,2),b=(2,-2),c=(1,λ).若c∥(2a+b),则λ=     . 

14.直线y=(ax+1)ex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a=     . 

15.函数f(x)=cos

在[0,π]的零点个数为     . 

16.已知点M(-1,1)和抛物线C:

y2=4x,过C的焦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AMB=90°,则k=     . 

三、解答题:

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60分.

17.(12分)

等比数列{an}中,a1=1,a5=4a3.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记Sn为{an}的前n项和,若Sm=63,求m.

18.(12分)

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

min)绘制了如下茎叶图: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并说明理由.

(2)求40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m,并将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过m和不超过m的工人数填入下面的列联表:

超过m

不超过m

第一种生产方式

第二种生产方式

(3)根据

(2)中的列联表,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

附:

K2=

 

P(K2≥k)

0.050

0.010

0.001

k

3.841

6.635

10.828

19.(12分)

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

所在平面垂直,M是

上异于C,D的点.

(1)证明:

平面AMD⊥平面BMC;

(2)当三棱锥M-ABC体积最大时,求面MAB与面M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20.(12分)

已知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

=1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M(1,m)(m>0).

(1)证明:

k<-

;

(2)设F为C的右焦点,P为C上一点,且

=0.证明:

|

|,|

|,|

|成等差数列,并求该数列的公差.

21.(12分)

已知函数f(x)=(2+x+ax2)ln(1+x)-2x.

(1)若a=0,证明:

当-10时,f(x)>0;

(2)若x=0是f(x)的极大值点,求a.

(二)选考题:

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参数方程为

(θ为参数),过点(0,-

)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l与☉O交于A,B两点.

(1)求α的取值范围;

(2)求AB中点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23.[选修4-5:

不等式选讲](10分)

设函数f(x)=|2x+1|+|x-1|.

(1)画出y=f(x)的图像;

(2)当x∈[0,+∞)时,f(x)≤ax+b,求a+b的最小值.

数学(全国卷3,理)

1.C 由题意得A={x|x≥1},B={0,1,2},∴A∩B={1,2}.

2.D (1+i)(2-i)=2+i-i2=3+i.

3.A 根据三视图原则,从上往下看,看不见的线画虚线,则A正确.

4.B cos2α=1-2sin2α=1-2×

.

5.C 由展开式知Tr+1=

(x2)5-r(2x-1)r=

2rx10-3r.当r=2时,x4的系数为

22=40.

6.A 

设圆心到直线AB的距离d=

=2

.

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d'.易知d-r≤d'≤d+r,即

≤d'≤3

.

又AB=2

∴S△ABP=

·|AB|·d'=

d',∴2≤S△ABP≤6.

7.D 当x=0时,y=2>0,排除A,B;当x=

时,y=-

+2>2.排除C.故选D.

8.B 由题意,得DX=np(1-p)=10p(1-p)=2.4,

∴p(1-p)=0.24,由p(X=4)

p4·(1-p)6<

p6(1-p)4,即p2>(1-p)2,

∴p>0.5,∴p=0.6(其中p=0.4舍去).

9.C 由S=

absinC,得c2=a2+b2-2absinC.又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

∴sinC=cosC,即C=

.

10.B 由△ABC为等边三角形且面积为9

设△ABC边长为a,则S=

a=9

.∴a=6,则△ABC的外接圆半径r=

a=2

<4.

设球的半径为R,如图,OO1=

=2.

当D在O的正上方时,VD-ABC=

S△ABC·(R+|OO1|)=

×9

×6=18

最大.故选B.

11.C 

由题意画图,如图所示,|PF2|=b,|OP|=a,由题意,得|PF1|=

a.

设双曲线渐近线的倾斜角为θ.

∴在△OPF1中,由余弦定理知cos(180°-θ)=

=-cosθ.

又cosθ=

=-

解得c2=3a2.∴e=

.

12.B ∵a=log0.20.3>0,b=log20.3<0,∴ab<0.

又a+b=

而lg2-1<0,2lg2-1<0,lg3-1<0,lg2>0,

∴a+b<0.

=log0.32+log0.30.2=log0.30.4

13.

 2a+b=2(1,2)+(2,-2)=(4,2),c=(1,λ),

由c∥(2a+b),得4λ-2=0,得λ=

.

14.-3 设f(x)=(ax+1)ex,

∵f'(x)=a·ex+(ax+1)ex=(ax+a+1)ex,

∴f(x)=(ax+1)ex在(0,1)处的切线斜率k=f'(0)=a+1=-2,∴a=-3.

15.3 令f(x)=cos

=0,得3x+

+kπ,k∈Z,∴x=

k∈Z.则在[0,π]的零点有

.故有3个.

16.2 设直线AB:

x=my+1,

联立

⇒y2-4my-4=0,

y1+y2=4m,y1y2=-4.

=(x1+1,y1-1)=(my1+2,y1-1),

=(x2+1,y2-1)=(my2+2,y2-1).

∵∠AMB=90°,

=(my1+2)(my2+2)+(y1-1)(y2-1)

=(m2+1)y1y2+(2m-1)(y1+y2)+5

=-4(m2+1)+(2m-1)4m+5

=4m2-4m+1=0.

∴m=

.∴k=

=2.

17.解

(1)设{an}的公比为q,由题设得an=qn-1.

由已知得q4=4q2,解得q=0(舍去),q=-2或q=2.

故an=(-2)n-1或an=2n-1.

(2)若an=(-2)n-1,则Sn=

.由Sm=63得(-2)m=-188,此方程没有正整数解.

若an=2n-1,则Sn=2n-1.由Sm=63得2m=64,解得m=6.

综上,m=6.

18.解

(1)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理由如下:

①由茎叶图可知:

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75%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至少80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75%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至多79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②由茎叶图可知:

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85.5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73.5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③由茎叶图可知:

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时间高于80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时间低于80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④由茎叶图可知:

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在茎8上的最多,关于茎8大致呈对称分布;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在茎7上的最多,关于茎7大致呈对称分布.又用两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的区间相同,故可以认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比用第一种生产方式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更少.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以上给出了4种理由,考生答出其中任意一种或其他合理理由均可得分.

(2)由茎叶图知m=

=80.

列联表如下:

超过m

不超过m

第一种生产方式

15

5

第二种生产方式

5

15

(3)由于K2=

=10>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

19.解

(1)由题设知,平面CMD⊥平面ABCD,交线为CD.因为BC⊥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