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063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考试题

一、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

1.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下面两个板块分别呈现的是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板块一(释读图片再现两汉经济)

(1)图1耧车的用途是什么?

(2)图2五铢钱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统一的货币?

除此之外,他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在古代,我国陆地上就已经有了重要的商路与外国进行沟通,进行贸易往来。

请问这条商路的出发点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最远可以到达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

这条商路的开辟有着什么作用?

板块二(研读史料认识魏晋南北朝经济)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

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的出现得益于哪一治世?

请概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

(政治之盛)

材料二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主题歌:

“汉家旌旗蔽四海,暮云飞渡单于台。

……五十四年功过凭谁述,甘泉花落尽尘埃。

(2)材料二中,“暮云飞渡单于台”指什么军事行动?

汉武帝励精图治促成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外交之盛)

材料三

(3)材料三呈现的神奇商路是什么?

开通这条商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文化之盛)

(4)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____作为最高学府,西汉末年达上万人规模;东汉光武帝还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

试分析“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众多的“时代梦想家”,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时代使命,推动时代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

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

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美国是最早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它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

1950年,邓稼先(见图1)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64年,在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见图2)在蛇口海上世界揭幕。

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

问题一:

①根据材料一,张骞“毅然应募”出使西域的使命是什么?

②文中的“陆路通道”指的是什么?

它的开通有何意义?

问题二:

①材料二中的“十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②材料反映出李大钊在中国传播了什么思想?

该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哪一政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问题三:

①材料三中,邓稼先回国时,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状态?

②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有哪些重大意义?

问题四:

①材料四中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哪一次会议的伟大决策?

②根据材料,袁庚被誉为“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的原因是什么?

③结合所学知识的,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五:

综合上述材料,从精神品质方面,归纳以上“时代梦想家”的共同点。

4.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魏晋南北朝时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探究1: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探究2: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略微,比较)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江南之为国盛矣……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2)结合材料和所学,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3:

孝文帝改革和民族交融的关系

(3)结合所学,列举三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关于孝文帝改革和民族交融的关系,出现了以上两种不同的看法。

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

5.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

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6.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的时候,西汉国力强盛。

然而,身居高位的汉武帝却无法摆脱烦恼。

而他也正是在不断地消除烦恼的过程中,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大汉帝国。

请你根据下列史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曾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王。

可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材料二

(1)从材料一中找出王国问题形成的原因。

(2)结合所学回答,汉武帝采取哪一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

(3)结合所学和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为什么“心神不宁”?

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让自己心神安宁?

(4)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7.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6世纪),我国历史虽然处于政权分立、南北对峙、人口南迁的大分裂时期,但是我国历史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请回答:

(1)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哪一次改革更加促进了这个特点的形成?

(3)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世界,艺术成就精彩纷呈,请在科技和艺术领域方面各举两个例子。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

他们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请回答:

(1)秦朝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为此,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的伟大建筑工程是什么?

(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一商贸路线的开通有关?

起了什么作用?

(3)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哪些民族开始迁入中原地区?

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怎样的?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凿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

为开辟这一商路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

(3)想一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4)请参照地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

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一一吴晗《朱元璋传》

材料三:

(1)分别对比图2与图1,图3与图2,指出古代中央机构出现的变化。

(2)据材料二,君臣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设置这一机构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清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1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栏目一】杰出的建筑工程

(1)下图是一项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此项工程是什么?

它的设计者是谁?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

(2)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国历史上是在什么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栏目三】灿烂的医学农业

(3)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请列举两位该时期出现的著名医学家、医药学家。

(4)下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

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D.《九章算术》

【栏目四】辉煌的文学艺术

(5)中国古代文学灿烂辉煌,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是什么?

(1分)

(6)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赞他的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

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绸、漆器

①西域的葡萄、石榴等植物

②凿井、冶铁

②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等

物品

③乐器、歌舞等

 

材料三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中国关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即建立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统一交通基础设施,消除消除壁垒,并进一步推进各方合作。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A处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请写出它的地名?

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这条路线开通于哪个朝代?

(2)阅读材料二,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除了表格中的,你还可以列举出哪些?

(列出两个即可)。

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3)阅读材料三,思考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材料综合题

1.

(1)播种

(2)汉武帝措施:

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专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西安;大秦(古罗马帝国);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4)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答出上述任意一点)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耧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