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468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9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docx

最新金汇港桥新建工程承台施工方案金汇港

1.1.1选择题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

有线和无线。

有线介质有_双绞线_______、_同轴电缆___、__光纤__。

获奖次数N2

A.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3.使用菜单操作方法打开一个在当前目录下已经存在的查询文件zgjk.qpr后,在命令窗口生成的命令是________。

【答案】封装、继承、多态

B.视图和查询文件的扩展名都是.QPR

A.AB.BCDC.ABCDD.ABCD

49.假定学号的第3、4位为专业代码。

要计算各专业学生选修课程号为”101”课程的平均成绩,正确的SQL语句是________。

iffound()奉贤区南港路(金海公路—金钱公路)—金汇港桥新建工程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奉贤区南港路(金海公路—金钱公路)—金汇港桥新建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二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奉贤区南港路(金海公路—金钱公路)—金汇港桥新建工程位于奉贤区南桥新城金海公路与金钱公路之间,起点位于金汇港西侧万明路,终点位于金汇港东侧的清光路靠近金钱公路,全程401.5m,跨越金汇港。

跨越金汇港主桥采用30m+105m+30m中承式双飞燕提篮拱桥,桥面宽35m,两侧引桥采用30m简支小箱梁,引桥宽24m,引桥的跨径布置为:

30.5m+31m+31m+31m+31.25m(西侧引桥)、31.25m+30.5m(东侧引桥)。

1.2工程地质

金汇港两岸桥墩位置原为低层厂房,现已拆除,厂房拆除后余留20cm厚地面硬化部分及地下1m左右原厂房条形基础,我部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了对原厂房硬化地面及地下条形基础进行破除及清理工作。

根据现阶段已实施的勘探孔揭示,沿线场区土层分布较稳定,由浅至深分布为:

①1层为人工填土、②1层为褐黄色粉质粘土、②2层为灰黄色粉质粘土、③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④层为淤泥质粘土、⑤1-1层为粘土、⑤1-2层为粉质粘土、⑥层暗绿~草黄色粘土、⑦1层为草黄色砂质粉土、⑦2层为草黄~灰色粉细砂、⑧1层灰色粉质粘土层夹粉土、⑧2层灰色砂质粉土、⑨层为灰色粉细砂。

1.3工程水文条件

本工程沿线属太湖流域黄浦江水系,水系特征为平原河网感潮区,黄浦江为区内最大河流。

本区陆域水系以黄浦江为主干,形成干支流交叉纵横的河网水系。

1.4承台情况

本工程主桥共有8个承台,引桥有10个承台,分别位于金汇港河道两岸陆地上,其中河道西岸左侧主跨承台距离河道边线约1m,根据桩基施工在此处设置钢板桩围堰,已形成陆上作业条件,右侧主跨承台距离河道边线距离为5.6m~7.6m;东岸左侧主墩承台距河道边线距离为6m~8m,右侧主墩承台距离河道边线护岸栏杆距离为0.8m。

主桥主跨承台为分离式矩形的形式,平面尺寸为11.2m×8.2m,高2.5m,采用C40砼。

承台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

主桥主跨承台基础平面

主桥主跨承台侧面

1.5工程量明细

墩号

里程桩号

墩型

承台

承台尺寸

承台

承台

承台

承台

开挖方式

备注

数量

横×顺

高度

顶标高

底标高

开挖深度

(只)

(m)

(m)

(m)

(m)

(m)

P0#

K1+157.75

桩柱式桥台

1

24×2.5

1.5

5.83

4.33

0.77

放坡开挖

接地面

P1#

K1+188.25

双柱式

1

4×6

1.8

4.40

2.60

2.50

钢板桩

P2#

K1+219.25

双柱式

1

4×6

1.8

4.40

2.60

2.50

钢板桩

P3#

K1+250.25

双柱式

1

4×6

1.8

4.40

2.60

2.50

钢板桩

P4#

K1+281.25

双柱式

1

4×6

1.8

3.00

1.20

2.50

钢板桩

P5#

K1+312.50

双柱式

1

6.6×6.6

2.5

4.40

1.90

2.50

钢板桩

P6#

K1+342.50

双柱式

1

11.2×8.2

2.5

3.50

1.00

2.90

钢板桩

岸边

P7#

K1+447.50

双柱式

1

11.2×8.2

2.5

3.00

1.00

2.90

钢板桩

岸边

P8#

K1+477.50

双柱式

1

6.6×6.6

2.5

4.40

1.90

2.20

钢板桩

P9#

K1+508.75

双柱式

1

4×6

1.8

4.40

2.60

2.50

钢板桩

P10#

K1+539.25

桩柱式桥台

1

24×2.5

1.5

6.54

5.04

0.06

无需开挖

接地面

第二章施工组织安排

2.1施工计划

我部计划在2016年6月22日进行承台首件制施工,到2016年9月10日完成标段内全部承台施工,具体根据管线搬迁及障碍物拆迁进度组织施工。

2.2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为了对工程质量、安全严格管理,加快施工进度,优质高效地完成墩柱承台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负责现场的施工管理与协调,由承台施工作业队组织施工。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如下:

2.3劳动力安排

职称或工种

人数

施工任务

质检员

1

施工质检工作

施工管理

2

安排现场施工

测量员

2

测量、放样工作

电工

2

电力连线、电路检修

修理工

2

机械设备维修

钢筋工

40

钢筋成型、绑扎

木工

40

模板制作、安装、加固

电焊工

12

钢筋焊接

架子工

40

泥工

20

普工

30

2.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性能

1

挖掘机

3台

良好

2

汽车吊(25T)

QY25

3辆

良好

3

8T自卸汽车

6辆

良好

4

钢筋切断机

3台

良好

5

钢筋弯曲机

3台

良好

6

电焊机

18只

良好

7

木工锯

6只

良好

8

空压机

6台

良好

9

潜水泵

9只

良好

10

插入式振捣器

NZP50

24只

良好

11

水准仪

NA2、S3

3台

良好

12

全站仪

3台

良好

2.5施工步骤

主桥承台和引桥承台同步施工,具体施工时间和墩号顺序紧跟桩基完成情况。

第三章承台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

(1)熟悉图纸并查看现场情况。

(2)根据已有的资料(包括地质情况、地下管线位置、现场环境等等)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及突发情况的处理。

(3)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完毕且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承台的开挖、施工。

(4)做好承台施工人员、设备的落实以及机械设备报验。

(5)恢复桥墩(台)位中心桩,定出基础的纵横轴线控制桩,控制桩布置在不受基坑开挖影响的位置,并设置各自相应的攀线桩,以用作以后检查复核的依据。

测放基坑坡顶线,严格控制承台的平面尺寸和标高。

3.2开挖形式

本标段承台基坑开挖、支护形式按现场地理情况采用如下:

(1)主桥主墩承台埋深约为2.5m,采用9m拉森钢板桩围护施工。

(2)主桥边墩承台及引桥承台(除P0#墩和P10#墩)开挖深度约为2.5m,采用9m拉森钢板桩围护施工。

(3)引桥P0#墩和P10#墩桥台埋深小于1.0m,采用放坡开挖。

(4)主墩承台拉森钢板桩围护施工,应包括下一步施工肋间横梁位置下的地梁支撑位置,见附图。

3.3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3.4钢板桩围护施工

根据地形情况和承台埋深,为保障施工安全性,本标段主承台与引桥承台采用拉森钢板桩围护施工,起点终点两个桥台采用放坡开挖。

钢板桩围护采用30#槽钢,围护四周架设角撑(角撑材料为30#槽钢),在钢板桩四周焊接30#槽钢围檩,中间采用H型钢(高度在承台上方50cm)撑在围檩上。

具体布置方式详见附图。

主桥主墩承台钢板桩围护平面图

主桥主墩承台钢板桩围护立面图

引桥承台钢板桩围护平面图

引桥承台钢板桩围护立面图

 

(1)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注意保护锁扣免受损伤。

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采用钢索捆扎。

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不会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加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

(2)为保证钢板桩搭设精度,在钢板桩搭设前进行现场测量放线,技术人员定位后,洒白灰线,为防止白灰线受施工过程中的影响,需在平面节点位置打钢筋桩,确保位置准确。

在搭设过程中控制其垂直度,保证钢板桩搭设后不影响结构施工,并留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3)基坑开挖前在钢板桩围护四周设置观测点,在开挖过程中注意观测钢板桩围护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基坑开挖后钢板桩应垂直平顺,无严重扭曲、倾斜现象。

3.5钢板桩支护计算

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

勘察深度范围内(地表至钻孔桩底)可分为12个地质单元层。

为保证设计安全,土的加权重度选为:

18.8KN/m3,加权内摩擦角选为Φ=20.1°。

打设钢板桩尺寸为沿道路方向承台尺寸两侧各加1m;钢板桩露出地面高度为0.5米。

2、单支撑钢板桩计算

   支撑层数和间距的布置是钢板桩施工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现场的支撑材料和开挖深度,我们采取在钢板桩内侧加一层围囹并设置支撑,按单支撑进行钢板桩计算。

围堰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W=1346cm3,[f]=350Mpa。

3、土的重度为:

18.8KN/m3,内摩擦角Ф=20.1°

4、距板桩外1.5m均布荷载按20KN/m2计。

基坑开挖深度4m。

钢板桩平面布置、板桩类型选择,支撑布置形式,板桩入土深度、基底稳定性设计计算如下:

(1)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图

Ka=tgа(45°-φ/2)=tgа(45°-20.1/2)=0.49

Kp=tgа(45°+Ф/2)=tgа(45°+20.1/2)=2.05

板桩外侧均布荷载换算填土高度h1,

h1=q/r=20KN/m2÷18.8KN/m3

=1.06m

基坑底以上土压力强度Pa1:

Pa1=r*(h1+4)Ka=18.8×(1.06+4)×0.49

=46.6KN/m2

合力Ea距承台底的距离y为2.53m.

(2)确定内支撑层数及间距

按等弯距布置确定各层支撑的间距,根据拉森Ⅳ型钢板桩能承受的最大弯距确定板桩顶悬臂端的最大允许跨度h:

h=

=

=313cm

=3.13m

h1=1.11h=1.11×3.13=3.47m

h2=0.88h=0.88×3.13=2.75m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用【桥涵(施工手册)】图5-44的形式布置。

支撑间距:

S1=0.475×4+0.16×(0.34×4+0.12)=2.13m

S2=0.525×4-0.16×(0.34×4+0.12)=1.87m

(3)WUR13型冷弯钢板桩厚度以0.36m计,围囹以10m长计,

围囹受力计算如下:

围囹采用2I40a工字钢,翼板间每隔1m采用钢板满焊连接,形成半封闭箱型结构。

钢材屈服强度值fy=235N/mm2,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215N/mm2。

2I40a工字钢惯性矩/静力矩(Ix/Sx)=68.2cm,截面模数=2180cm3。

a.支承力:

18.8×0.49×2.13×(2.13+1.87)/2=78.49kN/m

P2=78.49×10/7=112.13kN

b.弯距

Mmax=112.13×2.252/8=49.67kN·m

σmax=49.67×106/(2180×103)

=17.68N/mm2<fy=235N/mm2,满足要求。

c.剪力

τ=RSx/(Ix×t)

=R/(t×Ix/Sx)

=94.18×103/(5×10-3×68.2×10-2)

=32.88MPa<[τ]=120MPa,满足要求。

(4)横桥向支撑杆,采用φ300×10的钢管,支撑在顺桥向支撑上,型钢与钢管之间满焊连接。

钢管外径D=300mm,管壁厚度d=10.0mm,钢材屈服强度值fy=235N/mm2,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215N/mm2。

①钢管截面积

A=1/4π(D2-d2)=π/4×(302-282)=91.06cm2

②钢管的回转半径

截面惯性矩I=π×(D4-d4)/64=π×(304-284)/64=9584.1cm4

截面回转半径i=(I/A)1/2=(9584.1/91.06)1/2=105.25cm

③钢管的长细比

λ=l/i=2150/105.25=20.4<[λ]=150,满足要求。

④钢管的稳定性

σ=P/A=262600/9106=28.8N/mm2<fy=215N/mm2,满足要求。

(5)钢板桩入土深度X:

采用盾恩近似法计算钢板桩入土深度。

如右图所示,Kn=r(Kp-Ka)=18.8×(2.05-0.49)=29.328KN/m3

e1=MQ=rKaH=18.8×0.49×5.06=46.613KN/m2

DB'板桩上的荷载GDB'N'一半传至D点,另一半传至土压力MR'B',故有rKaH(L+x)/2=r(Kp-Ka)x2/2

即r(Kp-Ka)x2-rKaHx-rKaHL=0

由上面计算知,支撑距基坑底的1.87m,即L=1.87m,代入上式,得,x=2.69m

钢板桩入土深度12-4.5m=7.5m>2.69m,满足要求。

(7)基坑底部的隆起验算

考虑地基土质均匀,依据地质勘察资料,其土体力学指标如下:

r=18.8KN/m3,c=21.1Kpa,q=20KN/m2

由抗隆起安全系数K=2πC/(q+rh)≥1.2

则:

h≤(2πC-1.2q)/1.2r

≤(2*3.14*21.1-1.2*20)/1.2*18.8

≤4.8m

即钢板桩周围土体不超过4.8m时,地基土稳定,不会发生隆起。

实际施工中,尽量减小坑沿活载,同时适当降低板桩侧土体高度(坑外堆土最大允许高度3m),以避免基坑底部的隆起。

(8)基坑底管涌验算(按水中墩验算)

根据不发生管涌条件:

K=(h'+2t)r'/h'rw≥1.5

r'=rs-rw=18.8-10.0=8.8KN/m3,t=7.5mh'=4.0mrw=10.0KN/m3

则K=(4+2×7.5)×8.8/4×10

=4.18>1.5

即当钢板桩入土深度7.5m时,满足条件,不会发生管涌。

3.6基坑开挖

在基坑施工前,根据施工的工作量配备相应的人员与施工机械,基坑开挖顺序为先挖四周边土,后挖中心土,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出现地下水时尽快抽出基坑里的水,基坑周围也应做好截流措施引排地表水,防止地面雨水倒流、回渗到基坑里,从而保障基坑的质量及安全。

(1)钢板桩围护开挖

承台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至距基坑底面以上30cm时,改用人工扦土至设计高程。

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报检,基坑必须平整而且需最大限度缩短基坑暴露时间,采用10cm厚C15素砼垫层铺至设计标高。

主桥主墩土方挖运布置图

(2)放坡开挖

由于P0桥台开挖深度低于一米,与附近建构筑物及道路距离较远,可以采用放坡形式开挖。

承台基坑采用大开挖形式进行开挖坡比1:

2,随挖土随修整边坡,承台四周各留1m的工作面,确保支模工作顺利进行。

挖掘机开挖至距基坑底面以上20~30cm时,改用人工扦土至设计高程,以减少机械对基坑底的扰动。

挖出的土方除预留回填外,其余及时运走或平整,保持施工现场的文明整洁。

基坑超挖用碎石回填,如已挖至设计标高,但遇淤泥、烂泥等软弱土层,则用碎石置换,以上措施上报监理确认后实施。

基坑四周挖设集水边沟及时排水,以便于施工作业。

3.7破除桩头

钻孔灌注桩的桩头采用风镐破除,首先在距离设计桩顶标高以上10cm处划线,确定开凿面位置。

然后沿桩周破除外层混凝土,露出主筋,弯成15°喇叭状,将桩芯素混凝土凿除后取出。

在设计桩顶位置(桩头伸入承台150mm)用切割机切缝,再凿除混凝土至切缝处,切割及凿除混凝土时严禁破坏竖向主筋。

桩头破除后检查桩头是否夹砂,若有夹砂情况,则继续凿桩至坚实的混凝土面,桩顶标高不足部分按设计要求进行接高处理。

若桩基检测表明桩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和设计、监理及业主等讨论采取补救措施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桩顶的混凝土按水平施工缝的要求凿毛,桩头钢筋上的泥土及鳞锈等应清理干净。

桩头破除后,立即量测各桩基的平面位置、标高,减少基底暴露时间。

及时请监理检查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3.8钢筋施工

承台钢筋在钢筋棚集中进行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1)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2)钢筋机械连接、焊接与绑扎接头

(a)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料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b)承台底层钢筋和面层钢筋,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机械连接,纵向受力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规范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c)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同一平面内,主筋接头数不能超出50%主筋数。

(d)立柱插筋施工必须在承台模板支撑完成后进行,施工前用钢管搭设好立柱钢筋临时固定支撑架,立柱插筋在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应不大于50%,相邻接头要错开,错开净距离不小于35d。

立柱插筋布置很重要,放样必须准确。

预埋时,先固定住承台钢筋,确保承台钢筋不晃动,并在模板上放好立柱边线的位置进行拉线控制,然后在承台上层网片上放好定位箍筋并焊接固定,立柱主筋底部与承台网片焊接固定,并按设计要求在承台内绑扎好箍筋,再在柱中及柱顶各设两道定位箍筋,以保证其垂直度的正确性,防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移位、扭转,立柱主筋的垂直度用线锤控制。

立柱中避雷筋按规范与承台主筋连接好,并涂好油漆做好标记。

(e)承台上层网筋纵、横向各留三根暂不绑扎,以便立模后固定立柱插筋时,人下到里面去操作,等固定好插筋后再绑扎。

(f)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g)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钢筋。

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满足图纸要求。

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钢丝,用以固定垫块。

(h)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已经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进行检查。

(3)质量评定标准

承台(系梁)实测项目允许偏差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3.9避雷设施

(1)每个分联墩台处设置防雷接地钢筋。

防雷接地钢筋与桩基主筋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cm。

(2)连接线与预埋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3)预埋钢筋尽量设置在墩台边角位置。

(4)预埋接地钢筋应涂以明显标记颜色,并与结构钢筋明显区分。

(5)接地钢筋与绝缘铜线连接处,应采用铜铁过度连接头,并做弹性连接。

(6)每一立柱需利用结构钢筋设置一套防雷接地装置:

照明灯杆--接线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桩,在墩顶设置铜编织袋(40*3.5mm)分别与墩顶预埋钢板、梁底支座钢板连接,并保证形成回路(接地电阻阻值应不大于1Ω)。

3.10模板施工

(1)承台侧模板采用胶合板,采用5cm×10cm方木为竖楞,双拼φ48×3.5mm钢管为横楞,设置M16对拉螺栓进行模板固定。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设专人检查,随时进行加固和调正。

布置如下图:

模板支护示意图

(2)模板加固操作

(a)在基础表面放出模板边线并放出模板控制线,做好标记。

(b)模板安装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c)在模板的上中下设置三道螺杆间距为40cm与承台主筋焊接牢固(在螺杆上设置2cm厚的塑料垫块,这样可以使得在拆除螺杆时能够让混凝土表面更加美观)。

承台模板竖向龙骨采用10*5cm的木方间距为20cm;横向龙骨采用φ48脚手架钢管间距为45cm;外围采用两头加设U型顶托的φ48脚手架钢管上下左右间距为50cm,一端顶住承台的横向龙骨另一端顶在钢板桩上并固定牢固(与钢板桩连接采用焊接)。

(3)模板的拼缝处理

模板的立缝和角缝位置模板和木方做成企口式连接,垂直缝背面加方木拼接。

并在拼缝处内侧贴上封箱带,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漏浆现象。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标高

±5

用水准仪或拉线检查

3

截面尺寸

±10

尺量检查

4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5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桩承台模板安装和预埋件允许偏差

3.11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砼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为控制好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及表面与大气温度之差不超过25℃,应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a)根据现场道路条件及基坑位置情况,汽车泵布置在基坑的西侧及南侧方向各一台,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顺利对各部位的混凝土浇筑。

布置图如下:

主桥承台浇筑混凝土泵车位置

(b)浇筑混凝土时先分化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的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时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层间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按施工缝处理。

(c)在浇筑承台混凝土时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为30cm,每层都必须振捣密实做到不漏振不少振,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提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震。

每一振点的振捣要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