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796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

A.虎门销烟B.黄海海战

C.收复新疆D.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史实的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竟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引起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警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去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并把搜集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面销毁,这就是著名的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开始,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A。

【考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开始,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该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2.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在英法联军以武力对中国侵略之际,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3.《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

B.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后使其失去吸引力

C.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中外反动势力合流力量对比悬殊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本性,具有空想性,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无法实现,C符合题意;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中外反动势力合流力量对比悬殊是《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当时没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

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B.四海之内皆兄弟

C.扫尽妖魔天下太平D.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它的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体现了太平天国想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D符合题意;ABC项与题干“《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不符,故选择D。

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等一些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故选A。

6.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

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这场运动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选项B符合题意;富国强兵是洋务运动的目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选项C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再见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牺牲于黄海大战中,黄海大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重要的海战,D符合题意;ABC项战争邓世昌没有参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8.“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

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1895年4月,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9.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创办《中外纪闻》B.成立保国会C.成立强学会D.公车上书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公车上书,虽未成功,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符合题意;

ABC项都是发生在维新变法运动序幕拉开后,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注意识记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10.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B.李鸿章、左宗棠C.康有为、梁启超D.孙中山、黄兴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所给关键信息:

“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德、法、美、日、奥、意、英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对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  )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1949年是中国的近代史时期,这一百多年中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中国丧失了不少的主权,但又并未成为真正的殖民地,因此这一时期中国是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这一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但又没有完全解析,因此中国又是半封建社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故选D。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1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C.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统治,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结束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没有使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没有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5.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A.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弱点B.联合中间派扩大同盟会的影响

C.领导二次革命D.组织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肆意践踏辛亥革命的成果。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制造了“宋教仁案”,D符合题意;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弱点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原因,A不符合题意;联合中间派扩大同盟会的影响不是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最主要的目的,B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发生在宋教仁遇害后,C不符合题意。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6.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每周评论》的创刊B.《青年杂志》的创刊

C.《科学》杂志的创刊D.《天演论》的发表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所以A项符合题意;《每周评论》的创刊是李大钊、陈独秀于1918年在北京创办,《科学》杂志的创刊于1915年,《天演论》发表于戊戌变法前的1897年。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7.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天演论》C.《文学改良刍议》D.《新青年》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A符合题意;《天演论》不是小说,B不符合题意;《文学改良刍议》不是小说,C不符合题意;《新青年》是杂志,D不符合题意。

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C.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一子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中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可知,A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C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D选项是五四运动的意义,故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故选D。

【考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新青年》创办的时间、意义和影响。

1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毛泽东B.李大钊C.陈独秀D.董必武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0.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0年又在这里举办了世界博览,成为世界各国展示科技成果和民族文化的大舞台,这里是指

A.武汉B.南京C.重庆D.上海

【答案】D

【解析】

由“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举办了世博会”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上海。

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五处,分别是: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1.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你可知道这一称呼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A.北京大学B.京师大学堂C.京师同文馆D.黄埔军校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黄埔军校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蒋介石、周恩来均未在北京大学任职,不符合题意;B项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蒋介石、周恩来均未在北京大学任职,不符合题意;C项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培养翻译人才的新式学堂,蒋介石、周恩来均未在北京大学任职,不符合题意;D项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与题意相符。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北伐胜利进军

22.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23.我们的军队诞生在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之中,又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洗礼。

我们的人民军队诞生于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为纪念南昌起义,把“8月1日”定为八一建军节。

24.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五四运动C.国民大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A符合题意;BCD项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5.“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题干中有“日本人”、“夺我东三省”,根据这些特征结合课本可确定答案是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略中国,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版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26.“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

不是。

为泄私愤吗?

也不是。

……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试问:

“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又叫“双十二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进行协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B。

27.“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台儿庄B.南京C.卢沟桥D.沈阳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知识点。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

28.“……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

三十万,三十万同胞,……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

A.沈阳B.北京C.上海D.南京

【答案】D

【解析】

题文的“钟山”指的是南京,“三十万冤魂”指的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中,中国三十万多同胞遇难。

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9.某电视台组织了一次“追寻历史足迹”活动,途经卢沟桥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是为了纪念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在山东台儿庄,指挥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故选C。

30.《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

“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汀泗桥战役B.卢沟桥抗战

C.百团大战D.挺进大别山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关键点有“主动‘关照’日本鬼子”“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等,由所学知识百团大战的意义:

“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可以分析出答案是C。

31.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

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抗战战争的胜利,第一子目“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人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可知,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故选D。

ABC选项都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召开的。

【考点】“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第“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中共七大的背景、时间、结果和影响。

32.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的国家是

A.美国B.苏联C.英国D.法国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3.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是

A.解放战争胜利B.抗日战争胜利

C.抗美援朝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它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B符合题意;ACD项与“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不符,故选择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4.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首要目的是

A.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B.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D.争取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C符合题意;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不是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是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目的,但不是首要目的,B不符合题意;争取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不是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35.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将领是()

A.陈毅、粟裕B.刘少奇、邓小平

C.彭德怀、贺龙D.刘伯承、邓小平

【答案】D

【解析】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经过艰苦的跋涉和激烈的战斗,最终于8月底顺利进入大别山。

由此可知,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将领是刘伯承、邓小平,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千里跃进大别山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目的和意义。

36.丁强同学在学校举办纪念新中国成立66周年图片展,其中在一个小栏目里展出了三张图片,分别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攻”“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如果给栏目定一个题目应是

A.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B.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

C.从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D.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决策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年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战略决战进行了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所以这个小栏目的小标题应是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7.1949年1月,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北平宣告和平解放的北平国民党守军将领是()

A.杜聿明B.傅作义

C.李宗仁D.卫立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兵临城下直取平津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第三子目兵临城下直取平津中的内容: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军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可知,故选B。

A选项在淮海战役中被俘;C选项主要指挥的是徐州会战;D选项是辽沈战役中国民党的重要将领。

【考点】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兵临城下直取平津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平津战役的背景、时间、经过、结果和意义。

38.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胜利的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