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0367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docx

《马克思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docx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考试题型:

1、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小题,30分)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小题,50分)

3、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20分)

2、考试时间:

本学期第17周星期三下午2:

30-4:

30(即:

2016年12月21日,14:

30-16:

30)

4、试卷使用机器阅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完成。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基本形成?

公开问世?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本质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本质的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

辩证唯物论的本质是只承认事物的本来性质和规律,简言之,就是实事求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科学原则。

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6.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7.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在坚持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反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的坚持。

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

1845年春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起草的党纲,它的发表(发表时间为1848年2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

马克思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及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即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①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3、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物质范畴,列宁如何给“物质”下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范颖。

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及其主要表现

客观唯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的本原,世界由千万个体之外的一个未知的、神秘的绝对精神主宰,比如说是“神”

主观唯心,也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但认为万物由一个个体的主观意识决定

5、列宁:

哲学的党性和党派性是指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6、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含义(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7、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物质性

9、人类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0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

毛泽东: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1、实践涵义及其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实践具有客观性(或直接现实性)。

其次,实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

最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劳动)

②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

12、实践是人的生存(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3、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的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1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

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16、联系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17、普遍联系及其表现

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

表现:

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8、发展及其实质

含义:

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9、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3)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分析法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0、矛盾及其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或对立性与统一性)

2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它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它使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从而得到发展;

第三,它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体香另一种矛盾体过度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

互排斥促成矛盾统一体破裂和心得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为新事物

22、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3、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4、认识事物最根本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

25、“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割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2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28、部分质变:

局部性部分质变与阶段性部分质变。

2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量变与质变)

30、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1、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的否定观)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及道路。

32、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3、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客观性是指规律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指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4、人的主观能动性

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35、意识能动性及其实现的根本途径

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根本途径:

实践

36、主观辩证法

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以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概念辩证法。

恩格斯指出:

“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37、客观辩证法

是客观世界由其自身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以物质联系运动发展的客观状态形式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总体属于物质的范畴。

客观辩证法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章

1、“从物到感觉到思想”与“从思想感觉到物”的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或唯物主义反映论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即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前者认为认识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后者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的,否认反映论,主张先验论。

2、认识的本质: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及其表现)

5、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直接经验是从源头取水,而间接经验是从支流取水(源和流的关系)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认识的高级阶段。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8、.一个完整认识过程必须经过两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由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

9、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1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第二次飞跃,才体现出人的能动性)

10、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真理及其基本特征

真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基本特征:

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12、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与真理的一元论: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一元论真理观认为(ABCDE)。

A.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

B.真理都具有客观性

C.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D.真理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E.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13、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

真理是有用的,它赋予实践者信心和力量,指导实践沿正确方向发展。

但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理,如谣言和诡辩对骗子有用,可谣言和诡辩却不是真理。

因为,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的人对‘有用”的规定性不同,有用或无用可以因人而异、因阶级而异。

判定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惟一的标准就是通过实践检验,看它是否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从实质上讲,“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14、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

即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第一、(从广度上看)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第二、(从深度上看)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也就是说,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15、恩格斯: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至上性人是完全可以认识客观世界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需要是无止境至上的.非至上性认识思维能力是有限相对的.认识要通过每代人的认识来实现,每个和每代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事物实践水平生命有限性等限制

1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7、实践检验认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

不确定性:

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它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经过多次反复

18、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区别:

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联系: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19、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20、价值及其特性(征):

价值:

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

21、价值的主要特性: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2、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即价值认识或称为评价性认识,它是主体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和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的评价。

简言之,即对事物价值的评价,它有别于对事物事实的评价。

因此,价值评价的前提是价值事实和人们的价值观。

事物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以及人自己对这一情况的感受和理解是怎样,他的评价也就怎样。

这就是评价所反映的对象。

评价反映的对象也叫“价值事实”

第三章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亦即“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劳动或实践)是理解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是人类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马克思: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把历史看作是思想史或英雄人物的“传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英雄史观)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中精神的方面,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马克思: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正如恩格斯说的: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8.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主体的不同,社会意识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作为意识形态(思想上层建筑、文化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与作为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式中,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其中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邢台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应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10.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1.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劳动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一是劳动资料。

二是劳动对象。

三是劳动者。

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标准:

生产力

14.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于经济基础的规律)

经济基础:

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政治上层建筑)。

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国家的起源: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体现。

(列宁)

社会形态:

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7.社会形态的更替、演变主要有哪些特征?

统一性和多样性

必然性和选择性

前进行和曲折性

(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18.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

1)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