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062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

2.冯友兰认为:

“(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

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4.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

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

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5.伏尔泰说: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

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

”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C.反对宗教信仰D.因信称义

6.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

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朿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

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D.社会契约

7.下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

A.甲骨文B.隶书C.楷书D.行书

8.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C.传统医学具有定性研究特征D.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而深入本质

9.下图说明

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10.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

”),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

”这个变化

反映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11.“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

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12.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13.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

“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

”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14.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

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5.邓小平说: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每个人

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下列最符合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

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D.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

16.“由于他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

……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盛行。

”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突出贡献是

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B.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C.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D.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

17.20世纪上半叶,古生物学家泰亚尔提出:

“在世界中,不是已经以一种模糊和原始的方式存在过的东西决不可能以终极的形式突然出现。

……上帝是宇宙最终的而不是起始的原因,他吸引万物趋向与他自身之中的完善。

”该观点

A.协调了科学与宗教的争论                    B.认同了宇宙的无边无际论

C.否定了生物进化的科学性                    D.以科学之名维护上帝权威

18.爱因斯坦说自己是站在牛顿的肩上取得了科学成就。

下列关于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B.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体系失

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

D.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

19.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这同一时期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

中国首次实现

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20.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

“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

现主要得益于

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

21.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

“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

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22.下面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

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23.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B.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C.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D.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

24.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

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ABCD

二、非选择题

25.(20分)东学西渐,西学亦东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尽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文化主流——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郑明谦著《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为什么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欧洲启蒙思想能够形成,而欧洲先进思想在明清时期没有“生根结果”,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6分)

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著《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2分)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6分)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的吸收……

——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6分)

 

26.(17分)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

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

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

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

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分)

(3)有人指出,近代

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9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不力足也。

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

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

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

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主张,并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方面加以评述。

(10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从材料三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5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C

B

B

D

A

D

D

C

B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A

B

A

B

C

B

D

B

C

C

二、主观题(52分)

25、

(1)欧洲: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前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儒家思想影响。

(3分)

中国:

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阻碍;传统儒家思想的根

深蒂固。

(3分)

(2)态度:

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2分)

主张: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分)

(3)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4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想成了毛泽东思想。

(2分)

26、

(1)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4分,举其中两例即可。

(2)为欧洲思想领域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启蒙思想的萌发;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4分,每点1分。

(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2分)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或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力打开了大门)(2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社会环境(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纸张革命的扩展(2分)。

因此,正是由于这三大革命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1分)

27、

(1)主张:

“便国不法古”,只要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不必拘泥于先王之法;“农”是治国之要,只有发展农业,国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易于治理和驱使;“轻罪重罚”,用严刑峻法来维系社会安定。

(6分)

主观目的:

变法图强,赢得兼并战争。

(2分)

客观效果:

变法主张实施后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法律严酷苛刻,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2分)

(2)材料

二着眼于商鞅变法对秦统一全国的作用;材料三着眼于商鞅变法后个人的结局。

(2分)

认识:

改革有阻力;改革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改革者要善于保护自己(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