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2182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

《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与区域发展.docx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与区域发展

考点梳理

一、旅游业

了解旅游业的概念

阐明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过关填空

1、旅游业

旅游业是以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的产业。

2、旅游业的构成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饭店业、。

的主要业务是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以及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

是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旅游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3、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旅游业是一项具有性质的经济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属第产业,具有自身的特点:

、服务性、、、。

4、

 

 

5、

 

典型综合题

[题1]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人们旅游欲望的增强B.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C.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改善D.交通条件的改善

[题2]关于旅游业经济职能的正确叙述是()

A.旅游业在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B.有了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C.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D.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题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50年至1990年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呈___________趋势,图中反映出旅游主体的___________化,原因之一是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尤其是___________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2)图中旅游活动属于()

A.古代旅游B.近代旅游C.现代旅游D.无法判断

(3)图中反映出:

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____,从而促进___________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现代旅游的特点和旅游活动的作用等;旅游活动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1841年前为古代旅游,1841年~1950年为近代旅游,到20世纪50年代,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的安定、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出现超音速大型客机),促使现代旅游快速发展,旅游活动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即出现旅游主体的大众化;图表还反映了旅游活动的作用:

①满足人类需求②扩大交流③发展进口旅游,能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考点梳理

2、旅游与环境

举例说出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出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出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实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过关填空

1、旅游与地理环境关系

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环境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质量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

提高环境质量

损毁文物古迹

 

2、举例说出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有重大影响,应选用与的内容。

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等正面影响。

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破坏生态环境、滥用土地、破坏文化遗产、破坏社区正常生活等负面影响。

3、旅游环境保护

 

典型综合题

[题4](2005北京文综)“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

回答:

(1)读图16,简述井冈山旋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井冈山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应避免的环境问题。

[题5]读某地区旅游资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

___________等。

(2)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

(3)为发展当地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和B两条路线各有利弊,试加以分析。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首先分析交通路线,可看出A线路占用了农田,A、B线路的距离长短情况;其次由图中的自然景观石林和人文景观傣家竹楼可判断该地区位于云南省。

该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且游览价值高,但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交通通达性较差,这是当地开发旅游资源值得注意的问题。

[题6]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云冈石窟附近有全国最大的________煤矿。

(2)近十几年,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

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其积极意义是()

①减小煤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和腐蚀②避免载重车辆对石窟的震动性破坏③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④消除云冈石窟景区的酸雨危害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鉴于汽车运煤对石窟的损害,试举出两种可以不用或少用汽车运输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新国道运煤专线比老国道远了四五十千米,而且坡度较大,不少驾驶员不愿意走,许多大吨位散装运煤车依然行驶在已改为旅游专线的老国道上……

①简评运煤车驾驶员这种行为在涉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运煤车驾驶员的这种行为,你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梳理

一、遥感(RS)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了解遥感(RS)的概念

了解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过关填空

1、地理信息技术:

专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

2、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凡是应用或需要的领域。

3、遥感即“千里眼”、“顺风耳”,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的感知。

4、遥感技术原理:

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和反射,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的。

5、遥感技术即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受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或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用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

6、遥感的工作环节:

、传输、、分析和应用。

7、遥感技术的特点:

探测范围、获取资料、受地面条件限制、获取信息量。

8、遥感的应用领域:

遥感(RS)普通用于、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

遥感技术对于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

具体应用见下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实例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

对全国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和量算、对农作物进行估产

环境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对南极臭氧空洞面积的测算

灾害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对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受灾面积的统计

例如,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的灾害形势要求有效的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做到:

(1)灾害预测。

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

(2)灾害监测。

随时监测各种灾害,特别是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情况。

(3)紧急救灾。

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提供灾情信息,是紧急救援所必须的。

(4)灾后重建。

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补充资料

卫星遥感在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及灾情评估和实施救灾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森林火灾是在国外和我国的森林分布区域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还严重危害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卫星遥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在灾前,可根据气候状况和林木组成等预测火灾可能发生的地区、时段和火灾等级;在灾中,可准确地提供火源位置和火灾范围,以及火源的蔓延趋势;在灾后,查明火灾现场情况和过火面积、火灾损失,为森林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

利用卫星遥感的热红外波段图像,之所以可用于森林火灾的监测。

是因为着火林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的林木温度要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更多的能量,在图像上会显示出更亮的浅色调。

因此,通过卫星的观测,就可以及时发现着火点和火灾蔓延区域,这样就可及时地掌握森林大火的情况,为灭火的指挥和实施提供信息。

我国的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火灾的多发区。

1987年大兴安岭“五•六”特大森林火灾,过火区域达133万公顷,林木损失达8000万立方米,造成了巨大损失。

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该区的森林火灾已能得到及时的监测和发现。

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

科学家利用过去几十年卫星收集到的大量数据,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极地冰盖和高山冰川的消融以及其他一些潜在的全球环境问题。

此外,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数据,加深了人们对沙漠化、土地盐渍化和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恶化(如酸雨对植被的影响)等的了解,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遥感还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江、河、湖泊的污染,油轮的石油泄漏对海洋的污染等。

此外,应用卫星遥感或航空遥感获得的热红外图像,可以监测大城市地区的“热岛效应”。

所谓“热岛效应”是指人口密集、建筑物集中的大城市,其上空气温较周围郊区高,形成了一个岛状的热中心。

这类“热岛”的出现,是城市环境恶化的直接表现,它造成城区大气扩散受到抑制,导致大气污染程度加剧。

利用遥感监测资料,可以编绘出城市区域的热场分布图,从而可具体地了解城市上空的大气温度分布状况。

典型综合题

[题1](99年上海高考)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填空并回答:

“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河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河1996年卫星遥感图象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开垦的总面积近3000万亩(其中开垦草地约1800万亩、开垦荒地约1200亩),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1500亩。

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1)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取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面积的%。

(2)从水分资源的情况分析,以上地区除三江平原属地区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和地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撂荒的地区应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

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

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D.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化土地

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

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题2]2001年上海秋季高考)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成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

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

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

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以做出相应的防灾措施。

遥感系统同样对水体的不同情况有分辨功能。

根据以上文字材料,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流域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新知识和迁移能力。

试题例举了信息技术在森林火灾的预报和防治过程中的作用,请考生依葫芦画瓢,对太湖流域的水质监测和治理提出想法。

考后的分析当年该题的通过率为0.47,考生的适应能力也有所提高。

 

考点梳理

2、全球定位系统(GPS)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工作过程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过关填空

1、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

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实时三维与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GPS系统的组成

GPS由三大子系统构成:

●:

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分布于个轨道。

保证地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颗以上的卫星,并接受到无线电发射机连续播发的GPS导航信号。

●:

1个主控站,3个信息注入站,个监控站。

●:

接收GPS卫星发射信号,经数据处理,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

3、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工作过程

 

4、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1)、:

为军事活动提供定位导航;为高科技武器弹药定位导航

(2)、民用:

航海、航空、旅游探险、交通车辆管理、紧急求援、农业监控、生态研究、野外勘测、大地测量

航海中,GPS可提供位置、航速、航向、时间、海图航迹。

航空中,GPS可进行最佳空域划分与管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飞行线路管理、引导着陆及停机等。

公路运输中,GPS能够提供所处的地理坐标、城市道路图、前进方向,可提示行走路线、发出报警信号等。

典型综合题

[题3]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单项选择)

A.RSB.GISC.RS和GPSD.GIS和GPS

2、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

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

据此可以判断,该地

区   用地面积在缩小,而    

用地面积在扩大。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

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

如图所示,有四颗

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

还可迅速计算出物体的空间位置。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B.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题4]阅读下面三则资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从1999年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部队以南联盟科索沃省自治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给南斯拉夫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过后,美国在阿富汗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恐怖主义军事行动,并一举摧毁了塔利班政府。

材料三:

1999年3月27日,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的防空部队击落。

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6小时后,当一架M—6B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G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的面前,把飞行员接上了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

1.对南联盟(现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大规模轰炸的信息资料主要应用了( )

①全球定位技术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技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2.在地面部队的配合下,美国对塔利班政权大至军事设施小至主要组织成员的打击异常精确,其信息资料的精确性主要是依靠(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美国联邦特工的侦察

3.根据材料三判断以下两题:

(1)在对美国飞行员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你认为属于( )

A.GIS信号 B.GPS信号 C.CRS信号 D.以上都不对

(2)在对美国飞行员进行的营救行动中,要准确地对飞行员进行定位,依靠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并简要地阐述该技术系统的主要特点。

[题5]阅读下列的三则材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1:

浓雾协助英法联军创造了“九日奇迹”。

1940年5月24日,德军以“闪电战”攻破马其诺防线,把40万英法联军包围在敦刻尔克海滩上。

这时德军离海港仅10英里。

但在5月24日中午,希特勒却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直到5月26日下午才取消命令又继续前进。

利用这两天时间,联军在沙滩上布置好环形防线,掩护撤退。

5月26日晚到6月4日上午撤退共进行了9天。

在这9天中,德军不仅从地面进攻,同时还飞临多佛尔海峡上空进行轰炸。

这时天气状况有利于联军撤退,从26日到31日都是大雾天气,浓厚的云雾笼罩在海峡上空,加上油库燃烧形成的黑烟,使德军战斗机找不到轰炸目标。

到4日上午,联军共撤退出34.6万人,他们就是来诺曼底登陆时作战的主力。

有人说是浓雾创造了奇迹,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撤退,撤出的是整个英国的未来!

资料2:

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方点燃巴格达周围浇灌石油的战壕来阻碍美军使用的卫星制导导弹,但却没有任何作用。

资料3:

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许多美国飞行员在被击落后能得以生还,人们常常惊羡于美国人的神奇。

(1)资料1和资料2中同样是烟雾,为什么能阻滞德军的袭击,而不能对美国的轰炸产生影响?

(2)资料3中美军是如何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进行组织救援的?

 

考点梳理

3、地理信息系统(GIS)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功能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过关填空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利用技术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具有地理信息的系统,具有、等优点,并可及时更新信息,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所表达的内容更加、。

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主要功能有、、等,能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物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测绘、、、、市场分析等。

4、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城市管理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最早、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对电力、电信,交通道路,自来水及排污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实施有效管理,并大大提高了、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治安管理、、车辆导航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典型综合题

[题6](2004年,全国)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回答1—2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题7](2003年,上海)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

1、下列课题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多项选择)

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B近1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C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D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环线内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通报及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2、试设计一项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梳理

4、数字地球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

过关填空

1、数字地球(digitalearth),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用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的解决与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3、数字地球的特点:

空间性、;可以迅速充实和联网;是一种数据平台;最主要任务是;服务对象。

4、数字地球主要应用:

数字城市

框架

组成

关键技术支持

技术、技术、技术、多种软件支持技术、数据库技术、宽带网络技术、其他技术

数字城市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城市信息数据库、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应用系统

政府应用系统、企业应用系统、社区应用系统、公众应用系统

网站

政府网站、企业网站、、社区网站、信息终端

服务对象

政府、企业、社区、个人

数字校园

教师教师

包括包括

学生学生

 

典型综合题

[题8](2000秋季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了地球圈层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

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

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分析:

该题在命制的过程中,假设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教材中这部分内容。

因此,试题的形式以提供一段介绍这一新技术有关方面的材料的面貌出现,考查目标定位在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1)题考生只要对试题提供的材料加以理解和消化,就能正确回答。

(2)题要求考生能够把平时学习的地理知识正确地迁移到目前的试题中,如需要全球范围内进行监测和预报的项目,天气、地形、矿产、生态等。

考后分析,当年该题的通过率不高,为0.28。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第

(2)题中考生未理解题中要求的是全球性问题的研究。

[题9](2004年,广东)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7回答1—3题。

1、图7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 )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2、根据图7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