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197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docx

高一寒假作业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

高一寒假作业: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16/17学年高一期末联考

江西省南昌八一中学等六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南昌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

一、基础知识(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驯鸽(xn)纤细

(xin)窈窕(yo)踯躅(zh)

B.曲水(q)

管弦

(xin)潜蛟(qin)挟飞仙(xi)

C.仆道(p)

渔父

(f)卓绝(zhu)相勖(xn)

D.诺言

(ru)旋风

(xun)给予(j)挫折(cu)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蛾眉

静躁

精彩

贤必至

B.渺茫

谬误

誊写

祟山峻岭

C.虚度

背驰

缔造

坚忍不拔

D.绿洲

落寞陨落

世外桃园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是社会阶层间实现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对于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体,教育无疑是可以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终南捷径。

B.蔡元培先生办北大,真称得起珠联璧合,他聘请了李大钊、胡适之、周树人、刘师培、辜鸿铭等大批人来北大做教授。

C.著名作家冯骥才画画,妙笔生花,完全是自己内心深处喜怒哀乐的表露,不拘泥于学院里老师讲的线条、设色。

D.专家们普遍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居住需求,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4.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组(

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

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A.

B.

C.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武汉市防汛指挥部就武汉市的防汛排涝应急救灾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负责人表示,预计今日22时全市的主干道渍水估计将全部消退。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朱自清的散文,对朱自清的《朱自清散文全集》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他长于对自然风光景物的精确观察,对音乐、色彩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善于把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愫寄寓其中。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6.下列各句划线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汝岂得自由

B.可怜体无比

念与世间辞

C.宁溘死以流亡兮

本自无教训

D.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叶叶相交通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岂余心之可惩

惩:

惩罚

便言多令才

令:

美好

赍钱三百万

赍:

赞助

大人故嫌迟故:

故意

女也不爽

爽:

过错

匪我愆期

愆:

改变

何时可掇

掇:

拾取

枉用相存

存:

问候

余独好修以为常

修:

渠会永无缘

渠:

A.

B.C.

D.

8.下列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謇朝谇而夕替

幸可广问讯

B.咥其笑矣

偭规矩而改错

何方圜之能周兮

C.士之耽兮

还部白府君

忳郁邑余侘傺

D.契阔谈讌

进不入以离尤兮

终老不复取

9.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死生亦大矣

仰观宇宙之大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客有吹洞箫者

困于周郎[来源:

学#科#网]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

B.////

C./////

D./////

10.下列词语中划线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有泉侧出

一觞一咏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盖音谬也

茂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众

C.有穴窈然

卒葬之

问其深

D.少长咸集

向之所欣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乙)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卒莫消长也

卒:

到底

B.洗盏更酌

更:

重新

C.履巉岩,披蒙茸

披:

拨开

D.掠予舟而西也

西:

向西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予乃摄衣而上

B.不知东方之既白攀栖鹘之危巢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凛乎其不可留也

D.于是携酒与鱼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甲文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乙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甲文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乙文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分)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4分)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8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15.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分)

16.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4分)

(三)17.默写(8分,每空1分)

(1)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短歌行》)

(2)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兰亭集序》)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

(4)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共21分)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

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

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

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

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

但是俗物也有俗益。

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

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葫磨了半日之半。

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

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

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

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

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

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

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18.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在前半部分写雨中游西溪,以微雨为背景,通过自己的路上所闻,车里所见和船中所感,展现了西溪独特的野趣。

B.文章开篇谈到西湖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引出雨中游览西溪的记叙,同时也表现了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

C.参观古墓,闻吸到的是霉灰的阴气,给人以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这段描写与后文雨中游西溪的描写形成对比,引出了后文感受到的野趣。

D.在文章后半部分,运用了与雨中游西溪相同的笔法,描写了晴日游西溪的经历。

E.在文章收笔处,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

二者的相似在于洞箫声的幽咽和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

19.文章开头说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请概括微雨里游西溪,感受到哪些野趣。

(4分)

20.根据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在写景状物方面的特点。

(6分)

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

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

21.有人说,本文记叙的两次赏游,无论是雨中,还是晴日,都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体会到了悠然的诗情。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

(7分)

四、语言表达(共7分)

22.下面是一段介绍书法家王羲之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

要求:

符合原意,不超过30字。

(3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

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

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

23.根据上下文,补足句子,要求结构对称。

(4分)

早在一千年前,改革家王安石被宋神宗拜为丞相,推行新法,但遭到保守派反对,被罢了官。

不久再度出山,恢复相位。

他虽身处官场,但常生退隐之念,对事态看得颇为透彻。

有一次,宋神宗赐宴相国寺,观看优伶演出,出席的宾客都甚为欢欣,王安石触景生情,当即吟了一首小诗:

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这首诗说的虽是看戏的感想,揭示的却是人生大舞台的真相。

演员在戏剧中,可以扮演富贵者,也可以扮演贫贱者;在现实生活的戏台上,富贵者也可能落魄到贫穷,贫穷者也可能而变富贵。

正因如此,

这种超脱,这份情操,是值得世人学习的。

(请根据王安石人生经历进行补写)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文章。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

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等,中国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节日里,你曾结识了永难忘怀的人,你曾经历了一些记忆犹新的事……

请把作文题目我的

节回忆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扣住所选节日的特点。

2.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能突出中心。

3.要有生动的描写和抒情。

4.不少于800字。

5.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

试卷参考答案

1.A【潜蛟(qin)相勖(x)诺言(nu)】

2.C【贤毕至、崇山峻岭、世外桃园源】

3.A【A项,终南捷径:

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B项,珠联璧合意思是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这里主语和珠联璧合不搭配。

C项,妙笔生花形容写文章出色。

此处为用错对象。

D项,责无旁贷:

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此处重复累赘。

可将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改为政府责无旁贷。

4.

B【对于排序题,首先应当找到中心话题,确定首句;然后再根据一些相关的连词、代词等标志性词语和句间关系来排列。

纵观四个句子,中心话题是

我们要求美国实践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的诺言。

写美国的做法,句是针对中的资金不足谈看法,故应介于之间;结论句。

5.C【A项,句式杂糅,预计和估计

除去一个。

B项,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由于暗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D项,语序不当,可改为今天投资百万元所带来的效益。

6.B【世间不是古今异义词,其他全是。

7.B【题中正确,惩:

受创而改变;赍:

赠送;故:

仍旧;愆:

拖延修:

修洁美好】

8.D【A项,说-脱;B项,错—措,圜—圆;c项郁邑通郁悒D项,讌通宴、离通罹、

取通娶。

9.D【和为状语后置句;为判断句;为定语后置句,之为标志,者为标志;为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是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为省略句,省略了之,应为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10.B【B.谬:

错误;茂:

茂密;众:

多;A.侧:

从旁边,名词作状语。

觞:

喝酒,名词作动词。

名:

命名,称,名词作动词;C.深:

深度。

形容词作名词;D.少:

年龄小的人,形容词作名词。

险远:

险远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

11.D西:

向西飞去。

12.C项乎均为助词,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A项,连词,表折/连词,表修饰;B项,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项,连词,和/介词,和。

13.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

14.共7分

(1)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还羡慕什么呢?

(一线1分,共3分)

(2)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一线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乙)于是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

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

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

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

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

哎呀!

我知道你的底细了。

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

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15.清澈。

(2分)寄寓了诗人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帝京,或答出清寂中又含空悲孤寂)的情怀。

(2分)

16.运用比喻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

(1分)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1分)把两岸的山比作屏风,(1分)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中。

给人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1分)

17.

(1)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8.

BD【B项同时也表现了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不正确。

从原文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可知这是朋友的观点,并不能直接表现的审美情趣。

D项前后的笔法不同,雨中游西溪主要为写景,晴日游西溪写人记事。

】(一项2分,共4分。

超过数量选择,都不给分。

19.参观古墓的恐怖、不安和静莲庵堂的清茶涤荡相映成趣;乘车去西溪,感受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乘船赏景,感受西溪的回环和秀美;少女摇船,领略竹西歌吹般的闲情。

(一点1分,共4分)

20.每项答案2分,前后句各1分。

共6分。

[来源:

学|科|网Z|X|X|K]

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游船在水中的荡漾和风景的宜人。

运用比喻(或者通感)的手法,形象再现了少女摇橹使桨的优美画面和柔和情调。

运用夸张(或者叠词)的手法,表现了西溪的晴明浩荡令人荡气回肠。

21.共7分。

示例:

同意这一观点。

(1分)

微雨西溪图中,在微雨的背景下,营造了湿风吹冷、野草飘香的氛围,为全文营造了朦胧素淡的诗意。

(1分)游赏路上,天色是阴阴漠漠的,呼吸的是野草花的气息;(1分)高坐车上,所见的是一派空明,渺渺茫茫,青青绿绿的雨中山水图;(1分)乘船游览,又以一幅少女摇舟图叙写出摇船少女的风姿,竹西歌吹般的闲情,既让人感受到一种文人的浪漫情怀,又让人感受到悠然的诗意。

(1分)

晴日西溪图中,午后斜阳里流连于弹指楼上,观景、挥毫、饮酒,晚烟中的洞箫,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闲情诗意;(1分)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勾勒出一幅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的夕阳芦荡图,营造了浓重的诗意氛围,让人在品读文人雅趣中产生美的艺术感受。

(1分)(如答不同意,言之有理即可)[来源:

学&科&网]

22.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一短句1分,共3分)

23.

王安石在位高权重之时,并不欣喜;在隐退山林之时,并不怨恨(分句前后各2分,共4分)

24.作文:

建议各校以40分为切入点,上下浮动。

为了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和老师阅卷标准统一,建议这个作文题按以下标准评分:

1.题目补充完整正确:

5分

2.扣住所选节日的特点:

5分

3.写人要凸显个性:

10分,写事要有点波澜:

10分,突出中心:

10分

4.要有生动的描写和抒情:

10分

5.不少于800字:

10分,如果字数过少,可以加倍扣分。

6.抄袭、套作:

0到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