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507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docx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第4节第2课时硫酸和消酸的氧化性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反应,认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

2.通过比较浓硫酸和稀硫酸,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细读教材记主干

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H2SO4是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

具有酸的通性。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特性。

3.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4.硝酸的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①浓硝酸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稀硝酸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4HNO3(浓)

CO2↑+4NO2↑+2H2O。

5.硝酸的不稳定性

硝酸在加热或光照作用下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4HNO3

4NO2↑+O2↑+2H2O。

6.“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能使不溶于浓硝酸的金、铂等金属溶解。

7.铁、铝在常温下,遇到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这体现了二者都具有强氧化性。

[新知探究]

1.吸水性

浓硫酸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干燥剂。

2.脱水性

(1)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剩余黑色的炭。

(2)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及原因分析

现象1:

蔗糖逐渐变黑。

原因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12H22O11

12C+11H2O

现象2:

蔗糖体积膨胀,形成黑色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把炭氧化成CO2,并有SO2气体放出

[注意] 浓H2SO4的脱水作用一般适用于含C、H元素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本身没有H2O,但有H、O元素,浓H2SO4能把有机物中的H、O元素按H2O的组成比(H∶O=2∶1)脱出来,使这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变化。

3.强氧化性

(1)与金属的反应:

除金、铂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浓硫酸作用。

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a试管中铜丝表面有气泡逸出

b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c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红色

将a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

结论

Cu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常温下,冷的浓硫酸能使Fe、Al发生钝化。

(3)与非金属反应:

加热时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问题讨论]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稀硫酸的氧化性原理是否相同?

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示: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有+6价的S引起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2,稀硫酸的氧化性是由+1价的H引起的,还原产物为H2。

加热时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2.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能否生成H2?

提示:

不能,生成SO2气体。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为何能用铁或铝制品容器盛放浓硫酸?

提示:

常温下,浓硫酸可将铁或铝氧化并在其表面形成坚固、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和硫酸反应,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

[对点演练]

1.将下列现象与硫酸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连接起来。

(1)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2)浓H2SO4滴在纸上,使纸变黑

(3)浓H2SO4干燥SO2气体

(4)锌粒放入稀H2SO4中有气体放出

(5)盛有浓H2SO4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

(6)把木炭放入热的浓H2SO4中有气体放出  

答案:

(1)—D 

(2)—C (3)—B (4)—A (5)—B (6)—D

[新知探究]

1.硝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挥发性

无色

液态

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

有挥发性

[问题讨论]

 打开盛有浓硝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能闻到什么气味?

提示:

打开试剂瓶,可观察到有白雾产生,说明浓硝酸易挥发,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2.硝酸的不稳定性

(1)硝酸的不稳定性:

HNO3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硝酸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

反应方程式为4HNO3

4NO2↑+2H2O+O2↑。

所以HNO3应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浓硝酸呈黄色是由于溶有NO2的缘故。

(2)在实验室里,见光易分解的试剂一般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3.硝酸的强氧化性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铜片,然后分别滴加稀硝酸和浓硝酸,观察现象。

操作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滴加浓

硝酸

固体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

4HNO3(浓)+Cu===

Cu(NO3)2+2H2O+2NO2↑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

滴加稀

硝酸

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8HNO3(稀)+3Cu===

3Cu(NO3)2+4H2O+2NO↑

[问题讨论]

(1)浓硝酸、稀硝酸在上述反应中起的作用是氧化性和酸性。

(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主要是指HNO3分子中的N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所以浓HNO3、稀HNO3都具有强氧化性。

(3)不论是浓HNO3还是稀HNO3,与活泼金属还是不活泼金属反应,都不产生H2。

(4)硝酸的浓度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前者反应剧烈,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后者反应较缓慢有无色气体产生,在试管口变红棕色。

所以,浓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

(5)浓HNO3能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如S、C、P等)反应,非金属单质被氧化生成氧化物(或含氧酸),而浓HNO3本身被还原为NO2。

(6)常温下,Fe、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因此可用铝制或铁质的容器贮存浓硝酸。

(7)王水: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它的氧化能力更强,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Pt、Au等溶解。

[对点演练]

2.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硝酸能与Na2CO3、Na2S、Na2SO3等盐反应,产生CO2、H2S和SO2

B.硝酸与FeO反应生成Fe(NO3)2和水,与Fe反应生成Fe(NO3)2和H2

C.浓硝酸、稀硝酸都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浓硝酸而使之呈黄色

解析:

选D 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Na2SO3反应生成Na2SO4,与FeO反应生成Fe(NO3)3,与Fe反应不产生H2,故A、B不正确;浓硝酸使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不正确;HNO3不稳定,分解生成的NO2溶于浓硝酸而使之呈黄色,D正确。

1.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B.HCl、Cl2、CO2

C.CH4、H2、COD.SO2、Cl2、O2

解析:

选C 被干燥气体既不能与浓H2SO4反应,也不能与碱石灰反应。

2.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解析:

选A HNO3中N元素处于最高价(+5价),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A项正确;王水指的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混合所得混合物,B项错;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得到的还原产物为NO、NO2、N2、N2O等,C项错;常温下浓硝酸可使Fe、Al发生钝化,D项错。

3.将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共同的变化是(  )

A.颜色发生变化B.发生化学变化

C.质量变小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解析:

选D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又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及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剂量变多),溶液变稀;浓盐酸和浓硝酸都有挥发性,使溶液质量减小(溶质量减小)溶液变稀,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

4.下列物质的转化中,浓H2SO4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Cu―→CuSO4B.C―→CO2

C.CuO―→CuSO4D.Fe2O3―→Fe2(SO4)3

解析:

选A 浓H2SO4在反应中表现出酸性时硫元素化合价不变,硫元素仍以SO

形式存在;表现出氧化性时硫元素化合价降低。

由以上反应知,C+2H2SO4(浓)△,CO2↑+2SO2↑+2H2O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Fe2O3+3H2SO4===Fe2(SO4)3+3H2O及反应CuO+H2SO4===CuSO4+H2O中硫元素化合价均不变;而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硫元素化合价一部分不变,一部分降低。

所以浓H2SO4在A项反应中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5.将铜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  )

A.Fe2(SO4)3 B.Na2SO4 C.KNO3 D.FeSO4

解析:

选C “溶液呈蓝色”说明铜被氧化,在原稀H2SO4溶液中已含有H+,当加入Fe3+时,也可以氧化Cu,但此时并不能放出气体。

只有加入C选项的KNO3,提供了NO

,相当于Cu片在稀硝酸的环境中,才会被氧化并放出NO气体。

6.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形成________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1)若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体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C是SO3,D是H2SO4;若大量排放SO2,则会形成酸雨。

(2)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C为NO2,B为NO,A为N2,D为HNO3,浓硝酸可与Cu反应:

4HNO3(浓)+Cu===Cu(NO3)2+2NO2↑+2H2O,此反应有化合价升降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①H2SO4 ②酸雨 

(2)①N2 NO2

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

课时达标训练(二十七)

一、选择题

1.下列试剂保存或盛放方法正确的是(  )

A.浓硝酸盛放在铜质器皿中

B.稀硝酸盛放在铁质器皿中

C.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D.NaOH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解析:

选C 浓硝酸在常温下能与铜质器皿反应,稀硝酸在常温下能与铁质器皿反应,NaOH溶液能与SiO2反应。

2.下列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  )

①H2 ②SO2 ③H2S ④Cl2 ⑤NH3 ⑥HCl

⑦CO2 ⑧HBr ⑨CO

A.①②④⑥⑧⑨B.①②④⑥⑦⑨

C.①②④⑥⑦⑧D.全部

解析:

选B 浓H2SO4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也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如H2S、HBr等。

3.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

A.酸性B.脱水性

C.强氧化性D.吸水性

解析:

选A 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会显示酸性。

4.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硝酸溶液、98%的硫酸溶液、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  )

A.白、红、白B.红、黑、白

C.红、红、红D.白、黑、白

解析:

选D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试纸褪色,则滴加65%的硝酸,先变红后褪色,最后为白色;98%的硫酸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则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后变为黑色;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在试纸上滴加新制氯水,先变红后褪色,最后为白色。

5.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①2NaCl(固)+H2SO4(浓)

Na2SO4+2HCl↑

②C+2H2SO4(浓)

CO2↑+2SO2↑+2H2O

③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④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B 金属、金属氧化物(具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处于低价态)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非金属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只表现强氧化性。

6.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

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

解析:

选D 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具有还原性的Fe2+,同时有大量的NO

当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中相当于存在着具有强氧化性的稀硝酸,于是将Fe2+氧化成Fe3+。

原Fe2+溶液为浅绿色,反应后将变为Fe3+溶液的颜色,即黄色。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O

、H+、HCO

、Ca2+

B.NH

、OH-、Ba2+、NO

C.I-、ClO-、NO

、H+

D.SO

、SO

、Na+、OH-

解析:

选D A中H+与HCO

、CO

不共存,Ca2+与CO

不共存;B中NH

与OH-不共存;C中H+与ClO-,H+、NO

与I-不共存。

8.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制取硝酸铜。

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Cu+HNO3(浓)―→Cu(NO3)2

B.Cu+HNO3(稀)―→Cu(NO3)2

C.Cu

CuO

Cu(NO3)2

D.Cu

Cu(SO4)2

Cu(NO3)2

解析:

选C A中产生NO2,B中产生NO,D中产生SO2,都产生污染性气体。

9.(2016·滨州高一检测)60mL18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

A.1.08mol

B.0.54mol

C.在0.54~1.08mol之间

D.小于0.54mol

解析:

选D 60mL18mol/L硫酸中含纯H2SO41.08mol,与Cu发生反应2H2SO4(浓)+Cu△,CuSO4+2H2O+SO2↑,若完全与Cu反应,被还原的H2SO4为

×1.08mol=0.54mol,但浓硫酸与Cu反应到一定浓度时,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不与Cu反应,故实际上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54mol。

10.(2016·延边高一检测)一定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和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浓度越大,硝酸被还原之后的生成物的价态越低,对应的硝酸的氧化性越弱

B.硝酸浓度不同,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不同

C.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

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

解析:

选D 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故A错误;等量的Cu与酸反应,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B错误;等量的Cu与酸反应,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多,故C错误;因3NO2+H2O===2HNO3+NO,最终收集气体均为NO,由电子守恒可知,收集NO的体积相等,故D正确。

11.[双选]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CO3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CO2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解析:

选C、D X是CO2和SO2的混合气体,Y是NO2气体。

在BaCl2溶液中,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

HNO3将SO2氧化成H2SO4进而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CO2和NO两种气体从Z导管逸出,NO遇空气生成红棕色的NO2。

12.在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5mol/LB.0.225mol/L

C.0.35mol/LD.0.45mol/L

解析:

选B 由于本题溶液中存在HNO3、H2SO4,所以c(H+)>c(NO

),而在Cu与HNO3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n(H+)∶n(NO

)=8∶2,所以要依据离子方程式来计算。

3Cu + 8H+ + 2NO

===3Cu2++2NO↑+4H2O

3823

0.4×0.1

由此可知H+的量不足,完全反应,则:

n(Cu2+)=

mol=0.0225mol,c(Cu2+)=

=0.225mol/L。

二、非选择题

13.某报刊曾报道下面一段新闻“某日凌晨,一辆载有浓硫酸的罐车在某境内侧翻。

从车中流出的硫酸使路边杂草等被腐蚀成黑色,上面泛起黑色的泡沫,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路边杂草被腐蚀成黑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为不挥发性强酸,为什么说“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_______________。

(3)该运载硫酸的车罐可能是用________制造的。

(4)写出两种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浓硫酸使草炭化

(2)炭化后的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 (3)铁或铝

(4)方法一:

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铁片或铝片,有气体生成的是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浓硫酸

方法二:

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CuSO4·5H2O晶体,晶体溶解溶液呈蓝色的是稀硫酸,固体由蓝色变成白色的是浓硫酸(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

14.(2016·德州高一检测)下图甲、乙、丙均为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

实验时先关闭活塞________,再打开活塞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

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该_____。

解析:

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乙装置的优点是根据题目给定的装置图可知乙装置有尾气处理装置,同时可以通过移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实验丙中,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再打开活塞a、b,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停止反应。

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该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②。

答案: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可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c a、b 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②

15.由Cl-、Br-、CO

、SO

、SO

、Na+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然后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离;②向分液后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③在滤液中加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

(2)判断是否有Na+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如何转移到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步骤②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

(1)的结论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解析:

加氯水无气体产生,则不存在CO

,若有SO

则已被氧化为SO

,CCl4层呈橙色证明有Br-;加Ba(NO3)2和HNO3生成的沉淀为BaSO4,可知原溶液中至少存在SO

或SO

中的一种离子;加AgNO3和HNO3生成AgCl沉淀,但Cl-可能是氯水全部提供的,不能肯定溶液中是否含Cl-。

Na+是唯一的阳离子,一定存在。

答案:

(1)SO

和SO

中的一种或两种、Br-、Na+ CO

 

(2)化合物呈电中性,而Na+是唯一的阳离子

(3)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4)无影响

[能力提升]

16.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

为了验证甲、乙两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反应装置已略去)。

试回答:

(1)上述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C中____________,D中____________。

如果撤去装置B,是否还能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含有氢气?

答:

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为确定SO2产生,可在A中加入品红试液,后利用酸性KMnO4溶液将其除去;为确定H2产生,需用H2还原CuO,检验生成物H2O,但必须先用B干燥气体,这样整体思路就清晰了。

答案:

(1)Zn+2H2SO4(浓)

ZnSO4+SO2↑+2H2O

(2)在锌与浓硫酸的反应中,H2SO4被消耗,且有水生成,c(H2SO4)逐渐减小,由浓硫酸变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3)检验装置气密性 (4)浓硫酸 吸收水蒸气

(5)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 无水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成蓝色 不能 混合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