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67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docx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物

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上)调研物理试卷(1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第1题至第6题为单选题,第7题至第10题为多选题.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B.实验归纳C.理想实验D.控制变量

2.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

的路程,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  )

A.24km/hB.34km/hC.35km/hD.28km/h

3.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小球,设小球从地面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1;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2.若考虑空气阻力作用,则(  )

A.t1<t2B.t1=t2C.t1>t2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  )

A.沿斜面向上B.沿斜面向下C.竖直向上D.垂直斜面向上

5.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现在C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应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  )

A.mgB.

mgC.

mgD.

mg

6.运动质点的v﹣x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为顶点在坐标原点,开口向右的一条抛物线,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质点在3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

D.质点在0~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5m/s

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8.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9.如图所示,细线连接着A球,轻质弹簧两端连接着A、B两个球,质量分别为2m,m.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C上静止,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C的底面粗糙,在水平地面上能始终保持静止,在细线被烧断后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球的瞬时加速度为0

B.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sinθ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3gsinθ

D.地面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10.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减小

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

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减小

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12题8分,共14分.)

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静止.

①此时必须记录的是(用表示序号的字母代替)  .

A.橡皮条的原长B.橡皮条的伸长长度C.橡皮条固定端位置

D.O点的位置E.橡皮条伸长的方向F.两条细绳间的夹角

G.两条细绳的方向H.两只弹簧测力计读数

②如图,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N和细绳的方向.

1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为使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质量  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③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为  劲度系数k为  .

14.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

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

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5.如图所示,木块的质量m=2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块在拉力F=10N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3s钟撤去拉力F.已知拉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撤去拉力前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运动的最大速率;

(3)撤去拉力后的5s内物体滑行的距离.

16.为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找来一个倾角可调、斜面比较长且表面平整的斜面体和一个滑块,并在滑块上固定一个高度可升降的风帆.他们让带有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下滑过程帆面与滑块运动方向垂直.假设滑块和风帆总质量为m.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帆的运动速率成正比,即Ff=kv.

(1)写出滑块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表达式;

(2)求出滑块下滑的最大速度,并指出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小最大速度;

(3)若m=2kg,斜面倾角θ=30°,g取10m/s2,滑块从静止下滑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的斜线t=0时v﹣t图线的切线,由此求出μ、k的值.

 

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上)调研物理试卷(1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第1题至第6题为单选题,第7题至第10题为多选题.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B.实验归纳C.理想实验D.控制变量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斜面实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采用合理推理,得到结论: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解答】解:

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设想了一个斜面实验:

将两个斜面对接起来,当小球一个斜面滚下,会滚上第二斜面,如果摩擦力越小,在第二斜面上滚上的高度越大,设想没有摩擦力,小球会达到相等的高度,将第二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这里伽利略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

故选:

C

 

2.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

的路程,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  )

A.24km/hB.34km/hC.35km/hD.28km/h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然后求出总路程与总时间,最后由平均速度求出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设总位移为x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

∴物体在前后两端位移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

=

t2=

=

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

=

=28km/h

解得v1=35km/h

故选:

C.

 

3.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小球,设小球从地面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1;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2.若考虑空气阻力作用,则(  )

A.t1<t2B.t1=t2C.t1>t2D.无法判断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在物体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平均加速度大小,然后根据位移大小相等,利用运动学公式比较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大小.

【解答】解:

设阻力恒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上升过程有:

mg+f=ma1

下降过程有:

mg﹣f=ma2

由此可知a1>a2

由于克服阻力做功,可知落回地面的动能小于抛出时的动能,故落地速度小于抛出速度,因此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

由于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位移大小相等,根据h=

,可知t1<t2,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  )

A.沿斜面向上B.沿斜面向下C.竖直向上D.垂直斜面向上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由于苹果都是匀速运动的,把周围的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对中间的苹果受力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这个质量为m的苹果是匀速下滑的,这说明受力平衡,它自身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大小为mg,以及来自下面苹果和周围苹果传来的力,说明周围苹果对它的合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

C.

 

5.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现在C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应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  )

A.mgB.

mgC.

mgD.

mg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由几何关系可知CD段水平时各绳间的夹角;对结点C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可求得CD绳水平时绳的拉力;再对结点D分析,由共点力平衡和力的合成可得出最小值.

【解答】解:

由图可知,要想CD水平,则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

结点C受力平衡,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结点C受到沿AC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等于水平向右的拉力T,

即:

T=FACcos60°=

FAC,

结点C受到沿AC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即:

mg=FACsin60°=

FAC,

∴T=

mg;

结点D受力平衡,当拉力F的方向与BD垂直时,力臂最长、最省力,如图所示,

最小拉力F=F′=T′cos30°=Tcos30°=

mg×

=

mg.

故选:

C.

 

6.运动质点的v﹣x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为顶点在坐标原点,开口向右的一条抛物线,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质点在3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

D.质点在0~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5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2=2ax可分析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求得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求得末速度.再进一步求平均速度.

【解答】解:

A、图线为一顶点在原点,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部分,由数学知识可得:

v2=2Px.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2=2ax可加速度一定,代入(10,10)可知

a=5m/s2,故AB正确;

C、3s末的速度v=at=15m/s,故C错误;

D、3内的平均速度v=

因选错误的,故选:

C

 

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小球受三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其中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斜面对球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挡板对球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根据三力平衡的条件,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即可.

【解答】解:

小球受重力、斜面支持力F1和挡板支持力F2,将F1与F2合成为F,如图

小球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F1和F2合成的合力F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F1越来越小,F2先变小,后变大;

故选:

BC.

 

8.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小球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相机的曝光的时间间隔相同,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

【解答】解:

由图可以知道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差是一样的,由△x=at2可知,a=

=

,所以BC的说法正确;

由于时间的间隔相同,所以2点瞬时速度的大小为1、3之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所以V2=

,根据V=V0+at可知点1的速度大小是V1=V2﹣at=

•T=

,所以A错误;

点3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2、4之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所以V3=

,所以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9.如图所示,细线连接着A球,轻质弹簧两端连接着A、B两个球,质量分别为2m,m.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C上静止,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C的底面粗糙,在水平地面上能始终保持静止,在细线被烧断后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球的瞬时加速度为0

B.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sinθ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3gsinθ

D.地面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在细线烧断前,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的弹力,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两球的加速度.

【解答】解:

A、设两球的质量均为m.在细线烧断前,以B球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弹簧的弹力F=mgsinθ,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则B球的受力情况没有变化,瞬时加速度为零,

而此瞬间A球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mgsinθ=2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A=

=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故A正确,BC错误;

D、因A有加速度,将ABC当作整体,根据运动的分解,则整体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都有加速度,则整体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则地面对C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D正确.

故选:

AD

 

10.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减小

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

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减小

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对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系统加速度的变化.通过隔离分析,得出绳子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的变化.

【解答】解:

因无相对滑动,所以,无论橡皮泥粘到哪块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都有:

F﹣3μmg﹣μ△mg=(3m+△m)a,a都将减小.

A、D若粘在C木块上面,a减小,对A有:

fA=ma,可知A的摩擦力减小,以AB为整体,有T﹣2μmg=2ma,得:

T=2μmg+2ma,则T减小,故A错误,D正确.

B、若粘在A木块上面,以C为研究对象,受F、摩擦力μmg、绳子拉力T,F﹣μmg﹣T=ma,则得:

T=F﹣μmg﹣ma,a减小,F、μmg不变,所以,T增大.故B错误;

C、若粘在B木块上面,a减小,以A为研究对象,m不变,由fA=ma知,A所受摩擦力减小.

对C分析:

F﹣μmg﹣T=ma,得T=F﹣μmg﹣ma,a减小,F、μmg不变,则T增大,故C正确;

故选:

C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12题8分,共14分.)

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静止.

①此时必须记录的是(用表示序号的字母代替) DGH .

A.橡皮条的原长B.橡皮条的伸长长度C.橡皮条固定端位置

D.O点的位置E.橡皮条伸长的方向F.两条细绳间的夹角

G.两条细绳的方向H.两只弹簧测力计读数

②如图,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3.00 N和细绳的方向.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①明确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了解具体实验步骤以及具体的操作,尤其注意在记录力时不但要记录大小还要记录方向,本实验采用等效替代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到同一位置,因此要记录O点的位置.

②明确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根据弹簧秤的指针指示可知弹簧秤的示数,注意进行估读.

【解答】解:

①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需要知道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由此可以做平行四边形,从而求出合力的理论值,该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换”,因此需要记录一个弹簧拉橡皮筋时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故应选DGH.

②弹簧秤的最小刻度为0.1N,根据弹簧秤的指示可知,其大小为3.00N.

故答案为:

①DGH;②3.00.

 

1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D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为使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质量 远小于 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③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 0.15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探究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要求小车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挂任何东西.小车的加速度应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平衡摩擦力时,是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即:

mgsinθ=μmgcosθ,可以约掉m,只需要平衡一次摩擦力.操作过程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绳子拉力与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的关系,判断出在什么情况下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x=at2去求解加速度.

【解答】解:

(1)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故A正确;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故B错误;

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C错误;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故D正确.

故选:

AD.

(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则绳子的拉力F=Ma=

,当m<<M,即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时,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

(3)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

△x=at2

得:

a=

=

=0.15m/s2;

故答案为:

①AD;②远小于;③0.15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为 0.10m 劲度系数k为 250N/m .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分析】当悬挂15N重物时,弹簧的弹力为15N;当悬挂20N重物时,弹簧的弹力为20N.弹簧伸长的长度是弹簧的长度与原长之差.根据胡克定律列方程求解原长和劲度系数.

【解答】解:

根据胡克定律得

当悬挂15N重物时,F1=k(L1﹣L0)

当悬挂20N重物时,F2=k(L2﹣L0)

将F1=15N,L1=0.16m,F2=20N,L2=0.18m,代入解得

k=250N/m,L0=0.10m

故答案为:

0.10m;250N/m.

 

14.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

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

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