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0849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

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

附图:

总平面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

1.1.2项目建设地点

朔州市朔城区,项目建设路段为:

振武街、顺义路段,广安东街路段,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

1.1.3建设规模和内容

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总16092㎡,其中振武街、顺义路段8085㎡,广安东街段3855㎡,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4152㎡。

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

振武街27*4米,顺义路12*4米,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6*3米+22*4米。

1.2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编制依据

1.2.1项目研究范围

受项目单位委托,对“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公用工程与节能减排、环境影响分析、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评价、风险分析以及结论与建议等。

1.2.2项目研究目的

通过对“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在对项目发展前景预测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本项目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2.3项目编制依据

1、《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2、《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UCZ47—101—96;

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4、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

6、朔州市地方性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主要技术指标

表1-1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挖运土方

m3

7724

道路沥青砼上面层

m2

16092

道路沥青砼下面层

m2

16092

基层(水稳碎石)

m2

16092

底基层(水稳砂砾)

m2

16092

DN300波纹管铺设

m

262

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4.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37.66万元,项目总投资构成如下表所示:

表1-2项目总投资构成明细表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万元)

1

建筑工程费用

433.32

2

其他费用

55.46

3

基本预备费

48.88

4

项目总投资

537.66

1.4.2项目资金来源

财政拨款

1.5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工程地质建设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

项目的实施是促进朔城区交通管网完善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的实施,将改善朔城区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进一步增强朔州市的城乡综合配套功能,切实保障道路沿线区域经济高速发展。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朔州市作为中国中西部能源走廊的重要节点,山西省专业性商贸物流基地,晋北城镇群煤机装备制造基地、绿色陶瓷生产基地、边塞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北方避暑胜地,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路网,对于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总体功能,推进朔州市的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提出,我市中心城区要形成“一主三副、一环四楔、双带四轴六组团”的功能布局。

其中,“三副”指南城、北城、东城三个片区级的文化、商业、医疗配套服务中心,分别位于振武街中段、鄯阳街中段、穆寨路南延段。

“四轴”指以开发路为中心形成的综合服务轴,以振武街为中心形成的生活服务轴,以鄯阳街为中心形成的生活服务轴,以穆寨路为中心形成的科技文化轴。

振武街、顺义路段,广安东街段,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位于以振武街为中心的生活服务轴及配套服务中心,因此,对于交通便利的要求更高。

振武街、顺义路段,广安东街段,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新铺热力管线后,直接用砂砾回填,对路面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

由于路面没有及时进行恢复,使得附近经常尘土飞扬,雨天路面泥泞不堪,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给市区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因此,进行这些路段的路面恢复及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已成为当务之急。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沿线居民恢复生产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为市区的生活服务轴,该项目的实施,对增强朔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切实保障道路沿线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2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恢复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振武街、顺义路段,广安东街段,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因新铺热力管线而无法使用,给道路两侧居民出行及行车带来诸多不变,同时也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进而吸引外界投资。

2.2.3项目的实施是加快实现城区总体规划、拓展城区发展空间的需要

在城区建设中,城区基础设施要先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规划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基础设施的载体是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工程。

只有功能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带动城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负担起城区巨大的物质能量消耗,才能吸引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企业落户,才能不断地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发展。

随着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落实完善,必将彰显出城区巨大的发展潜力。

2.2.4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朔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对下一个更加开放、更具竞争、更有前景的战略机遇,朔州市将继续大力加强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继续推进“五城联创”,坚持规划引领、生态支撑、文化塑造,加快建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先进、宜居宜业的城市人居环境。

2015年将做好规划修编、老城改造完善、城中村改造、完善优质公交、供水、供热、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实施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

本项目的实施正是实现朔州市建设新目标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建设必将对朔州市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项目区域概况

3.1项目地理位置

朔州市地处东径111°53'—113°34'、北纬39°05'—40°17'之间,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大同盆地西南端,南邻忻州,北接大同,西北与内蒙古交界,居内外长城之间,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1.48万。

1989年建市,现辖两区四县,7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3.2区位优势

朔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

峙峪遗址表明,早在二万八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秦朝即设立马邑县,北齐设州延续至清末。

三国大将张辽、北齐名将斛律金、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恭、明朝宰相王家屏等,均为朔州人氏。

边塞文化是朔州一大特色,境内有全国最大的汉墓群——广武汉墓群、全国仅存的辽代古城旧广武、杨家将抗辽的古战场金沙滩以及雄伟壮观的内外长城。

朔州佛教古建品位很高,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千年木塔应县释迦塔,集中体现金代建筑艺术成就的朔城区崇福寺,均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朔州矿产资源丰富,煤电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岩、高岭士、铁矿石、铝矾土、长石、石英等28种。

煤炭储量423亿吨,2010年生产原煤1.59亿吨,居全国前列。

2014年,朔州市成功举办亚洲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

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455万千瓦,2010年发电217亿度。

朔州还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11.51亿件。

朔州农业特色鲜明,是山西省主要的生态畜牧基地。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谷子、莜麦、荞麦、豌豆、黍子、葫麻等,是北方著名的小杂粮生产基地。

朔州是全国著名的奶牛和肥羔羊养殖基地,全市奶牛存栏15万头,年出栏肥羔羊100万只左右。

近年来,朔州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先后荣获“山西省园林城市”、“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2009中国低碳贡献城市”、“2009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等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中国低碳新锐城市”、“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和“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

2008年在全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中位居全省第二,2009年位居全省第一。

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

金沙滩、凤凰城、神头等八个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

3.3项目区社会条件

201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3.4亿元,增长4.5%(按可比价计算);工业增加值完成443亿元,增长4.5%(按可比价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5.3亿元,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3亿元,增长12.4%;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6.6亿元,下降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25元,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37元,增长10.8%。

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1%。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9.3亿元,增长29.9%。

朔州市大力推进农民户均增收万元工程,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19.96亿元,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万亩,新增节水面积6万亩,农田实灌面积达到204.7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5.6亿斤,比上年增长8.9%,增幅居全省第一。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制定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领头雁工程和核心区建设规划》,应县恒天然奶牛牧场群两个大牧场投入使用,规模健康养殖迈上新台阶,奶牛存栏量达到18.1万头,鲜奶产量达到51.9万吨,肉羊年出栏量达到350万只,人均畜产品年占有量达到147公斤,当年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400元,畜牧业五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60亿元,增长22%。

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2%。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扎实推进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全市完成投资2.5亿元。

继续办好农村“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7100户,改造农村幼儿园14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3692人,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

为全市农户免费发放冬季取暖用煤43.85万吨。

实施扶贫攻坚,减少贫困人口20046人。

3.4项目单位概况

朔州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正处级建制,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其主要职责有:

承担规范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承担保障全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责任,承担指导全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责任,研究拟定全市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全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运行、安全和应急管理,负责全市城市供水、节水、排水、供气、供热、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城建监察等行业管理工作。

负责全市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查报批工作,参与指导全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参与全市城市防洪的有关工作等。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4.1交通条件

朔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北同蒲铁路电气化得复线、大运二级公路和朔神铁路、朔黄铁路、平万公路、朔蔚公路纵横境内,连接京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全境,铁路专用线和公路干线纵横交错,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市通车里程达4805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量位居全省第一,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4.2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区所处市区地形,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过渡性质明显。

朔州市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呈倒“V”字结构。

全市地貌划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个单元。

山地面积为28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5%;丘陵面积364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3%;平原面积41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2%。

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及现代形态,自山区到盆地依次划为:

构造剥蚀(灰岩)中高山区、构造剥蚀(砂页岩)及溶蚀(灰岩)低山丘陵区、冲洪积扇裙倾斜平原区和冲湖积平原区。

1、构造剥蚀(灰岩)中高山区 主要分布于洪涛山、恒山、六棱山

等山脉构成的山区。

出露地层为太古界桑乾河群、五台群以及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的碳酸盐岩。

因受喜马拉雅山期构造变动及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强烈上升作用,区内基岩裸露,地形陡峭,沟谷深切,多呈“V”字型。

2、构造剥蚀(砂页岩)及溶蚀(灰岩)低山丘陵区 主要分布于右玉一带的石碳系、二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地层区,地表多经黄土覆盖。

因受地壳缓慢上升与长期的剥蚀作用,地形起伏不平,沟谷切割不深,多呈“U”字型,黄土冲沟发育,沟顶多呈浑圆形。

3、冲洪积扇裙倾斜平原区 主要分布于朔城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县的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属剥蚀堆积类型。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更新世后期盆地边缘抬高,大小沟口洪积扇裙广布,即成现在地貌形态。

地形较为平缓,坡度3度~15度。

4、冲湖积平原区 主要分布于朔州盆地中心,桑乾河、黄水河与恢河两侧,地势平坦,坡高1度~3度,倾向各大河流,高程970米至1100米。

项目区位于平原,场地内及其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为稳定场地,适宜施工。

4.3气候条件

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

朔州市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

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夏季雨量集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

年平均气温7.6℃

冬季平均气温-10.3℃

夏季平均温度22.3℃

绝对最高温度38.0℃

绝对最低温度-26.6℃

年平均降雨量360.0mm

最大积雪深度230mm

全年主导风向S/W

冬季主导风向N/W

平均风速3.0m/s

相对湿度65%

全年无霜期136天

最大冻土深度1120m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4.4市政配套条件

项目区域给、排水等市政管网较完善,通讯、电力、路灯电缆等完善,项目区域管网配套连接较方便。

从市政总体情况看,该项目区位优势明显,上水、下水、通讯、电力等市政配套设施完备,供给量充足,交通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5.1项目建设规模

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总16092㎡,包括路面恢复及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两部分。

5.2项目建设内容

路面恢复工程包括:

振武街、顺义路段8085㎡,广安东街段3855㎡,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4152㎡。

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

振武街27*4米,顺义路12*4米,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6*3米+22*4米。

具体建设内容及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表5-1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

路段

路面恢复(㎡)

管道恢复(m)

振武街、顺义路段

8085

156

广安东街段

3855

0

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

4152

106

合计

16092

262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6.1设计依据

实测现状地形图

6.2技术标准及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IG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及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S0-064—200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6.3设计技术条件

1、道路标准:

城市次干道

2、设计速度:

20Km/h

3、车行道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4、路面荷载设计标准:

道路标准BZZ-100

5、设计使用年限:

15年

6、路面设计弯沉值:

27.4(0.01mm)

7、路基设计弯沉值:

174(0.01mm)

6.4设计原则

1、坚持安全、适用的设计原则

在道路设计中,充分结合原有道路情况,作出合理的布置。

2、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

在道路设计中,注意对技术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方案比选,避免考虑问题片面化。

6.5施工方案

6.5.1路面类型选择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均可用于本路路面面层。

根据两种路面面层类型的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使用年限长,平均养护工作量小,但对路基稳定性要求较高,使用时噪音大、灰尘多,对车辆轮胎磨损大;沥青混凝土路面无接缝,行车舒适性好,施工中受制约条件较少。

考虑现今城市道路均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鉴于此并经过综合比选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所采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如下:

1、采用20厚水泥稳定天然级配砂砾(CSG)作为底基层

底基层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4%,砂砾采用天然级配砂砾。

2、采用20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CCR)作为基层

基层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6%,碎石采用级配碎石。

水泥稳定碎石(6.0%)基层(20cm),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为目前普遍采用的基层形式,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

3、采用两层沥青混凝土作为面层

上面层采用3cm厚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下面层采用5cm厚密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

面层骨料选用石灰石,沥青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适合于高寒区使用的AH-90重交通石油沥青。

面层与面层之间不能连续施工时,喷洒粘层油,基层与面层之间喷洒透层油,每平米0.5kg。

表6-1路面结构表

结构层

厚度(cm)

压实度(%)

7天抗压强度(Mpa)

面层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

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20

≥98

3

底基层

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20

≥98

2.8

总厚度

48

6.5.2路基施工

1、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填筑前必须清除淤泥,表土等不易压实物;

2、设施范围内路基为填方路基时,施工前应清除地表草皮、树根、淤泥、垃圾、杂填土和耕作等,地面横坡如大于1:

5时,应挖成宽度不小于1.0的台阶,台阶表面作向内倾的3%的横坡。

要求土基回弹模量>20Mpa;

3、路基回填应采用透水性及稳定性较好的砂砾石,禁止采用淤泥、腐质土、垃圾等填筑路基;

4、基础的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要求路槽底面以下0-80cm不低于95%,80-150cm不低于93%,150cm以下不低于87%,路槽应作与路面一致的横坡;

5、施工时如遇不良工程地质情况,应通知建设和设计单位,三方协商处理措施;

6、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44-91)。

7、路基填料最小CBR值及压实度值如下表:

表6-2路基填料最小CBR值及压实度值

填控类型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

最小CBR值

压实度(%)

上路床

0~30

8

≥95

下路床

30~80

5

≥95

上路堤

80~150

4

≥94

下路堤

150以下

3

≥92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8

≥95

6.5.3路面施工

1、天然砂砾底基层:

砂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0mm,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要求不低于95%。

2、水泥稳定碎石(6.0%)基层:

碎石应干净,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要求有较好的级配。

水泥含量指水泥与干碎石之间的重量百分比,所用水泥宜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

3、施工中应控制好含水量,必须拌和均匀、碾压密实。

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度型击实标准)不低于98%,7天饱水抗压强度≥3.0MPa。

4、道路基层施工应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34-93)。

6.5.4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AH-90重交通石油沥青;

2、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安排和衔接,尽量避免对已铺筑的沥青路面造成污染;为加强沥青面层各层之间的粘结,一旦沥青层出现被污染的情况必须将污染物清除干净后再洒粘层沥青,如有汽、柴油污染,需挖除沥青面层重新铺筑;

3、沥青混凝土采用机械摊铺,摊铺不得中间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要及时碾压成型,接茬处要平顺、密实。

如遇下雨要停止摊铺,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并更换新料;

4、为保证摊铺机能以合适的速度进行均匀、连续地摊铺,必须确保拌和楼的拌和能力、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匹配;

5、凡不能用机械摊铺的区域,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用人工摊铺。

摊铺应在整个宽度连续进行。

中途如因故停工,应设施工缝。

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

采用人工摊铺时,严禁抛掷和耧耙,以防离析;

6、道路面层施工应严格执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6.5.5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

工程施工范围内需恢复原有雨水口连接管道畅通,雨水口连接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DN300。

具体做法如下:

1、雨水连接管道在路基碾压密实后,铺筑道路底基层前施工;

2、开槽宽度50cm;

3、回填采用现浇C10砼包封,高度填至底基层下平。

第七章节能减排

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号),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7.1工程施工能耗现状

7.1.1机械设备机况差

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不按时按期的保养、保修、检验,不建立设备档案;施工周期内超时、超负荷运转;闲置时不遮挡、不养护、任由风吹雨打,日晒灰积,加快了陈旧、老化,造成传动系统锈蚀变形,增大耗能。

7.1.2电能利用效率低

施工现场采用的白炽灯泡能耗大,发光效率低易损坏,同时,施工现场没有明确的用电管理制度。

工地电工只管通电,不管用电,使用者只管用电,不管控电、节电,造成电能的浪费。

7.1.3电网布置不规范

施工用电电线网布置不规范,配线选材不合理。

特别是动力线路线材选型应根据机械设备安装容量、需要系数、线材电压损失值等因素确定线网类型和线材的型号和规格。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用电线为热阻途损值大、易老化、回收重复利用率差的铝芯线材,增大了能耗。

7.1.4施工用水无节制

分析表明,施工生产实际用水成本大大超过施工定额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