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678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docx

第一周活动7什么是家

活动7什么是家

活动目标

·理解家的含义。

·感受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板或海报纸。

·字卡:

“家”。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讲一讲什么是家。

——根据幼儿的回答来提问,以促进他们思考。

例如,幼儿回答:

“家就是有爸爸妈妈的地方。

”老师接着问:

“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吗?

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那公园算不算家?

”或幼儿回答:

“家就是房子。

”老师可问:

“只要是房子就是家吗?

学校是不是家?

为什么?

——总结全班讨论出来的答案:

“家”就是“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地方”。

·老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字卡,或在白板上边画边解释“家”字的演变:

——“宀”像房子的屋顶,代表房子;“豕”是猪的意思。

——以前的人从山里抓来野猪后,会先把它养在家里,等猪养肥了就杀来吃。

他们把猪养在房子的下层,自己住在上层。

——后来愈来愈多人在住的房子下面养猪,所以那时只要看到有人养猪的地方,就知道别人的“家”在那儿了。

——久而久之,这个下层养猪,而上层住人的地方,就称为“家”。

——“家”就是人住的地方,里面住的人是“家人”,“家”的意思是“家人在一起住的地方”。

活动1奇趣全家福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并感知故事的特殊幽默感。

·感受人物性格与动物形象之间的象征关系。

·想象并尝试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脸部特征。

活动准备

·故事:

《我家是动物园》(故事内容见【附】)。

·添画用的画纸,画纸上有动物头像的轮廓线。

活动过程

·教师边讲故事边添画,与幼儿讨论故事中人物的特点,重点寻找一个人物与一个动物之间的相像之处。

——教师出示添画用的画纸“我家是个动物园”。

——“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只小猴子,……”教师在猴脸的轮廓中添画男孩的特征:

短发等。

——“这是我爸爸,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

……”在狮子脸的轮廓中添画爸爸的特征:

头发乱蓬蓬等。

——“这是我妈妈,她是只大浣熊”,在浣熊脸的轮廓中添画妈妈的特征:

戴首饰等。

·请幼儿想一想自己家人的特点,说说自己的家人像哪种动物,为什么?

幼儿创作自己的奇趣全家福,并把自己画的内容讲给老师和同伴听。

——想一想自己的家人像哪种动物。

——在不同的动物轮廓线中画下能表现不同家人脸部特征,提醒幼儿不要遗漏五官和发型。

——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全家福”,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将精彩的句子记录下来。

活动四笨小猪面试(认识6、7)

活动目标

·乐意参与数学游戏活动。

·学习6、7的形成,知道5添上1是6,6添上1是7。

·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思考,遇到问题不轻言放弃。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1.参与爸爸妈妈做饭的家务劳动。

2.幼儿用书《数学》。

◆教师准备:

1.玩具小猪。

2.两张卡片:

一个盘子上画有5个胡萝卜,写有数字6;6个灯笼挂在大门上,1个灯笼在地上。

活动过程

◆手指游戏:

数字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数字歌,边做手指游戏。

“数字宝宝真顽皮,想和大家做游戏。

我说你来猜一猜,数字宝宝快出来。

什么数字像小勾?

5弯弯腰像小勾;什么数字像口哨?

6的大肚像口哨;什么数字像镰刀?

7的身体一把刀”。

请幼儿在学具中。

找出数字5、6、7。

◆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玩具小猪,“小猪今天可紧张了,大家猜猜小猪为什么紧张?

”“‘肥嘟嘟’餐厅招聘服务员,小猪今天去面试。

可小猪心里没底,我们陪它一起去看看吧!

◆集体活动。

“餐厅经理给小猪出了两道题,小猪一题也不会,急得团团转!

1.教师出示第一张卡片,念出题目“请在盘子里装上和数字相等的胡萝卜”。

提问:

盘子上的数字是几?

(6个)盘子里有多少胡萝卜?

(5个)请幼儿用数字卡表示小兔的总数。

怎样才能让胡萝卜的数量和数字相等呢?

请幼儿学说“5个胡萝卜添上1个是6个胡萝卜,”“5添上l是6”。

2.教师出示第二张卡片,念出题目“请将7只灯笼挂到大门上”。

小猪挂了几只灯笼?

(6只)为什么还有1只没有挂?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门上面差一个挂灯笼的钩子。

数一数门上有几个挂灯笼的钩子?

(6个)怎样才能让钩子的数量和灯笼数量相等呢?

请幼儿用语言表达出“6个钩子添上1个钩子是7个钩子”,“6添上1是7”,请幼儿用数字卡表示钩子的总数。

3.教师小结:

“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小猪顺利地通过了面试,餐厅经理已经通知小猪明天就可以上班了!

小猪可高兴了,一个劲地说‘谢谢小朋友!

’”

◆个别操作。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数学》第1页,数一数有几位客人,写出客人的总数,并填画上相应的餐具。

 

活动5甜蜜的动物家族

活动目标

·了解动物的家庭生活及家庭成员的责任。

·知道动物家庭与人类家庭的异同。

活动准备

·“自然放大镜”:

《甜蜜的动物家族》(请参见幼儿用书)。

·挂图:

《甜蜜的动物家族》。

活动过程

·运用挂图,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家族。

看见了什么动物,你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教师重点向幼儿介绍动物的群居生活与家族中的照顾行为。

——企鹅家族:

企鹅会与同伴一起生活,捕鱼时会一起行动,遇到危险可以相互帮忙。

企鹅爸爸捕到鱼后会先存在肚子里,等到家时再吐出来喂小企鹅。

——大象家族:

大象家族中大部分都是母象,因为公象长大后就会离开家,独自生活。

所以照顾家庭的是象妈妈哦,它总是走在队伍的前面。

——北极熊家族:

北极熊家族的成员比较少,只有熊妈妈和熊宝宝一起生活,它们冬天的家就在洞穴里。

——其他动物可参考【附】。

·与幼儿讨论:

——人类的家和动物的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

都是群居生活、爸爸妈妈会照顾小孩、保护家人。

——人类的家和动物的家有哪些地方不相同呢?

如:

动物不住在屋子里。

——家里都是谁在照顾你呢?

他们怎么照顾你?

如:

带你上学、煮饭给你吃。

总结:

动物家族也和人的家庭一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会相互帮忙、互相照顾。

 

活动13我爱我的家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学用形容词表达。

·体验与家人共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

《回家》(请参见幼儿用书,曲谱见【附】)。

·CD、录音机。

·幼儿家庭生活的照片。

活动过程

·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儿歌的哪一句,为什么?

——你喜欢家里的什么?

是什么样的?

(暖暖的灯光、香香的饭菜、精彩的电视、有趣的玩具……)

·学习念唱儿歌,掌握儿歌的停顿。

——教师念唱儿歌,幼儿学念唱儿歌,正确停顿。

——引导幼儿边念唱儿歌边想想自己可爱的家和最喜欢的家人。

·说说照片里的故事。

——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很快乐,引导幼儿把自己带来的家庭生活的照片背后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活动2外婆搬进我们家

(一)

活动目标

·理解小熊接纳外婆的心理变化。

·感受熊外婆对小熊的关爱。

·用短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时间”:

《外婆搬进我们家》(请参见幼儿用书)。

·故事大书:

《外婆搬进我们家》。

·收集班上幼儿的祖辈对幼儿说话(关爱的话)的录音。

·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教师展开故事大书,引导幼儿阅读第1~3页:

——小熊奇奇喜欢外婆来自己家里住吗?

为什么?

——熊爸爸和熊妈妈为什么要请外婆来住?

·请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第4~9页。

——小熊和外婆一起做了哪些事情?

——外婆和小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你猜他们在说什么。

·幼儿拿出幼儿用书,师生共读故事。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会随故事发展逐页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小熊越来越喜欢外婆了,这是为什么呢?

·听听我们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会对我们说什么。

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说一句话(教师为幼儿录音)。

活动3外婆搬进我们家

(二)

活动目标

·使用棒偶表演故事。

·尝试用不同的音色学说小熊和熊外婆对话。

·愿意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故事大书:

《外婆搬进我们家》。

·小熊棒偶(在故事纸偶后贴一根竹棍,制成棒偶,棒偶数量为

幼儿人数的一半)、熊外婆棒偶(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回忆故事情节。

——回忆故事的名字。

——介绍写故事的阿姨叫李紫蓉,画插图的阿姨是刘贞秀。

——请幼儿回忆小熊奇奇的外婆有哪些本领。

·小剧场表演。

——把故事大书当作剧场的背景(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使用小袋鼠游戏剧场),教师一人分饰小熊和熊外婆两个角色。

教师注意突出外婆和小熊之间的对话,用粗粗的、慢慢的声音表现熊外婆的声音,用细细的、脆脆的声音表现小熊的声音。

让幼儿发现小熊和熊外婆音色的差异。

——把幼儿分组,一人使用棒偶学说小熊的话、一人使用棒偶学说熊外婆的话。

两人组合表演故事。

——请自愿的幼儿上台表演故事。

·请幼儿讨论:

我能为你做什么。

——外婆做了许多让小熊高兴的事,小熊该对外婆说什么?

——小熊可以为外婆做哪些事情?

如:

外婆做饭时,小熊可以做什么?

外婆整理房间时,小熊可以做什么?

——你想帮自己的家人做什么?

 

活动1再来一盘

活动目标

·正确点数10以内的数,并与正确数字做对应。

·初步学习判断10以内数的数量的多少。

活动准备

·《我的数学》第1、3页。

·自制点子卡、数字卡。

·盘子、水果或食物造型玩具(可用园中方便取用的玩具代替)、篮子。

活动过程

·教师指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自制一套数字卡,教师提供印好的数字,请幼儿将数字粘贴在卡片上。

再请幼儿自制一套点子卡,把l~10的点子画在10张小卡片上。

·教师随意拿出一个数字卡,请幼儿将正确的点数卡举高,看是否答对了。

·“取水果”游戏。

——教师先当主持人,将水果造型玩具倒在篮子中。

幼儿一人拿一个盘子放在自己面前。

——教师随意抽出一张数字卡,如7,即请每个幼儿从篮中拿7个水果,放在自己的盘子中。

——再抽点数卡,请幼儿按点数取出正确数量的水果,放进另一个盘子。

——把两个盘子的水果倒在一起,数数看共有几个。

·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1页,仔细观察并把正确的数量圈

出来。

活动七餐具里的宝宝

活动目标

·感受拼摆活动的乐趣。

·巩固已认识的平面几何图形。

·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1.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

2.幼儿用书《数学》。

3.学具:

“平面几何图形”。

◆教师准备:

挂图《餐具里的宝宝》。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

1.请幼儿拿出学具“平面几何图形”,请幼儿观察后说说有些什么图形?

这些图形长什么样?

2.游戏:

听听摸摸。

(1)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说出一个图形的名称,立即用手摸出来。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描述一个图形的名称,立即用手摸出来。

◆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有什么秘密?

(引导幼儿观察后发现这些物品都是由不同的图形组成的)

2.请幼儿分别看看每一个物品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3.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

师幼共同记录出每种图形的数量。

◆个别操作。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数学》第2页。

请小朋友用线将图形宝宝送回家,并统计出各种图形的数量。

活动8家的样子

活动目标

·了解不同的家有不同的外形特征。

·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创作不同特征的房子。

活动准备

·“名画欣赏”:

《这是我的家》(请参见幼儿用书)。

·白板或海报纸,各种家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带领幼儿到园所附近的街道逛逛,观察街道旁的“家”。

请幼儿观察不同“家”的外貌,观察重点在屋顶、大门、窗户、墙壁、门牌号码及楼层数等。

·回到幼儿园后与幼儿一同讨论观察到的家的样子,老师将幼儿所说的画在白板或海报上。

——画几种不同的家,总结出不同外貌的家,如:

平房、多层楼房、高楼大厦。

——喜欢哪一种房子?

·幼儿创作自己喜欢的房子。

——请幼儿比较大家所画的家“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如:

都有屋顶、大门、窗户、墙壁、门牌号码。

——不相同的地方,如:

楼层数不同,有的一楼,有的十楼。

有人的家有三层楼,有人是住在整栋大楼的某一层楼。

·请幼儿把自己创作的房子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幼儿回想、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