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选择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277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毛概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毛概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毛概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毛概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选择题.docx

《毛概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选择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选择题.docx

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邓小平理论

2、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独创性的发展是:

A、新民主主义论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C、政策和策略理论D、党的建设理论

3、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D、中共七大

4、在当代中国,只有(  ),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民主义

5、党的(  )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D、十六大

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邓小平同志在(  )上提出的。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五大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7、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和平  C革命与战争D、和谐与发展

8、(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A 可持续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发展 D、协调发展

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

A坚持与时俱进B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D发展生产力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

A发展马克思主义B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实现马克思主义历史性的飞跃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为:

A、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B、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C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现实依据

4、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D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党对( )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A共产党的执政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三、判断题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遵义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4、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理论联系实际B,理论创新C,实事求是D,一切从实际出发

2,1941年毛泽东明确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 )

A《新民主主义论》B,《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C,《整顿党的作风》D,《改造我们的学习》

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解放思想 B,事实求实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4,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化成果始终的是( )

A,理论创新 B,实事求是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5,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

A,人口多,底子薄 B,地区发展不平衡

C,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6,在实践基础上(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7,党的(  )通过的《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备会上 B,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C十二大 D,十三大

8,1930年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是在( )

A,《古田会议决议》 B,《矛盾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实践论》

9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为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号召全党( )

A,“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B,“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C,“大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风”D,“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10,江泽民曾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 批评与自我批评 B,敢讲真话,做实事 C,与时俱进 D,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二、多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在地包含着( )

A,理论联系实际 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实事求是 D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  )

 A,方法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C,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D,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3,在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上,我们应该坚决反对( )

A,教条主义 B经验主义 C主观主义 D本本主义

4,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我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充分体现了(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B,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5,与时俱进,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

A,体现时代性 B,富于创造性 C,把握规律性 D,讲求实效性

三、判断题

1,实事求是的“是”是指客观事物( )

2,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

3,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创立的( )

4,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5,江泽民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 )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五卅运动

  3.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

A.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统一战线纲领        D.土地革命纲领

  4.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四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5.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

  A.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B.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

  A.领导权问题      B.同盟军问题    C.政策策略问题     D.革命纲领问题

  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属于(  )

  A.左派           B.右派             C.中间派        D.顽固派

  8.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章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9.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问题上放在首位的是(  )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组织建设    C.党的作风建设      D.党的制度建设

  10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共产党人<发刊词>》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

  2.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的基本任务是( )

A.打仗消灭敌人    B.发展壮大革命队伍  C.做群众工作    D.开展生产建设   

 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独立自主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4.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良好的群众基础     

5、新民主主义文化是(    )

A大众的文化    B共产主义思想指导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科学的文化

三 判断题

1近代中国属于前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反对资本主义

4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5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7.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定息  B.国家资本主义  C.公私合营  D.四马分肥

   8.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团结、教育  B.利用、团结、改造

 C.利用、限制、批评  D.利用、限制、改造

  10.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2.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主要是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有利的国际因素

  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有(  )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5.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三、判断题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2.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3.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质是对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5.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首先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选题:

1、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是(  )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了(    )

A、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任务

B、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

C、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的任务

D、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80年5月,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

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的原则

C、社会主义的目标D、社会主义的特征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发展科技和教育

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

6、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实现共同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7、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C、消灭私有制                 D、人的全面发展

8、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

A、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B、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C、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属性        D、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

9、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概念的时间,是在(    )

A、1978年B、1992年C、1980年D、1985年

1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

A、发展经济B、发展民主C、发展科技和教育D、坚持治理整顿

二、多选题:

1、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是(   )

A、《中国人民站起来》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E、《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    )

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以国家统购统销为主体,以个体经销为补充

E、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的统一

C、客观规律与主体价值的统一

D、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的统一

4、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后,我们党明确了下列问题(       )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排除计划

D、社会主义经济属于商品经济

E、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得失的标准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的需要

三、判断题: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2、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思想的领导人是刘少奇。

3、社会主义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制度的一个本质区别。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还有第二、第三生产力存在。

第六章

一、单选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 

  A.间接动力B.最终决定力量   C.直接动力D.根本动力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发不动摇

8、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原则

10、我国第三步的战略目标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A、接近发达国家水平B、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发展进程看,其特征有 

  A.它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B.它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C.它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D.它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是 

  A.实现经济现代化 B.实现经济社会化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实现经济市场化 

  3.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那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 我国现阶段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坚持 

  A.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B.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D. 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稳定,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实现现代化 

  三、判断题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必须反对机械论。

 

  2.我们党之所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因为过去曾犯过急躁冒进的错误。

 

  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4、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再过20年我们就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了。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发展生产力C.改革D.物质利益原则

3.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A.无需借鉴外国经验B.可以照搬外国经验C.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

5.“三个有利于”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