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1328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

《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粤教版必修4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粤教版必修4

《劝学》原文的部分译文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

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

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

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

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

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

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

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

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

《诗》上说:

“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

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

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

”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

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

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

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

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

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中国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像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

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

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

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

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

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

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槁暴(pù)      舟楫(jì)

舆马(yú)

使之然(róu)

B.蛟龙(jiāo)跬步(kuǐ)

骐骥(jì)爪牙(zhǎo)

C.镂金(lóu)驽马(nǔ)

洞穴(xué)生非异也(xìng)

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

二螯(áo)参省乎己(xǐng)

解析:

A项,“楫”应读jí;C项,“镂”应读lòu,“驽”应读nú;D项,“锲”应读qiè。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

A项,知—智;B项,有—又;D项,生—性。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金石可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

解析:

A项,

使……弯曲;B项,疾:

强;D项,备:

具备。

答案:

C

4.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解析:

A项,强大、势力过大;B项,勉强;C项,有余;D项与题干均为“健壮,强

壮”。

答案:

D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解析:

B项,“水”是名词作动词,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

B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

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

A项,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B项,古今意义均为“半步”;C项,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D项,,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

答案:

B

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解析:

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固定句式。

答案:

C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

A项,连词,表修饰,用在“跂”的后面,表“望”的情态/连词,表转折,但;B项,兼词,于此/语气词,表陈述;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标志。

答案:

D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3)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4)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缜(zhěn)密   和(huò)稀泥   揆情度(duó)理

B.取缔(tì)档(dàng)案袋疾风劲(jìn)草

C.挟(xiá)持白炽(chì)灯戎马倥偬(zǒng

D.葳蕤(ruí)软着(zhuó)陆扣人心弦(xuán)

解析:

B项,“

缔”应读dì,“劲”应读jìng;C项,“挟”应读xié;D项,“弦”应读xián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焕发 剽悍 顶力相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璘选 更迭 流光异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C.砥砺 斡旋 别出心裁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甄别 笼络 休养生息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解析:

A项,顶—鼎;B项,璘—遴,异—溢;D项,灰灰—恢恢。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2)即使现

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3)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徽杜渐

解析:

防患未然: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时采取预防措施。

未雨绸缪:

比喻事先做准备。

防微杜渐:

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

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答案:

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

解析:

解答此题,应

仔细研究横线的上下文和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同时参考各选项的排列情况。

答案:

D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9题。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利:

锋利

B.君子生非异也生:

本性

C.声非加疾也疾:

强,大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

隔绝

解析:

D项,绝:

横渡。

答案:

D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金就砺则利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①不复挺者②假舟楫者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顺风而呼

D.①而青于蓝②而寒于水

解析:

A项,都是“连词,那么”;B项,①语气助词表停顿,②代词,……的人;C项,都是“连词,表修饰”;D项,都是“介词,比”。

答案:

B

8.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成就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了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解析:

C项,《劝学》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讲得不多。

答案:

C

9.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才德高的人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对照反省自己,那么就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错误了。

(2)修养高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区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劝学(节选)

荀 子

学恶乎始?

恶乎终?

曰:

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⑥,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⑦。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⑧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

《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

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

①数:

指学习的具体科目。

②没:

通“殁”。

死。

③大分(fèn):

要领,总纲。

④箸(zhù):

通“著”,附着。

⑤蝡(rú):

通“蠕”,微动。

⑥傲:

通“躁”,急躁。

⑦囋(zá):

唠叨。

⑧向:

通“响”,回音。

⑨方:

通“仿”,仿效。

10.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恶乎始?

恶乎终      恶:

哪里

B.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舍:

放弃

C.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曷:

怎么

D.《诗》《书》故而不切切:

恳切

解析:

D项,切:

贴近,切合。

答案:

D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数则始乎诵《经》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①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C.①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①故不问而告谓之傲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解析:

A项,均为“介词,相当于‘于’”。

B项,均为”助词,表判断”。

C项,①副词,才;②连词,那么。

D项,均为“连词,所以”。

答案:

C

12.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

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要学习的内容。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解析:

C项,《礼》是基础说法不当,原文说“终乎读《礼》”。

答案:

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

(2)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可以贩卖的东西。

参考译文:

学习从哪里开始?

到哪里终结?

答案是:

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书》《诗》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

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才停止。

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

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

《尚书》是政事的记载,《诗》是和谐的音乐所附丽的篇章,《礼》是行为规范的要领、具体准则的总纲。

所以学到《礼》就到头了。

这可以看做达到了道德的顶点。

《礼》肃敬而有文饰,《乐》中正而又和谐,《诗》、《书》内容渊博,《春秋》词意隐微,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包括在这些典籍中了。

君子的学习,有益的东西进入耳中,记在心中,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止上。

所以他稍微说一句话,稍微动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仿的榜样。

小人的学习,只是从耳中听进去,从口中说出来;口、耳之间才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够靠它来完美七尺长的身躯呢?

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可以贩卖的东西。

所以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件事而告诉两件事的叫做唠叨。

急躁,是不对的;唠叨,也是不对的;君子回答别人,就像回声应和原声一样。

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

《礼》《乐》记载法度而未加详细地解说,《诗》《书》记载旧事而不切近现实,《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地理解。

仿效贤师

而学习君子的学说,那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所以说:

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

三、语言运用

14.下面是四首“劝学”诗,请大家阅读,然后归纳,这四首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劝勉大家学习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劝学诗》)

归纳:

这四首诗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角度劝勉大家学习。

答案:

示例:

勤奋、惜时、立志、方法

 

15.书评是评论或介绍书刊文字的言论,有时仅用只言片语,就能表现出一部作品的要点。

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任选两部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写一句书评。

示例:

《荀子》——人性的批判

《孟子》——人类的良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老子》——生命的大智慧

《墨子》——救世的苦行者

《庄子》——哲学的天籁

《列子》——御风而行的哲思

《韩非子》——法家的峻言(任答两个即可)

寂寞荀子

佚名

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

小时候常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必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土丘上玩耍一阵。

年龄稍大一些时,问大人土丘是何物,被告知是大地主的坟墓。

直到上初中才惊讶地听说那个土丘原来是荀子墓。

当再去外婆家路过这个土丘时,内疚之心便油然而生。

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

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

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位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

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兰陵的另一位名人,他是被茅盾先生称为午夜彗星的近代作家王思玷先生。

王思玷先生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仅留的几篇作品被家兄王善民先生编入《午夜彗星》。

在兰陵,王思玷是名人,甚至胜过荀子。

如果你有机会去兰陵,站在西街口上,一定能看见西山上王思玷先生的巨型雕像,王思玷先生神采奕奕,戴一副近视镜,留中分头,面对两公里外长眠的荀子,不知感想如何?

面对一代宗师,王思玷先生像是在背诵荀先生的那首著名诗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更像是背诵那首妇孺皆知的文章: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王思玷先生的雕像是在地方政协的倡议下,兰陵的仁人志士们自筹资金树立的,雕像下面的石座四周刻满了捐钱人密密麻麻的名字。

这不难看出,兰陵人还是挺慷慨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是李白的《客中行》,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酒后有感而发,一生的著作数不胜数,兰陵人对《客中行》却情有独钟。

兰陵酒的商标上不仅有李白的诗篇,更有李白的头象,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注册,这难道不是兰陵人的精明?

《客中行》不是诗,更像广告词,比那个

铺天盖地的推销词“相信我没错的”说得更加含蓄而富有内涵。

李白为兰陵酒产生的名人效应持久不衰,使兰陵人世代受益。

兰陵人把一个酿酒作坊发展成今天的集团公司,这除了兰陵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李白功不可没。

兰陵人知恩图报,在美酒厂的办公楼前建起了一座高大雄壮的太白楼,据说这个太白楼的建造施展了兰陵人大胆的想象力,登上太白楼,使人联想到李白当年把酒临风醉卧兰陵的洒脱风采。

看得出,兰陵人还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相对于李白来说,荀子是个地道的兰陵人,他曾两度就任兰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兰陵的山

山水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实惠于民,政平而民安。

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荀子庙年久失修,早已倾圮。

明朝诗人李晔专程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荀子墓孤寂荒凉,感慨万千,曾赋诗一首“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

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

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

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

”道光二十一年(1841)清政府曾补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绪三十年又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