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3635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docx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

ASummaryOfTheCulturalEcologicalTheoreticalInvestigationInOurCountry

03级城市规划马健031712

摘要: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引入我国只有短短十几年,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整体分析了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速度的加快和研究领域的扩展,然后又从人类与社会学界、地理与景观学界、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三方面分述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特点。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综述中国

Abstract:

Culturalecologyisanewrisinginterdisciplinary,whichwasintroducedintoourcountrymaybejusttenyearsago,however,ithasalreadyachievedgreatdevelopmentsintheoreticalinvestigation.Thistextatfirstanalyzesthespeedupoftheculturalecologicaltheoreticalinvestigationinourcountryasawholeandtheexpandingoftheinvestigationarea,thennarratestheactualityoftheculturalecologicaltheoreticalinvestigationinourcountryaccordingtothethreeaspects,whichare:

humanandsocialcircles,geographicalandlandscapecircles,andurbandesignandarchitecturalcircles,atlast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culturalecologicaltheoreticalinvestigationinourcountry.

Keywords:

Culturalecologytheoreticalinvestigationsummary

1引言

文化生态学是随着20世纪中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又分离、对抗,走向融合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最早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JuliarHaynesSteward,1902-1972年)于1955年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化理论:

多线性变革的方法》中提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文化生态学汲取了生态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营养基础,并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持城市特色的各种文化却遭到了“生态破坏”,文化生态引起了多方学者的关注,他们引进相关理论,不断扩展理论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并积极地运用理论进行探索实践,使我国的文化生态学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1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总述

文化生态学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是相关的文献、著作并不少,仅仅2006年一年就有308篇期刊文献,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作者无法查找到所有文献著作,只能借助于在中国学术界比较权威的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从期刊文献这一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大胆推断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

1.1研究速度的增长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统计显示,1994-2006年11月间,我国关于文化生态方面的期刊文献共有937篇。

从期刊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生态学每年的文献数量虽然有增有减,但总的趋势是增长的。

根据年度文献数量的多少大致可将我国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分成三个阶段:

1994—1999年篇幅较少,徘徊在16-40之间,属于理论探索阶段;2000—2002年理论深化阶段,文献数量较前几年有所增长,但每年的数量基本保持平稳;2003年以后是理论应用阶段,文献数量猛增,达到每年140多篇。

从期刊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图1我国文化生态学期刊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

1-2研究领域的扩展

文化生态学是随着20世纪中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又分离、对抗,走向融合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最初是由文化人类学家提出来的,所以早期的文化生态学主要是人类学内部的一个研究领域,后来也有一些人文地理学家参与到了此类研究。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扩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生态学提倡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除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外,一些来自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旅游学、教育学、信息和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也纷纷加入了文化生态学研究者的行列,呈现出一派多学科合作的景像。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937篇关于文化生态的文献进行分析,按学科相关性可将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分成四个类别,分别是: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地理与景观学界,人类与社会学界,其他学界。

从数据统计上可以看出,人类与社会学在文化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文献最多(见图2),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这是因为人类与社会学对其研究的最早,我国文化生态学的奠基人冯天瑜老先生就是文化学家,此方面的文献无论是从研究的视角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地理与旅游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早期地理学依靠在文化生态学方面研究的优势,理论研究发展较快,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虽也有所发展,其速度却明显落后于旅游学(见图3),这与近几年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关。

而引入文化生态学研究较晚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是在新世纪之后才开始有人关注(见表1、2),城市规划学在13年中一共才有14篇相关文献,是各相关学科中最少的(见图4)。

图2各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情况

图3我国地理学和旅游学对文化生态的研究对比

图4各学科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情况统计,

表1我国城市规划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文献

  [1]金京,吴庆洲,.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并重——访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吴庆洲先生[J].华中建筑,2006,(5).

    [2]张祖刚.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的基本理念[J].城市建筑,2005,(7).

    [3]张笃勤.武汉城市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建筑,2005,(3).

    [4]冯亚光.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J].社科纵横,2005,

(1).

    [5]张笃勤.武汉城市景观文化生态保护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5,

(1).

    [6]汪峰.中国哲学与城市规划散论——城市规划的形上思辨[J].城市问题,2004,(6).

    [7]张三夕.大武汉要警惕“大而无当”——也谈武汉的城市品格与人文个性[J].学习与实践,2004,(3).

    [8]寻胜兰.民族产业与城市文化——关于“惠山泥人”的保护与拓展的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9]段松廷.两位教授与两座古城[J].城乡建设,2002,(12).

    [10]?

.我国厦门、杭州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4).

    [11]李亚卿.开封城市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1,(3).

    [12]孟丹.走向“天人合一”的城市文化生态观[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1).

    [13]王紫雯.城市的情趣化环境设计与景观规划探索——杭州面湖地区改造前的景观保护规划研究[J].建筑学报,1999,(3).

    [14]黄康宇,陈纲伦.城市传统的困境与出路[J].建筑学报,1994,

(2).

表2我国建筑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文献

   [1]金京,吴庆洲,.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并重——访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吴庆洲先生[J].华中建筑,2006,(5).

    [2]黄丹麾,刘晓陶,.生态雕塑的形态及其艺术实践管窥——生态雕塑的美学研究之二[J].雕塑,2006,

(2).

    [3]张艳华,倪颖,.云南腾冲县和顺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06,(4).

    [4]王可尧,张宇,.日本与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相似性剖析[J].世界建筑,2006,

(2).

    [5]谭玉峰,卜冰,周建峰,祝晓峰,戴颂华,.旧建筑保护与再生论坛[J].时代建筑,2006,

(2).

    [6]黄俊杰,.顺应自然的古市政与古建筑艺术——名城镇远的人文生态环境小议[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3).

    [7]徐坚,周鸿,.论滇西纵谷区人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J].华中建筑,2005,(6).

    [8]肖丽娟.浅谈当代生态建筑研究趋势[J].山西建筑,2005,(23).

    [9]张祖刚.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的基本理念[J].城市建筑,2005,(7).

    [10]廉毅锐.生活在别处——浅谈2003年消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J].建筑师,2005,

(2).

    [11]张笃勤.武汉城市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建筑,2005,(3).

    [12]闻竹.客家心灵世界的审美呈现——读四平《赣南围屋》[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4,(11).

    [13]习晋.关注我们共同的家园——西安地区人居建筑生态环境的设计与思考笔谈[J].新材料新装饰,2004,(11).

    [14]郭铁男.序[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11).

    [15]李明融.都江堰地区建筑景观的地区性研究[J].四川建筑,2004,(5).

    [16]吴莆田.华南古村落系列之十一——朗头村[J].开放时代,2004,(4).

    [17]林琳,黄秀英.高校图书馆文化生态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

    [18]李晓峰,邓晓红.大自然观与大建筑学[J].中外建筑,2004,

(2).

    [19]范弢,杨世瑜.滇西北三江并流带石质文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0]陈国生.双江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形象设计[J].小城镇建设,2003,(8).

    [21]畅江,峰歌.有金有银的地方——团山[J].今日民族,2003,(8).

    [22]杨大禹.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及建筑的保护与建设[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

(1).

    [23]张炯.共生文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J].华中建筑,2003,

(1).

    [24]?

.跨文化、跨地域,推进“建筑与文化”研究的全球化发展建筑与文化2002国际学术讨论会倡仪书[J].华中建筑,2003,

(1).

    [25]黄雁,闫春林.试谈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两极发展态势[J].广西城镇建设,2003,

(1).

    [26]吴建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J].北京社会科学,2003,

(1).

    [27]王紫雯,吴水珍.大型土建工程对景观美学环境的影响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2).

    [28]牟红,杨梅,张兆福.概念裂变使旅游规划亮起来[J].企业经济,2003,(10).

    [29]鞠平.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大连城市建筑风情透析[J].建筑创作,2002,(Z1).

    [30]张燕,林源源.抢救南京传统建筑[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1).

    [31]牟维政,纪怀禄.旅游度假村建筑的生态设计探寻[J].建筑学报,2001,(10).

    [32]廖静琳.贵州苗族文化生态初探[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2).

    [33]齐康.21世纪的建筑畅想[J].知识就是力量,2000,

(1).

    [34]过伟敏.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与再利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1).

    [35]王紫雯.城市的情趣化环境设计与景观规划探索——杭州面湖地区改造前的景观保护规划研究[J].建筑学报,1999,(3).

    [36]?

.中国将形成四大消费热点拉动经济发展[J].政策与管理,1998,(10).

    [37]黄康宇,陈纲伦.城市传统的困境与出路[J].建筑学报,1994,

(2).

2我国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分述

从前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各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分处于不同的阶段,下面分别从人类与社会学界、地理与景观学界和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现状作以评述。

2-1人类与社会学界

冯天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哲学家及文化史家,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的中国学派,其奠基之作为《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在书中,冯老分成四大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揭示了文化的实质内涵,他认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

接着,驳斥了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的分法,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将文化视作“一个包括内核与若干外缘的不定形的整体”。

然后他对于生态文化的界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科学地把握了地理因素在文化生成中的作用,提出文化生态的三个层次;“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包括工具、技术、生产方式等)与“社会制度环境”(包括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制度等结合而成的体系)。

而在文化生态这一统一的系统中,“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

最后运用他前面提出的三个层次具体分析了中华文化生态。

在冯老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学者对文化生态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骆建建、马海逵(2005)在《斯图尔德及其文化生态学理论》中概述了文化生态学产生的渊源,澄清了文化生态学与生态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即文化生态学是生态人类学的一部分,又重点分析了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三个核心观点,与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加以对比评述,同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王玉德(2003)在辨析文化生态和生态文化概念上的不同时,认为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文化的生态背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群落、文化的组成结构、文化的网络和链条、文化的变迁等,其理论视角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

2-2地理与景观学界

地理学界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普遍认为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景观学界的部分学者认为文化生态系统是自然—文化—经济复合体,还有为数众多的学者从知识经济角度展开实证性研究,对于本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态的产生、内部结构以及综合开发与保护策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一些学者积极进行了理论的引进和评述工作。

邓辉(2003)介绍了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卡尔·苏尔所创立的文化生态学派。

韩永学和王妍(2002)指出文化生态学探讨文化与环境的双向影响及作用,否定了环境均定论的单向性。

管宁(2003)在评述文化生态相关概念之余,还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相当多的学者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呼吁社会重视本地区或本民族独特的区域文化。

吕拉昌(1995)认为在区域开发中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保护器文化生态景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吕拉昌(1997)还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多元的文化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以重视文化生态景观中的少数民族异质性文化、系统开发经济、推广适用技术和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措施的长江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学对策。

潘鲁生(2000)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生态方面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当地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旅游产业与资源同步开发之间的矛盾,认为应该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保护与开发并重,研究与利用并举,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的双重目的。

具体做法是,以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试点,对其传统手工文化的内容进行发掘和研究。

虽然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建议做法是好的,但由于彼时我国旅游学界对文化生态的研究尚不深入,他的研究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简单理解成了文化和生态。

进入黄秉生(2003)从生态美的角度对壮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邓先瑞(2003)以长江流域的文化生态威力阐释了研究文化生态的意义。

江金波(2004)认为,现代文化生态研究不仅有过去时和现在时两种时态,而且更应着眼于未来,以期消除自然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构建理想的文化模式。

他选择对粤东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文化生态因数,包括梯田、围龙屋、废弃有机物等,从它们的结构到功能、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层面剖析其文化生态意义、利弊得失,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等,从单个文化要素即横的方面,反映它们的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也有助于对该地区文化生态变迁总体规律的认识,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决策上的重要参考。

此外,薛正昌(1999)、李明伟(2001)、王国祥(2003)等一批学者深刻地认识到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本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是一笔珍贵的宝藏,他们从不同文化圈之间的交流、地理气候、历史发展、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了区域文化产生的源流及其特点,针对其面临的文化历史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建议。

3-3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

进入新世纪之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界普遍认识到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城市历史地理等环境因素对城市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所起到的直接作用、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以及城市居民与城市文化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积极引进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并试图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加以运用。

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敏感度与前两个学界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有不少学者很早就进行了相关理论方法的引进研究,为后面的学者深入研究及理论实践奠定了基础。

薛求理(1995)引入了克·埃布尔(ChrisAbel)的理论,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进化起到重要作用,在广大第三世界建筑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杨秉德教授在其《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一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文化生态的概念,但是在分析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的过程中,运用了“克隆、传播与变异”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文化现象,其理论已经涉及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

黄天其(1998)认为在城市建设中,旧城区被铲除属于一种经济规律下的自发文化生态过程,是由于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被长期忽视所造成的。

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建立历史城市形态文化价值计量公式,对地段的历史文化价值量进行考量,能够使城市保护工作的具体化得以在把握传统城市形态元素的基础上落实。

2000年,黄天其教授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社会文化生态的含义:

一是它揭示了不同人群的主要由习惯和观念及其在实践中得到体现的价值所构成的文化在该人群行为和决策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社会文化生态学研究不同社会文化物种和种群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演化情况和条件。

他提出将城市文化生态学引入城市建设,将指导城市建设避免社会文化物化总多样性的破坏,帮助城市规划建设在文化内涵上的延续、积累与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我国各城市正处经济建设的高峰期,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所有城市,尤其是近几年城市管理者与建设者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品味与内涵,与之密切相关的城市文化也就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界中的研究热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

刘敏和李先逵(2002)从生态学角度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环境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基因、文化物种、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中有价值的文化物种,分析了物种在系统中的数量和变化状况。

明确了城市保护应该重视城市中的各类文化物种,特别是稀有物种和处于衰败期的物种,维护城市中文化物种的多样性,实现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繁荣。

阮仪三和沈清基(2003)则从更广的层面——城市历史环境保护,论述了城市历史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表现,介绍了当今国际社会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实践,阐述了若干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生态学理念,并对我国的城市历史环境保护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部分学者以某一个或几个历史文化名城为例,对城市旧城改造中的文化生态保护进行了探索。

王紫雯(1993)在《城市生态文化学初探——杭州市北山街区改造的前期调查与研究》一文中认为,文化生态学的任务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固有的文化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其对杭州街区的调查与研究,说明一个地方固有的文化与景观等资源是体现一个城市个性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地居民文化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环境因素。

这也是我国较早把文化生态学引入历史环境保护的论文。

王军和冯瑛冰(2000)总结了平遥、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矛盾的,应当避免历史文化名城在建设的名义下被破坏。

万昆(2004)认为城市文化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中的人、文化、环境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科,其中核心是人,所以在设计中规划设计者应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使文脉延续、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逐一落实,并以温州市旧城改造为例介绍了这一思想在旧城改造中的具体运用。

王凤云和李玉霞(2006)以天津为例,把城市文化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认知系统,经过关联整合、分门别类的演进,使其走向混沌、共生,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文化生态城市建设系统,并对新系统的内涵、特点、制约因素、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等进行了理性思考。

还有一部分学者还将城市文化生态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综合起来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道路。

冯亚光(2005)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以甘肃武威为例,从丰富的文化遗产、时代的必然要求、名城的保护规划、经济的新增长点着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一定地域条件下的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于是把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文化的演进相结合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

侯鑫(2005)首先初步建构了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认识体系;随后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演进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从发展动力、文化生态环境、城市文化物种的生态进化三方面系统的论述了城市空间的生态进化过程。

4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在不断扩展。

研究对象从文化、文化结构、文化生态的构成等本题理论发展到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传播与异化、文化的多样性等对于文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并且,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