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136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docx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

到底可不可以腰水?

 

怎麼澆水是栽培植物的基本功夫,食蟲植物除了可以澆水之外,還有另一種利用浸水的方式來供水。

浸水栽培並非表面上那麼簡單,其實它包含很多的技術,如果能深入了解它,將能讓食蟲植物的栽培變得更加簡單。

「腰水」是源自於日本的用語,意指將花盆長期浸在盛水的水盤中,利用這種方式來為花盆裡的植物供水。

這種供水方法在英文裡稱作「Traymethod」。

由於多數的食蟲植物喜好潮溼的栽培介質,因此浸水法普遍用於栽培食蟲植物,也是每本食蟲植物專書會介紹的栽培方法。

這種供水方式甚為簡單,花盆就放在水盤裡,只要記得每隔幾天替水盤補水,栽培介質就會一直保持在潮溼狀態,不必像栽培其它園藝植物那樣,必須天天澆水,甚至澆得太少或太多都不行,必須讓栽培介質維持在適當的含水量。

因此,栽培食蟲植物可以享有使用浸水法的權利,頓時使得食蟲植物成了「懶人植物」,比起栽培其它的園藝植物還要簡單。

不過,有些人很難接受把食蟲植物浸在水裡栽培的觀念,或許是受到印象中的園藝常識。

對於一些人的認知當中,替植物供水的方式就只有「澆水」,而且如果水澆得太多,植物會「淹死」,基於這樣的道理,不該用浸水的方式來栽培食蟲植物。

另一些人則是因為以其自己的食蟲植物栽培經驗,得到浸水法不適用的結論。

我承認浸水法並不是萬能的,並非所有的食蟲植物都可以套用這種供水的模式。

然而,我不希望因噎廢食,不希望因為某些食蟲植物不可以浸水,就全面改用澆水的方式,因為浸水的方法有它的優點,捨棄不用實在非常可惜。

我從一開始栽培食蟲植物一直到今天,我大多採用浸水法來為食蟲植物供水,只有在極少的情況之下才用澆水法。

不瞞各位,假如我用澆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那肯定會有更多的食蟲植物死在我的手裡,因為我是那種會忘記澆水的人。

而另一方面,假如我只用澆水的方式來栽培食蟲植物,那我所能照顧的食蟲植物數量就會更有限,因為食蟲植物就必須種在我天天可以照顧得到的地方,而且我的時間有限,如果不希望花太多時間在澆水上,勢必就不能種太多的食蟲植物。

由於我有長期使用浸水法的經驗,在此來介紹如何使用浸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也分析浸水法導致失敗的原因,並尋求解決的方法。

浸水法的優點

浸水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在管理上很容易。

首先,浸水法的技術層次不高,任何沒有栽培植物經驗的人、不會拿捏澆水程度的人,只要採用浸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幾乎都能種活它們。

這是因為花盆浸在水裡時,栽培介質就會一直處在潮溼的狀態,而且潮溼程度的變動不會很大。

雖然水盤的水位會因為蒸發而減少,也會因為補水而提高,但是水位的變化其實只有幾公分的差距而已,對於花盆裡的栽培介質的含水量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又因為花盆一直浸水,所以栽培介質很潮溼,能連同水盤一起蒸發出大量的水氣,因而提高空氣的溼度,形成適合食蟲植物生長的環境。

在管理上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不需要天天管理。

水盤裡的水位大約有1到2公分深,就算在盛夏也需要幾天才會乾掉,冬天甚至可以撐一兩個星期。

因此使用浸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只要每隔幾天巡視一下,記得替水盤補水就好了,不需要天天去澆水,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也適合需要短期出差或旅遊的人。

我在外面的住處採用浸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因為這實在很方便,只要每隔幾天為水盤補水,每次不用花5分鐘,而且當我需要長時間離開住處,像是返鄉過年,也無需擔心供水的問題。

種在外面住處的食蟲植物其體型較小,所以栽培架上可以擠下數量很多的花盆。

採用扁型的整理箱來當作水盤,在搬動時比較方便,才不會因為容器太淺導致水流了出來。

我現在種在住處的食蟲植物比以前更多,花盆數量即將超過100盆,假如替食蟲植物澆水,那勢必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而且為了因應假期,恐怕不得不做滴灌式的自動澆水。

然而若有100個花盆,就會需要100條管線來灌溉,那樣管線會變得很複雜,而且我不太願意做室內的自動澆水裝置,因為萬一失控的話,會導致房間淹水。

另外,我在很久以前就在自家頂樓上採用大規模的浸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

我因為求學在外,所以不常在家,為了要利用頂樓的陽台,所以採用浸水法,再搭配很簡單的自動控制來為水盤加水,就幾乎可以不用去管它們了。

我的家人頂多偶爾去巡視一下,看看自動控制有沒有故障,其它植物管理方面,只要等我回家再來做就好了,根本不用擔心供水的問題。

種在自家頂樓的食蟲植物,全部都採用浸水法來栽培。

這種大型栽培架與水盤是自己做的。

使用木料搭建整體結構,表面再塗防水漆以防止木頭爛掉,最後在木框裡鋪一張透明塑膠布,就成了水盤。

自動補水用的水管,必須採用不透光的材質,以免水管裡面滋生綠藻導致水管阻塞。

栽培架之間有高低落差,再彼此靠緊,這樣就可以只用一條水管加水,水便會從最高的栽培架依序流到最低的栽培架,多餘的水則流出去,由陽台的排水孔排出。

為了替豬籠草噴水,立了一個支架裝設噴水頭。

陽台的水管必須改裝,分出三條管路,水龍頭接一個管路,另外兩個管路則接上電磁閥,用來控制補水及噴水。

控制箱及插座都需要採用耐天候的產品,這樣在戶外才比較不會損壞。

控制箱裡裝設兩個定時控制器,分別控制補水及噴水。

利用這種栽培方式,讓我多了好多空間可以栽培食蟲植物。

許多人認為豬籠草不適合浸水栽培,不過在我家裡的栽培狀況還不錯,有些豬籠草已經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存活10年以上,有些瓶子草至少活了5年,捕蠅草、狸藻和毛氈苔則存活數年到5年以上。

雖然有些食蟲植物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活得不久,但多半是其他的因素,像是因為氣候或病蟲害才導致食蟲植物死亡。

栽培介質含水量的基本觀念

雖然浸水法只不過是「把花盆浸到水裡」這一句話就足以解釋的,不過這當中其實還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而非只是把花盆浸到水裡那麼簡單。

浸水法最讓人覺得不妥的地方,就是可能會導致栽培介質太溼,不過這其實可以從栽培介質的種類和浸水的水位深度來改變栽培介質的含水量。

由於水只會附著於物體的表面,所以如果栽培介質能提供越大的表面積,就可以攜帶越多水。

那麼,在不改變重量的前提下,如何增加一塊物體的表面積呢?

答案就是將物體切碎,物體切得越碎,其總表面積就越大。

因此,栽培介質含水量取決於栽培介質的顆粒大小,在同樣大小的花盆裡,如果盛裝的栽培介質的顆粒較小,就會比起顆粒較大的栽培介質擁有更大的表面積,就可以附著更多的水。

另一方面,小顆粒的栽培介質彼此之間有小孔隙,水只要進入小孔隙中,就會受到「毛細作用」而吸入小孔隙中,而栽培介質中的孔隙彼此相連,因而就能使整個栽培介質吸滿了水。

若要減少栽培介質的含水量,那便是反其道而行,使用顆粒較大的栽培介質,除了總表面積減少導致水含量減少之外,更重要的是顆粒之間的孔隙較大。

當孔隙越大時,毛細作用就會越弱,就越不容易把水吸上去。

所以,假如使用顆粒太大的栽培介質,即使花盆浸在水裡,也會發生花盆表面的栽培介質是全乾的狀況。

水位所造成的影響就比較顯而易知,水位越高,當然栽培介質就會越溼,因此如果不希望栽培介質過溼,那便是降低水位。

不過水位降低的程度有限,如果水位低到會在一兩天之內就乾掉,那就變成和澆水沒什麼兩樣了。

所以水盤的水位至少該有一兩公分的深度,才可以延長供水的時間,才能顯出浸水法的效益。

由於水位不能太低,所以替代的方法就是使用較高的花盆,只要栽培介質的表面與水面的距離越遠,栽培介質就越不潮溼。

栽培介質的選擇與調配

園藝上,會將幾種不同的栽培介質混合,目的是要改變栽培介質的透氣性及排水性。

栽培食蟲植物也能使用同樣的方法,在細粒的栽培介質之中混入粗粒的栽培介質,就可以提高栽培介質的透氣性及排水性,也就適合浸在水盤裡。

顆粒土是很常用於食蟲植物的栽培介質,日本的園藝界稱其為「赤玉土」。

顆粒土除了不含鹽份之外,還有保水性好的優點,這是因為顆粒土是土塊,土塊其實是由微細的沙土構成的,所以顆粒土內部有很多微細的孔洞,因而能夠吸收大量的水份,但又因為顆粒土是塊狀構造,顆粒土之間能留有相當大的孔隙,因此能提供良好的排水性及透氣性。

顆粒土有粒徑不同的包裝,最大粒徑約2公分,最小粒徑約0.2公分。

我都會購買各種粒徑的顆粒土,再依食蟲植物植株大小來選用適合粒徑的顆粒土:

如果是栽培豬籠草等大型的食蟲植物,那就使用粗粒與中粒的顆粒土;如果是栽培小型的食蟲植物,像是毛氈苔和捕蠅草,則使用中粒到小粒的顆粒土。

顆粒土很好用,建議平時準備各種顆粒大小的顆粒土來備用。

還有幾種大顆粒的栽培介質可用於栽培食蟲植物。

「鹿沼土」和「植金石」是來自日本的栽培介質,平時用於栽培蘭花,也適合用在食蟲植物上,另外有一種用於栽培蘭花的「輕石(可能是浮石)」也可以使用。

不過在台灣,上述這幾種栽培介質常簡化稱作「蘭石」。

這幾種栽培介質的顆粒較大,較常用於豬籠草上,顆粒小一點則可用在捕蟲蓳上。

珍珠石和蛭石則是廣泛用於各種園藝植物,但同樣也能用在食蟲植物上。

前述這幾種大顆粒的栽培介質在使用上時,可依個人的喜好及經驗,選擇幾種材料不同、粒徑不同的栽培介質,混合之後再來栽培食蟲植物。

不過,我建議再添加少許的泥碳土,份量約為總體積的1/5到1/10就夠了,因為食蟲植物在自然的生長環境中,其根部所處的環境多少含有一些腐植質,所以我們用泥碳土來增加栽培介質的有機質含量,來模擬自然的生長環境。

栽培介質在混合使用時也有變化性。

一般來說,我們都是將幾種栽培介質均勻地混合之後添加到花盆裡面,很適用於容易栽培的食蟲植物。

不過在園藝上也有非均勻式的用法,在花盆的底層用大顆粒的栽培介質,上層則用小顆粒的栽培介質。

栽培豬籠草還有另一種變化,就是使用顆粒較小的栽培介質包裏根部來確保保水性,然後在花盆內側圍上一圈大顆粒的栽培介質,這樣就可以讓根部周圍得到較好的透氣性及排水性。

食蟲植物對於浸水法的接受程度

許多食蟲植物之所以能浸水栽培,那是因為它們本來就生長在那麼潮溼的環境。

有些食蟲植物生長在溼地上,那裡終年處於潮溼的狀態,甚至有些地方的地表上會覆蓋一層薄薄的水,更極端的是可能在下過大雨之後,食蟲植物會半淹在水中甚至完全淹在水裡好幾天。

有些地方有雨季,可能會長達幾個月幾乎每天下雨,在那樣的季節裡,土地從來沒有乾過。

因此,對於像是需要這麼潮溼栽培環境的食蟲植物,澆水其實是不夠的,而是要把花盆浸在水裡,才能提供適合生長的環境。

雖然對於大多數的食蟲植物來說,一律浸在水盤裡就可以栽培它們,不過,每一種食蟲植物對於栽培介質的溼度還是有些不同的要求,假如能特地為它們調整,將可以種得更好。

以下便介紹各種食蟲植物適合使用的浸水方式,我們先從最溼的開始談起。

對於水生食蟲植物如貉藻和水生狸藻來說,不要任何栽培介質,讓植株完全泡在水裡是唯一的栽培方法,因為那才是符合它們自然的生長環境。

接下來所談的食蟲植物都需要栽培介質。

螺旋狸藻是一類需要極為潮溼栽培介質的食蟲植物,在一些原產地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螺旋狸藻半淹在水裡,有些陸生狸藻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讓花盆浸在很深的水中,水面可能稍微高過栽培介質的表面,或是低於栽培介質的表面約1到2公分。

有一些水生狸藻若是放在栽培介質上,並用高水位的浸水栽培會有促進開花的效果,典型的例子是為絲葉狸藻Utriculariagibba,絲葉狸藻通常生長在池塘岸邊或稻田溝渠等淺水區域,這種淺水區域的水位並不穩定,在旱季時會完全乾涸,絲葉狸藻根本就無法在缺水的環境下存活,所以當絲葉狸藻查覺到水位降低時,它們就會開花結果,利用種子來渡過旱季。

利用這個原理,把絲葉狸藻栽培在極為潮溼的栽培介質上,讓植株一部份接觸到空氣,它們就會以為旱季要來了,因而趕快開花。

有一些食蟲植物則需要中等深度的水位,瓶子草便是代表性植物。

瓶子草多半栽培在10到15公分深的花盆裡,它們可以容許水深超過花盆一半的高度。

其實在原產地中,有些瓶子草生長的地表上甚至會有一層薄薄的水,不過在實際栽培上倒不一定要做到這個地步,沒有很深的水盤時,水位只有一兩公分深也可以種得起來。

只是在經驗上,把瓶子草種在較深的水裡較好,也就是把瓶子草當作湖岸邊的植物那樣栽培。

迷你毛氈苔也是屬於適合用中高水位來栽培的食蟲植物,而且也因為水位高才能阻止它們在夏季休眠。

如果採用低水位來栽培迷你毛氈苔,它們在夏季時就會容易進入休眠狀態,那就變得比較不好管理了,如果栽培經驗不足,往往會導致它們在休眠過程中死亡。

萬一不幸讓迷你毛氈苔進入休眠狀態,則需要改變供水方式,詳情可參考「初試迷你毛氈苔室內休眠技術」。

低水位的浸水法適用於各種容易栽培的食蟲植物,像是捕蠅草、毛氈苔、彩虹草、低地種豬籠草、捕蟲蓳,這些食蟲植物可以全年栽培在盛水1到2公分深的水盤中,即使冬天也一樣(氣溫不低於零度)。

或許仍有人擔心豬籠草浸水會發生問題,不過依我自己的栽培經驗來說,大多數低地豬籠草與一些可以在平地栽培的高地豬籠草都可以浸水栽培,尤其是花市常見的豬籠草品種,即使是泥碳土或水苔都泡爛了,那些強健的豬籠草仍然活得好好的。

不過我們還是儘量給豬籠草好一點的環境,使用透氣性高並且不易腐爛的栽培介質,它們就會在水盤上快樂地生長了。

食蟲植物在休眠期間則需視品種來決定是否可以繼續浸水。

在休眠期間仍可浸水的食蟲植物有捕蠅草、瓶子草和狸藻;不可在休眠期間浸水的食蟲植物則有迷你毛氈苔、球根毛氈苔、北領地毛氈苔和捕蟲蓳,除了迷你毛氈苔仍需從花盆的底部少量供水之外,其餘的食蟲植物改為澆水,讓栽培介質保持微微潮溼的程度,等到休眠季節結束,植物開始回復生機時,再浸到水盤裡。

捕蠅草和瓶子草可以全年浸水,即使在冬季休眠時仍可泡在水裡。

浸水法產生問題的原因

對於比較不易栽培的食蟲植物,往往大家會建議採用澆水方式會比較好。

其中一個原因是那些食蟲植物原本就生長在比較乾旱的環境,例如有些捕蟲蓳只附著在含有少許腐植質的岩石上,著生型的狸藻長在岩壁或樹上,高地豬籠草生長在鬆散的蘚苔植物堆上。

在那樣的生長環境之下,即使下雨,水很快就流失了,所以根部不會長時間處在很潮溼的環境中,因此,採用澆水正符合它們的生長習性。

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氣溫的問題。

許多不易栽培的食蟲植物通常是因為它們怕熱,有些玩家建議栽培這一類的食蟲植物時,一定要用澆水的方式,以免栽培介質太溼導致根部腐爛。

不過最近我得到不同的經驗,有一位居住在台灣高冷地區的玩家就表示狸藻Utriculariareniformis在高山上可以全年浸水栽培,而且他還是使用水苔混合少量蛇木屑這樣保水性良好的栽培介質,甚至連著生型狸藻Utriculariaalpina也可以全年浸水栽培。

另外有一位玩家則表示,若將土瓶草栽培在溫控的冰箱裡就可以浸水栽培,然而要是種在一般戶外環境,則需改用澆水。

雖然上述的案例不多,不過或許可以得到如下的推論:

潮溼的栽培介質因為透氣性較差,加上溫度較高使得栽培介質裡的微生物更加活躍而消耗氧氣,然而怕熱的食蟲植物在高溫環境之下已經變得比較虛弱,所以它們的根部就更加無法忍受缺氧的環境。

相較之下,原本就生長在高溫環境下的食蟲植物,其健康狀況良好,根部不怕缺氧的環境。

因此或許可以說,「澆水」是一種巧妙的技術,讓那些怕熱的食蟲植物可以順利地渡過夏天。

還有一種原因則可能是栽培介質腐敗的問題。

有機質含量高的栽培介質在潮溼高溫的狀態下,會加速腐化的速度,尤其是當栽培介質原本就含有硫酸鹽類時,在缺氧的環境之下會被微生物還原成硫化氫,這是一種帶有腐臭氣味的毒性氣體,對許多生物有害。

容易腐敗的栽培介質首推水苔,因此若需要使用水苔,則儘量不要浸水,也不要把水苔塞在花盆底部來防止栽培介質從孔洞流失。

不過,水苔的品質是有差別,很貴的水苔似乎硫含量較低,長期泡水也較不易產生硫化氫。

泥碳土則是另一種會腐敗的栽培介質,儘量不要單獨使用泥碳土,和顆粒土混合較好。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如果栽培介質會散發出腐臭氣味時,食蟲植物多半長得不好,不過也有例外的情形,有時可見到食蟲植物在腐臭的栽培介質上還是活得好好的,或許生長狀況良好的食蟲植物並不怕硫化氫。

使用浸水法來栽培食蟲植物可以大大地減少管理上的麻煩,但還是要記得定期清理水盤,至少一個月清洗一次。

因為水盤裡的水會蒸發,然而水中所含有的鹽份並不會消失,反覆為水盤加水就會導致水盤裡的鹽份濃度越來越高,因此需要定期清洗水盤,以免影響食蟲植物生長。

把食蟲植物當成懶人植物吧!

真是慶幸食蟲植物可以浸在水中栽培,才可以讓食蟲植物成為懶人植物。

如果食蟲植物非得要澆水不可,那想必栽培的困難度會大為提高,也就更難以普及了。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緊湊,想要找出空閒來培養興趣實在不容易,為了能把栽培食蟲植物當成長久的嗜好,我建議使用最簡單的方法來照顧食蟲植物,讓自己所擁有的食蟲植物大多數以浸水方式來管理,只有少數特殊品種才以澆水法來照顧。

應用這樣省時省力的方法,將讓你更有餘力來栽培更多的食蟲植物,朝向成為玩家的方向邁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