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099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docx

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测评(四)A

[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沧海桑田”都是地壳垂直运动造成的

B.严格地说,所有的地壳运动都包含有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形式

C.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断裂变形叫作断层

D.褶皱构造只形成在沉积岩中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CA4-1,完成2〜3题。

叶枠番2紬!

i

Xituli脉

 

图CA4-1

2•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3.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图CA4-2中图甲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甲乙

图CA4-2

4.在图甲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形为()

A.东非大裂谷

B.海岸山脉

C.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

5.在图甲①处,最可能形成的岩石类型应为图乙中的()

A.aB.bC.cD.d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图CA4-3),回答6〜8题。

图CA4-3

6•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7.该处海域面积与古地质时期海域面积相比,应该()

A.增大

B.缩小

C.没有变化

D.上述选项均不对

&图中岩(地)层的新老关系为()

A.a层最老B.b层最老

C.c层最老D.一样老

自然界中,相邻两个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

由于分

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

图CA4-4中,图(b)是图(a)方框处

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I经n演化到川,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读图回答9〜11题。

图CA4-4

9.发生河流袭夺前,图(a)中两水系之间分水岭的走向是()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一东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10.图(a)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甲B.乙

C.丙D.丁

11.图(b)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流水沉积

CA4-5为

30°

N附近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

15米。

读图完成12〜13

题。

 

图CA4-5

12.图中陡崖顶部M处的高度可能是()

A.25米B.35米C.45米D.53米

13.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该地聚落选址的最

佳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读图CA4-6,完成14〜15题。

图CA4-6

14.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城市的是()

A.a区B.b区C.c区D.d区

15.图中d区和c区最有可能形成的地貌分别是()

A.瀑布、河漫滩平原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流上游水流比较急,带着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地势较低平的下游,流

速慢了下来,泥沙就堆积在河口附近;长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的地方,都会形成一些河口冲积岛。

我国共有400

多个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图CA4-7为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示意图。

图CA4-7

海水的作用。

(6分)

(2)材料二图中A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于泥沙大量堆积,其面积将不断。

(2

(3)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8分)

17.(24分)读某地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剖面图(图CA4-8),完成下列问题。

图CA4-8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处的字母是,图中共有条断层;B处地

形为,其形成的原因是。

(10分)

(2)图中的虚线圈F处属于板块的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

(4分)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处。

(填字母)(2分)

(4)若F处一侧为太平洋板块,则E处应处在板块中;若E处为我国的台湾

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4分)

⑸若在甲、乙两处中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处,因为

(4分)

单元测评(四)A

1.B[解析]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升降运动),它们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并非所有岩层断裂都叫断层,断层两侧岩层有明显位移。

三大类岩石,只要受到地壳水平运动影响,都有可能形成褶皱构造。

2.C[解析]吐鲁番盆地是地壳下陷形成的,天山山脉是地壳抬升形成的,C项正确。

3.D[解析]雅丹地貌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

4.B[解析]图甲所示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状况,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处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海岸山脉。

5.B[解析]图甲①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岩石易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图乙中,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c为岩浆岩,d为岩浆。

6.B[解析]沉积岩(物)是堆积作用的产物,堆积作用属外力作用。

7.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处海域面积比古地质时期海域面积缩小了。

8.C[解析]下层岩(地)层先堆积,上层岩(地)层后堆积。

9.A[解析]发生河流袭夺前,图中两水系之间分水岭走向是两河各自的支流的源头

的连线方向。

结合指向标,知是南北走向,A项正确。

10.C[解析]结合图(b),山岭东侧河流海拔低,由于河流袭夺,图(a)中西侧河流甲段注入东侧河流,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丙,C项正确。

甲河段在上游,流量大小不变,A项错误;乙属东侧河流,水量不会减少,B项错误;丁河段水量增大,D错。

11.C[解析]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是由于流水的溯源侵蚀形

成的,C对。

风化、风力侵蚀不是主要外力作用,A、B错。

地壳断裂属于内力作用,D项错

误。

12.B[解析]海岸线海拔为0米,图中等高距为15米,陡崖顶部M处有3条等高线重叠,其海拔高度应大于等于30米且小于45米,B项符合。

13.B[解析]甲、丁两处附近无河流,取水不便;甲处位于山谷处,地势不平坦。

乙、

丙两处地势平坦且取水方便,但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易发生水灾;乙处地势

较高,无水患威胁。

14.C[解析]图中c区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腹地广,最有可能形成大城市。

15.B[解析]图中d区和c区分别在河流出山口和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河流流速降低;

最有可能形成的地貌分别是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

16.

(1)搬运堆积顶托

(2)扩大

(3)近年来,我国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河流泥沙含量降低,再加上水库的大坝截留了部分泥沙,导致河口处泥沙堆积减少,因此长江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速度减慢。

17.

(1)B2山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作用,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消亡海沟(3)D

(4)亚欧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或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5)甲甲处为背斜拱起处,更安全(或者受地下水的影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