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01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docx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表格教案

课题:

敬畏自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

2、理解本文题材的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以及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运用,尤其是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和巧妙的对比手法。

教学重点

层层推进论述观点和语言理解。

教学难点

本文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修改意见

 

2分钟

 

20分钟

 

23分钟

 

4分钟

20分钟

 

14分钟

 

5分钟

 

2分钟

第一课时

一、激活思维

人类是怎样演变的?

人类之前的生物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地球上的另一个生物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人类的飞船又如何能飞上蓝天、登上月球?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受到深刻的震撼吗?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反复阅读,慧眼识珠

1、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观点:

敬畏自然中的敬畏是什么意思?

敬畏自然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应该以什么样的关系相处?

请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⑴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它出现在文中的哪一部分?

⑵标上段号,概括段意(或找出每段中能概括段意的关键性语句)。

⑶根据段意划分出段落层次。

2、讨论明确:

⑴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性散文,文中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观点。

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1段):

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观点。

第二部分:

比较人与自然的智慧。

其中2至4段讲人类的智慧。

5段讲大自然的智慧(比较),第6段讲人的智慧与自然的智慧的关系。

第三部分:

宇宙有生命,人与其它事物是兄弟关系。

第四部分:

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活动二:

研读课文,收获知识

本文是议论性散文,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

因此,文章第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引论部分,引出观点,并加以否定。

第二、三部分可以看作本论部分,第四部分则可以看作结论部分。

全文通过层层推进,得出论点。

1、人们常常认为人与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

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否定?

明确:

普遍宣称征服自然,从历史长远、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智慧三个方面加以否定。

2、细读文章第二部分,比较人与自然的智慧:

①人类的智慧有哪些?

是否值得骄傲?

大自然的智慧是否远胜于人?

为什么?

②明确: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

原因在:

第一、高科技上,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还很狭小;

第二、人类认识是一断纠错的历史;

第三,矿坑可能是人类自掘坟墓;

第四、在太空中也许有比人类智慧高得多的生物,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而人类也是大自然的杰作。

3、细读第三部分,理解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⑴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是什么?

人类和大自然的其他事物有什么样的关系?

⑵明确:

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

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和其它生物是兄弟关系,所以人类理应爱护自然。

4、小结:

文章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关,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从人类与大自然的智慧比较,到人类智慧是大自然所赋予,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层层推进论述,最后引出结论:

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朗读体会,寻找趣味

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句子由学生讨论提出,并协同解决,老师给予点拨。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4、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5、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活动二:

关注现实,妙笔生花

1、敬畏自然是否意味着对自然俯首称臣呢?

(让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2、联系现实你知道人们干了哪些“征服自然”的蠢事吗?

3、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活动三:

归纳写作特色,写作技巧:

讨论归纳:

⑴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⑵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课堂小结

“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人类在自然面前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力量?

确实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观点

 

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

 

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诵读课文,交流心得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深入理解课文

 

堂堂清

完成配套练习册:

课内部分

作业设置

①完成《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部分

②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修改意见

2分钟

 

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6分钟

 

2分钟

一、激活思维

(播放课件,昔日罗布泊图片与今日罗布泊图片对比)

看完后学生谈感受,然后引出课题。

二、预习检查

1、字词展示

萧瑟xiāo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

裸露luǒ戈壁滩gē沧海桑田cāng

2、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简介罗布泊的基本情况。

3、提问:

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4、自主阅读,思考:

罗不泊的消逝体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交流、回答)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

走进罗布泊——见证沧桑

1、归纳总结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

(播放录象短片)

2、胡杨诉衷肠,设置情景“假如你就是昔日罗布泊边的胡杨树,你将如何向人类发出控诉?

(播放悲剧重演画面)月牙泉、青海湖的今昔对比图。

活动二:

徘徊罗布泊——震撼心灵

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请学生从文中找出直接抒发了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2、重点品读,体会其间的感情:

⑴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⑵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⑶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活动三:

走出罗布泊——痛定反思

1、自然给我们提供了赖于生存的资源,面对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我们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

2、每个同学写一条环保小标语,把自己的观点写进去。

四、结语提升

观看图片

谈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检查

 

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体会忧患意识

 

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堂堂清

完成配套练习册:

课内部分

作业设置

①完成《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部分

②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旅鼠之谜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修改意见

2分钟

 

12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1分钟

一、激活思维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奇怪的现象,有的已经被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有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在北极生活着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旅鼠的老鼠,每对一年竟能繁殖后代967118只!

一旦旅鼠多了,它的毛色就会发生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好像是在吸引天敌的注意;如果死不成,他们就会聚成几百万只的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大海,集体自杀。

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

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了好几个世纪,至今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

今天,我们就与位梦华先生一起走进旅鼠世界,详细了解旅鼠的奥秘!

(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知谜

1、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⑴画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

⑵思考并概括旅鼠有哪些奥秘?

2、质疑交流:

⑴词语重点:

神秘莫测媲美膨胀滑稽道听途说繁衍

⑵作者简介:

位梦华: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⑶旅鼠的奥秘:

北极旅鼠繁殖能力超强;旅鼠超出一定数量,它的毛色由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以吸引天敌;如果死不成,几百万只旅鼠直奔大海,集体自杀。

活动二:

探谜

探讨:

旅鼠的奇特行为给对人类有何启示?

启示:

⑴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⑵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

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⑶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活动三:

悟谜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知识?

简要回顾本文内容。

2、作者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旅鼠的这些奥秘?

请举例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后,列提纲回答。

教师总结: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巧妙的介绍给大家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教师先将本文的概括介绍投影显示,学生在对比中明确:

⑴作者运用记叙的方式,采取对话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科学知识;

⑵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⑶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总结科学小品文的写法特点:

⑴作者运用灵活的方式,采取多种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科学知识;

⑵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⑶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

活动四:

寻谜

1、请用二、三百字将本文介绍的知识概括出来,然后小组交流,选出两名代表在班内交流并评价。

2、除了旅鼠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的奇特行为,请将课下搜集的相关知识讲给同组同学听。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及其查阅的资料,全班交流,注重找出动植物的奇异表现及原因。

三、拓展延伸

运用本文的写法,将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动植物的奇异行为写成一篇科学小品文。

 

速读课文,质疑交流

 

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体会忧患意识

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快速浏览后,列提纲

 

小组交流

全班展示

 

概括知识

 

全班交流

堂堂清

完成配套练习册:

课内部分

作业设置

1运用本文的写法,将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动植物的奇异行为写成一篇科学小品文。

2②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大雁归来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教学重点

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学难点

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修改意见

2分钟

 

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8分钟

4分钟

1分钟

一、激活思维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

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走近大雁,了解知识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互相交流。

活动二:

赏读大雁,感受爱意

(一)提问:

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6.常六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二)提问:

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与交流。

明确:

(三)提问:

小组合作,速读课文,找到描写大雁飞翔和鸣叫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四)品味语言

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评说。

活动三:

走近作者,理解情怀

1、合作探究:

难道作者只是喜爱大雁的飞翔和鸣叫,他更喜欢大雁的什么?

2、深刻体会句子的含义:

“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

活动四:

走出文本,反思现实

面对现在许多动物灭绝趋势正在加剧的现状,你想说些什么呢?

活动五:

拓展训练

学生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三、课堂小结

作者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正因为这种对动物怀有的真挚感情,所以他才能观察得这么细致,也才能描写得这么美妙,学习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速读课文,质疑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理解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全班交流

积累诗句

 

堂堂清

完成配套练习册:

课内部分

作业设置

①完成《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部分

②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喂——出来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2.锻炼想像能力。

3.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修改意见

2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3分钟

一、激活思维

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庙底下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于是,各色人物围着它纷纷表演,它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这篇科幻小说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聆听一个故事

(一)学生说说文章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

互相交流看法。

(二)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故事真否?

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3.洞是真的无底吗?

4.为什么题目用“喂——出来!

5.洞是比喻什么?

(人类生存的土地。

6.文章中写了几种人?

各有什么表现?

和生活中的这些人是不是相像?

7.这几种人你最赞同的是哪个?

最想否定的是哪个?

8.作者要说的道理是什么?

活动二:

讨论几个问题

1.讨论文章主题。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

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

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2.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学习展开想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续写结尾。

活动三:

学习一种写法

作者是怎样进行想象展开故事情节的?

三、课堂小结

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寻找故事的影子,让他们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

另外,本文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很有特点,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

 

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讨论

质疑交流

 

再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自己思考

全班交流

 

堂堂清

完成配套练习册:

课内部分

作业设置

①完成《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部分

②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总第课时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实的态度,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2、培养学生在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在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修改意见

 

1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5分钟

 

(一)课前准备

1广泛收集科学家的故事,相关图片等资料

2若有条件,可采访所在城市科学家的故事

3四人一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资料带,准备自评、互评

4教师准备好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以便学生访写

5学生准备五位同学,组成评价小组

(二)活动过程

活动阶段分三个阶段:

讲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

谈自己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

访写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

第一阶段

小组内交流科学家的故事,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组推荐1—2篇,班级交流

第二阶段

班级内畅谈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或者是第一次在迷上科学如何受挫的故事

第三阶段

教师提供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等例文,学生范读、听读

根据以上所给信息或资料访写一篇探究科学的作文

例文外星人入侵地球

5004年的一天,在地球人的一个太空站,两个地球警卫正在值班,突然警报系统响了起来:

“发现不明飞行物!

发现不明飞行物!

……”同时,两个警卫从监控仪上发现了一个小点。

紧接着,通话器发出一阵古怪的声音:

“哈哈!

我们是天下无敌的比拉星人,我们要占领地球!

如果主动投降,你们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

否则,就摧毁地球!

”二人立刻向地球防卫军司令部发出信号。

地球防卫系统全面启动,同时向全球发出警报。

两天后,几百万个比拉星人架着古怪飞碟及太空船悄然降临。

他们首先派出一个隐形机器人,闯进太空站,杀死了两名值班警卫。

幸好其中一位在临死前向地球发出了信号。

地球防卫司令部马上派出精锐部队,启动所有导弹、火箭发射台。

可地球人的导弹怎么也打不着外星人的太空船和飞碟,即使是电视头导弹。

在这危急时刻,传来一个震奋人心的消息:

1000倍光速移动器与定身炸弹研制成功了!

顿时化险为夷,地球人势如破竹,一会儿就摧毁了敌人的所有飞碟和太空船。

太家欢呼起来!

突然,飞碟残片里掉下几块大石头,里面爆出一个个身长10米,宽500米的大怪物,头部巨大,底部有许多线。

我们把全世界的核弹全用上了,都无法摧毁它。

地球人有些束手无策了。

这时,一群长10米,外形酷似地球人的外星斗土从天而降,和入侵者拚杀起来,威力无比。

不一会儿,入侵者就落荒而逃了。

地球人感激不尽,外星圣斗士说:

“不用谢!

我们希望全人类都能和平共处。

“我们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

地球人终于胜利了!

”。

地球,这个美丽可爱的星球,终于恢复了和平。

(三)随堂练习

1.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留意的科学现象,请你结合生活谈谈你的发现。

2.谈谈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

 

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交流探讨

 

畅谈故事

 

范读、听读

 

学生范读、听读

 

班级交流

 

结合生活谈谈你的发现。

谈谈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

堂堂清

说说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

作业设置

收集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科海泛舟”写作训练

总第课时

写作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写作训练重点

材料的科学选择与语言的准确表达。

写作训练难点

材料的科学选择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修改意见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1分钟

2分钟

 

12分钟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走进科学》  

从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中选择几个剪辑片段播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紧扣本课课题,为下边的内容展开做好铺垫。

因为走进科学节目都是一些精华的科学节目,能激发人了解学习的欲望,能把人带进科学的情境里。

  

(二)信息交流积累素材  

交流内容:

  

1、科学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2、科学家的成长故事。

  

3、我们身边的去的实效科技实例。

  

要求:

学生可以准备相关的资料,归纳出要点,发言要简洁,时间要严格控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交流,然后每组回报自己最优秀的信息材料。

  

(三)再现生活发掘真我  

1、学生讲述自己的爱上科学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的一些科技发明。

(既有过程又有原理特点等)  

(四)反思创新拓展生活  

1、思考讨论:

科学对人类都是有好处的吗?

用“我认为科学对人是,因为它。

”的句子说一句话,阐述自己的观点。

(可以适当的辩论一下)  

2、未来的科学是怎么样的?

发挥你的想象,构想一个未来的科学世界!

  (注意内容的故事性)  

(五)教师总结  

材料的选择:

1、要扣住科学的内容;2、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其他科学家的故事;3、还可以是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的说明,也可以是科学史和现今前沿科学的硕果;4、也可以是自己对科学发展的看法;5、还可以发挥想象,设计未来科学的美好境界。

  

(六)方法指导  

结合课文,以科学小品文为例介绍一些写作技巧。

  

1、抓住事物本质。

要把某一科学现象告诉别人,必须首先弄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而说明事物时,把这些原因说清楚,并揭示它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如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

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了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2、精选表现形式。

介绍科学知识,可以站在审视者的角度去对被说明的事物进行阐释解说,也可以打破这个定势,别出心裁地将说明对象拟人化,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采用自我介绍的方式说明;还可以编成剧本,通过集中的剧情、角色的扮演,让读者明白一个科学道理;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介绍,如课文《旅鼠之谜》,就是通过“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的一问一答,一一解开旅鼠的谜团,富有情趣,避免了说明的呆板。

  

3、使用说明方法。

生动、具体的说明方法不但能够把抽象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使其特征鲜明,而且也是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说明事物时,不可忽视说明方法的使用。

如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1958年,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