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0527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4分)

1.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 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 鼠害猖獗        C.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2.读某区城环境变化示意图,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壤盐碱化                          

D. 水污染

3.草方格沙障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固定沙漠                          

B. 削减风力                          

C. 吸收地下水                          

D. 增加降水

4.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

A. 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B. 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C. 近几年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活动异常            

D. 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

5.关于下图中生态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农作物提供肥料                                              

B. 为农户提供燃料

C. 减少樵采,保护植被                                           

D. 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6.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有意减少耕地面积 ④调整农业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枝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

其根本原因是(  )

A. 这些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其生存                         

B. 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它生长

C. 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D. 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

8.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题目。

(1)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 )

A. 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                             

B. 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C. 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D. 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2)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

A. 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                                       

B. 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

C. 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                                       

D. 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

9.图所示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 沙尘暴                                    C. 咸潮                                    D. 赤潮

10.对生态平衡不利的人类活动是(   )

A. 可可西里山区捕杀藏羚羊                                    

B.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C. 建"三北"防护林带                                           

D. 在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

11.我国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中的一片草地构成(  )

A. 一个种群                      B. 一个生物群落                      C. 一个生态系统                      D. 以上都不是

12.近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造成土地退化最严重的是( )

A. 黄土高原地区和江南丘陵                                    

B. 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

C.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D. 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13.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在一个潮流周期

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O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

读下图,完成下题。

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

A. 涨急开始时            

B. 涨急开始后2小时左右            

C. 落急开始时            

D. 落急开始后2小时左右

14.读下图,回答问题:

①地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

A. 天然林减少                          

B. 土地盐碱化                          

C. 洪涝灾害                          

D. 沙尘暴

15.读下面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省区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其他省区

所占比例(%)

40

24

16

8

7

1

1

1

1

1

(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   )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二、综合题(共3题;共23分)

16.阅读以下关于长江输沙量变化的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

“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其中一半左右在长江口至杭州弯北岸一带沉积,上海就是在河口滩涂上‘日长夜大’的,上海土地面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滩涂,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1949年至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1985年至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3.35亿吨,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________%。

(2)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列举出滩涂目前主要用途。

(任举4种)

(4)试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17.(2016·海南)【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18.【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

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从题中可以直接知道,鼠害猖獗导致草地退化,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草地退化的原因,要结合到题干来作答便可。

较为简单。

2.【答案】B

【解析】【分析】对比两幅图可知,右图中的沙漠面积增加,森林资源减少,反映出当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的荒漠化问题,故B项正确;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区,故A项错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的盐碱化,故C项错误;从图中无法读取水污染的信息,故D项错误。

【点评】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

3.【答案】A

【解析】【分析】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

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对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草方格是固沙的工程措施,不仅可以固沙沙丘,同时增加地面粗糙度。

4.【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密切相关,如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与水资源利用不当都是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土地退化的原因、形式。

现将其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其产生原因有自然灾害、人为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等。

土地质量退化的主要形式有:

①土地侵蚀(水土流失)。

由自然界发生风力、洪水(水力)和机械重力及人为滥垦、滥伐、滥牧等原因所致。

②土地沙漠化。

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③土地盐碱化。

主要由灌溉不当和排水不畅引起。

④土地次生潜育化。

是水田土地的退化形式,主要由排灌不当和不合理耕作制度所造成。

⑤土地污染。

主要是由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和生物污染(种子、产品污染)所造成。

此外,还有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土地质量退化等。

土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防治土地退化,是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

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农业。

图示生态农业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肥料;为农户提供燃料;减少樵采,保护植被。

图中并未体现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6.【答案】D

【解析】【分析】注意“直接目的”,退耕还林,缩小了耕地面积,扩大了林地面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表现,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点评】本题只要注意审题,抓住直接目的;并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防护林的功能应主要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治理。

从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其防护林的主要功能,两者应具有一致性。

7.【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外来物种的入侵。

“北美一枝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8.【答案】

(1)B

(2)A

【解析】【分析】

(1)信风带位于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30°之间)之间,西风带位于南北纬30°~60°之间,据图可知,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2)北纬30°~60°的纬度范围气候以温和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为主,土地面积较广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种群的分布特点。

由图并结合到风带的分布可以判断种群的分布。

结合到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再结合图可以判断大城市数量的差异主要是气候、土地差异。

9.【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地区我国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冬季为图示河流的枯水期,则河口入海径流量减少,则可能出现咸潮。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需要结合我国的区域定位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并需要提取到“冬季”等题干基本信息。

10.【答案】A

【解析】【分析】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建"三北"防护林带;在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都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只有A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促使生态系统平衡持续发展,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相反,导致生态系统失调,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1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一片草地由在此生活的各种生物和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2.【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生态问题的分布。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

(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地区因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落急是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

读图分析,3点时,流速是最大值,是落急开始。

图中含沙量最大值时,对应横轴上大约是5点左右,所以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落急开始后2小时左右,D对。

A、B、C错。

1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一带,该地原生林破坏严重。

故选A;土地盐碱化在我国黄淮海平原较为突出,故B错误;洪灾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河流中下游,故C错误;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3~5月,以西北、华北地区为主,故D错误。

15.【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读图,该生态环境问题在西北干旱地区占比重大,在新疆占的比重达40%,应是土地荒漠化问题,新疆水土流失问题、酸雨问题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在东部地区更突出。

(2)西北地区缺水,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干旱区,不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环境问题更严重,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可以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二、综合题

16.【答案】

(1)31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

(3)建工厂、建农场、交通设施、旅游、晒盐、水产养殖等。

(4)有利:

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河口淤积减弱,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

不利:

长江口滩涂长速减慢;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

【解析】【分析】

(1)直接根据题中数据计算,(4.86-3.35)/4.86*100%=31%。

(2)长江含沙量减少主要是上中游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和水库大坝拦沙蓄水。

(3)结合到上海的发展,滩涂面积广大,可以用于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各个方面。

(4)长江泥沙减少对长江口有利也有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

在计算年均输沙量时,要注意和以前的数字作比。

影响类答题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要分开作答。

17.【答案】(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

)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加剧;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示,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其它植被破坏严重,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加剧草场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导致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点评】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包括保护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

解答此题关键是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根据材料提示,逐一分析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18.【答案】措施:

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

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

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

措施:

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

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壤保护等相关知识。

结合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